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中”“京洛”指的是哪里呢?河南这座城,竟然建于西周初年!

“天中”“京洛”指的是哪里呢?河南这座城,竟然建于西周初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35 更新时间:2024/1/24 17:49:39

洛阳位于河南省的西部,古称豫州,因地处洛水之北而得名。“洛阳”之称,始见于战国文献,《战国策》中有“苏秦过洛阳”的记载。洛阳另有“天中”“京洛”等别称。

洛阳地处黄河中游,北依邙山、黄河,南临洛河、伊河,西据秦岭,潼关,东握虎牢、黑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为黄河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

如此得天独厚的洛阳城,它的建城史竟然令人哑然失笑,它的出现竟然是西周初年一次大规模占卜和风水测试的结果。

周成王五年,年轻的周天子姬诵镇压了两个叔父管叔蔡叔发动的叛乱,这件事促使他决定在中原地区建立一个新的政治中心,以便于加强对东方众多诸侯国的管辖。

大臣召公受命于这项重要任务,建都是大事,丝毫不敢怠慢,他经过一系列严密的占卜和风水测试之后,向天子禀报说:“占卜显示,在涧水以东渡水以西、洛水之滨营建新的城市是大吉大利的。”天子听了大喜,下令动工兴建成周(即洛阳)。

经过几年的修建,一座宏丽庞大的都城矗立在了洛水北岸。为了表示对成周的重视程度,象征国家权威的九鼎重器也被搬到了这里。到周平王时,正式将都城迁到此地。

一段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洛阳带着风水的诡秘,一开始就以帝王之都的姿态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而洛阳历史上又一繁华时期,要算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5年正式定都之后。

东汉时期,洛阳作为都城,其规模极其宏大,南起大郊村,北接邙山,东起寺里碑,西至白马寺,城墙逶迤相连,洛河穿城而过。据载当年城内有主干街道8条,宽达40余米。仅以宫城论,“南宫太极殿,高十余丈,建翔凤于其上”,“北宫德阳殿,可容万人……有珠帘玉户如桂宫之称”。由此可以想象当年都城的宏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之后,现在城墙还保存有东西北三面。其上有缺口14个,是当年城门所在地。

汉代洛阳城写满了沧桑,其中最主要是战乱兵祸所致,其中尤以东汉末年董卓之害为甚。当时董卓废汉灵帝之后,引起各方豪杰不满,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而久居洛阳也对他不利,于是,他便胁迫汉献帝和众大臣迁都长安,可是群臣都不肯走,老百姓也留恋故土,不愿西行。一怒之下,董卓在洛阳“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使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后汉书》)。同时又趁乱派吕布率人发掘皇帝陵墓,盗取珍宝。经过此番劫难,盛极一时的都城洛阳瞬间化为一片废墟。曹魏、西晋不得不重建洛阳。但好景不长,随着西晋的灭亡,洛阳在战乱中再次被毁。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重新命司空穆亮等人才规划、营建古都洛阳。

北魏洛阳城基本沿袭了东汉以来的洛阳都城格局。内外宫城是皇室居住区,也是皇帝理事区;宫城外为大城。随着城市的发展,北魏政权又在大城之外扩展建设了外郭城。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全城“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规模空前。

《逸周书·度邑解》载:“自洛讷延于伊讷,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此后,隋、唐及后梁、后唐、后晋等又先后建都洛阳,遂使洛阳有“九朝古都”的美誉。汉唐时,“城池雄伟,宫苑壮丽,为天下之冠。”那时的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东都”“诗都”“花都”等美称,“洛阳纸贵”的成语也折射出洛阳历史上留下的了丰厚文化积淀,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为此而感慨“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实在是极其精妙的概括。

古都的魅力吸引了帝王来此寻游。隋炀帝感叹于洛阳帝王之势,命杨素、杨达、宇文恺等人营建东京洛阳。

安史之乱以后,洛阳开始衰败。北宋末,金兵攻陷洛阳,尽毁宫阙;南宋初,宋金又反复鏖兵于此。于是,曾经极度繁华的隋唐东都洛阳城便化为一片焦土。若干年后的今天,我们也只能透过一些残垣断壁觅得昔日洛阳城的辉煌。

更多文章

  • 现代科技还原妲己这个祸国殃民的妖妃真面目,纣王见状大叫虚张声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妲己真实历史资料,妲己面貌复原,妲己的真实身份故事

    不过,近年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似乎又证实了另一个妲己。而在这背后,还有一个受尽委屈的商纣。商代皇帝在择偶时往往会选择实力相当的妃子,所以妃子也有战甲。就像商尧明的王后妃子强悍善战一样,妲己也必须和商纣王一起打仗。现代科技还原的妲己形象因此,历史上的妲己并不是深宫中的权贵妃子,而是辅佐商纣王征战

  • 历史惊人的相似:牧野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商朝到了纣王即位时,已步入全面危机的深渊:政治腐败、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贵族内部矛盾重重,分崩离析,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与日薄西山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当中、蒸蒸日上。周势力深入江、汉流域,文王姬昌即位后,任用贤士吕尚,积极从事伐纣灭商的宏

  • 周倜分享:孔子博物馆《日出东方——山东古代礼乐文明展》特展系列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日出东方——山东古代礼乐文明展孔子博物馆特展系列之一周倜分享周倜,男,汉族,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现为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古玩商会副会长,齐鲁古玩商会常务理事。周倜是一位实力派鉴宝专家,业余时间多年游艺学习于各大博物馆,积累了不少博物馆藏品资料,乐艺会特设专刊系列发布,为广大爱好者

  • 《满江红》不杀秦桧,《英雄》不杀秦王,照猫画虎反类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秦桧为什么是一个说话很搞笑的人?孙均为什么不杀秦桧?如果说秦桧变谐星是为了和《满江红》喜剧特色保持一致的话,那孙均为什么不杀秦桧则是一个稍显复杂的问题。[var1]一、《满江红》模仿《英雄》在《满江红》的末尾,张大、孙均等一帮人在付出几条人命的情况下,终于得到了让孙均独自面对秦桧的机会,就在有些观众

  • 战国第一名将:征战一生未尝一败,不被当世所容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秦孝公任用公孙鞅(功成被尊为“商鞅”)而让秦国一跃成为诸侯国中的超级霸主,足见商鞅治国大才世所罕见;齐威王任用孙膑为军师,两战削弱魏国实力而让齐国称霸东方,足见孙膑军事才能纵横古今。而卫国人吴起则堪称商鞅与孙膑合体,在治国和军事方面都有极为卓绝的惊天大才,但非常悲哀的是,吴起终其一生都因自己的惊天大

  • 重耳传奇:晋国三位公子,重耳坐拥天下他却被污蔑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晋国国主目前有三位公子已长大成人,分别是大公子申生,二公子重耳,三公子夷吾,大公子目前是晋国的太子,而重耳在外流落多年,要不是因为新田百姓要国主去“祭天求雨”,重耳并不会回到晋国,他只是国主的“替死鬼”而已。重耳生活在草原之上,无拘无束惯了,但他心性善良,从小就有神秘人教重耳读书认字,学

  • 重耳传奇:琅琊榜言豫津化身“赵衰”,成为晋国第一贤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晋国赵衰,琅琊榜豫津,重耳传奇晋国攻打秦国

    [var1]郭晓然在2014年因出演《琅琊榜》言豫津一角色受到关注,当时他是苏先生身边最要好的朋友,而这次在《重耳传奇》中赵衰则是重耳身边的谋士,绝对是国宝级别的。历史上,赵衰是晋文公五贤士之一,晋文公也就是重耳,赵衰可是晋国数一数二的贤士,他是出了名的谋士、战略家、政治家,夷吾多次想要赵衰帮助自己

  • 嬴异人下线!拒绝让李皓镧见自己最后一面,和吕不韦一样自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皓镧嬴异人,皓镧和吕不韦的误会什么时候解开,皓镧传嬴异人和吕不韦

    [var1]嬴异人在死之前拒绝接见妻子,因此李皓镧在门外苦等一夜,并未见到嬴异人最后一面,嬴异人这么做是想让李皓镧记住这一瞬间,这样,她就不会忘记自己。恨比爱更长久,这是很多人都懂得的道理,嬴异人希望能用死前冷待让李皓镧刻骨铭心,不管她多讨厌自己,都会无法忘记自己。[var1]看到嬴异人这么做,有人

  • 管仲得到这样一位知己,此生无憾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管仲的一生,管仲的坎坷经历,管仲有哪些贡献

    [var1][var1][var1]相传早年期间管仲的一生也是波折不断,他家境贫寒真的是家里的锅底都搬得出来的一个人,我们可以想象那是多么的穷困潦倒,老母亲还无人照顾都需要他来伺候,我们中国自古以来都是讲孝道的一个传统文化的国家,如此饥寒交迫的生活并没有把他压垮,他为了照顾老母亲奉行孝道到处做生意、

  • 皓镧传:剪不断理还乱,吕不韦接受秦王赐婚,转头却对皓镧放狠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皓镧全集免费观看,皓镧与赵姬是什么关系,吕不韦皓镧

    [var1]自从白灵儿与吕不韦见过一面之后,心中就一直惦念着他,为了得到吕不韦,白灵儿甚至还听从了公主雅的建议,请求皇帝赐婚给自己。本来吕不韦可以用亡妻穆氏来做借口,没有想到嬴异人却在一旁落井下石,让这场婚姻成了真的。[var1]异人也是害怕皓镧和吕不韦死灰复燃,毕竟他在秦国娶了这么多妾室,皓镧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