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晚年娱乐:爱上“洋玩意儿”,常拍照看电影,见到灯泡出洋相

慈禧晚年娱乐:爱上“洋玩意儿”,常拍照看电影,见到灯泡出洋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505 更新时间:2024/1/30 2:05:35

为了维护高高在上的皇权以及保障清朝宗室王公阶层的实际利益,清末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迟迟不肯进行彻底的革新,亦因此而固步自封、甚至出尽洋相。

20世纪之初,内心异常排斥“西洋玩意”的慈禧太后,逐渐开始接纳了一些在她看来有一定的娱乐功能并且完全不会伤害到健康、威势以及皇权的西方科技产物。

当时很多出访大清的外国使者给慈禧太后带来了地球仪、电影放映机、照相机、钢琴以及西洋钟表等五花八门的有趣物件。

绝大多数具有个人享受价值的洋玩意儿都被慈禧一一接纳了,然而当慈禧第一次见到灯泡的时候,她竟然洋相大出,在外国使节面前丢了中国人的脸、暴露了当时的国人孤陋寡闻的真相。

晚清封建统治者在长期闭关锁国后被迫兴起了洋务运动

公元1757年至公元1840年,大清乾隆皇帝为了防范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而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在这8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对外的商贸活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而随着中外贸易限制越来越多,使得清朝中后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减少。

然而恰恰就在大清闭关锁国的几十年中,西方的科技和工业革命却发展神速、如火如荼。

因为清朝的固步自封、不鼓励科技发明,使得大清与西方的文化和实力差距拉得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大清的封建统治阶级依旧极其自负,他们坚持排外、夜郎自大,完全没有锐意进取的行事风格,严重阻碍了当时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进行技术、文化、科学、经济等多方面的有益交流。

尽管自乾隆皇帝开始大清就实行起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大清的国防也因此而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安全感,但是在公元1840年,英国殖民者首度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朝紧闭了数十年的大门,第一次鸦片战争由此而爆发。

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后,西方列强相继蜂拥而至,通过先进的军事装备、武器而使中国连连受挫战败,外强中干的大清只好低头服输,还极其无奈地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毫不平等的赔款割地条约。

吃了大亏之后,一些头脑聪睿、思想超前的臣子和文士开始横向对比起中西方的具体差异,他们发现大清彼时还处在冷兵器阶段,而西方列强已经发明出了样式繁多、用途各异的火炮和火枪。

此外,中国当时还依靠着手工作坊来促进生产、制造商品,而那个时候西方国家早就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工业革命,已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为了不让落后的清朝成为西方列强嘲讽愚弄、巧取豪夺的对象,自高自大的清朝统治阶级猛然醒悟过来,将希望寄托在“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之上。

后来,晚清最高统治者慈禧准允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具有抛旧纳新意识的官员来发起洋务运动,欲通过这种新颖的变革方式来挽救濒于危亡之际的大清。

慈禧太后对充满科技含量的“西洋玩意”始厌终喜

慈禧太后在20世纪之前是十分厌恶那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西洋物件的。

而待其晚年之时,将德龄和裕容龄2位满腹西学的姐妹召入皇宫做“御前女官”后,姐妹俩便将外国的高跟鞋、照相机、西洋钟等新鲜玩意儿逐一介绍给了慈禧太后。

两位青春澎湃同时又熟知西方事物礼仪的女官,如同一股饱含着活力和新鲜的春风,不但让慈禧太后逐渐开始了解并关注到了各式各样、充满科技含量的“西洋玩意”,而且还使其正视了西方列强的科技领先以及强大的国力。

后来,那些出访清朝的外国使臣,陆陆续续向慈禧太后进献了许多新鲜的物什和玩意儿。

然而思想顽固闭塞的慈禧一开始对那些具有科技含量的东西怀有厌恶之意,所以很多被慈禧视作“奇特怪异”的西洋礼物就这样被无情地返还给了外国使臣。

当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机成功地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慈禧才是个刚满4岁的小女孩。

晚清时期,西洋照相技术传入我国,一位外国使臣趁着谒见慈禧太后的机会,扛着一架照相机来到了紫禁城,想要通过为大清的皇室成员拍照摄影的方式来讨好清朝的当权者慈禧。

而当照相机自带的“镁光灯”闪烁亮起的时候,第一次拍照的慈禧顿时被惊得面容失色、慌乱不已,还以为照相机能够摄取人的魂魄,于是表示再也不想看到照相机。

后来,在女官裕德龄的耐心解释下,慈禧太后这才相信了照相机能够彻底代替画师,可以给皇室成员和王公大臣们留下异常清晰真实的人像。

慈禧太后见到了冲洗出来的相片后,便相信了照相机是个有趣且实用的西洋玩意儿。

自那以后,慈禧太后再也没有讨厌过照相机,她不但听从裕德龄的推荐,准允其哥哥裕勋龄入宫做“御用摄影师”,而且还经常邀请皇室贵胄一同拍照合影,以感受“照相机”这种西洋玩意儿的神奇和玄妙。

后来,擅讨慈禧欢心的裕德龄还千方百计找来了一个电影放映机,一个时长仅为十秒左右的“小片”竟被初次看电影的慈禧反复看了十余次。

很明显裕德龄再度令慈禧对西洋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后的日子里,慈禧太后就经常命人进宫为她放映电影。

慈禧首度看到灯泡时因大喊了2个字而出尽洋相

晚年的慈禧最大的爱好就是:穿着各种各样的华服衣饰,在各种或华丽或轻逸的人造布幕背景前拍摄照片,以炫耀自己的美貌、富贵以及权势。

因为那个时候的照相机所带的镁光灯总会在拍摄时发出刺目的光,故每每拍照之时慈禧太后的视线总会尽量避开耀目的镁光灯。

但这样一来,摄影师又没办法确定抓拍的契机,因此每次摄影师要定拍的时候就会喊出“cheese”一词来提醒慈禧要固定好自己的表情。

由于慈禧对英文完全没有了解,她不知道“cheese”仅仅是一个抓拍的“暗号”,所以她总是以为那个刺眼的“镁光灯”就是一个“茄子”。

后来,一位外国使臣欲在慈禧太后圣驾前大肆吹嘘自己国家所生产出来的灯泡,当他从随身的布袋中拿出一个灯泡的时候,慈禧太后垂眼一看以为又见到了“镁光灯”,所以故作聪明的她大声喊出了“茄子”二字,却没成想顿时便让一个好好的外交场面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之中。

慈禧将灯泡误认作了照相机上的“镁光灯”,在接见外国来使的重大场合下乱秀“小聪明”,不但令自己出尽了洋相,还直接丢了大清的颜面,当真可发一笑。

虽然如今人们依然习惯了在拍照时大喊“cheese”或者“茄子”,但是在清朝末期,孤陋寡闻、闭目塞听的慈禧太后,因为搞不清状况而喊出了丢人的“茄子”二字,却直接让外国使节看到了清王朝统治者的愚钝和无知以及整个大清社会的落后和羸弱。

出洋相的慈禧仿佛是冰山下的一角,预示了大清王朝覆灭的必然性。

虽说晚清的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官僚和志士都曾经致力于除弊兴利、变法维新,以期能够推动晚清社会的改革和进步,可那个时候的大清已经无可救药了,无论再怎么垂死挣扎也改变不了濒死的结局。

大清在昏聩愚鲁的统治者之领导下走向灭亡其实是一件好事,只有满清彻底灭亡,中国人才有了奋发向上、追求进步的机会,中国才会真正地强盛起来并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死后国库剩2716万两,雍正剩3453万,乾隆败家却还剩了7000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物极必衰,晚年的乾隆好大喜功,喜爱奢靡,在他的无度挥霍下,大清帝国表面上繁荣昌盛,实际上已经祸根深埋。雍正治腐改革康熙八岁登基,在位61年,他励精图治,造福百姓,在他去世时,清朝国库中还有2716万两白银。康熙去世后,皇四子胤禛继位,年号雍正。雍正是一个以改革著称的皇帝,他接手父亲的帝国事业后

  • 年羹尧死后被抄家,官员在他家找到一本书,雍正看后口吐鲜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人世间的大多数事物和情感都抵不过时间的摧残,很多时候,感情浓烈时,以为自己的情谊是特别的,是可以长长久久的。然而,很多年后这段情感分崩离析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的情谊同别人的也没什么不同,也是会遭遇背叛和分道扬镳的。这样的教训适用于爱情,适用于友情,也适用于君臣之情。落魄皇子 风光人臣雍正帝爱新觉

  • 曾国藩攻破南京后,洪秀全的88位娘娘和众女兵都到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你可曾看到过一群满身是血、手持刀剑的女人在南京城的城楼上与男子士兵浴血奋战吗?她们一个个都没有了普通女子的娇滴滴,变得如同猛虎一

  • 为啥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后,一直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曾国藩不称帝的原因其实还主要是实力不够,在湘军鼎盛时期,兵力三十万,但是归曾国藩直接指挥的却只有十二万,而且其中只有曾国藩九弟曾国荃的五万湘军属嫡系部队,其余的四万湘军是在浙江巡抚左宗棠的手中,还有另外的三万湘军是归江西巡抚沈葆桢统辖,此外,李鸿章还独立拥有着七万之众的淮军。再加上咸丰皇帝一直

  • 和珅到死都不愿把这件书法给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赵孟頫(fǔ),浙江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汉族,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赵孟頫《为袁桷书千字文》曾被和珅收藏,和珅极其喜爱,并于乾隆五十六年让人刻成碑“以公同好”并为之题跋。据说皇帝也非常喜欢,曾向和珅要,和珅临死都没舍得给。和珅有多珍爱此作

  • 太平天国到底是一场革命,还是内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学家史景迁写过一本《太平天国》,汉学界流传很广。与国内历史学家研究太平天国的角度不同,史景迁无心撰写一部巨细靡遗的天平天国通史,也无意阐述太平天国这场运动的宗教信念,他对洪秀全的精神世界更有兴趣,称洪秀全及其信徒是在一种“天启式的灵视”之中步入了这场十九世纪的大浩劫运动。所以他的写作用意在于提供

  • 办学堂开矿厂练新军打列强,晚清“四大名臣”之张之洞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 ),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祖籍直隶南皮,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 )。 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 贪官和珅的亲生儿子为何叫丰绅殷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钮钴禄氏乃是满族贵族之一,是为满族的八大姓,因为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开始,钮钴禄氏就和爱新觉罗家族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有钮钴禄氏的妾室),所以钮钴禄氏在大清朝廷的地位并不低。和珅原名“善保”,全名是“钮钴禄·善保”,在和珅小时候,和珅的父亲“钮钴禄·常保”就因病去世了,整个家庭的担子就

  • 雍正把大功臣杀光,留下一汉人功臣,果真应了那句老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封建制度的历史尤为长久,在封建制度中皇帝是全天下最为尊贵显赫的人物,一旦成为皇帝,不仅可以接受万人的朝拜,并且还能左右天下的命运,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在古代想要成为皇帝的人也就很多了。但是皇位却只有一个,因此纵观我国的历史,能够坐上帝王之位的人无不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在我国帝王史上,有一个非常

  • 落后就被挨打,为何清朝没像土耳其一样被肢解?答案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近代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因为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所以那一时期不论是百姓还是我国的国土都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那一时期,列强对于我国可谓是随意欺辱,而为了实现在中国的利益,这些国家对于我国的领土也是随意瓜分。而同一时期,世界上的另一个大国也在遭受和我国类似的境遇,这个国家就是土耳其,奥斯曼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