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构的“精忠“二字真不值钱,封了精忠岳飞后,又来了个精忠秦桧

赵构的“精忠“二字真不值钱,封了精忠岳飞后,又来了个精忠秦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488 更新时间:2024/2/4 5:36:16

胡适,那个时代的大V,有话语权】

岳飞被杀后十四年,秦桧病逝。当时的谥号是“仲贤”,是仲字头第二美的谥号。整个宋朝只有四人获此美谥。高宗甚至亲笔题写了自己的墓碑:敬中全德。这很有趣。敬中,专供岳飞使用的称呼,其实同时也给了秦桧。精忠秦桧杀了精忠岳飞吗?

岳飞遇害二十一年,宋孝宗即位。他为岳飞平反,追回元臣,改丧礼。但宋孝宗并没有追究岳飞之死的秦桧责任。

岳飞被刺后的第64年,宋宁宗年间,宰相韩托舟准备北伐。朝廷为唤起南宋军民抗金,不仅封岳飞为“鄂王”,还首次批评秦桧。宁宗下令废除他的皇位,并追谥其为忠贤为荒丑。

【京剧秦桧脸比曹操还白,可以说是荒诞丑陋。】

然而,这种批评只持续了两年。由于开西北伐失败,南宋再次与金人议和。当时主张和谈的秦桧再次成为正面楷模,谥号也由荒诞恢复为忠义。这是秦桧第一次翻案,还是由官府牵头。

这一转变持续了50年。宋理宗到来时,由于蒙古不得不抵抗,秦桧再次受到批评,被视为反面楷模。这一次,宋理宗觉得自己连“禹丑”的谥号都配不上了,于是改成了下级的“禹阮”。

这个烂谥号一直困扰着南宋最后的20年。元朝建立后,丞相失学《宋史》,将秦桧列入奸臣传,继续使用“荒唐无情”的恶谥。从本质上说,这就是最后的定论,秦桧“弑忠良,劫君,心怀不轨,言和害国”的形象就这样定下来了。

但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后的时间里,岳飞的倾慕和秦桧的翻案这两种声音潮起潮落,就像跷跷板的两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无论哪种声音占上风,都有一种实用主义的意味。

比如北元虎视眈眈,后金崛起关外,明朝士大夫痛恨朝廷软弱,岳飞因此备受推崇。但朝末,外敌强大,和平派占了上风,推翻秦桧判断的声音越来越大。明朝不仅有为岳飞建庙、为秦桧铸跪像的重臣周穆,还有支持秦桧在和谈中立功的大文学家张岱。一个延续宋朝的英雄。

到了清朝,翻秦桧案的人就更多了。从康熙皇帝到赵仪,“世代有才人,各领风骚百年”的大文豪,都认为南宋王朝可以延续150多年,首功当属秦桧。这种风气贯穿清朝,一直延续到近代。

胡适为秦桧洗白,总算有点底气了,至少没有明目张胆地小看岳飞。另一位大文豪卢思勉在他的《白话本国史》中,不仅公然为秦桧洗白,还宣称岳飞是军阀。更离谱的是,这样一本颠倒黑白的书,竟然是当时学校的教科书。

试想,学生看了课本,能分清好坏吗?你能分清好坏吗?幸运的是,9月18日事件爆发后,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空前高涨。作为抗击外族侵略的精神图腾,岳飞受到全国人民的崇敬。《白话本国史》,尊秦贬越,也被批评为“有悖于常理”,最终被封杀。

要不是外敌势不可挡,胡适、吕四面这些有话语权的大V,早就给秦桧洗白了。那个案子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可怕。如果岳飞每一次被人仰慕,都会遭到异界敌人的袭击,那未免太悲哀了。英雄崇拜不能功利。

幸运的是,抗日战争结束后,岳飞的民族英雄形象得到了充分的树立。跷跷板的一端高高举起,另一端秦桧永远跪着。今天,我们崇拜岳飞,不再坐等外敌侵入,而是潜移默化入骨。企图扭转秦桧局面的人,将与秦桧一起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富弼所在的时代背景,以及北宋与周边政权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北宋富弼简介,北宋政权思维导图,1127年北宋被哪一政权所灭

    天圣八年(1030年),富弼走上政坛,任总督,签书为河阳判官。富弼生活在北宋中期,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统治集团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这种时代背景影响了富弼,也造就了富弼。时间背景富弼先后在仁宗、英宗、神宗三个朝代任职。这一时期属于北宋中期。“内忧外患”是贯穿这一时期的主线,极大地影响了富弼的一生。北宋

  • 没人能渡海入侵日本?比元朝还早两百年的这群海盗,就让日本遭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日本倭寇的简介,渡海登岛作战简介,大渡海日本

    它离大陆很近,可以很容易地从朝鲜半岛获得先进的制造技术,也可以直接连接到中原。大海的天然屏障,就算有征服日本的心,也只能望海叹息。上图_元征日本遇上“神风”。13世纪,忽必烈即位,蒙元几乎征服了半个亚欧大陆,并对日本列岛很感兴趣,打算派出联合大军。然而,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蒙古元舰队虽然完成了多

  • 《资治通鉴》武帝第37话-人间冷暖,人还是人,你不再是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一种人性黑暗的幻象,一种不忍心的幻象人生如战场,职场战必读每天进步一点点继续说武帝时代的大臣。“郑庄使看着觉和,请他统治五天。制服”(武帝)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买鸡粒,何以治行者?’——历史记载黄河大发,武帝命郑庄亲赴前线指挥工作。我们知道,武帝时期的大决口,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因为黄河决口南

  • 朱瞻基最宠爱的弟弟,无功绩却满墓室珠宝,金腰带都比帝王多一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父亲朱棣,爷爷朱元璋,儿子朱瞻基,这些人物哪一个不是话题中心,流量大咖,说起这个时期,人们自然会谈起朱高炽的登基事迹,想起他大儿子朱瞻基是如何受朱棣的喜爱,而朱瞻垍这个小儿子,看起来没什么人关注,但却极为受宠。这从梁庄王墓中发掘到的文物数量就可以看出,2001年,湖北大洪村

  • 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为何不立朱棣?朱元璋:并非我不想,而是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怎么对待朱标妻子,穿越时空的爱恋朱标死朱棣献印,朱标不死朱棣会反抗吗

    《明史》中对于朱棣的评价,有着很大吹嘘和夸大的嫌疑!不过,在众多的皇子中,朱棣是朱元璋能力最优秀的那个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是太子朱标都很认同的。也是因为这样,在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后,很多人都会觉得朱棣是新皇帝的最佳人选,甚至在后人看到朱标去世后,都为朱棣没被册立继承人而感到冤枉,大家想一想,朱

  • 朱元璋宴请功臣,为何刘伯温吃完匆匆请辞告老还乡菜中暗藏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于是老朱又让上菜,这次上的是红烧兔子肉,红烧狗肉,一碗燕窝羹,群臣都十分喜欢,开开心心的吃完了这顿饭。宴后,刘伯温就便急急忙忙的来向朱元璋请辞,说自己身体不太好,要回家侍奉老母,以尽孝道,养育子女,过采菊东篱下的山水田园生活。刘伯温告老还乡的时候,徐达还前来送行,说天下太平,要重视群臣,那为何不在京

  • 明太祖——铸铜朱元璋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称吴王。他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派

  • 明末四川第一武林高手的悲剧人生——他曾将张献忠打得狼狈逃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杨展,字玉梁,是四川乐山(此时称嘉定)人,从小生长在大佛脚下。他是正经的武进士,是明末地方将领中少有的科班出身。崇祯十年,杨展在京城中得武进士第三名,轰动全川,被公认为四川武林第一高手。因为明朝武举考试比较重视个人武力,杨展却在考试时进行了一场精彩的骑射表演:他将考官特意选出的一匹不驯烈马骑驯得服服

  • 彭勇,,坚守与变通:明代的边疆观念及周边民族事务的应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彭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院长。主要研究明清史,兼任中国明史学会副秘书长。主要论著有《明代班军制度研究》《四镇三关志校注》和《明史》(人民出版社)等。摘要:明代的边疆观念是基于传统中国的“华夷之辨”和“天下一家”的思想而形成的,并以此确定边疆观念、边疆范围和管理体系。在边疆和民族事务的

  • 《唐宫美人天下》爱上没有心的李治,青鸾的结局怎么可能会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青鸾接近李治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她还妄想可以得到李治的一颗真心,只能说青鸾有这样的想法也是痴人说梦。李治从小就见过了太多的尔虞我诈,所以他怎么可能轻易相信不知道底细的陌生人呢?尤其是像青鸾这种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很难让李治不对她产生怀疑。李治的演技也一直都是非常在线的,他也是腹黑的代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