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史:若赵匡胤不死,收复燕云,击败辽国有多大可能?

宋史:若赵匡胤不死,收复燕云,击败辽国有多大可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01 更新时间:2024/1/19 15:55:16

辽与北宋形势图

辽国占地已久,经营完备

石敬瑭献地到宋朝建国止,辽国经营燕云之地已经长达数十年。燕云成为当时辽国最繁盛的地区,人口众多,赋税来源丰富,连幽州也被经营成辽国的“南京”。更困难的是,燕云之地本就是中原门户,易守难攻,辽国多年不断加强城防,更形成了对中原的压制之势,何况西边还有北汉掣肘。燕云+太原实际构成了防止宋军北进的钢铁长城,想要突破难于登天。

燕云十六州详细地图

辽国强大,实力远超想象

考据辽国之兴,和五代时期的后梁几乎同步,一直到女真崛起,才彻底葬送这个帝国。很多人觉得辽国只是相对强盛,其实不然。论军事力量,辽国是传统的游牧民族,冷兵器时代,骑兵优势尽显,至北宋建国之初,辽国有能征善战的轻骑五十万之众,同期的北宋只有步骑三十万。论经济实力,有燕云地区加持后,辽国财政多年领先北宋,这点从北汉与北宋开战时,辽国一次性就拿出二十万斛粟的表现上就能看出来。

北宋第二次北伐行军图

短期财政困难,必不能行

同上点,北宋建国时财政不佳,可以说是捉襟见肘,加之连年兴兵,赋税难出,支撑大规模的消耗战基本无望。大家都明白,打仗打的是经济消耗,审时度势,当时的北宋确实没有力量贸然与辽国开战,所以即便是赵匡胤,也没有速胜的把握。到了宋太宗时期,财政已经不是问题了,但宋太宗只是一个军事半吊子,与他哥相差甚远,还喜欢坐镇指挥,在财政充裕的情况下两次北伐还皆败,让人惋惜。

极具传奇色彩的大辽萧太后

此消彼长,长期优势明显

从长期来看,北宋的国土潜力远超辽国,北宋的综合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兵甲充足不是梦想,加之赵匡胤出色的军事才能(很多人对赵匡胤重抑武的政策极为不满,实际上这是北宋后世统治者矫枉过正的结果,虽然赵匡胤忌惮军权旁落,但作为军人的他只是想集中兵权而不是废武),收复燕云十六州,进而击败辽国,实现逐鹿大漠的场景大有可能。

一代天骄赵匡胤

从历史上来看,赵匡胤文武双全,宽以待人,远非赵光义可比,但即便是赵光义,宋朝后世帝再也无出其右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的5大心腹若都在长安,李世民未必能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的三个武将,李建成有没有能力杀掉李世民,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

    在这次政变中,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杀死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同为太子的三弟李元吉,成为唐高祖唯一在世的儿子。李渊。面对既定的事实,李渊只好宣布李世民为新太子,并在两个月后退位。李世民为著名的唐太宗即位,从此开始了长达23年的贞观统治。李世民即位后,开始清理唐朝的开国史。他暗中指使史书编纂者故意诋毁李建成

  • 朱元璋为何说:“元以宽仁失天下”,那么元朝“宽仁”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而朱元璋的原话是“元以宽失天下”,这并非朱元璋个人观点,而是明初君臣的一个共识,例如刘基,宋濂等人都有过类似表述,这句话来自《明太祖宝训》: 帝曰:“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是为得之。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相济,惟务适宜尔。”朱元璋一家三代没有出头

  • 明朝那些不务正业的奇葩皇帝,开动物园、修仙、木工应有尽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蟋蟀皇帝朱瞻基朱瞻基作为明初的君主,与其父亲朱高炽一起开创了仁宣之治,与朱元璋的洪武之治,朱棣的永乐盛世合称为明初三大治世。他在位10年间,整饬吏治,改革财政,任用人才,积蓄国力,从政绩上看,他绝对算是一代明君。可是人无完人,一个皇帝也不例外。不看他的皇帝身份,他也有着自己的爱好,那就是斗蛐蛐。而且

  • 《红楼梦》贾母的权利有多大?为何宝黛的婚姻大事迟迟不能做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红楼梦贾母为什么不能娶宝黛,宝黛贾母,红楼梦贾母为什么选宝钗

    但这也是相对的。譬如鸳鸯一事,贾赦若真要她做房里人,倒真的如邢夫人所说“也未必好驳回的”,因为在这个家分家之前,所有财产包括鸳鸯这种家生子在内都只属于贾赦贾政两人。老太太能驳回,所用的理由也只能是“孝”:“我有了这么个人,便是媳妇和孙子媳妇有想不到的,我也不得缺了”。这相当于说鸳鸯是在替他们尽孝,若

  • 明朝六公爵,为什么没有功勋卓著的刘伯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刘伯温个人简介,明朝历史上刘伯温是怎么死的,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结局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开始了大封功臣,要没有这些人,朱元璋这辈子恐怕是没有什么机会当皇帝的。所以在洪武三年(1370),大明大诰武成,论功行赏,公爵者以徐达为首共二十五人,侯爵者有唐胜宗、陆仲亨等共七十九人,伯爵者有刘伯温、汪广洋等十二人。最厉害的就数明朝开国立下大功的六位公爵——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

  • 1626年,努尔哈赤兵败宁远!16个子嗣其中9个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1625年努尔哈赤干什么,努尔哈赤起兵时一共有几人,努尔哈赤惨败的原因

    努尔哈赤画像【定都沈阳】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后金。定都沈阳,并且带兵攻下了明朝在辽的七十余城,可谓勇猛无敌。攻占城池【兵败宁远,而后驾崩】天命十一年(天命是努尔哈赤时的年号),努尔哈赤兵败宁远之战。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率领大军远征蒙古喀尔喀。因为常年征战,

  • 崇祯自杀时竟然下了一道圣旨?这个圣旨被后人称为最残忍的圣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相对于张献忠来说,李自成以“不嗜杀”著称,但对于朱明宗室来说,李自成大军抵达之时,就是身家性命完蛋之日。比如崇祯十六年,即1643年,李自成攻克太原后,下令“捕晋宗室四百余人,送西安,悉杀之”。不久之后,由于“恐(中低层)宗人为变,闭门搜捕,得千余人,杀之海子堰,若歼羊豕”。李自成军攻克大同后,

  • 清朝被推翻后,大牢里关押的十万犯人都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特别是北洋军阀掌控的地区,大批清朝官员继续掌权,奉行的还是过去那一套。关押的十万犯人,绝大部分也继续关押。只是延续着1903年清朝改造监狱计划,对部分监狱进行了改造,从一小间牢房20人,变成了8人。通风条件比过去好了一些,有些还准备了床铺和草席。同时,犯人还要从事劳动,比如磨面,编织,木工等等工作。

  • 崇祯时期,大臣们守着大量的财富 为什么不拿出来救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是大家的国,一个是小家的财富。真正能够舍身为国、毁家纾难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打个比方,大多数人都能够把自己家的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但极少人会打扫楼道等公共区域,即使公共区域已经很脏了也不会。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大明是姓朱的大明,不是大臣的大明。这些大臣是皇帝请来帮治理国家的,相当于董事

  • 慈禧临终前说了句话,与她所作所为完全相反,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据悉,她当时说了一段话“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第二段,则是提到了太监“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古代重男轻女不稀奇,但慈禧本身是抢下清朝统治核心位置的女性,为什么反而会在死前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