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蔺相如与廉颇下场实在唏嘘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蔺相如与廉颇下场实在唏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3 更新时间:2024/1/10 16:39:40

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的面子又算得了什么。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赵国于长平之战惨败后,廉颇蔺相如两人的下场,却令人唏嘘感慨。

[var1]

长平之战

在秦国与赵国的交锋中,长平之战是最重要、最关键也最出名的一场战争。

于秦国而言,长平之战为后来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于赵国而言,长平之战也让原本实力强劲的赵国,彻底沦为二流国家。

战争起因,源于秦国发动对韩、赵、魏三国的整体攻略,即“远交近攻”战略。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便宜要一点一点的占。

[var1]

统一六国,不可能同时发动对六个国家的进攻,一定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去打。

可就当秦国即将攻下韩国上党郡的时间段,上党郡郡守却不乐意秦国“西戎蛮族”的军国管理模式,于是以十七座城池,换取赵国的支援。

两个国家针对此地,展开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后人以长平之战的失败,总结赵王贪图便宜,可谁又能说的准,秦国在上党郡站稳脚跟后,赵国后续的阻拦是否更加有效呢?

[var1]

赵孝成王

将战场控制在其他国家的土地上,即便不是赵国最优的选择,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赵王挺身而出,于上党郡危难之中,向其他国家展现自身的“仁义”和实力。

后人不妨试想一下,倘若赵国正在长平之战中侥幸获胜,被坑杀的四十万赵卒换成秦军,历史又将如何发展?

当然,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最忌讳“侥幸”二字,当廉颇被换下,赵括纸上谈兵的主动出击后,赵国元气大伤,从此退出争霸天下的舞台。

[var1]

不过这里又牵扯出另一问题,赵括是否真的一无是处?或者说廉颇死守,真能守住上党郡吗?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且不谈彼时秦国整体军事实力,已经凌驾于六国之上,单论秦国的后勤补给,赵国都不一定跟得上。

廉颇久守,或许会有变数,但除去让出上党郡外,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

只是事情已经发生,蔺相如和廉颇两人的人生轨迹,也因一场战争,彻底走向了变化。

[var1]

蔺相如与廉颇

首先,是蔺相如,在得知赵王换掉廉颇,用赵括为赵军统帅后,蔺相如不惜触怒君王,也要请求赵王收回旨意。

“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既是嘲讽赵括不堪大用,也是嘲讽赵王识人不明。

可此时已经被眼前利益蒙蔽的赵王,哪里听得进去蔺相如的劝告。一番肺腑之言,最终也只能换来郁郁而终的结局。

[var1]

其次,则是廉颇,其实他早已明白长平之战的结局,可天子有命不得不从。廉颇只能尽力做好防守,让秦军久攻不下,缓慢退军。

得知赵括接替主帅的位置,廉颇也曾好言相劝,只能防守,不能冒险。但年轻的将领,哪里听得进去这些言语,主动出击,并在夹缝中寻找机会,这才是赵括的特点。

只可惜赵括面对的是杀神白起,在白起严丝合缝的进攻面前,赵括不仅连一丝一毫的机会都找不到,甚至还因急功近利而落入秦军圈套。

[var1]

得知赵国战败的消息,廉颇虽然悔恨,又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呢?幸运的是,他的人生并没有因此结束。不幸的是,这也让他晚年更加痛苦。

长平之战结束,赵王再次想起廉颇的好处,当燕国以为赵国元气大伤而对赵国发动进攻后,廉颇披甲上阵,再次告诉六国一个道理:名将便是名将,任何时候都有致命的威胁。

不仅以少胜多,将燕国来犯之敌尽数击败,甚至还领军反攻,将燕国国都给包围。

[var1]

可等到后续赵悼襄王继位,君王猜忌多疑的毛病再犯,廉颇再一次被冷落。尽管廉颇用反抗来表达不满,却也因此背上叛国罪名,逃亡魏国。

像人们现如今听闻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事,便是发生在魏国之中。彼时秦国卷土重来,赵国无人能敌,只能再次放下成见,请廉颇出山。

廉颇倒是为此高兴好一阵子,还做了积极准备,结果前来“面试”的人,为赵国国相郭开

[var1]

他可没有蔺相如那样的气度,照例走了过场,便回国复命,廉颇身体岌岌可危。

就这样,赵国回不去,魏国不敢用,最终流落到楚国的廉颇,也于悲愤中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平乐》开启宫斗,不争不抢苗娘子加入战场,张妼晗喜提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平乐经典宫斗视频,清平乐张晗演宫斗,清平乐张妼晗哪一集死

    《清平乐》官家步入而立之年烦恼一点都不少,西边战乱,后宫不稳,赵祯还被气得心口疼,做皇帝憋屈啊。科普一下北宋称谓(为弹幕里的网友答题解惑)时代背景设置在北宋,大臣、嫔妃称呼皇帝为“官家”,皇子、皇女日常称呼皇帝为“爹爹”,我们熟知的“父皇”一般出现在书面语上,“母后”一词也是如此,徽柔称呼嫡母曹皇后

  • 越王的故事为人熟知,越国为何没成为七雄中的一员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越王为什么要杀功臣,越王墓地在哪里,月岫是越王的什么人

    后来他由于别国会师,最终被人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他也成为了春秋历史上最后一位称霸诸侯的英雄,那么在他去世后,越国为何没有更进一步发展,更没成为七雄中的一名成员呢?那是因为在他去世后,越国一日不如一日,在多国的压迫下被迫迁移了朝都,也不得不最终放弃逐鹿中原的目标,越国国内也长期处于动荡之中。[var1

  • 唯一西周开国诸侯,800年的传承根正苗红,却走向了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周历史大事一览表,西周诸侯国简历,西周开国诸侯现状

    一、燕国历史的演变1、商燕起源之地从商朝的考古发现来看,商朝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以商部落为核心的众多部落的联盟。这些部落联盟与周朝的诸侯国有着明显的区别。诸侯国由周朝皇帝委托给朝臣和贵族。其疆域原本就属于周天子;而商朝的周边部落是与商部落同时存在,甚至有些还要早于商部落,其与商部落只是合作关系

  • 坑杀40万赵卒,为何说长平之战后,中国古代王朝摆脱了人口限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平之战赵国还剩多少总兵力,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真相,历代军事家对长平之战的分析

    不管是对家庭还是各个地区之间,人口数量多占据着更好的优势,能带来更大的劳动力。对人口数量有巨大伤害的社会因素是战争,在大一统之前,人们对军队的消耗量控制力度很大,任意出征,对一个国家造成的损害十分巨大。[var1]但是长平之战,参与的两方倾尽各自的实力,摆脱人口的限制,造就了历史上非凡的活动,为后世

  • 楚怀王的妃子郑袖对于楚国的危害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楚国郑袖的结局,楚怀王郑袖芈月传,大秦帝国楚国王妃郑袖

    古代社会,女人在满是男权的社会中一直都没有太高的地位,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女人想要保住自己的命,就得不停的获得更高的权力来保护自己。然而男权社会中,女人终究还是要靠男人来获得权力,而权力的最高峰就是诸侯国君主的正室。战国中后期,诸侯国都已经称王,女人的最高巅峰就是王后,然而,王后一般只有一个,但是诸

  • 孙武只因把吴王心爱妃子杀掉,是为了练兵效果好,得到吴王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武老婆,老版孙武电视剧免费观看,孙膑和孙武的关系

    [var1]孙武要求提前演练如何排兵[var1]据说当时吴王最受宠的一位妃子还担任了队长一职,于是他便向这些人交代了演练的要求,然后指定身边的弟子作为法官负责进行处罚,在一切都准备好之后,他就站在了点兵台上,甚至在讲解完之后还向这些人详细的说明了列队的规则,以敲鼓声作为命令来行动,手下的这些女子们马

  • 为什么是秦朝结束了三百年的战国乱世?原因竟这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战国末期,七雄并立 ,诸侯天天处在争夺兼并的混乱状态中,使社会经济和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七国百姓也饱受战乱之苦。[var1]这时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卫国人公孙鞅(商鞅)入秦并开始主持变法而变法涉及到利益的重新

  • 秦王下令找公鸡蛋,满朝文武干瞪眼之时,12岁孩童机智化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昭襄王搬九鼎于咸阳,秦王给大臣送鸡蛋,秦王收缴兵权

    [var1]有一天,这位秦王就给他的大臣们提了一个要求:他要吃鸡蛋,还必须是公鸡下的蛋。听命的大臣们,听了前一句还没轻松多久,就被下一句要求吓得冷汗淋淋了,文武大臣都束手无策,大王您这不是强人所难吗?但谁让人家是王呢?这个寻找公鸡蛋的重任,落在了当时的宰相甘茂头上。[var1]这个问题也难住了他,每

  • 秦始皇真是吕不韦亲儿子?这个千年八卦,答案就在母亲赵姬身体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其实她本只是一个小歌姬,因为长相美艳,加上聪慧机敏,懂得察言观色,于是被吕不韦相中,收到了自己的府上,成为吕不韦的小妾,而吕不韦对于眼前的这个女子也是很宠爱,恰逢当时嬴政的父亲,也就是历史上的嬴异人在赵国做人质,吕不韦嗅到商机,决定赌一把,为了自己的未来,他开始尝试与嬴异人接触,不断的送

  • 善于以德服人的孔子,真的是个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是假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的七个处世智慧,孔子的坚韧不拔,孔子为人处世最重要的智慧

    偶然间看到一个网络热题,问的是“假如孔子被流氓打了一顿,他会怎么做?”网友们的回答千奇百怪,但总结出来无非一个意思:孔子是个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儒雅又随和,被人打了,会“以德报怨”进行口头教育了事……其实,只能说这些网友们对孔子的了解流于表面,事实却是历史上的孔子是教书先生没错,但同时生于乱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