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勾践“卧薪尝胆”是真还是假?

勾践“卧薪尝胆”是真还是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686 更新时间:2024/2/2 22:33:47

[var1]

《卧薪尝胆》剧照。

厦门大学傅小凡教授曾做客央视《百家讲坛》,在《国宝迷踪·越王剑之迷》一篇中提到专家质疑勾践卧薪尝胆有几点理由:

第一,人不可能卧在薪上,因为薪不是草,而是木柴,每天睡在木柴上不太可能。

第二,故事描述的是勾践每天吃饭前把挂在眼前的胆舔一口,然后再吃饭。但悬挂着的是胆囊,而胆囊是不苦的,苦的是胆汁。

第三,史料中没有记载,翻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史料,没见到卧薪尝胆的事情,尤其是《左传》和《国语》,两本书都记载了吴越两国的争端,却没有出现勾践卧薪尝胆的细节。

第四,对史料的误读。到了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中根据民间传说记载了越王勾践的故事,原文是:“吴既敌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仅仅提到了每天尝挂在座位上的胆,并没有提到卧薪。

那么这个卧薪哪来的?有一部史书《吴越春秋》(东汉赵晔著)记载,越王从吴国回来之后励精图治,非常辛苦,工作到很晚累得不行了。

原文为“目卧则攻之以蓼”,“目卧”指眼睛累得睁不开了,以一种草(即“蓼”,也有解释为苦菜)来刺激它,后人就把“目卧则攻之以蓼”简化为卧薪,而且误解为睡在草铺上。

第五,在历史上,第一次把这4个字连起来用的人是北宋时期的苏轼,他虚拟了一封信,这封信是孙权写给曹操的,说孙权在江东卧薪尝胆。(原文为“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傅小凡认为,卧薪尝胆显然是艺术虚构,跟勾践没有关系,但并不因此否认勾践经过励精图治雪耻成功灭了吴国这一历史事实。

据《“卧薪尝胆”语源考》(陆精康著,发表于《语文月刊》)一文,卧薪尝胆的主角是夫差还是勾践,从南宋到明代,说法并不一致。

明朝张溥在《春秋列国论》中说:“夫差即位,卧薪尝胆”。以后,马骕撰《左传事纬》和《绎史》两书,都把卧薪尝胆说成是吴王夫差所为。

南宋的真德秀在《戊辰四月上殿奏札》,黄震在《古今记要》和《黄氏日抄》两书中,则说越王勾践曾卧薪尝胆。

那么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是如何专属勾践并流传的呢?

陆精康认为,到明朝末年,梁辰鱼写了一个传奇剧本《浣纱记》,大肆渲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事;明末作家冯梦龙写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书中也提到勾践曾卧薪和尝胆;清朝初年,吴乘权编简易通俗史书《纲鉴易知录》中写道:“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卧薪尝胆。”这样,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愈传愈广,并俨然成“历史事实”。

由上文的分析可知:《史记》曾记载勾践“尝胆”之事,而“卧薪”则出于后人附会。苏轼创造出“卧薪尝胆”这一成语,后人逐渐将这一成语与勾践事迹发生联系;今人视“卧薪尝胆”作吴越争衡一段史实,人们很难意识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说,竟是从苏轼的一篇游戏文章敷衍而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杨民仆

(来源:新华报业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上最厉害的5大预言家,一人深受刘备器重,一人写过一神奇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第二位则是唐朝著名预言家袁天罡,大家都知道,袁天罡写过一神奇著作《推背图》,通过60副图像以及相应的律诗,来预言从唐朝,到未来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主要事件。因为预言比较准确,深受后世人们的推崇,而他作为预言家的地位,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第三位则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可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等

  • 史上最骇人听闻的皇帝,商纣秦始皇都是小菜一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和商纣谁更厉害,商纣无道,夏桀商纣秦始皇

    这个皇帝就是宋后废帝即刘昱。这位后废帝刘昱生性残虐,不务正业,淫乱朝政,常常亲手杀人,并常到街巷中扰民,杀人成瘾,一日不杀人,就闷闷不乐。而且刘昱喜怒无常,左右稍有不合心意,就拳脚相向。即位第四年,刘昱就“无日不出”,常常是夜里从承明门突出,夕去晨返,晨出暮归,从人各执长矛大棒,路上凡遇见男女行人及

  • 假如秦始皇传位给扶苏,能够挽救秦国吗?司马迁的分析十分正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斯为何不帮女婿扶苏,扶苏简介,扶苏和胡亥的亲生母亲分别是谁

    这自然和秦二世胡亥离不开关系,从他上位开始起,在赵高和李斯的帮助下,胡亥伪造圣旨上位,杀害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减除掉了自己统一路上的心腹大患。[var1]然而他虽然没有了竞争对手,然而却加速了帝国的崩溃,在胡亥统治的数年里面,他成为了赵高的傀儡,开始对朝中大臣展开清洗,并且阻止全国的巡游,

  • 史上七大猛将,赵云排第三,王翦只能排最后,前两名没有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翦和王贲读音,王翦简介简历,正史三国赵云武力真实排行

    英才辈出的时期,也是一个烽烟四起,千里无鸡鸣的悲壮时期,多少英雄豪杰、正时值壮年,却陨落在战乱的时代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这样时期里,涌现了很多猛将,有的人名留青史,但有些人,却淹没在了战乱中,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盘点一下排名靠前的七位猛将。七,王翦王翦,陕西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

  • “三国志”特展亮相中华世纪坛,揭秘三国社会百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从三国志看真实的三国,历史上真正的三国志,三国志记录的三国比较真实吗

    东汉时期车马仪仗此次展出的175件组展品中,国家一级文物有36件。其中,最瞩目的当属一块长约9厘米、宽约3厘米的石牌。牌上刻着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便是曹操,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是他生前所用的兵器。这件文物10年前出土于河南安阳西高陵大墓,是佐证该墓即为“曹操高陵”的关键证据。这铭牌系在随葬

  • 三国演义十五位谋士排行榜,周瑜排名第五,郭嘉排名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真实历史诸葛亮周瑜和郭嘉谁最强,郭嘉和周瑜值得培养吗,三国演义周瑜人物分析

    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谋士,曾为冀州别驾,举茂才,并当过两次县令。后来又当韩馥别驾,被韩馥表为骑都尉。袁绍占据冀州后任用沮授为从事。经常对袁绍提出良策,但很多时候袁绍并不听从。官渡之战时袁绍大败,沮授未及逃走,被曹操所获,因拒降被曹操处死。14荀攸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

  • 《许行》丨2023年山东专升本语文新考纲文言文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许行》解析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上》,记录了孟子和许行的门徒陈相之间的一场辩论。战国时代,有一派思想家是“农家”,许行便是治农家学说的人。这一派学者出于对当时暴政的厌恶提出恢复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主张,他们认为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男女都亲自劳动,就可不用刑罚政令而成治世,所以提倡“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

  • 三国志11三军夺曹:开局只有赵云和诸葛亮,如何跳出刘琦的包围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志11十大核心主将,三国志11武力统帅排行,三国志11曹氏废汉隐藏剧情

    首先我要推翻的一条,就是原地硬扛。因为小学生都知道双拳难敌四手,何况只有一座孤城的赵云和诸葛亮要同时应对周瑜、刘琦和刘璋三家总共120多名武将,怎么可能打得赢对面的240多只手呢?想要在这个假想章节活下去,举目四望就只有向北去投奔唯一的盟友马超了。所以开局要做的事情,就是彻底放弃江陵,从汉津港下水奔

  • 司马懿为何如此奸诈无常?原来他有一个反复无常的祖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第一奸诈小人 在三国这个大舞台上,各路英雄大显身手,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在乱世之中,司马懿论出身比不上四世三公的袁绍兄弟,论雄才大略远不如曹操,论运筹帷幄更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论意志坚定给刘备提鞋都不配,论征战沙场估计也就是被孙坚孙策父子秒杀的货。可就是这么一个人,最终竟然成为三国最大的赢家

  • 东吴为何占个扬州,就能三分天下?来看下航拍古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汉有天下十三州,扬州是其中之一。为什么叫扬州呢?两种说法,一是说江南之地有躁动之气,性情轻“扬”;二是说江南多水,水能“扬”波。西汉和东汉的扬州,辖区基本相同,包括安徽省淮河以南、江苏省长江以南、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当然受当时生产力的约束,长江流域的开发力度不如黄河流域。西汉时的扬州虽然面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