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此人不死李渊就没资格称帝,百姓为他修庙纪念,名字人尽皆知

如果此人不死李渊就没资格称帝,百姓为他修庙纪念,名字人尽皆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54 更新时间:2024/1/20 1:52:31

在当时各路英雄好汉纷纷拦路,谁都想要当皇帝,其中名声最大的就是窦建德

他的名声在百姓中受到好评,他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可谓是人尽皆知,百姓们甚至在他去世以后修庙纪念。

如果窦建德还活着没有去世,李渊和他相比,根本没资格称帝。

隋朝末期的英雄纷争

隋朝走的路子宛若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了修建万里长城抵御匈奴,结果劳民伤财。再加上朝廷内部小人作乱,胡亥无用,从而二世而亡。

隋朝为了修建大运河,最后的结果自然和秦朝一样,在这时候,很多英雄好汉纷纷崛起。

他们出身平庸,但是积攒了不少名声和声望,有人本身就有好本领,带着自己的部队竖旗为王。

李渊虽然手中有着大量的兵马,但是最开始,他的江山攻打的十分艰难。

据不完全统计,那时出名的能人有18个,这还不算一些小的起义部队。光这些大的18人,足以证明李渊这个江山攻打的困难。

李渊曾是隋朝的臣子,他反抗隋朝起义,和他一同反对隋朝的宇文化及王世充都是他的劲敌。

他们三个都是出身臣子,手中的兵马几乎都是朝廷的军队。除却臣子,还有贵族出身的李密,在隋朝末年,有一个起义部队名叫瓦岗军。

李密就是瓦岗军的首领,在这个瓦岗军中,也有很多能人异士,他们打仗的本领并不输朝廷的正规军。

除了依靠自己打拼下来的实力,还有依靠突厥的刘武周,他的背后靠山就是突厥。

多路英雄好汉让李渊头疼不已,但是其中他最忌惮的还是窦建德。窦建德既然不是臣子,又不是贵族,但是他出身农民。

农民往往最了解农民的痛苦在哪,也能知道他们想要一个怎样的国度。为此农民出身的窦建德在仁义方面无人能及,也让窦建德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

窦建德的仁德名声

如果说隋朝和秦朝走过的路很像,那么窦建德就是翻版的陈胜吴广。早期隋炀帝征兵打仗,很多人都饱受战乱之苦。

窦建德身为百人长,自然也看到了百姓脸上的痛苦,听到百姓们的哀嚎。

那个时候,窦建德就暗暗发誓,如果有一天他有了能力,他一定要保护住百姓,免于战乱之苦。

后来隋朝末年各路英雄纷纷崛起,他们勇于反抗隋朝。这个时候的窦建德也看到了希望,他找到一个反隋队伍加入。

窦建德虽然世代都是务农人员,但是窦建德会收买人心,他每次领兵打仗在打赢以后,获得的财产自己分文不取。

缴获的金银珠宝都会发给自己的士兵,而且对于战败后的战俘,窦建德也没有刁难他们。

窦建德认为,在这种乱世很多人身不由己,他们要想要回家,就会领到一笔钱财。

如果选择留下,窦建德也会收留他们。不仅如此,在古代战乱中,最受苦的就是女子,她们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任人宰割。

但是窦建德对女子也是一视同仁,如果想要婚配,就会帮忙选择夫婿,如果不想,窦建德也不会难为她,更不允许自己的手下骚挠女性。

窦建德仁义可不仅仅是针对战俘和自己的士兵,对于自己城池内部的老弱妇孺,窦建德全部放在心上。

这也让他们在战乱的年代,找到一片净土。窦建德名声传来以后,越来越多人前来投靠窦建德。

而李渊最害怕的也是窦建德,并不是因为窦建德能征善战,而是他在百姓身上赢得的声望。

况且那时的窦建德人数加起来已经多达十多万,在这么多人的加入下,窦建德依旧保持他的仁义。

自己省吃俭用,想办法给自己的士兵和百姓创造好的条件。窦建德的妻子都没有享受过奢华,一切从简。

一次错误的选择

如果一个人在百姓的口碑中很好,那么即便他不是皇帝,也能威胁到皇帝。更何况在所有人竞争皇帝的时代,窦建德已经抢先占据了先机。

但窦建德最后还是倒在李渊和李世民的手中,只因为他走错了一步路。

当时李世民率兵前来讨伐,不过他并不是冲着窦建德去的,而是去攻打王世充。

窦建德却选择营救王世充,其实他也明白,王世充如果倒下了,李世民下一个目标就是他。

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地位,窦建德决定带领十万大军前去支援王世充。但是懂得战略布局的人就会发现,其实窦建德选择错了路。

如果他真的想要保护自己,可以选择带兵攻打长安。因为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兵力都被李世民带走去攻打王世充了,长安的兵力根本挡不住窦建德的攻击。

为了李渊,李世民肯定会回头,这个时候就能赢得生机。可是窦建德却选择错了,而是直接和李世民对着干。

而这个时候窦建德怎么也没有想到,王世充居然向李世民投降。这种坑队友的行为,确实害惨了窦建德。

本来应该能够打很久的战争,现在变成了窦建德以一敌二,不仅要攻打李世民,还要对抗王世充的兵力。

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窦建德很快就败给了李世民。一代枭雄就此陨落,但是他的故事并没有完结。

窦建德赢得声望在这个时候显现出来了,很多百姓都十分惋惜他的去世,于是纷纷修建庙宇去祭拜他。

窦建德的部队曾经也想为他报仇,只可惜领兵打仗方面没人比得过李世民,这就导致他们最后被李世民全部歼灭。

拥有人心,这个王位才会做的稳。相对于李渊,窦建德的名声已经远远盖过他,为此李渊最忌惮的人就是窦建德。

然而窦建德的最后结局令人唏嘘,如此枭雄居然因为选择的错误,丧失了自己的性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能有如此成就,全赖母亲小时候的教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据说窦氏出生时,头发就长至脖子处;三岁时,头发已经和身高一样长。人们常说,头发长,见识短,其实根据研究表明,头发长得快,说明肝气充足,这类人一般很聪明。这一点从窦氏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三岁开始读《女戒》、《列女传》等书,过目不忘,而且每日都习武,让周武帝都自叹不如。周武帝为寻求突厥支持,迎娶了一位突厥

  • 女子腿部生怪疮,华佗去治病,却让马拉着狗狂奔,结果更不可思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佗简介和死因,华佗治癫痫绝招,华佗从病人身上拉出蛇

    华佗剧照 华佗到底活了多少岁,其实没有定论。他去世的时间基本可以确定,但一些人根据所谓的“考证”,认为华佗生于公元145年,也就是说他才活了六十三、四岁。但这只是一种猜测。最早记载华佗的《后汉书》里说,华佗“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意思是华佗成名时就将近百岁了,但精通养生之法

  • 李世民的宠女高阳公主,为何最终被皇兄李治賜死?看看她干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的第17女,自小便受到李世民的宠爱,在她12岁那年,李世民便费尽心思为她张罗了一位好夫婿,这个人便是大唐名臣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殊不知这桩婚事对李世民来说,虽然是完美无缺,但其女儿高阳公主却并不喜欢。所以,虽然李世民热热闹闹地将女儿嫁了出去,可新婚之夜,任性的高阳公主便将新郎冷落在新

  • 此女是汉武帝的姐姐,一生改嫁三次,最后嫁给了自己的仆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李夫人简介,汉武帝评价简短,汉武帝杀卫青真实原因

    古代女人大多讲究从一而终,但是这种事情放在皇帝家就有些行不通了。皇帝的女儿叫做公主,公主嫁人后,如果丈夫早死,成为寡妇,可能就不好从一而终了。一是内在的特权、欲望、需求所致,二是外在的条件所致,毕竟是皇帝女儿,谁不想去做个驸马呢。汉景帝刘启和他的第二任皇后王娡有个大女儿是阳信公主,古代公主大多不记载

  • 隋唐传奇虬髯客,拱手让出江山美人,是豪杰还是傻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隋唐四杰简介,虬髯客在隋唐排第几,隋唐英雄传世民与元霸

    隋朝末年,有个怪杰异士,刚降生时鉴于长得太丑,险些被父亲杀遗失;遇见终身至爱,只以兄妹之礼相待;驾轻就熟的江山,轻松拱手让出;寸田尺宅一个子不剩,险些送给情敌。江山、美人、寸田尺宅,这些古往今来须眉眼里最渴顾念记挂的用具,他都拱手让家人们。这人是不是有点傻?此人名叫张仲坚,鉴于长了饱读脸的蜷缩髯毛,

  • 江西吉水修铁路,三国失传大将墓惊动国家,专家挖掘却酿成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国家修建京九铁路经过这里,施工队在此地进行地基勘测时发现了很多瓷器碎片和一些古代砖块,于是施工队便立即通知考古队前来查看,经过勘察果然在山下发现了一做规模宏大的砖砌式古墓。整座古墓由前后两室、左右两室、在加墓道、墓门、回廊组成,共有900多平方米。可惜的是古墓早已被盗,墓中也只

  • 魏徵死后,唐太宗亲自立碑写碑文,为何又下令“推碑、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34年。唐太宗手握佩剑,像是握着对魏徵深深的懊悔!他大吼一声:“中书舍人!”“随同在!”“写:魏徵目无法律,责难帝王,随机赐死!”说罢,一掷宝剑。近侍朱光贵胆战心摇地捡起御剑,带着诏书飞速往魏家去践诺夂箢。这时,长孙皇后身穿朝服,雕梁绣柱、精神郁勃地呈而今唐太宗面前。“皇上可喜可贺!”“喜从何

  • 海市蜃楼再现2000年前秦朝?真的只是折射现象?霍金观点或许是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幻象,又称幻景,是由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由地球上的物体通过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实质上是一种光学现象。静谧的海面、大江江面、湖泊、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处,偶尔会出现高耸的楼台、城市的轮廓和树木等幻景,称为海市蜃楼,或称为“地下”。无法找到海市蜃楼的原型的事件包括:1954年有人在爱琴

  • 薛涛:官家小姐主动加入贱籍乐伎,侍奉11任节度使,却被元稹所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薛涛简介,薛涛原谅元稹,元稹娶了裴淑为妻而薛涛为他不嫁

    公元776年,一位姓薛的官员站在院子里,顾念记挂着梧桐树,禁不住诗兴大发:“庭除一古桐,耸故故入云中。”但下一句却怎样也接不上,正急得揪胡子时,附近8岁的闺女脆声答道:“枝迎南北鸟,叶送来往风。”薜父听完连声颂赞,但一细想念,却隐隐认为记挂,这迎来送往的,可不是啥好词啊。顾念记挂着纯粹贤达的女儿,他

  • 他是三国最惊艳的天才,13岁就让曹操刮目相看,也因太聪明被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中最真实的曹操,曹操一生杀过的三位顶级谋士,三国曹操历史记录

    比如小小年纪就想出巧妙的办法来测量大象重量的曹冲,他的故事还被写进课本里。小时候就已经如此聪明,再经过曹操的精心教导,长大之后更是不得了。根据史书的记载,他这个人很善于观察,而且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更难得的是,他虽然生在富贵之家地位很高,但是他为人善良,心中有仁爱,从不会苛责打骂别人。再加上他长得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