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镀金大龙头,纹路细腻的丝绸坐垫,明朝皇帝的“宝马”有多壕?

镀金大龙头,纹路细腻的丝绸坐垫,明朝皇帝的“宝马”有多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574 更新时间:2024/2/19 19:32:16

#古籍守护人#

《出警入跸图》中的马车

上个世纪,汽车还是个人财富的象征,到如今已是“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了最普遍的代步工具,价格低的几万,高的也有上百万、千万的,甚至还有过亿的。没有一个男人是不喜欢车的,这当然也包括古代的皇帝。虽然那时候车还没有快速转动的发动机,也没有有按摩功能的座椅,但身为天下主宰,怎么会在车这方面委屈了自己?从《明史》《大明会典》等传世典籍以及一些传世的画作中我们能看到,皇帝车辂的种类、装饰丝毫不输当代。

一、明朝的车辇制度

我国古代向来注重礼仪,君有君礼,民有民礼,什么是君主用的,什么是臣民用的,规定得十分明确,并且不可逾越。僭礼者,往往会落得一个人头落地的下场,甚至抄家灭族。皇帝的车辂(“辂”是大车的意思),作为一项重要的舆服制度,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

明朝初年,礼官制定了皇帝车辂形式,明太祖一共有五种车,分别是玉辂,这种车规格最高,一般用于祭祀等非常重要的场合(洪武初年,朱元璋未造此车,反而用木辂替代)。然后是金辂,含金量极大。勤俭的朱元璋曾经下令,用铜代替金,礼官认为用金子也花费不了多少,朱元璋却说自己富有四海,这么做绝不是吝啬,而是为了给天下做个表率。接下来就是革辂、象辂和木辂了,这三种车使用的场合比较普遍,皇后、妃嫔也能够使用。

辂车种类

礼制是这么规定的,但是朱元璋并不是这么做的,到洪武六年,天下差不多安稳的时候,朱元璋才着手去办这些事情。但是依然没有制造玉辂,因为这种车过于耗费民力物力,朱元璋自佃农起家,深深明白其中的道理。一直到永乐三年,皇帝才完全制造出了规模庞大的出行队伍,分别是大辂、玉辂、大马车、小马车、步辇、大凉车辇、板轿等车。

二、大辂

大辂不是用马驾驶的,而是用大象。它的豪华程度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的,但我们还是试着说一说。大辂高一丈三尺九寸五分,宽八尺二寸五分,坐垫高四尺一寸有余,换算成现代的单位,高近4米,宽2.5米左右,坐垫高1.3米左右,坐在上面,可谓一览众山小,好不气派。车子四周垂挂着如意滴珠板,类似现在的流苏,不过这上面的珠子颗颗价值连城。坐垫下方,是用红色的油漆涂满的箱子,分为十二部分,每一部分用金粉分别画上麒麟、狮子、犀牛、天马、大象、凤凰、孔雀、白鹤等12种禽兽。

每辆大辂有两个车轮,车轮装饰也是非常豪华。车轮外框涂上红漆,有18根辐条,每根辐条雕刻华美,就连钉子上都有花纹。车轮的车心部分,用铜制贴金的莲花花瓣似的轮盘进行装订。车的牵引绳用的是皇家特有的黄色绳索编成的。

《出警入跸图》中的辂车

车上的亭子,高近2米,四周都有柱子,柱子高五尺八寸四分。前面的两根柱子上雕刻了很多黄金图案,柱子的上半部分刻的是宝相花,这是一种象征圣洁、典雅的花;柱子的下半部分雕刻的是有着龟背图案的锦缎,龟在古代是一种圣物象征;柱子的中间刻着象征皇家的云龙图案。一根柱子都如此华美,巧夺天工,不得不叹。

宝相花纹

作为车子,舒适性必须也要有,能工巧匠在兼顾华丽性的同时,也得使皇帝坐车的时候舒舒服服的才行。皇帝的坐垫质地非常柔软,采用黄线丝带编制而成,框子整体上是红色的,红黄交相辉映。此外,在这之上还有一张有花纹样式的红色褥席。靠背上雕刻着涂着金粉的云龙,张牙舞爪。座位的附近垂有黄色的花纹帷幔。至于车顶,也是奢丽,盘踞在车顶上的巨大五爪龙涂着黄金,其周围相伴着圣洁的莲花。

亭子后面竖着两面太常三辰旗,每一面太常旗均用黄色丝线编制而成,也都垂着12条飘带。每一个垂下的飘带的正反两面都绣着一条腾飞的巨龙。但是两面旗所表达的意思有所区别,左边的旗子腰部绣着日月和北斗七星,旗子的顶端也是象征皇家的镀金龙头。右边的旗子绣着黑白相间的花纹,旗头是镀金的铜戟。

玉辂和大辂的区别不大,规格形制都差不多,这里不多描述。

三、辇车

辇车也是古代车的一种类型,相比于大辂,辇车的规格形制有所降低了,在明朝有用马拉的,也有用人拉的。

大马辇。大马辇的规格虽然没有辂车高,但也并不差。其高一丈二尺有余,比大辂矮个30公分左右,宽是8尺九寸有余,座位高六尺四寸多。总的来说,形制相比于大辂,略微矮小一点。大马辇上也有亭子,亭高一米左右,周围也有4根红色鲜艳的柱子作支撑。亭子周围的木板涂着红漆,并且用丝带缠绕。亭子的前面是对开门,供天子出入,每扇门高五尺多,宽两尺多。亭子的外面有12扇红色的簾子(帘子)。顶部上下依然涂的是红色,不过辇的盖子是青色的。其他的例如盘在顶子上的龙头、后面的太常旗等都跟大辂差不多。不过牵引大马辇的不是大象,而是8匹骏马。

辇车(非皇帝使用)

步辇。顾名思义,步辇就是用人拉从而移动的交通工具。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留下一幅《步辇图》,上面唐太宗乘坐的交通工具就是步辇。发展到明代,步辇的形制已经有了很多变化。

《步辇图》

虽然是皇帝“宝马”中规格比较低的一款了,但是步辇的豪华程度依然不减。步辇,高也是近4米,类似于大辂,宽近2.4米,座位1米左右,座位的四周雕刻着五彩斑斓的云图,并且绘着贴金的龙图。步辇靠人抬,因此它有4根前后延伸的柱子,中间的两根长一点,长度在11米左右,左右两根长度在八九米左右,之所以需要这么长的柱子,是因为抬的人多。同样,每根柱子均用镀金的龙头装饰。

同样,步辇也有亭子。亭子高1.8米左右,四周的柱子略微比亭子低。亭子前面也是对开门,门旁有涂着红漆的十字櫊,上面有用金粉涂色的龙,木板颜色为黑色。

除了大辂、玉辂、大马辇、步辇外,明朝皇帝的出行种类还有小马辇、大凉辇、轿子等等,装饰非常豪华,无不体现着皇家的雍容华贵。

文史君说

我国古代统治者为了使臣民屈服,制定了各种等级制度。舆服制度看似只是穿、行的相关规定,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我国古代君君臣臣的思想。从车的高度用数,到车的颜色,无不彰显着等级,无不体现天子的威仪,也时刻告诫臣民,礼不可僭越。

参考文献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中华书局,1989年。

(作者:浩然文史·士为知己)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风波亭岳飞冤死,八十五年后昭雪平反,五十五年后南宋也彻底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遇害后,主和派长期把持朝政,对金屈辱求和,对内残酷迫害主战派。在这种情形下, 对岳飞冤案自然不可能予以昭雪。直至14年后主谋秦桧病死。秦桧死后,他的养子秦熺打算继续谋求宰相的职位,但高宗赵构坚决不允许。眼瞧着秦家失势,主战派们似乎看到了希望,纷纷上书开始要求给岳飞平反恢复名誉。但高宗赵构起用早已

  • 朱元璋原名叫什么?是这2个字,如今很少有人提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朱元璋是历史上阶级翻身的最佳案例之一,原本出身贫农家庭的他,最后能爬上一国之君,故事可说是十分精彩。相传,朱元璋被父亲取名为“朱重八”,至于为什么叫“重八”呢?据清朝人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的记载 “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

  • 宋江遇害后,有一位梁山好汉再次造反,还成功造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再厉害的人物还是逃不过朝廷的阴谋诡计,因为没有办法镇压他们,于是当时皇上身边的谋士就出主意招安他们,然后让他们去打当时非常猖獗的方腊,两边两败俱伤之后,朝廷就不战而胜了。当时的宋江对于招安的这个事情是非常的有意向的,毕竟即使是实力强大,也不想当一个总是被抓捕的土匪啊。而且朝廷开出的条件也非常的诱

  • 宋代穿心铜盒与穿心铅盒:金华市博展《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穿心铜盒与穿心铅盒金华市博物馆特展精品巡礼6《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展览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28日主办单位: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单位:金华市博物馆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协办单位: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上海百乐雅集艺术中心

  • 宋江要是拒绝招安,下场只有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江招安真是为了兄弟们的前程吗,宋江唱招安歌,假如宋江不招安会怎样

    这句话在后来,变成了农民起义造反笼络人心的传销口号。到了宋朝,有一伙占山为王的土匪逐渐势大,不知怎么又有了《水浒传》的加持,所以让我们现在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水泊梁山。不少看官恨铁不成钢,认为宋江太怂包,就不应该接受招安!拒绝招安?这话倒说得轻巧,可也要实际依据不是!先来看个很浅显的问题:水泊梁山有什

  • 宋徽宗为什么同意将所有公主送进金人营帐,原因让人气愤!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富有的时代,如果说历史上还有那个朝代可以与它相媲美,那估计也只有唐朝了,但是,宋朝却给人的感觉是一个一直被欺负的角色,虽然也有像岳飞韩世忠这样的名将,但是给他们前面加的前缀往往是抗金名将,何为“抗金”,就是别人欺负咱,咱要反抗的意思吧。宋朝除了赵匡胤让人感觉有些英雄气概以外,

  • 水浒中心眼最毒辣的人物,本想施计将晁盖宋江害死,却被李逵破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吴用到底是怎样陷害宋江与晁盖的呢?宋江在浔阳楼做反诗要被斩首,戴宗上梁山发出求救,吴用设计写了一封假书信,打算将其引诱过来营救。可书信之中存在破绽,结果把戴宗也害了。试问以吴用的脑子,这么大的破绽当时难道看不出来吗?他的目的就是送假书信出去,让宋江死在江州。可是为何吴用还要说破书信的破绽呢?因为

  • 宋江最倚重的三人,一个神机妙算,一个呼风唤雨,一个箭法无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我想宋江第一个离不开的人就是军师吴用。吴用绰号智多星,“智多”就是足智多谋,“星”是天神,也就是才智像天上的神仙,知前晓后,看透世上芸芸众生。这吴用真的这么厉害吗?他曾经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巧用双掌连环计、智赚玉麒麟、在二打曾头市中巧用“番犬伏窝”之计。看到了吧,梁山几乎所有的军事行

  • 宋朝最强武将排行6,杨再兴第4,高宠第3,第一无人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杨业,原名杨重贵,北宋名将。杨业自幼习武,善骑射,成年后辅佐刘崇,为保卫指挥使。杨业骁勇善战,屡屡为南宋立下战功,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在雁门关大败辽军。杨业生平勇猛过人,是当时契丹人最害怕的宋朝武将。5、岳云岳云,字应祥,号会卿。是抗金名将岳飞的长子,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年将军。在父亲岳飞的影响下,

  • 宋江死之前,为什么要毒死李逵?是为他保守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人尽管的功劳再高,一旦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就会被主子舍弃或者杀害,这是亘古定律。宋江秉着替天行道道义,一直有造反的理由,却没有造反的心。他本来就是国家的公务员,就算上了梁山,都一直没有反叛朝廷的心。宋江有心为朝廷出力,但蔡京、杨戬、和童贯高俅都受过梁山好汉的亏。他们怎么会容得了这群山贼进入自己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