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梁女诗人刘令娴为何在历史上颇具争议?

南梁女诗人刘令娴为何在历史上颇具争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01 更新时间:2023/12/31 10:27:20

南梁女诗人刘令娴为何在历史上颇具争议?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隋书·经籍志》和《旧唐书·经籍志》都录有的集。流传至今的作品,却仅有《玉台新咏》载录的八首诗,以及《艺文类聚》载录的《祭夫文》一篇。更可惜的是,刘令娴在正史中无传无记,她的生平事迹只是附于其兄刘孝绰的传记中。

01 才女被戴上"风流放荡"的帽子

据《南史》和《梁书》的刘孝绰本传中,记录的寥寥数语可知,刘孝绰之妹刘令娴:"文尤清拔,所谓刘三娘者也。悱为晋安郡卒,丧还建邺,妻为祭文,辞甚凄怆。悱父勉本欲为哀辞,及见此文,乃阁笔。"而梁代萧韶《太清记》也曾提到:"刘孝仪诸妹,文彩艳质,甚于神人也。"由此可见,刘令娴出身世家,才华极高,曾扬名于当时,且没有所谓不堪行迹。

据学者研究,刘令娴的名声是从明代开始出现了偏差。明代的某些所谓学者在编书时为了吸引目光,故意杜撰花边信息。像写小说一样随意臆想,而不是以严肃认真的文学鉴赏态度来看待刘令娴诗文。

在这方面,尤其以杨慎的《升庵诗话》对刘令娴曲解最为严重。杨慎不但对《光宅寺》一诗作出别有用心的修改,还将诗题改成了《光宅寺见少年头陀有感》;另外,他还将刘令娴的《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附此诗》缀接于《光宅寺》诗之后,改写成一首新诗:"长廊欣目送,广殿悦逢迎。何当曲房里,幽隐无人声。两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同心何处切,栀子最关人。"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还明指这首诗是"刘令娴于光宅寺见少年头陀有感而作",就这样搬弄裁剪,就拼凑出"一代才女刘令娴与少年头陀相爱幽会"的噱头。至此,杨慎得到了一种风流文人的心理快感,读者也满足了猎奇八卦心态,他们却毫不关注刘令娴背的的"黑锅"有多么沉重,甚至这一切对后世人认识才女其人其诗将会产生多大的不利影响。

很多学者要么望文生义从论诗而及其人,把刘令娴定论为令人不齿的荡妇,就连刘令娴的丈夫徐悱在世时赞美妻子刘令娴"彼美情多乐"的这一句也被人曲解为刘令娴薄情不守礼。其实人家丈夫写的诗只是赞扬妻子生性开朗活泼而已。

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刘令娴是大家闺秀,身份和地位使她不会写出那些令人不齿的诗句,从而开始对刘令娴的诗作归属产生了怀疑,认为那些诗都是刘令娴之夫所作,"不过溺情之语"。

同样这三诗,若出自刘令娴之夫则"不过溺情之语";若出自刘令娴,则为轻佻放荡之词。可见古时封建礼教对女子之苛刻。然而,《光宅寺》《题甘蕉叶示人》《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附此诗》这三首屡屡让刘令娴背锅的诗,真的是"轻佻放荡"之词吗?真的是描写刘令娴婚外不齿之情吗?刘令娴真的如世人所认知的那样放荡吗?

02 才女的诗作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

虽然到了近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对刘令娴的《光宅寺》《题甘蕉叶示人》《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附此诗》这三首诗,也基本上还是认为是"艳诗"。可叹!那么,这三首诗的内容到底如何做解呢?

一、先看《光宅寺》:"长廊欣目送,广殿悦逢迎。何当曲房里,幽隐无人声。"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也同样用"目送"两字表达人们对高僧的敬仰。而一代才女刘令娴怎么不理解"目送"的含义?"长廊欣目送"不过是表达刘令娴在光宅寺长遇到了宝相庄严的高僧因而而欣喜,便不由自主地垂首静立相目送。而"广殿悦逢迎"中的"逢迎"二字,并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迎来送往""迎接"。而是指理解普渡众生。如《金刚经解义》中所言:"于一切恶类,自行和柔忍辱,欢喜逢迎,不逆其意,令彼发欢喜心,息刚戾心,是名种诸善根。"至于"何当曲房里,幽隐无人声",更是赞美高僧在清幽的禅房中静思参禅,不求闻达的胸怀。而且,在佛家典籍中,曲房本来就是指禅房。而"幽隐无人声"则直接有佛家经典中化用而来。由此可见,《光宅寺》其实就是以女性视角赞美高僧的风范不俗及普度众生、精心佛的苦行精神的一首诗。

二、再看《题甘蕉叶叶示人》:""夕泣似非疏,梦啼太真数。惟当夜枕知,过此无人觉。"

大多数人,会把此诗解作"溺情寄怨之语",认为刘令娴写自己闺中独处的怨恨等等,因为有"夕泣"、"梦啼"、"夜枕"等字眼。但是,这样的理解其实是抛开了诗的主题而本末倒置。诗题《题甘焦叶示人》已经明确点明这首诗是咏物,而不是抒情。"题甘焦叶示人"其实有小女儿"显摆"才能的意思:"我把诗题在甘焦叶上,让人们看看我是如何来咏甘焦叶的!"

因此,诗中的"夕泣"、"梦啼"则是用拟人手法描绘夜间雨打甘蕉的声音。而整首诗没有一字写甘蕉叶,却把"芭蕉叶上三更雨"的动人雨夜景色写活了。这种意境创造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少文学家在写离情别绪时都喜欢用"夜雨芭蕉"之意境,如清照的词:"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三、最后,《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附此诗》:" 两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同心何处切,栀子最关人。"

很多人理解这首诗是表达"同性之恋",真是思路清奇。

刘令娴这首诗其实就是另辟蹊径,以"栀子花开、结子同心"人文内涵入手描写栀子花,同时赋予栀子花深刻意蕴,可谓构思奇巧。此后,"栀子同心"就成为后世诗人常用的典故。如刘禹锡:"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如:"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如:"庭前佳树名栀子,试结同心寄谢娘。"

03 真正的刘令娴:才华出众且德才兼备

但是,为什么刘令娴的咏物诗看起来像情诗呢? 这是由当时的创作风气所影响:"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为此,诗人们争先恐后地创新写作手法,最常见的就是刘令娴这种以情诗形式咏物,如梁武帝的《咏烛》云:"堂中绮罗人,席上歌舞儿。待我光泛滟,为君照参差。"如果不看诗的题目,谁知道其本意是写烛?

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让所写物品变得鲜活生动,从而体现文学水平的高超。

可见,刘令娴的《光宅寺》《题甘焦叶示人》《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附此诗》这三首诗不但不是艳诗,还是对后世文学影响颇深的经典。所谓风流女诗人的形象,完全是有些好事者的虚构想象。其实,刘令娴在著名的《祭夫文》中详细地描述过自己的婚姻情感:在嫁给徐悱前"简贤依德,乃隶夫君",她遵守女子道德规范,身心清白,很受夫家认可。而在嫁入夫家后,"式传琴瑟,相酬典坟",她与丈夫感情深厚,琴瑟和谐;丈夫要建功立业,二人离别后,她与丈夫鸿雁往来,赠诗对答,表达彼此刻骨思念之情,可谓伉俪相得,一往情深。

甚至丈夫逝世,两人永诀,阴阳相隔,刘令娴依然坚守真情:"生死虽殊,情亲犹一","百年何几?泉穴方同"。而在丈夫去世后,她是怎么过的呢?"孀闺绝绮罗,揽赠自伤嗟",失去丈夫的她,悲伤不已,回忆着过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在家为丈夫守节。

综上所述,由曲解的诗句来评论说刘令娴风流而不知廉耻,不仅十分不公平,更是一种人身攻击,极不道德。真正的刘令娴,不仅才貌俱佳,而且遵守当时的女性道德规范,真正是才德兼备,值得称道。

因此,我们解读历史人物及其作品,一定要客观公正,严肃认真。尤其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更要了解文作字里行间的独特内涵和相关背景。无论何时,望文生义、牵强附会、随意臆测最是不负责不靠谱的表现。

标签: 刘令娴南北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郃屡次战败,为什么没有被责罚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张郃,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张郃是曹魏名将,武艺高强,颇有智谋,在打仗方面,还是很厉害的,史书记载,张郃用兵巧变,料战事地形,无不如计,连诸葛亮都很忌惮张郃,可见张郃的军事才能,非常之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然而,在汉中巴西郡之战中,张郃碰钉子了,先是输给了张飞,几乎全军覆没了,只带了十几个随从,狼

  • 宋朝民间音乐兴起,给文学创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武林旧事》中也描写了很多的歌馆:平康诸坊,如上下抱剑营、漆器墙、沙皮巷、清河坊、融和坊、新街、太平坊、巾子巷、狮子巷、后市街、荐桥,皆群花所聚之地。外此诸处茶肆,清乐茶坊、八仙茶坊、珠子茶坊、潘家茶坊、连三茶坊、连二茶坊,及金波桥等两河以至瓦市,各有等差,莫不靓妆迎门,争妍卖笑,朝歌暮弦,摇荡心目

  • 戴克里先的经济改革,让罗马帝国继续苟延残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戴克里先,罗马,历史解密

    瓦莱里安所建立的统治体制的崩溃将罗马城进一步推到了危险的边缘。然而,正如猫有九命一样,罗马在危机面前又一次挺了过去,并努力寻找着可以救之于危难的英雄。此时现身的“救世主”是公元284年被士兵拥立为帝的宫廷禁卫军首领戴克里先。戴克里先原是一位出身卑微的伊利里亚人,全凭个人能力荣登宝座。此人极爱奢华,平

  • 徐敬业为什么起兵谋反?这对武则天而言意味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徐敬业,唐朝,历史解密

    李敬业,本名徐敬业,司空李勣之孙,唐朝时期大臣。684年,李敬业曾以勤王救国、支持唐中宗李显复位为名,起兵造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高宗死后不久,太子李显接班为帝,是为唐中宗。不过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已经掌控了大权,没多久,她便以各种理由废了李显,还流放到了外地。随后,武则天

  • 隋朝有哪些完全保持封建专制制度特色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享国三十七年,它创设了一些制度,比如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以及历朝制度中有的“执委会”。这些制度中,能完全保持古代封建专制制度的特色的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文官制度,封建专制的特征,科举考试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分官员

  • 党项族有着怎样的军事制度?经济状况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党项族,西夏,宋朝,历史解密

    夏景宗元昊建国后,在他的周围建立起一个统治机构。由于夏国境内存在着汉族和其他各民族,元昊一面采择宋制建立官职,一面又设党项官,两个系统并列。同时也有了司法官,并逐渐出现了法律。西夏的政治制度受宋朝影响很大,官制的设置基本上模仿北宋。中央行政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翊卫司、官计司

  • 古代读书需要交学费吗 古人读书需要付出什么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读书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读书人需要付出什么?九月开学季,又要交学费了。想当年我读书的时候,每年九月,不仅要交学费,大学高中初中,等等,还要军训,想起来还算是一件比较印象深刻的事情了。但是现在的学费于我们很大部分的家庭来说,已经负担的起了,但是古代,

  • 郅都不救皇帝的宠妃,为何还得到重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郅都不救皇帝的宠妃,为何还得到重赏?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司马迁的《史记酷吏列传》中,记录了当时的酷吏郅都的一个故事。在汉景帝的时候,郅都作为汉文帝的老臣,官至中郎将。他这个人敢于直谏,在朝堂上能够和其他大臣当面辩论,让那个对方折服。有一次他和汉景帝一起到皇家园林上林苑去游玩,汉景帝

  • 他是辽东三杰之一,立下赫赫战功最后被阉党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辽东三杰,明朝,历史解密

    他是辽东三杰之一,有胆略,知兵事,且善射。年少时家境贫寒,但刻苦读书,后在乡试中一举相中,次年又中进士,凭借自己的才能被拔擢为监察御史。他的官路就此开始。万历三十六年,他被提拔为巡按辽东,根据辽东的情况,他建议缮垣建堡,以守为战,此方案却与与巡抚杨镐议不和,不久他调任为督学于南直隶。万历四十七年,在

  • 古代大臣上朝时如果迟到的话 大臣会受到什么惩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上朝迟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臣子上朝迟到了怎么办?现代人上班迟到顶多扣扣工资,要非常严重才会丢掉饭碗。不过在古代,人家都说伴君如伴虎,大臣如果上朝迟到了会有什么样的惩罚呢?会不会因此丢掉脑袋?古代大臣上朝比现在的高中生起床还要早,早上五点就已经要站在门口,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