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道宗:李世民的弟弟,初唐三大名将之首,为什么会被丑化上千年

李道宗:李世民的弟弟,初唐三大名将之首,为什么会被丑化上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891 更新时间:2024/1/25 16:08:17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也造就时势。隋朝末年,由于频繁的民役和兵役,曾经一度兴盛的隋王朝走向衰弱,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可是统治者隋炀帝仍然贪于享乐,生活在酒池肉林之中,对于国家政事置之不理,最终在公元617年,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天下豪杰并起,并且纷纷独立逐渐脱离隋朝的统治,占领一方称王称霸。

李渊在晋阳起兵之后,很快地攻入了隋朝的都城长安,公元618年,李渊登基称帝建立唐朝,史称唐高祖。在隋朝末年的乱世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唐朝最终可以取得天下离不开一批名将的功劳,例如李靖、李勣等人,正因为唐朝君臣上下齐心协力抓住了乱世之中的机遇,才有了唐朝以后辉煌的成就。

在唐朝初期之时有这样一位将军,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是初唐三大名将之首,战功赫赫,本应名垂青史,却为何会被丑化上千年?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风华正茂的李道宗

这位将军正是李道宗,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兄弟的儿子,是李渊的堂侄,比唐太宗李世民小三岁,因此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而此时的天下仍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唐高祖李渊要想实现统一天下的伟业,就必须消灭这些分裂割据的政权。李道宗被封为略阳郡公后便跟随李世民出征刘武周。

在与刘武周的部众对峙中,李道宗与李世民分析了战场的情况后,随后,李道宗向李世民提出坚守城池不主动出击,以此来消耗敌人的计策。这项计策得到了李世民的采纳,唐军始终不出城只防守,最终敌人因粮草不足而撤退,李世民带领李道宗乘胜追击,他们的军队大获全胜,最终夺得了河东要地。弱冠之年的李道宗在此战役中功不可没,逐渐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

在唐朝初期的统一大业中,李世民和李道宗相继击败了王世充窦建德的势力,屡建战功,最终在公元621年,唐朝终于迎来了统一,为唐朝盛世奠定了基础,可是就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却又着无情的杀戮。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最是无情帝王家,兄弟反目成仇,李世民射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不久之后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的新一任皇帝。由于李道宗和李世民的关系甚好,玄武门之变不但没有波及到李道宗,反而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李道宗也全力以赴的效忠唐太宗李世民。

镇守边疆,杀敌无数

公元622年李道宗被封为灵州都督,镇守唐朝西北地区,防止敌人入侵。此时突厥军侵犯唐朝边境,李道宗誓死保卫城池,并找到了敌军的弱点,一举将敌人歼灭。当边疆胜利的消息传到朝廷之后,唐高祖李渊夸赞李道宗的勇武,并封他为任城王,继续守卫边境。

公元629年,突厥军再次侵扰唐朝,唐太宗任命李道宗、李勣、李靖等人集结了十万人马,兵分六路反击突厥军,李道宗在灵州击败了突厥军。次年,唐军继续与突厥军作战,李道宗俘获颉利可汗并将他压制送回长安,敌军的首领被俘后,其余的部队也相继投降唐军,至此,唐朝北部的边境十多年再无战事,李道宗也因此被封为刑部尚书。

在随后的几年里,李道宗西灭吐谷浑、东征高句丽、北破薛延陀,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使唐朝的地位在周围其他国家中越来越高,威名远扬。唐太宗李世民越来越欣赏他弟弟李道宗的军事能力,唐太宗李世民说道:“勣、道宗用兵不大胜亦不大败,万彻若不大胜即须大败”,将李道宗、李勣、薛万彻三人并列为三大名将一同夸赞,可见,李道宗在唐太宗李世民心中地位之高。

护送文成公主,壮唐朝国威

公元634年,松赞干布遣人到大唐,希望可以迎娶文成公主,但是被唐太宗所拒绝,松赞干布一气之下集结军队直抵唐朝边境以此威胁唐太宗李世民将文成公主嫁给他,这不仅遭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拒绝,而且唐军也击败了松赞干布的军队。随后为了以表诚意,松赞干布派遣使节来到长安谢罪,并且再次请求唐太宗李世民将文成公主嫁给她,最终唐太宗李世民答应了他,允许了这次的通婚。

为了使文成公主安全的抵达,唐太宗李世民派遣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一路上,李道宗尽心尽力地护送文成公主,车队所经之处都安然无恙。到达目的地之后,李道宗与文成公主告别后回到长安复命。

李道宗被丑化千年的原因

现如今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许多以唐朝初年为背景的电视剧都把李道宗描写成为一个奸佞小人来进行抹黑,这些电视剧抹黑李道宗,是因为李道宗晚年受牵连被贬这件事所造成的。唐太宗去世后,唐高祖继位,此时的李道宗早已远离官场,不再参与国家任何的政事,可是尽管如此,也没能躲过官场的牵连。

唐高宗初年,薛万彻与房遗爱、柴令武等人密谋拥立荆王李元景,意图谋反,结果这件事意外泄露,最后被唐高宗处死,这件事情的发生牵连了很多皇亲国戚,原本李道宗已经离开官场多年,可是李道宗与长孙无忌关系很差,于是长孙无忌就诬陷李道宗与这件事情有关,即便李道宗极力的证明自己的清白,可是却无能为力。事后唐高宗罢免了他的官位并削去了他的爵位,流放象州。

此时的李道宗年老体弱,再加上情绪上悲愤至极,在去往象州的途中患病身亡,享年五十四岁,一代名将年轻时驰骋疆场,有着赫赫之功,晚年却遭遇官场上的牵连,郁郁寡欢,他的爵位和名誉直到武则天时期才被恢复过来。

在电视剧《薛仁贵传奇》中,李道宗被描绘成经受不住诱惑,设法陷害薛仁贵的奸诈阴险之人,在小说《薛丁山征西》中同样也被描绘成小人的形象,这些形象严重不符合唐初时期的历史,这是对历史人物的不尊重并且错误的引导了人民大众。

文化工作者在创作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时,需要根据正确的史实加以创作,不能脱离史实,架空历史、虚构历史。只有将文化产业的质量不断地提高,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以此满足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而作为观众在欣赏一部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艺术作品时,应当加以辩证的眼光进行欣赏,只有这样,中华文化才能得以兴盛,才能更好的尊重历史,了解历史。

更多文章

  • 原来我们误解了匈奴2000年,推翻这一切的竟然是一尊铜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他们的了解,是从一本叫做《史记》的书开始的,这本书曾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后裔,居住在北方,居住地会随着自己养殖的畜牧而转移。在汉人的世界里,世界上所有的蛮族,都是华夏的子孙,所以匈奴人自然也不例外。而司马迁将匈奴的先祖归为是夏桀的庶子,也就是淳维,可是却没有确切的依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匈奴人自己

  • 李白的这首诗,香艳极致却不污,引人无限遐想,网友:不愧是诗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字太白。出生于长安元年(701年),关于李白的身世,一直以来都是个谜。史料记载,李白从小就是一个文学天才“五岁诵六甲”,十五岁时便有自己的成名作了。社会上许多的名流都十分推崇李白。李白十八岁的在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市内)读书的时候,就经常往来周围的各个县郡,增长了不少的阅历和见识,开元十二年

  • 李白唯一传世书法,放大10倍却发现瘦金体,专家:起码10亿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的诗都有一种气势磅礴,飘逸洒脱的感觉,除了擅长写诗词之外,李白也喜好书法。虽然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李白留下的书法并不多,但他的唯一绝世真迹《上阳台帖》保存在故宫博物院,从这幅书法作品中也能感受到李白书法的艺术美。放大10倍,为何李白的书法出现了宋徽宗的真迹?李白的这幅《上阳台帖》能够保存到现在

  • 周瑜死后,留下一小将,诸葛亮终身不敢伐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赤壁大战胜利后,曹操溃守北方。刘备、孙权双方,为了争夺荆州地区的利益,上演了各种阴谋、阳谋,周瑜更是使尽浑身解数,亦要和他眼中的诸葛村夫比个高低。结果他的计谋全被诸葛亮识破,而且诸葛亮每次都还可以重重的反击周瑜,制造了脍炙人口的“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不仅没有夺回荆州,还让孙权损失惨重。最终周瑜吐

  • 周瑜去世时年仅36岁,他貌美如花的妻子小乔最后怎样了?令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瑜简介及后代,周瑜多大岁数去世,历史中周瑜真的和小乔结婚了吗

    周瑜原本就出生于世家大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在汉朝居太尉之职。巧的是周瑜和孙坚的长子是同年出生,年纪一般大。初平元年(190年),孙坚兵讨董卓,周瑜家便住在寿春。孙家在江淮一带十分的有名,因此周瑜便慕名前去拜访。周瑜和孙策都是志向远大的人两人一拍即合,一见面便引以为知己。孙坚常年在外征战,周瑜劝

  • 此人用十年时间给武则天设下谜局,最后让大唐王朝重新屹立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唐武则天简介,陈易穿越大唐武则天时代,大唐开局就逼武则天退位小说

    狄仁杰是唐朝重臣,他在政期间勤勉为公、秉承正义、一心为民,重审了不少的冤假错案,深受百姓喜爱。武则天当政后,狄仁杰作为前朝遗老自然不受重视,他被流放到遍地都是淫祠的江南之地做巡抚时,肃清了当地不良社风。在同年九月,他担任豫州刺史,因长远眼光挽救了若干年后的李唐江山。他的上任刺史李贞因谋反未遂自杀,武

  • 杜甫的一首经典诗词,开篇惊心动魄,堪称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安史之乱,空前绝后的悲剧不仅废掉了李隆基,就连杨玉环也葬身于其中,很多文人志士对此感慨颇深,创作出一首首诗词流传至今。比如杜甫的《春望》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在国外日本也是家喻户晓,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萧条,保守战乱之苦的人们希望能从《春望》这首诗中,获得精神上的共鸣与慰藉。诗人将这种感情宣泄在作品里

  • 台西遗址出土世界最早的铁器,比西汉领先1000年,专家:改变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应该听说过仰韶文化吧,几十年前的时候我们的考古队在河北发现了一座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也就是著名的台西遗址,当时新中国正处在大力建设当中,自然而然河北藁城市也在其中,可是谁能想到的是在大力建设的过程中,却有村民意外挖出了青铜器,当时这个消息自然会引起藁城市考古队的注意,为此当时藁城市考古队得知这个

  • 同时曹魏名士,为何会从亲家却变生死仇敌?夏侯玄和司马氏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夏侯玄和司马师都是曹魏正始年间名士,此外二人又是亲家,这个时期虽然偶尔也会有冲突,但仅仅只是学术上的分歧。随着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作为曹氏代表人物的夏侯玄更是直接与司马师成为了政敌,而且是完全不可调节的关系。司马兄弟夏侯玄与司马师曾经齐名,都是正始年间名士。夏侯玄的父亲是曹魏重臣夏侯尚,他的妹妹夏

  • 李白独自登楼写下一首诗,开头第一段就惊艳了,美得令人心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一个诗歌的盛世,曾涌现过灿若星河的诗人,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便是有着“诗仙”之称的李白。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都会喜欢上李白,喜欢上他的诗。杜甫夸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苏轼赞其有:“英玮绝世之姿”连大词人辛弃疾都写了一首《忆李白》,将他对李白的敬佩尽数倾赋于诗中。李白写下的好诗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