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在皇宫里当了42天皇帝,这些天他都干了什么?

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在皇宫里当了42天皇帝,这些天他都干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05 更新时间:2024/1/17 1:34:05

李自成在北京当皇帝的42天里,他到底每天都在干什么?为何没能稳固住一手建立的全新政权,反而落得个城破身死的结局呢?

李自成的难言之隐

李自成本是驿卒,因为失去工作参加造反,他起初造反的目的很单纯,抢一口饭吃,活下去!

没想到一路走过来,李自成接过了岳父高闯的大旗,成为了"李闯王",率领数万大军站到了明军的对立面。此时此刻,他在政治上的主导思想是“均田免赋”。

人人有田种,免除压垮人的赋税,这样的日子符合了当时所有农民的预期。民歌“盼闯王、迎闯王,闯王到来不纳粮。”一时间传播极广,在全国范围内达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可谓是人心思归。

但问题在于,这个“均田免赋”的口号,最终真的能实现吗?就算是“均田”能够达到目的,那么“免赋”呢?一个没有税收的国家,靠什么维护城邦,又靠什么养军队呢?

以往,李自成的军队全靠抢富户作为支持军需的来源,当军队的人数扩充到几万人以后,军需瞬间扩大,令李自成压力倍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安城内,乃至西安附近的富户全都被抢完以后,军需的压力驱使着李自成率军出征,只有攻占更多的城池,才能继续补充军需。

提出口号换来天下归心,但坚持这个口号就必须不断从富户手里抢夺军需,这是一个永无休止的战争循环,也是李自成一时间无法解决的难言之隐。

李自成也想当个好皇帝

李自成的兵锋直指北京城时,军队的士气正盛,但李自成却有些心虚。因为越逼近北京城,面临的明军就越多,守城的明军战斗力也就越强。所以,在进军途中,李自成曾多次产生退兵的手段。

但李自成没想到的是,面对来势汹汹的起义军,明军的心更虚,他们虽然人数众多,且军械充足,却已经无心作战。当起义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明军纷纷缴械投降,令李自成的军队进展神速,竟然用了短短数月时间,就真的实现了入主北京的军事目标!

原本只想着攻城抢些军需,防止军队中出现哗变,没想到一路攻入北京,军队也从数万人扩充到了二十余万之多。

李自成主政北京以后,得知崇祯皇帝自缢煤山的消息后,亲自去看了崇祯的遗体,见到崇祯亲自在蓝色袍服上书写的文字,感慨万千。尤其是那句“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令李自成对崇祯有了全新的认识。

李自成下令“礼葬”崇祯,不仅让他得以和田贵妃合葬,还设置灵堂,允许百姓祭拜。从这一点来看,李自成绝非是没有人性的恶徒。有人将此事解读为拉拢人心的“帝王术”,若是放在其他帝王身上极有可能,但如此解读李自成,定然是错了。

进北京城第一天,李自成就颁布了一条铁律:

“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

这条命令与崇祯皇帝的遗愿相符合,也证明了李自成想做一个好皇帝。有两个穷困的大顺士兵,进城后没有重视这条命令,擅自抢劫了一家绸缎庄。事情败露后,李自成为了利用此事警示大顺军将士,特意命人将他们拉到棋盘街,实施活剐之刑。

此事之后,大顺军将士军令严明,对城中百姓秋毫无犯,北京城内秩序井然,令城中百姓无法欢呼雀跃。

李自成在北京的日子里都做了什么?

严肃军令,保护百姓,礼葬崇祯皇帝,完成他的遗愿等等,这些都是李自成想当一个好皇帝的铁证。可是,他真的做不到,我们看看他在北京城里都做了些什么?

李自成主政北京后,面临着两个难题。

其一,军队数量大幅度增加,军需也随之增加,没有任何税收的情况下,如何补充军需,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至于李自成的解决方案,也还是老一套,既然不能扰民,那就找那些明朝有钱的旧臣抢;

其二,李自成要在北京办一次盛大的登基仪式,这种大型仪式花费巨大,想要将这件事情做得风光,就要迅速聚敛大量钱财。思来想去,快速敛财的手段还是老一套,抢明朝有钱的官员呗。

于是,这项任务指派到刘宗敏的头上,李自成甚至还专门按照官员等级,制定出一套各级官员的助饷金额来,交给李宗敏,让他负责此事。

明末的官员腐败至极,当初崇祯皇帝一心要重整山河,让官员们出资平叛,他们是一分钱也不愿意拿。如今换成李宗敏,他们就肯拿钱了吗?自然也不是不肯。

但李宗敏可不是崇祯,他直接命人赶制出5000具夹棍,谁不肯交钱,直接用刑,而且用刑结束的唯一标准就是交钱,否则就“不死不休”的用刑下去。面对如此残酷的手段,明朝的这些官员们吓坏了,纷纷开始解囊。从这一点来看,崇祯皇帝还是太仁慈了。

逼官员交钱的办法虽然对敛财来说有奇效,但弊端也不小。将军们率兵逼官员交钱的行为涉及面非常广,这就给一些大顺军的士兵提供了机会,他们打着同样的旗号,却将刑具用在了一些有钱的百姓身上,并且这种情况一发不可收拾。

李自成起初营造出的军民和谐场面,很快就荡然无存,虽然收集了足够的金银,却彻底丧失了民心。

这些事情还只是李自成在京城当皇帝期间的“内忧”,在山海关还盘踞着统兵数万的吴三桂,算是李自成的“外患”。

彼时,吴三桂的家人和爱妾陈圆圆都在北京城,他收到李自成两封劝降书后,便决定率兵到京城投降了。反正他有兵权,投降后能保住全家老小,还照样能过上好日子。

但吴三桂没想到的是,他将山海关交给李自成派来接收的官员后,这投降的路都走了大半的时候,却接到一个令他怒发冲冠的消息。原来,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家人们全被下入监狱,而且他的爱妾陈圆圆也被李宗敏给霸占了。

冲冠一怒为红颜也好,为了找回面子也罢,总之吴三桂改变了主意,率军杀回了山海关。李自成见状也急了,决定率军攻打山海关。但此刻的大顺军上下再也不是曾经的大顺军了,他们在北京城内享受几天安逸骄奢的生活,战斗欲望早就没了。

李宗敏甚至抗拒李自成的军令,质问李自成,“凭什么我去拼命,你在北京城里享受?”面对李宗敏,李自成也毫无办法,只好亲自挂帅出征,带着李宗敏攻打山海关。

吴三桂此刻已经下定决心,献山海关给多尔衮。他一边哄骗李自成,拖延大顺军的攻势,一边暗中联络多尔衮,迎清军入关。最终,吴三桂出了气,大顺军一败涂地。李自成和李宗敏回北京后,也发泄了怒火,将吴三桂的全家老小全都给杀了。

最终,李自成在失了民心的北京城再也没有立足之地,只好选择率军出逃。只不过此刻大势已去,他又能够逃到哪里去呢?兵败身死,已成必然的结局,至于他的死因之谜,却始终未能揭开。

综上所述,李自成进北京后,为了当一个好皇帝,他真的努力过。只不过他的政治视野有限,能力不足,起兵时制定的方向又有错误,类似李宗敏这样的将士也不在少数,他实在是无力回天。

李自成营造过军民和谐,礼葬了崇祯皇帝,也劝降了吴三桂。他能想到的都想了,能做到的也都做了。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并不是一个残暴的人,只不过是一个进入了皇宫,沉浸在温柔乡无法自拔,错失了一统天下的可怜人罢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李世民赵匡胤、刘邦朱元璋对待功臣的态度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和朱元璋谁狠,赵匡胤与朱元璋谁是千古一帝,赵匡胤与朱元璋谁功劳大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杀了八大异姓王中的绝大多数以及汉初的三大名将,而明太祖朱元璋的手段就更残忍了,几乎将当初跟着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从文臣到武将一一赶尽杀绝,留下的人寥寥无几。不过与之相比,李世民和赵匡胤几乎很少杀功臣,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除了确有谋反之实的人被杀害,其余人皆善始善终;赵匡胤大家就更熟

  • 唐朝以胖为美,为什么瘦美人不招待见?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真的是以胖为美吗,唐朝胖仕女搞笑漫画,唐朝胖美人搞笑图片

    首先,这其中的渊源得追溯到李唐的整个家族了,他们家的人并不是血统特别纯正的汉族人,就比如李世民的母亲,她就是一个鲜卑人,所以说,在他们的家族当中,是掺杂有一些胡人的血统的,而像胡人这样的种族生活方式是和汉族得有些不同的,他们生下来就需要依靠骑马射箭来生存下去,所以说他们的普遍身形都是要壮硕一些的,自

  • 生于晚明的他,被崇祯厌弃却为国捐躯,一身傲骨铸就天价书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崇祯二十四幅书法欣赏,傲骨大师书法视频,明朝时出现的书法名家

    老人回头看了看自己的老仆人,见他哭得悲痛,于是拍着他的肩膀说:“我这次是因为心中的正义而死去,对我而言这是很好的结局,你又何必哀痛呢?”他说完这句话,撕下一段衣襟,咬破手指,在上面留下一段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他写完后,看向一旁的刀斧手,说道:“动手吧!”铮铮铁骨,崇祯怒

  • 为什么明朝那么多不务正业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不务正业的皇帝,老梁讲明朝皇帝,明朝皇帝顺序表排名表及年号

    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民族创立的朝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继汉高祖刘邦以来第二个平民皇帝,大明建国以后这位农民皇帝可谓是殚精竭虑。晚睡早起,整日操持着这个他一手建立的大明王朝。更有朱家祖训记载“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不割地,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时刻提醒明朝历代皇帝。”不得不

  • 李世民去世后,他攻下西域四国七百多座城池,夜以继日赶往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祖籍是江西哪里人,李世民女儿列表,武媚娘第一次见李世民

    其中北突厥的一位传奇英雄阿史那社尔,就在走投无路时带部下的一万多士兵投靠了大唐。忠心投靠大唐的阿史那社尔也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在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时,阿史那社尔还远在西域征战。因为李世民对他有恩,在李世民驾崩后,他已经攻下了西域四百七十多城池,所以暂且放下了在西域的一切事物,夜以继日的赶

  • 千古仁帝:宋仁宗赵祯仁慈到,让人怀疑人生,你们到底谁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宋真宗赵恒的第六个儿子。生母李宸妃,作为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在位42年,成为了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任用范仲淹等人,实行新政改革,虽然并没有成功的遏制北宋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三冗”现象。但是经过仁宗一番努力后,北宋时期的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都得到了空前

  • 西晋的灭亡,到底是谁要来负这个主要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晋是怎样灭亡的,西晋建立和灭亡,灭亡西晋的汉赵政权

    西晋简称司马晋,是结束三国混战之后大统一的王朝,也是历史上少有的短命王朝,存活仅仅三十七年,但却经历了五位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隋朝和秦朝虽然也短,但基本都是二世而亡!西晋还能走马灯的换五位皇帝!那么,西晋灭亡,谁要负主要责任呢?是贾南风吗?这么一看,好像也对!导致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还是

  • 朱棣连杀3000多个宫女到底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杀三千宫女的真相,朱棣为什么要把宫女杀掉,朱棣晚年杀了多少人

    尤其是在永乐末年,朱棣大肆屠杀宫女、宦官,在这次大惨案中,被杀的宫女有近三千人之多,为明代后宫最大的一次惨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成祖准备立为皇后的王贵妃也死去,明成祖再一次经历丧失宠妃的伤痛。贾吕与宫人鱼氏私下与小宦结好之事又在此时发生了。明成祖甚为恼火,雷霆大发。贾

  • 生猛父子兵:老子打得李世民丢盔弃甲,儿子将活人当成“烤全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大破铁甲军,瓦岗寨能打过李世民吗,丢盔弃甲成语故事视频

    在那个四处混战、群雄四起的封建时代,骁勇善战者不计其数,可有的人被世人称之为英雄,有些人被世人谩骂为“狗熊”。究其根源,不过是他们的出发点不同罢了。骁勇善战,用在保家卫国、维护百姓利益的时候,他们就成为了英雄;一样的骁勇善战,用到了烧杀抢掠、侵占国土的时候,他们就成为了“狗熊”。在各方势力激烈交战的

  • 军阀中的“凤凰男”:以朱元璋为偶像,却两面三刀自掘坟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同时期的军阀,朱元璋手下六大军阀,朱元璋的骄兵悍将都有谁

    苗霈霖,安徽凤台武家集人,祖上世代贫农,科举对于他来说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重量,所付出的努力也太多了,三十岁时终于考中秀才,可是而立之年,一个秀才并不能给他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观。苗霈霖生活的那个年代风雨飘摇,清廷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和困扰。对内,南方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北方捻军也满地开花,对外,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