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死后国库剩2716万两,雍正剩3453万,乾隆败家却还剩了7000万

康熙死后国库剩2716万两,雍正剩3453万,乾隆败家却还剩了7000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60 更新时间:2024/1/28 5:08:00

不过,物极必衰,晚年的乾隆好大喜功,喜爱奢靡,在他的无度挥霍下,大清帝国表面上繁荣昌盛,实际上已经祸根深埋。

雍正治腐改革

康熙八岁登基,在位61年,他励精图治,造福百姓,在他去世时,清朝国库中还有2716万两白银。

康熙去世后,皇四子胤禛继位,年号雍正。

雍正是一个以改革著称的皇帝,他接手父亲的帝国事业后,革除旧弊,使天下面貌焕然一新,在康乾盛世中承上下。

雍正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很痛恨贪官污吏,康熙末年,他亲眼见证官员贪腐造成粮食短缺,国库空虚。

所以,自他继位以来,就大刀阔斧地开始整顿,惩处贪官污吏,上至皇亲国戚,下到各省官员,一旦查出有贪污行为,绝对严惩不贷。

像郡、贝勒这些皇室宗亲,如果有人贪污,经查处后,弥补不上亏空,皇帝就让他们到街上变卖自己的家产,以此追回贪污的银两。

如果是官员贪污,情节严重的,皇帝就会抄他们的家,把抄家的家产作为弥补,如果家产不足以弥补他们贪污的部分,就会连累到他们的亲戚,亲戚要把剩余的部分补齐。

雍正大力惩处贪官污吏的行动持续了三年,三年之间,大批官员落马,其中不乏省级大员,这三年的整顿基本上解决了国库空虚的问题。

官员贪污有一部分原因是俸禄太低,不足够家用,雍正为了从根源上治理这个问题,他下令推行“耗羡归公”的政策。

“耗羡”指的是:征税过程中,因损耗而额外多征的钱银。其实就是地方官巧立名目,为中饱私囊所找的由头。

雍正把这项税收合法化,把征收的数目降了下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项税收的一部分被当作“官员养廉银”发放给官员,增加了官员的收入,剩下部分充入国库,增加了国家收入。

雍正在位13年,后人对他褒贬不一,但大多都是从道德方面出发,而作为帝王,他对清朝的贡献是不容抹灭的,他去世时,大清国库还有3453万两白银。

乾隆晚年危机

经过父辈们的铺垫,乾隆登基后,大清国力抵达顶峰,晚年的乾隆也开始骄傲,变得挥霍无度。

乾隆仿照祖父康熙,特别喜欢外出巡幸,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六下江南。

皇帝出游,动辄上千人跟随,所到之处,官员为了恭迎圣驾大肆铺张,不仅要准备富丽豪华的行宫,还要张灯结彩,整顿市容,每一处都要流水一样花银子。

除了地方官员,当地巨贾富豪也花招百出地讨好皇上,不惜耗费大量金银弄些争奇斗艳的花哨应景,乾隆一高兴,大手一挥,就一笔一笔的银子赏赐下去。

银子从哪儿来?官员们无非就是趴在百姓身上吸血,弄得百姓叫苦不迭;而皇帝则是从国库掏钱,这极大地损耗了国库的实力。

乾隆晚年的昏聩让和珅这个大贪官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和珅出身不高,但他伶牙俐齿,善于迎合乾隆,因此很得乾隆的喜爱,乾隆一路提拔他,使他的地位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乾隆把自己88岁的生日庆典交给和珅操办,和珅为了让乾隆看到自己办事得力,在操办过程中极力铺张,丝毫不吝啬花费,唯恐不够奢靡,这次庆典的花销远远超过以前各种庆典。

这笔钱从哪儿来?还是从国库来,乾隆看见和珅如此会办事,哪里还考虑国库是不是因此而空虚,他更加赏识和珅了,和珅也因此得到了更多贪污的机会,成为历史第一大贪官。

乾隆晚年的挥霍给社会埋下了诸多危机,但乾隆还在自己盛世的梦中不肯醒来,与此同时,西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乾隆还以为“天朝统驭万国”,并且下令闭关锁国。

乾隆执政60年后退位,此时,国库中大约还有7000万两白银,但是这个数字结合当时物价膨胀的社会现实来看,购买力大不如康熙、雍正时期。

嘉庆乱中上位

乾隆退位后,当起了太上皇,但实际上还把控着朝政。

此时,社会矛盾隐隐待发,白莲教以湖北、四川为中心,掀起了全国性的大起义,乾隆临终前因白莲教起义惊恐万分,去世时他的手还指向西南方。

嘉庆当上皇帝后,还在乾隆的阴影下活了三年,在此期间,他不敢过多地干涉朝政。面对自己厌恶的大贪官和珅,因为乾隆的关系,他也不能流露出鄙夷之意。

乾隆去世后,嘉庆终于开始亲政,他决心收拾父亲留下的烂摊子,首要任务就是除去和珅。

嘉庆解除了和珅军机大臣和九门提督的职务,并且把和珅抄家逮捕。和珅家中抄出家产8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十多年的财政收入。嘉庆罗列出和珅的20大罪状,最终将和珅杀了。

白莲教的起义还在继续,嘉庆大力镇压起义,但是各种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清朝国库因大量军费支出而日渐空虚。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势力不断向东方扩展,嘉庆面对西方国家的挑衅,态度十分强硬。

嘉庆一改乾隆时的奢靡之风,从他自身起,倡行节俭。出巡时,他不许当地官员铺张浪费接迎。自己过生日时,也不像父亲那样大操大办,给国库和百姓增加负担。

但是历史的趋势不因他一己之力而改变,嘉庆在位25年,他的能力不足以弥补乾隆捅下的篓子,清朝的国运急转直下,而嘉庆也在遗憾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1820年,61岁的嘉庆在承德避暑山庄去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年羹尧死后被抄家,官员在他家找到一本书,雍正看后口吐鲜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人世间的大多数事物和情感都抵不过时间的摧残,很多时候,感情浓烈时,以为自己的情谊是特别的,是可以长长久久的。然而,很多年后这段情感分崩离析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的情谊同别人的也没什么不同,也是会遭遇背叛和分道扬镳的。这样的教训适用于爱情,适用于友情,也适用于君臣之情。落魄皇子 风光人臣雍正帝爱新觉

  • 曾国藩攻破南京后,洪秀全的88位娘娘和众女兵都到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你可曾看到过一群满身是血、手持刀剑的女人在南京城的城楼上与男子士兵浴血奋战吗?她们一个个都没有了普通女子的娇滴滴,变得如同猛虎一

  • 为啥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后,一直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曾国藩不称帝的原因其实还主要是实力不够,在湘军鼎盛时期,兵力三十万,但是归曾国藩直接指挥的却只有十二万,而且其中只有曾国藩九弟曾国荃的五万湘军属嫡系部队,其余的四万湘军是在浙江巡抚左宗棠的手中,还有另外的三万湘军是归江西巡抚沈葆桢统辖,此外,李鸿章还独立拥有着七万之众的淮军。再加上咸丰皇帝一直

  • 和珅到死都不愿把这件书法给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赵孟頫(fǔ),浙江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汉族,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赵孟頫《为袁桷书千字文》曾被和珅收藏,和珅极其喜爱,并于乾隆五十六年让人刻成碑“以公同好”并为之题跋。据说皇帝也非常喜欢,曾向和珅要,和珅临死都没舍得给。和珅有多珍爱此作

  • 太平天国到底是一场革命,还是内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学家史景迁写过一本《太平天国》,汉学界流传很广。与国内历史学家研究太平天国的角度不同,史景迁无心撰写一部巨细靡遗的天平天国通史,也无意阐述太平天国这场运动的宗教信念,他对洪秀全的精神世界更有兴趣,称洪秀全及其信徒是在一种“天启式的灵视”之中步入了这场十九世纪的大浩劫运动。所以他的写作用意在于提供

  • 办学堂开矿厂练新军打列强,晚清“四大名臣”之张之洞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 ),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祖籍直隶南皮,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 )。 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 贪官和珅的亲生儿子为何叫丰绅殷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钮钴禄氏乃是满族贵族之一,是为满族的八大姓,因为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开始,钮钴禄氏就和爱新觉罗家族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有钮钴禄氏的妾室),所以钮钴禄氏在大清朝廷的地位并不低。和珅原名“善保”,全名是“钮钴禄·善保”,在和珅小时候,和珅的父亲“钮钴禄·常保”就因病去世了,整个家庭的担子就

  • 雍正把大功臣杀光,留下一汉人功臣,果真应了那句老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封建制度的历史尤为长久,在封建制度中皇帝是全天下最为尊贵显赫的人物,一旦成为皇帝,不仅可以接受万人的朝拜,并且还能左右天下的命运,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在古代想要成为皇帝的人也就很多了。但是皇位却只有一个,因此纵观我国的历史,能够坐上帝王之位的人无不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在我国帝王史上,有一个非常

  • 落后就被挨打,为何清朝没像土耳其一样被肢解?答案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近代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因为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所以那一时期不论是百姓还是我国的国土都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那一时期,列强对于我国可谓是随意欺辱,而为了实现在中国的利益,这些国家对于我国的领土也是随意瓜分。而同一时期,世界上的另一个大国也在遭受和我国类似的境遇,这个国家就是土耳其,奥斯曼土耳其

  • 凉州贸易史话:以茶易马,清朝正一品凉州将军与茶马司的贸易往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凉州之畜天下绕, 名山茶为易马用。 凉州人爱喝茶,主要以“三泡台”和“老茯茶”为主。凉州是西北首府、雍凉之都、天下要冲、国家番卫,凉州雄踞于西北中心,西凉王府所在,西凉府所在。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凉州成为历朝历代西北之中心。▲ 天府之国武威郡,西北首府凉州城。完富之地姑臧邑,绯色之最神鸟县。(图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