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临死把大权交给政敌,却因政敌疏漏,让蜀国大将叛逃

诸葛亮临死把大权交给政敌,却因政敌疏漏,让蜀国大将叛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28 更新时间:2024/1/17 8:16:21

传言诸葛亮看见魏延的第一眼,便知道此人并不普通,诸葛亮认为魏延的长相,头上面有反骨增生,这是魏延即将叛变的标志。而史实其实不然,魏延虽然叛变,但他是被逼迫的。在评判三国这段历史的时候,有人褒扬魏延,有人贬低他,不过无可置疑的,是魏延本身的武力和智力因素。

正是由于这些能力,让诸葛亮在离开人世之前料理后事的时候,认为魏延会成为一大阻碍,所以不惜任用自己的政敌,让自己的政敌接手自己的大权。当时,魏延是军中的第二把手,本来,诸葛亮这个一把手死了,他理所当然地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而且军中,再无能与他匹敌的人物了,但没有想到,突然出现了一个自己根本就没有注意的小人物夺去了他所想要的一切。这使魏延的心态瞬间失衡,魏延本来就不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当下,暴躁的脾气便爆发了。

当新上任的军中一把手仪,准备实行诸葛亮临死前的嘱托,命全军撤退之时,魏延的愤怒终于有了一个发泄口。他不从杨仪的管辖,并且发表了一系列的豪言壮语来抒发自己对于统一大业的看法,认为此时不能趁着机会征战,便会再无机会了。但是杨仪没有理会他,众人还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魏延便把自己的不满付诸实践了,他斩杀了杨仪。可怜的杨仪,刚刚上任没有几天光景,就碰上了魏延这么块硬骨头。而魏延,也确实是过火了,那毕竟是军中的一把手,是诸葛亮亲自任命的,自然是代表着皇帝的意思,况杨仪并没有做错什么,这人哪是那么容易说要杀便杀死的?本来魏延在军中也算是有些追随他的人,见此情况,纷纷加入到讨伐魏延的队伍中。堂堂一代名将,最后却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魏延还没有找到下一个主公,就被众人诛杀了。

魏延是冤枉的吗?其实不然,他的做法,忠于了自己的选择。他本来是有机会可以扳倒杨仪的,毕竟他是蜀国的一员大将,仰慕他,想要追随他的人,比杨仪的还要多。但是他却还是选择了一条最解气也是能把自己也逼上绝路的方式。虽然自己是解气了,但一个抗旨不遵,甚至斩杀上级的臣子,不可能再得到皇帝的信任,也很难再得到军中其他人的信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最强虎将,连败吕布2次,董卓根本不敢惹,却死于一次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正史第一猛将吕布,三国时期董卓势力图,三国董卓历史简介

    吕布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猛将,武功盖世,称霸一方,连关羽三兄弟都与他打成平手,可见吕布的武功不是吹出来。然而,人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人,他曾两次击败吕布,由于一场意外死得早,不然三国最强的猛将不是吕布,而是他。他就是江东老板孙权的老爹孙坚。他不是别人,正是汉朝末期的一位诸侯,当时镇守长沙的孙坚。其人年少成

  • 刘备入川为什么带庞统都不带诸葛亮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带诸葛亮见庞统,庞统入川上中下三策,刘备庞统诸葛亮零氪玩家

    赤壁之战前,刘备如丧家之犬一样东奔西逃。赤壁之战后,刘备向东吴借来了荆州作为自己暂时的安居住所。为了实现诸葛亮为自己规划的蓝图——隆中对,刘备下一步必须要夺取西川,这样才可以喝曹操、孙权抗衡。此时的刘备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要饭”的刘备了,手下除了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之外,还有诸葛亮、庞统这样名扬天下的

  • 东汉风云:梁冀殊礼入朝不趋,诣阙上书学生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梁冀带剑入朝,突被殿前一人叱令退出,夺下佩剑,这人乃是尚书张陵。张陵素有肝胆,故有此举。梁冀长跪谢过,张陵尚不应答,当即劾梁冀目无君上,应交廷尉论罪。桓帝未忍严谴,但令梁冀罚俸一年,借赎愆尤,梁冀不得不拜谢而退。河南尹梁不疑尝举张陵孝廉,闻张陵面叱乃兄,即召张陵与语道:“举公出仕适致自罚,未免出

  • 张飞与赵云谁更强?关羽仅说了2句话,二者优劣很快就分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飞和赵云两人谁厉害,赵云和张飞到底谁更强,张飞与赵云的地位

    东汉末年,各种势力盘踞,人才辈出,天下被一分为三。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国、蜀国、吴国成为了当时最有实力的三个国家,他们相互制约、相互掣肘,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英雄人物。其中,张飞和赵云可以说是里面排名比较靠前的人物了。不过,关于他们二人谁的实力更上一层楼这样的观点引发了许多朋友的讨论,就在

  • 秦始皇给中国取了个霸气名字,历经2千多年,沿用至今不曾更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取了个霸气名字,秦始皇曾给中国起的霸气名字,秦始皇给中国起了什么霸气的名字

    从不少俄国人的俄语发音中,我们可以听出其发音方式同汉语中的“契丹”非常相近,其实这和中国古代的王朝变迁有非常大的关系。随着中国王朝的更迭,外国人口中的中国名字也在不断变化,就连我们中国人自己,在不同时代对于祖国的称呼也不同。最常见的“华夏”、“九州”等,都是时代发展的结果。而在几千年的文明中,秦始皇

  • 曹操杀死杨修后,笑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一语已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杀杨修的借口是什么,杨震杨奇杨保杨彪杨修排辈正确吗,杨修父亲杨彪千古名句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的时代,曾涌现出无数才子,他们或是足智多谋,或是机智谋略……总之,都各有各的特色。而每每提到三国争霸,我们心中不由自主地浮现的那些名字里,一定也少不了“杨修”这个大名。杨修,是一名聪明机智又有谋略的将士,在他一生称得上较为平稳的仕途中,他曾凭借自己的那些“小机智”而获得了很多别人得

  • 钟会叛乱以后,为何司马昭不诛杀钟氏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昭钟会谋反,三国杀司马昭和钟会,司马昭和钟会的视频

    钟毓是老大,做事显得成熟一点,是行礼之后才喝酒的。其实也就是抱着酒坛子喊了几句“莫怪!莫怪!我就是尝尝你的味道。”而钟会是弟弟,做事很随意,见到酒抱起坛子就喝,不像老大磨磨唧唧的。钟繇在合适的时机醒来,他先问钟毓:“你喝酒就喝酒,为什么要先行礼呢?”钟毓回答:“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内

  • 曹操掳了徐庶母亲,把刘备谋士骗到曹营,其母去世后为何不回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徐庶入曹营完整版,徐庶进曹营观后感300字,徐庶进曹营下句是啥啊

    真实的历史,徐庶的母亲被掳至曹营,徐庶是个大孝子,不得已去了曹营,这是真的。曹操重视人才,徐庶在曹营受到优待,所以我觉得徐庶母亲应该不会是见到徐庶就死了,但是可以肯定徐母离世比较早。要说为什么徐庶投奔曹操,其母去世后,为何不再回到刘备阵营,那肯定有据可循的。第一:古人非常注重气节,一臣不事二主,一旦

  • 已经下定决心投奔曹操的孟达,为何又想投向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孟达帮刘备入川,刘备是投奔曹操的吗,曹操刘备孙权谁先死的

    孟达和法正是老乡,两人原是郿县人。汉末大乱,关中地区饿殍遍地,孟达和法正结伴入蜀,归于刘璋帐下。由于孟达和法正都是“外来户”,所以没有得到刘璋的重用,两人心意不平,对刘璋耿耿于怀。孟达和法正早已对刘璋不满,两人早想跳槽,于是趁此机会带着士兵投靠了刘备。法正跟着刘备入蜀,而刘备则让孟达屯留江陵。刘备击

  • 和曹操一起打天下的老臣,为什么阻止司马懿家族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睿死后多少年司马懿篡位,新三国司马懿篡位片段,司马懿三千死士篡位

    这些老臣和曹操曾经一起出生共死共同为了。同样的目标所奋斗,可以说曹操就是他们绝对的领导。但是司马懿如果篡位了,那么就是将自己的领导赶下台,这当然会让老臣无法接受。毕竟在古代无论是做官还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讲究忠诚之心。曹操当年打天下的时候非常善待自己手底下的橙子和人才,可以说好吃好喝伺候者从来没有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