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觉得是洪秀全冲昏了头脑,才做出如此荒唐的举动。即使开国功臣,也没有几个能够被封王的,比如朱元璋,他就没有册封过异性王,再比如清朝建立初期,虽然有王爵,但一般都是有赫赫战功的皇室宗亲,那为何太平天国会出现2000多个王呢?
太平天国建立初期,王和侯爵都不多,加起来一共没有20人,那个时候太平天国也是注重赏罚分明的,只有有重大功绩者才可以称为王。
天京事变发生之后,杨秀清、秦日纲等人先后被杀害,石达开这个时候开始主持朝政,洪秀全曾说过自己永远不会封王,但没过多久他就食言了,他怕石达开会膨胀,从而变成下一个杨秀清,自己的地位会受到威胁,干脆让自己的两位兄长也为王,石达开对此自然高兴不起来,于是负气出走,洪秀全继而提拔多人成王。
然后这个趋势就没有再停过,爵位和封号逐渐泛滥。最开始的时候是有各种王号的,比如东王、西王和英王等等,到后来封的太多了,就直接不给王号了,直接称呼为列王。又发展了一段时间,列王也多得数不清了,再以后封的王都用坣字,意思是小王,当然了,这2700都够王等级也是不同的,比如堵王黄文金,他仅仅是个三等王,根本就没有资格向洪秀全直接奏事的。
那么,洪秀全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洪秀全认为,封王能够振奋军心,太平天国发展到后期,军事上一直处于不利的状况,为了振奋军心,鼓励士气,洪秀全才会一直封王,这样前线将领才会有斗志。再者,当时李玉成和李秀成等人手里有重兵,洪秀全为了避免大权旁落,必定要做出一些举措。
为了避免下一个杨秀清出现,洪秀全就通过封王这种方法来削弱李秀成和陈玉成的权力,以达到牵制两个人的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洪秀全滥封王爵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他有着自己的考虑,只不过历史证明这次的举动很明显弊大于利,造成了诸王各自为政的局面,以至于是太平天王最终走向了覆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