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颠覆你的认知:秦朝的审讯制度究竟有多先进

颠覆你的认知:秦朝的审讯制度究竟有多先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375 更新时间:2024/1/22 22:55:37

依据主要来自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出土的秦竹简《封诊式》的记载。审讯犯人时必须遵循如下规定:

一、智慧审讯,不提倡刑讯逼供

《封诊式》中的《治狱》篇写道:“治狱,能以书从迹其言,毋治(笞)谅(掠)而得人请(情)为上;治(笞)谅(掠)为下;有恐为败。”

意思就是说,在审讯犯人时,能根据其口供的线索去追查,而不使用拷打的办法,便能获得犯人罪行真相的,是为上等;采取拷打逼供方式的,视为下等;在审讯过程中采取的方式使犯人感到恐惧了,视为失败。

那如不采取刑讯逼供就能获取真相呢?

《封诊式》中的《讯狱》相应的也给出了答案。大致的意思就是要根据原告所举证被告的罪状,传讯被告,双方对质,等双方各自都把话说完了,作为供词,然后再认真地分析,找出矛盾点,逐条追问,让受审者自己做出解释,直到其理屈词穷,真相大白。

而且在双方阐述观点以及追问受审者的过程中,不得发现矛盾就立即追问,以免干扰他们的陈述。另外,只有在受审者已经理屈词穷却仍旧百般抵赖时,方可用刑,而且还要把用刑的原因情况记录下来,以备查考。

二、讲究证据,不得主观臆断

秦朝对犯罪嫌疑人的调查方式有两种:现场调查和函件调查。前者就是到案发现场走访调查,后者就是受审者的户籍所在地发调查函,请求当地协助调查。

关于现场调查,《封诊式》中的《贼死》、《经死》、《穴死》、《出子》等描述的案例就属于此类。

的做法就是先由县令派人,率有刑侦经验的“牢隶臣(从事牢狱工作的刑徒)”,牢隶臣的妻女,医生等,一同赶赴现场查验。随行人员的多少与构成视案情而定,每次都不一样。如果要判断死者是否患有某种疾病时,医生也要跟随。

到了现场之后,他们要逐一查看死者的情况,同时也会特别留意周边的环境,知情人的口供等等。若遇到重大疑难问题的,还会取出样品,现场勘验,比如《出子》中为了判明原告的婴儿是否死于流产,就要仔细检查胎儿的性别、头发的生长以及流产者的身体情况等。

至于函件调查,《封诊式》中的《有鞫(jū)》也提供了范例:“敢告某县主:男子某有鞫,辞曰:‘士五(伍),居某里。’可定名事里,所坐论云何,可(何)罪赦,或覆问毋有,遣识者以律封守,当腾,腾皆为报,敢告主。”

这里说的是一个原籍在A县的人,在B县犯了罪,为了查明他的供词和历史,而由B县向A县发的公函。“敢告某县主”就是在点明收函机关;“可定名事里”是请核实他的姓名、身份、籍等;“所坐论云何”是问他曾犯过什么罪。

这两种记载的调查方式,均可表明秦朝的审讯制度秉承的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又何来暴政的影子呢?

三、允许被告上诉和复审

当时的判决也分为两种:无罪释放和宣判有罪。

判罚的轻重也是根据所犯罪行的大小来定夺的,而且在初审判决之后,罪犯如果不服,可以选择上诉且要求复审。

秦简《法律答问》中有提到:“以乞鞠及为人乞鞠者,狱已断乃听,且未犹听也?狱断乃听之。”“乞鞠”就是复查的意思,方式有犯人自己请求复审、犯人的亲属或他人代为请求复审。

《史记》中就曾记载刘邦还是亭长时,曾因一次恶作剧重伤了管马车的小吏夏侯婴,随后被人告到了官府。刘邦身为亭长,故意伤人罪加一等,所以夏侯婴作证称他不是故意伤人,结果被他人要求复审,夏侯婴因为涉嫌做伪证被监禁了一年多,还被鞭笞了好几百下。

四、惩罚“诬告行为”

为了防止诬告行为的发生,当时的律法还针对“诬告”、“告不审”、“州告”等情况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诬告”和“告不审”都是指所告与事实不符合,但前者是有意的,后者是无意的;至于“州告”则是指原告一直反反复复、一而再的以不实之词告发他人。

当时的律法会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诬告者不同的处罚。

当然了,类似这样的律法规定还有很多,这里由于篇幅限制便不做过多的阐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自行查阅。

此外,对于制造冤假错案的官员,要看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如果是有意的,那么对不起,则“为失刑罪”,需严惩;如果是无意的,则为“不直”罪,除依照相关法律惩治外,还会永不录用。

由于秦朝对官员的选拔、任用包括监察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所以有意制造冤假错案的官员应该并不是很多,这也就难怪《史记》记载的酷吏中没有一个秦朝的官员了。

看看秦朝的审讯制度,看看老祖宗的为官之道,现如今的XXX难道不觉得羞愧吗?不汗颜吗?两千多年前的老祖宗给我们奠定了如此了不起的制度和基业,到头来却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考古发现告诉你:秦始皇统一后根本没有剥夺六国旧贵族的身份特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被项梁扶立的韩王成的“横阳君”封号在《史记》中就没有标明为韩国的封爵, 极有可能是秦朝的封爵 ,另如:秦灭赵,(赵奢子赵牧)牧子兴徙咸阳, 秦封武安侯 ,遂为扶风人。(王俭:《姓谱》)由于记载有限,我们很难详细分辨在史书中出现的“故秦某某侯”是什么出身,因何封爵,但是, 作为现象本身非常有启

  • 汉元帝废除陵邑制,加速西汉的衰落,但不能把锅都给他背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超限度地敛聚资本破坏了经济结构,从最底层打散了汉朝赖以生存的自耕农体系,户口减半意味着朝廷能控制的人口大量减少,变成了没有户籍的流民,而这些流民为了生存就会依附于其他势力,加速了地方豪强的膨胀,这不是一个陵邑制就能解决了的。西汉的农业税可是按人头可没有摊丁入亩,当农民活不下去卖土地给地主的时候,就开

  • 燕国第38任君王的花样作死:这种死法,这辈子也没见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此文为《春秋战国王侯们的花样死法》的第二篇。即将闪亮登场的,是燕国第38任掌门姬哙,和靠禅让上位的相国子之。史家称,这是一场很难解释得通的荒诞闹剧。01山高林密出妖孽,战国乱世奇葩多。而一个人要奇葩起来,不走寻常路,着实匪夷所思。比如,燕国第38任掌门姬哙。史称燕王哙。燕王哙,出生于都城

  • 三国武将战力排行,谁能称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武将武值排行榜,三国武将武力值十大排名,三国武将战力排行前100

    1、吕布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是多少年流传下来的一句话,说明吕布在那个年代个人战斗力确实是无双的,这个可以从很多地方看出来,最经典的就是虎牢关下三英战吕布了吧!当时刘、关、张都属于各自年龄的黄金时代,面对董卓帐下先锋吕布需要三人敌,而吕布尚且不落下风,由此可见吕布个人战斗力确实惊人。不过吕布此人先后

  • 商圣范蠡做生意到底多厉害,看他3个经商小故事就懂了(开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范蠡的七大发财原则,范蠡经商的三大规律,一代商圣范蠡的经营之道

    [var1]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之后,官拜上将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范蠡并没有被名利冲昏了头脑。他深刻地洞察到了,越王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富贵的人。尽管勾践许诺范蠡给他半个国家挽留。范蠡还是悄悄带着西施离开了越国,而贪图富贵没有离开的文仲被越王随便找个理由给杀了。功成身退说起来容易

  • 汉武帝要杀死太子亲娘,满朝文武不仅不反对,还直呼:圣上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武帝真的后悔杀太子吗,汉武帝杀了太子吗,汉武帝一代明君的名声

    安静地读历史,品生活,大家好,感谢您用珍贵的时间看这篇文章。咱们曾学过这么一句诗“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汉武帝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征伐,他虽然在文采上不太行,但是说他是千古一帝,相信大家也不会太过反对。汉朝初年,民生凋敝,经过文景之治的养生政策,汉朝逐渐强大起来。汉武帝的运气是很

  •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后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原来韩信也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刘邦笑着问韩信:“依你看来,像我能带多少人马?”“陛下能带十万。”韩信回答。刘邦又问:“那你呢?”“对我来说,当然越多越好!”只是后面还有另外一个故事,刘邦笑着说:“你带兵多多益善,怎么会被我逮住呢?”韩信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掩饰说:“陛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原

  • 吴起:他“弃母杀妻”只为求得功名,待功成名就却遭遇悲惨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他可以说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几乎全才,他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种思想,并且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他辅助谁,谁就是当时的霸主,可惜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最终的下场却很悲惨。这是为什么呢?笔者细细问您道来:“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 东汉末年鲜卑为何能崛起,是草原逐渐统一,是英雄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汉光武帝年间,鲜卑才随着匈奴频繁的人塞通过军事战争进行掠夺。在东汉建武二十四年时,匈奴右英鞋日逐王比自立为呼韩邪单于,率部附汉,这就是南匈奴。这一举动使鲜卑失去了依靠,并开始向东汉朝贡,同时协助东汉征伐不听话的匈奴和乌桓部落。永元年间,北匈奴败逃,并进入鲜卑的地盘。此后,鲜卑与东汉之间边塞开始处于

  • 浙江这个县从战国辉煌到现在,民国出了上百位将军,而今是百强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01到了民国时期,诸暨县同样在动荡时局下,刻写了传奇的历史,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涌现出了150多名将军,其中还出了4名上将。不得不说,诸暨县不愧是民国的第一将军县,当真志士豪杰辈出,如今该县已属于百强县。[var1]在众多诸暨将领当中,冯圣法是十分出色的存在,他曾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一期生,是一个有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