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桥决战:“韩若攻陈、黄必攻韩”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呢?

黄桥决战:“韩若攻陈、黄必攻韩”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395 更新时间:2024/1/4 23:16:32

1940年10月初爆发的黄桥决战,关系到党中央开辟苏北、发展华中抗战局面的整个战略任务,意义极为重大。如果打得好,将顺利实现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夺取我在苏北的抗日领导权;如果打不好,面对韩德勤的三万多顽军,陈粟的七千人马很可能被“赶到长江去”,意味着“皖南事变”提前上演。

这是一场必须打而又输不起的决战。面对数倍于我绝对优势的敌人,陈毅一面急电中央报告紧急军情,一面急电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黄克诚率部驰援。

[var1]

10月3日,中共中央重庆国民党当局严正提出:“韩(德勤)不攻陈(毅),黄(克诚)不攻韩;韩若攻陈,黄必攻韩”。借以警告国民党当局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后果自负。

10月4日,中央向黄克诚部发出指示,电令其立即南下阜宁,并向盐城挺进,迅速驰援陈毅。

10月5日,中原局也向黄克诚部发出了《为配合陈毅部消灭顽韩的政治动员令》。

遵照中央指示和陈毅的电令,黄克诚于10月4日当即率八路军第五纵队主力兼程南下,一路突破顽敌的盐河、旧黄河等防线,连克佃湖、益林、阜宁、建阳、湖垛等城镇,直下盐城。“沿途消灭了顽军第10备旅和独立第3旅等部,切断了韩德勤的归路,动摇其侧背,威胁其大本营兴化,在战略上对韩德勤造成南北两面作战之势”。

然而,尽管中央的命令指示非常坚决,黄克诚南下的动作非常迅速,对韩德勤的警告非常严厉,但一向以反共摩擦专家著称的韩德勤,并未有所收敛,其在江北消灭新四军的心意已决,早就开始动手了。10月3日,他便率大队人马向黄桥气势汹汹杀来。

[var1]

陈粟知道,寄希望于黄克诚部迅速南下与新四军进行战役上的支援,肯定是来不及的,也是不现实的。黄克诚部只能从战略上进行配合。好在陈粟也早已坚定了誓与韩顽决一死战的决心与意志,摆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排兵布阵,选取了敌意想不到的最强部队翁达旅作为首歼目标,采用了以黄桥为轴心实施运动防御的作战方针。

最终,胜负的天平倒向了正义的一边,倒向了指挥更卓越的一边,倒向了战斗意志更顽强的一边。完全可以说,陈粟挽狂澜于即倒,干脆利落地打赢了黄桥决战。

回过头来看,尽管我对韩顽提出了“韩(德勤)不攻陈(毅),黄(克诚)不攻韩;韩若攻陈,黄必攻韩”的严正警告,希望八路军快速南下与新四军实现战役上的配合,彻底扭转被动局面,但实际上这种战役上的配合,因时间太紧战事发展太快并未实现,只是达成了战略上的配合。

不过,这种战略上的配合也起到了很大的战略呼应作用,至少使韩德勤有所顾忌。特别是经过黄桥决战后,我八路军乘势南下,与新四军会合于盐城东台县白驹镇。从此八路军与新四军两大革命武装彻底打通了战略联系。这对开展苏北乃至整个华中抗战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陈毅、粟裕与阔别多年的黄克诚在白驹镇相见,彼此都十分高兴、激动万分。陈毅还赋诗一首:“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

[var1]

主要参考献:《陈毅传》《粟裕传》《黄克诚传》

(帅克品读:坚持原创,坚持客观,坚持公正。点击关注,看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文章

  • 张飞只顾逃跑忘带嫂子,事后刘备说一句话,如今竟成兄弟义气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耳熟能详的“桃园三结义”在史书中就找不到相关记载,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三兄弟间真挚的兄弟情义所感动。刘备只是个卖草鞋的,虽心中志向高远,奈何囊中羞涩,这时张飞伸出援助之手提供了资金支持,后来被朝廷通缉多年的关羽也加入其中,三人在张飞的桃花庄园中结义,拉开了三国纷争乱世的序幕。自从与刘备结义之后,关

  • 孙策临死前托孤于张昭,为何孙权称帝后,却土封、火烧张昭家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东吴的君主虽然是孙权,但东吴基业的真正奠基人却是孙策,在《三国演义》中,孙策临终前曾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但在史料记载中,孙策临终真正托孤的只有张昭一人。作为东吴的托孤大臣,张昭却不像蜀汉诸葛亮那样闻名后世,究其原因是孙策赋予张昭的使命是保证孙氏集团的权力平稳过渡,虽

  • 孔子为什么被叫做“孔老二”?破坏总是简单,建设太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这是常识,根本不需要长篇大论。问题是“孔老二”这种称谓,带有鄙视乃至侮辱成分,并不是谁都敢叫。几千年来,孔子是圣人,甚至是神人,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从皇帝到百姓,从庙堂到乡间,人们敬之唯恐不及,谁会这样侮辱他呢?五四以来,主流学界长期打着科学

  • 如果三国时最后是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诸葛亮和关羽张飞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张松,刘备孙子刘谌,刘备取西川完整版

    君王心事难以揣测,大业既定诛杀功臣,是许多古代帝王为了稳定自己江山而经常使用的手段。刘备先祖刘邦就是典型人物之一,韩信、彭越、英布、卢绾等功臣都被先后屠杀。那么,三国时期,一向崇拜高祖的刘备是否也会过河拆桥,功成名就后,就取了孔明、关张等好兄弟的项上人头岌岌可危呢?个人认为玄德是不会这么做的。这要从

  • 吕布被曹操斩首后,赤兔马给了关羽,吕布之女曹操是怎么安排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如果问吕布死后,吕布之女后来怎么样了,她是否被曹操霸占了?想要搞明白这几个问题,还得接着往下读。吕布,一个克干爹的人吕布这个家伙,如果智商在线一些,想必混个诸侯是没啥问题。但他却成了为数不多本事强却命不长的人。世人皆传吕布好勇斗狠,但是吕布自己却说自己独爱解斗,并还玩了一出辕门射戟,帮刘备渡过难

  • 赢政没有下令吕不韦自尽,将他贬往巴蜀,他最后为何要自尽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嬴政简介资料,秦王嬴政50集全完整版,嬴政与吕不韦

    [var1]商人左右政治,吕不韦是第一个最成功的人,商人将权力玩弄于股掌之间,吕不韦又是玩得最转的人,所谓“奇货可居”。何谓“奇货可居”?秦始皇的祖父安国君,秦国太子。当年,秦国要派人到赵国邯郸作人质,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他派了庶子异人。跨国大商人吕不韦,一次路过邯郸,见了异人,便觉奇货可居,想政

  • 吕布派一员偏将来攻刘备,张飞立马要出战,为何关羽却退缩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张飞vs吕布,吕布没死和死后关羽态度,关羽吕布郭嘉三势阵

    这一回,吕布没有亲自来打,只是派了手下一员偏将带兵来了。刘备这边,守城的是关羽和张飞。关羽虽是武将,却也有几分城府,虽然对吕布不满,但也没有表露出来。张飞却是个炮仗性格,一点就燃的。就是吕布亲自来了,张飞也要跟吕布大战三百回合,更别提是吕布手下的一员偏将了。张飞一听,火爆脾气马上就上来了,立马就要开

  • 刘协一生最无奈的两句话,一句让曹操如惊弓之鸟,一句却贻笑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而开国之君的后代们则大多没有经历过坎坷,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就连很多亡国之君,也是在享受半生后才耻辱地丢掉国家,比如宋朝的徽、钦二帝。但凡事皆有例外,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他的整个皇帝生涯都是在耻辱和惊吓中度过的。汉室倾颓,有贼逞凶汉献帝从小就经历过太多挫折,他出生后不久,生母就被何皇后害死,为了让

  •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如何,老师没有讲述,专家:代价过于庞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于是蔺相如请愿担任护送和氏璧,并且保证不让赵国吃亏,蔺相如带着赵惠文王的期许上演了历史上的“完璧归赵”事件!结果都知道,蔺相如通过自己的机智将和氏璧完整的带回了赵国,而秦国也没有将15座城池划分给赵国!但是后续的故事老师就再也没有讲述过,这是为何呢?专家表示:代价过于庞大![var1]这

  • 为战胜匈奴,吕后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命令,57年后才懂她的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来硬的就打仗,有时候打胜仗,也有时候打败仗,来软的就是和亲,自古以来被派出去和亲的公主可以说是很多了,比如众所周知的,被汉元帝派去远嫁和亲的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成效还是可以看到的。而这个时候的吕太后,作为一个国家的皇太后,在面对匈奴这件事上,她却有自己的办法。当时她对全国所有15岁的少女下了一条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