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策临死前托孤于张昭,为何孙权称帝后,却土封、火烧张昭家门?

孙策临死前托孤于张昭,为何孙权称帝后,却土封、火烧张昭家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40 更新时间:2024/2/7 9:50:07

众所周知,东吴的君主虽然是孙权,但东吴基业的真正奠基人却是孙策,在《三国演义》中,孙策临终前曾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但在史料记载中,孙策临终真正托孤的只有张昭一人。

作为东吴的托孤大臣,张昭却不像蜀汉诸葛亮那样闻名后世,究其原因是孙策赋予张昭的使命是保证孙氏集团的权力平稳过渡,虽然孙策也对张昭说过“君便自取之”的话,但他并没有赋予张昭与之对应的权力,反观诸葛亮则手握大权,所以张昭达不到诸葛亮那样的评价实属正常。

此外,孙权晚年性格多疑,而张昭则性格刚直、敢于直谏,经常借着托孤之名劝谏孙权,令其下不来台,这才造成了后来孙权土封、火烧张昭家门的事件。那么,这起事件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临终托孤,张昭受命

公元200年,孙策经过南征北战已经基本上统一了江东地区,当时曹操正领兵在官渡与袁绍死磕,于是孙策便想趁着曹操大后方空虚之际,领兵奇袭许都迎回汉献帝,其志在天下的野心暴露无遗。

当初孙策曾暂时臣服于曹操,而曹操也没将这个年轻小将放在心上,于是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将孙策封为吴侯,孙策这才有机会打下江东,而败于孙策的吴郡太守许贡却察觉出孙策的野心,于是秘密写信提醒曹操要提防孙策,建议曹操将孙策征辟入朝。

如果曹操真的以汉献帝的名义征辟孙策入朝,孙策若是接受征召,势必会受到曹操的监视,若是拒绝,就意味着孙策公开与东汉朝廷决裂,这样曹操就有理由号召江东豪强起兵讨伐孙策,这样一来,孙策好不容易打下的江东很快便会再次四分五裂。

许贡这一招着实老辣,但可惜他的这封密信还没送出去就被孙策看到了,看到密信内容的孙策暴怒之下诛杀许贡满门,只有其幼子在三名门客掩护下成功逃脱,此后这三人便一直寻找机会行刺孙策。

正在孙策准备奇袭许都前夕,许贡的三位门客趁着孙策外出游猎发动了刺杀,结果孙策受到重伤,生命危在旦夕,在其弥留之际,孙策叫来张昭,将他选定的继承人孙权托付给张昭:

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张昭接受托孤之后,当即担起辅佐孙权的重任,命令江东各地属官各司其职,后来又亲自扶孙权上马列兵而出,这才让江东众臣服从了孙权。

降曹败笔,遭孙权耻笑

站在张昭的角度来看,孙策临终前将孙权托付到他手中,因此他有义务辅佐孙权好好治理江东,因此对于孙权一些“违规”的举动,张昭向来是直言进谏,也不管孙权身旁有没有人,直接一顿“批评”。

但站在孙权的角度来看,自己是君,张昭是臣,张昭经常借着托孤之名来批评自己的,令他在众臣面前丢失了颜面,这不是臣子该有的模样,所以后来孙权对张昭的态度愈加冷淡,乃至于找到机会后还冷嘲热讽了张昭一番。

而这个机会就是当初张昭力主投降曹操留下的后遗症。

当初曹操占领荆州之后,下一步就是进攻东吴,而此时摆在孙权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投降要么抵抗,孙权自身是不愿投降的,但以张昭为首的江东集团却力主降曹,后在周瑜、鲁肃等主战派的力挺下,孙权抗下压力联合刘备发动了赤壁之战。

结果大家都知道,孙刘联军大败曹操,这着实给张昭脸上来了一巴掌,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后大宴群臣,孙权就抓住这一点嘲讽张昭,令其颜面无存:

吴王(孙权)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黄龙。百官毕会,吴主归功周瑜。绥远将军张昭举笏欲褒赞功德,未及言,吴主曰:“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昭大惭,伏地流汗。

其实,站在张昭的立场来看,投降曹操并非坏事,首先曹操的实力远超孙权,且手握天子大义,选择对抗不明智,其次,张昭作为江东豪族的代表人物,即使降曹也能获得重用,更何况张昭认为他们投降的是东汉朝廷,而非曹操。

退居不朝,孙权报复

张昭和孙权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父,当初孙权上位时还年轻,是在张昭、周瑜等人的扶持下才稳定江东局面,而张昭是长者且背负托孤重任,再加上性格刚直,因此对于孙权的一些出格举动,张昭向来不假辞色。

而这让孙权十分不喜,后来甚至还因为张昭不给他面子,他恼羞成怒土封、火烧张昭家门,爆发了东吴君臣之间的一次剧烈冲突,而事件的起因则是张昭劝谏孙权不要派张弥、许晏两位大臣出使辽东。

公元232年,魏明帝曹叡不听刘晔劝谏,执意将公孙渊封为辽东太守,可公孙渊反复无常,次年便派人向孙权传达臣服之意,孙权闻之大喜,当即决定派张弥、许晏等人领兵万余携重礼前往辽东,封赏公孙渊为燕王。

东吴满朝大臣都认为公孙渊此人不可靠,纷纷劝谏孙权不要如此大张旗鼓,但孙权听不进去劝告,此时张昭站了出来,极力诉说利弊,但孙权仍不为所动,坚决派人前往辽东,而张昭见孙权一意孤行则十分生气,托病不上朝。

孙权也很生气,认为张昭这是在逼迫他,盛怒之下命人用泥土从外面堵住了张昭家的大门,他的意思很明确,既然你不愿意上朝,那就永远在家中不要出来了,而张昭也是个倔脾气,直接让人从里面用土封住大门,意思也很清楚,就是不出去:

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於内以土封之。渊果杀弥、晏。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户。

结果没过多久,孙权就收到公孙渊斩杀东吴使节献给曹魏并吞并兵马礼品的消息,孙权怒不可遏的同时也意识到张昭谏言是正确的,于是多次派人向张昭致歉,但张昭就是不为所动,无奈之下,孙权便放火烧张昭家门吓唬他,但没想到张昭把门关得更紧了。

孙权见恐吓不成,便命人灭火,站在张昭家门前等待,张昭这才出来接受孙权的歉意,重新参加朝会。

结语

一个是东吴大帝,另一个则是托孤老臣,两人耍起小性子来就和小孩子一样,这种事情发生在两人身上令人觉得有些啼笑皆非,但这也足以可看出孙权与张昭君臣之间关系的亲近,而纵观张昭一生,虽有主张降曹的污点在身,但谁也无法否认他为东吴作出的巨大贡献。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孔子为什么被叫做“孔老二”?破坏总是简单,建设太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这是常识,根本不需要长篇大论。问题是“孔老二”这种称谓,带有鄙视乃至侮辱成分,并不是谁都敢叫。几千年来,孔子是圣人,甚至是神人,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从皇帝到百姓,从庙堂到乡间,人们敬之唯恐不及,谁会这样侮辱他呢?五四以来,主流学界长期打着科学

  • 如果三国时最后是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诸葛亮和关羽张飞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张松,刘备孙子刘谌,刘备取西川完整版

    君王心事难以揣测,大业既定诛杀功臣,是许多古代帝王为了稳定自己江山而经常使用的手段。刘备先祖刘邦就是典型人物之一,韩信、彭越、英布、卢绾等功臣都被先后屠杀。那么,三国时期,一向崇拜高祖的刘备是否也会过河拆桥,功成名就后,就取了孔明、关张等好兄弟的项上人头岌岌可危呢?个人认为玄德是不会这么做的。这要从

  • 吕布被曹操斩首后,赤兔马给了关羽,吕布之女曹操是怎么安排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如果问吕布死后,吕布之女后来怎么样了,她是否被曹操霸占了?想要搞明白这几个问题,还得接着往下读。吕布,一个克干爹的人吕布这个家伙,如果智商在线一些,想必混个诸侯是没啥问题。但他却成了为数不多本事强却命不长的人。世人皆传吕布好勇斗狠,但是吕布自己却说自己独爱解斗,并还玩了一出辕门射戟,帮刘备渡过难

  • 赢政没有下令吕不韦自尽,将他贬往巴蜀,他最后为何要自尽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嬴政简介资料,秦王嬴政50集全完整版,嬴政与吕不韦

    [var1]商人左右政治,吕不韦是第一个最成功的人,商人将权力玩弄于股掌之间,吕不韦又是玩得最转的人,所谓“奇货可居”。何谓“奇货可居”?秦始皇的祖父安国君,秦国太子。当年,秦国要派人到赵国邯郸作人质,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他派了庶子异人。跨国大商人吕不韦,一次路过邯郸,见了异人,便觉奇货可居,想政

  • 吕布派一员偏将来攻刘备,张飞立马要出战,为何关羽却退缩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张飞vs吕布,吕布没死和死后关羽态度,关羽吕布郭嘉三势阵

    这一回,吕布没有亲自来打,只是派了手下一员偏将带兵来了。刘备这边,守城的是关羽和张飞。关羽虽是武将,却也有几分城府,虽然对吕布不满,但也没有表露出来。张飞却是个炮仗性格,一点就燃的。就是吕布亲自来了,张飞也要跟吕布大战三百回合,更别提是吕布手下的一员偏将了。张飞一听,火爆脾气马上就上来了,立马就要开

  • 刘协一生最无奈的两句话,一句让曹操如惊弓之鸟,一句却贻笑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而开国之君的后代们则大多没有经历过坎坷,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就连很多亡国之君,也是在享受半生后才耻辱地丢掉国家,比如宋朝的徽、钦二帝。但凡事皆有例外,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他的整个皇帝生涯都是在耻辱和惊吓中度过的。汉室倾颓,有贼逞凶汉献帝从小就经历过太多挫折,他出生后不久,生母就被何皇后害死,为了让

  •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如何,老师没有讲述,专家:代价过于庞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于是蔺相如请愿担任护送和氏璧,并且保证不让赵国吃亏,蔺相如带着赵惠文王的期许上演了历史上的“完璧归赵”事件!结果都知道,蔺相如通过自己的机智将和氏璧完整的带回了赵国,而秦国也没有将15座城池划分给赵国!但是后续的故事老师就再也没有讲述过,这是为何呢?专家表示:代价过于庞大![var1]这

  • 为战胜匈奴,吕后对全国15岁少女下了命令,57年后才懂她的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来硬的就打仗,有时候打胜仗,也有时候打败仗,来软的就是和亲,自古以来被派出去和亲的公主可以说是很多了,比如众所周知的,被汉元帝派去远嫁和亲的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成效还是可以看到的。而这个时候的吕太后,作为一个国家的皇太后,在面对匈奴这件事上,她却有自己的办法。当时她对全国所有15岁的少女下了一条命令

  • 关羽被杀后,如果刘备选择不报仇,结果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同时,如果刘备不帮关羽报仇的话,蜀国高层的凝聚力,就会彻底丧失,很容易会掉进另外一个逐渐被削弱的怪圈,统一天下的机会,依然不大。只能说是各有利弊。夷陵之战的开始,还得从刘备入川时说起。赤壁之战后,刘备在南方暂时站稳了脚跟,占据了荆南四郡。但是,荆南四郡地盘实在太小,如果曹操后面再来一次大军南下,

  • 破译汉文帝独葬白鹿原之谜,传要“躲”吕雉,真实原因在感情之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作者 倪方六热点过后,冷静下来说霸陵。霸陵,是西汉孝文刘恒的陵墓,其在中国古代帝王陵中地位很特别,在西汉11座帝王陵中也与众不同。据明人赵廷瑞修《陕西通志·圣神帝王遗迹·汉》记载:“文帝 霸陵,在西安府城东四十里白鹿原上,凤凰嘴下。 ” 白鹿原凤凰嘴地貌 为什么会葬在这里?这几天关注江村大墓被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