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他们的了解,是从一本叫做《史记》的书开始的,这本书曾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后裔,居住在北方,居住地会随着自己养殖的畜牧而转移。在汉人的世界里,世界上所有的蛮族,都是华夏的子孙,所以匈奴人自然也不例外。而司马迁将匈奴的先祖归为是夏桀的庶子,也就是淳维,可是却没有确切的依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匈奴人自己也这样认为了,比如历史上一个名叫赫连勃勃的匈奴人,在建立自己的政权后,就将自己的国家称为“夏”。
之后,淳维联合了在大漠里游牧的戎狄们,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种族——匈奴。从商周一来,淳维的子孙都是华夏子孙的死对头,他们还会不停地更换名字,譬如荤粥、戎狄等等,他们就像悬在华夏子孙头上的一把利剑,时刻威胁着农们的生活。
从古人的观点来看,国学大师王国维相信,后来的周人所说的戎狄,正是匈奴人的祖先,这一观点,也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但是,客观条件和时代的束缚下,人们的认识也被束缚了,匈奴想来是来去无影踪的,他们的足迹曾遍布东亚、北亚和中亚等许许多多的国家,而且一些域外文物的发现,也极大的冲击了之前的说法。
大家都知道,匈奴人以放牧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而这种生产方式,比农耕和半农半牧的经济方式产生的还要晚一些。后来,考古学家们又发现,周人所说的戎狄,也会和华夏人一样,采取农耕的经济生产方式,比如商代晚期到西周中期的陕西平原崴的寺洼文化,这些都是戎狄的主要起源。
而且,这些戎狄的农耕技术虽然十分落后,但是居住情况也都是十分稳定的,和随波逐流的匈奴人也是大为不同的。
除此之外,两者在作战方式上也有不同之处,匈奴主要是以骑马和射箭为主,而戎狄的作战方式则和华夏没什么差别,都是以车兵和步兵为主的。
所以,从上述的种种证据来看,匈奴绝对不是戎狄,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我们就已经被误导了,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
上个世纪,一位苏联的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一个村庄的附近,发现了一处墓地,而通过这个墓地,考古学家们也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也就是青铜器文化。夏代晚期到殷商早期,一场气候的巨变也改写了一群北亚的百姓的命运。
由于气候突然变冷,草原已经不再适合发展农业,为了活命,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随波逐流,便逐渐的形成了历史上的第一批游牧民族。
好物推荐
:
自从中央电视台播出《国家宝藏》以来,我国的文物得以走入千家万户,为普及我国珍贵文物,根植民族自信,咱们专门推出了2020年国宝日历。国宝可以变成日历,而日历也能向我们介绍国宝。
相比于普通日历,这个日历显得尤为特殊。因为每一天,都印着历朝历代的国宝。这本日历不仅记录了我们现实的时间,还通过国宝,追溯着中华五千年的辉煌文明。
跟着日历,我们可以详细阅读这些国宝的来历和历史,加深我们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可以说,2020年有366天,就有366个国宝。过完每一天·,都像是逛了一次国家博物馆,就像是一场穿越千年的历程。
马上2020年到了,该到换日历的时候了。这件做工精美的日历,将是您给自己在新一年最好的礼物。同时也是走亲访友最好的选择。这套日历仅仅49元,双十一还做活动,第一天买,第二天就到货啦!
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个学习中国历史和国学的历程。通过日历,他们的历史知识便可以慢慢无形的积累了起来。请点击下方横条购买。
); }
国家宝藏:2020日历
¥49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