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后的秦王:战国的第7场受降仪式,这次下跪的却变成了秦国

最后的秦王:战国的第7场受降仪式,这次下跪的却变成了秦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606 更新时间:2024/1/30 7:20:17

《大秦赋》到了后期,有一个场景频繁出现,这就是受降仪式,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国家的君主,赤裸着上身,手里捧着玉玺,嘴里含着玉佩,

许多人都觉的这样的礼仪有点侮辱性质,这才古代已经是恪守古礼的典范了,投降一般也就意味着自己和宗族的姓名能够保全。

君主的话,总是不忘说一句,希望能保全本国的百姓,这句场面话一般都是要说的,显得自己投降不全是为了自己。

战国七雄,秦国打败了东方六国,一共是六长大国的受降仪式,每一次都是秦王高高坐在大殿之上,听着他国的祈降之词。

[var1]

之后秦王会发表一通讲话,数落一下面前的这个君主或者是代表,有的君主还没来得及进咸阳,就死掉了,但这个仪式必须有。

一方面是做给天下人看,一方面也是给报告给秦国的列祖列宗,秦王政又为秦国打下了一片江山,直到第六场,齐国的投降,天下一统,嬴政终于向列祖列宗宣布了一个秦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好消息,东方六国全美消灭了,秦国终于实现了统一天下的夙愿。

秦始皇万万没想到,短短十四年后,受降仪式又一次发生了,这一次秦王依然是主角,只可惜这一次,秦国这个主角变成了,跪在地上祈求投降的那一方。

[var1]

而投降的主角就是末代秦王,子婴,严格来说,嬴政是倒数第二代秦王,中间的胡亥并不能算是秦王,这么说来历史真的很有趣,秦国统一天下,以受降仪式开始,却又以受降仪式作为终结,顺带着连秦国这个存在了563年的国家也彻底消失了。

可是关于末代秦王,我们知道的并不多,但依然可以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找到线索,让我们看一看这个末代秦王的真实模样。

秦始皇最后一次出游突然死在了沙丘,于是赵高李斯,便合谋搞了一场政变,篡改了遗诏,杀死了扶苏,立了胡亥继位。

如果这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宫廷政变,也许秦朝还不至于灭亡的那么快,问题就出在赵高的碰着和胡亥的得位不正,引发的惨烈结果。

[var1]

赵高膨胀了,他要彻底消灭,跟他作对的人,指鹿为马就是赵高权势的一次经典体现,赵高为了权力,杀死了蒙恬蒙毅,蒙氏家族三代为秦国出力,深受几代秦王的信任。

这次无辜被杀,弄得咸阳城人人自危,赵高并不满足,杀完武将杀文臣,当时秦朝的左右两个丞相,分别是李斯和冯去疾,全部都被赵高除掉了,这样的手笔,明显是朝着让秦朝亡国去的呀。

赵高稍稍安分一点,胡亥有不安心了,因为得位不正的恐惧一直萦绕着胡亥,最终他把忧虑告诉了赵高,习惯用杀人解决问题的赵高,这次给秦二世出了一个更狠毒的建议,杀光胡亥的哥哥姐姐们,这样就没人能够威胁到胡亥的地位了。

最终赵高和胡亥杀光了胡亥的哥哥姐姐,一场惨剧在咸阳城就这么发生了,然而这还不够惨,最终赵高又把胡亥给杀了。

如果赵高跟嬴政有仇的话,那把嬴政的子女杀完,也算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复仇了,赵高杀了胡亥之后,立了子婴。

[var1]

这一次赵高终于走到了终点,子婴看着名字挺奇怪,但是也是个狠角色,他看不惯赵高的胡作非为,诛杀可赵高极其党羽,最终为那些秦始皇的子女们报了仇。

子婴身世成迷,有人说是扶苏的孩子,我觉得不可能,赵高是不可能立扶苏孩子的,扶苏都是他 弄死的,怎么可能立他孩子,而且始皇死时年仅50岁,扶苏年龄大约为30岁左右。

《秦始皇本纪》中叙述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其子年龄至少有15-20岁左右,推断子婴年龄当为35-40岁左右,比秦始皇小10-15岁左右,与扶苏年纪大致相当。

从年龄上了子婴不可能是扶苏的孩子,而且从胡亥和赵高除去秦始皇子女这件事看看,胡亥做的就是彻底消除对自己位置产生威胁的人,秦始皇这一支基本上不可能再有活下来的。

综合上述来看,尤其是从年龄上推断,子婴的身份应该是秦始皇弟弟成蛟的孩子,正是这种早就是失败者没有威胁的身份,才最总让他活了下来,最后被赵高立为秦王。

[var1]

但这也不重要看了,尽管子婴的才能非常大,各项能力都非常出色,完全不是胡亥这种人能比的,可惜已经回天乏术。

最后一场投降是子婴向刘邦的投降,原本因为这一切还像从前一样,但项羽一来,彻底玩完,子婴被杀,一切都结束了。

历史把子婴推到了前台,可惜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你举得如果子婴时间足够多,他能够挽救秦朝吗,欢迎留言讨论。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筹军饷曹操都要盗墓,那蜀汉靠什么负担战争?其实也好不到哪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建国时期蜀汉地图,盗墓是谁为曹操提的建议,古代军饷

    导语: 据说三国时期雄霸一方的蛮主曹操,曾经为了养活军队去盗墓攫取金银财宝。势力庞大的曹魏,为何会盗墓养军,其中有什么难以言明的事?作为曹魏主要对手的蜀汉,势力不如又是怎么养军的? 一、曹操没钱养军队,竟想到盗墓赚钱 "东汉末年分三国",导致这样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内部政权争斗过于激烈。地主

  • “楚国”之名源于“国母”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荆”、“楚”二字都是荆的意思,落叶灌木。但作为国名,这两个字只出自“Viaxa”?2008年7月,清华大学校友捐赠了一批战国竹子,共2388件,被誉为“清华简”,价值不菲。假设”。[var1]《楚居》是清华竹简上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一篇提到了楚先君的洞熊:洞熊的妻子于丽生下了一个孩子丽姬

  • 大秦是个壮丽的悲剧,理想的破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是个壮丽的悲剧,理想的破灭,同时也是大秦时代天下人身怀理想的悲剧,天下间最大的悲剧,不是死亡,而是理想的破灭,特别是以理想为生的人。也许在未来的岁月里,都要独自去面对危险和艰难,或许你永远都不会像其他的孩子,享受父母的呵护和温暖。但是你要记住一点,你所拥有的爱,并不比任何一个人少,你的生命,原本

  • 此次伐韩,寡人不要城池,只要韩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此次伐韩,寡人不要城池,只要韩非一开始听嬴政CV实在出戏,感觉完全不像想象中秦王声音的沉着厚重。在我看来过于薄情寡义、反复无常而韩非声音圆融悦耳,不免失望。然而细听几遍,又觉得这确实适合始皇。尽管不深厚、听不出挥剑决浮云的气魄,但这种不辨喜怒、感情永远与理智一分为二的寡仁义孤独,难道不正切合千古一帝

  • 蜀国灭亡后,西晋为何等了十几年才消灭东吴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晋为什么灭掉东吴,西晋末年东吴旧地图片,蜀国被灭时东吴在干什么

    一首先,这是因为蜀汉灭亡后,益州爆发了钟会之乱。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此战,司马昭调集了18万大军,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面对曹魏大军,蜀汉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在姜维和钟会僵持的时候,邓艾趁机率军偷渡阴平,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后

  • 韩信一生数场大战,兵家四圣之一,最后毁在了朝堂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是兵家哪一派,兵家四圣,古代兵家四圣是哪四位

    [var1]韩信的出身韩信在没有从军之前,就是大众眼中实打实的废物。堂堂一个五尺男儿,连自己的温饱都解决不了,靠着妇孺的施舍,而且恬不知耻的,一次次的跑去,直到别人的怜悯之心用尽,还埋怨别人。一点感恩之心也没有。韩信年轻时期,不被待见,尤其胆量甚小。在面对年轻的屠户时,自己身佩宝剑,屡屡被挑衅,依然

  • 考古队挖出一条密道,直通汉代皇后寝宫,考古专家:刘邦死不瞑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陵墓为什么不发掘,太后寝宫下竟然有密道,刘邦的陵墓有没有发掘

    时光流转,岁月如歌,曾经辉煌一时的汉代长安城早已淹没于黄土之下,巍峨的长乐宫、未央宫也都变为了地下的残垣瓦砾。 建国之后,陕西省考古队就开始有计划的,勘探沉睡在地下超过2000年的汉代长安城遗址,经过数十年的积累,考古队已经渐渐摸清了汉代长安城的大致位置。1981年,一支考古小分队被派到汉长安城遗址

  • 此春秋小国多次打败外族,和大国关系良好,传了二十代超过五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三十六国列表,古代抗击外族入侵的英雄,古代外族入侵

    熟悉春秋战国时期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当时所谓的周天子到后期,基本就只是个摆设,各诸侯国已经各自为政,经常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攻打,整个中国处于一种群雄割据的分裂局面。尤其到了战国时期,小国已经被大国纷纷吞并,逐渐形成了七国并立局面。在西周的时候,有这么个小国家,国家虽小却多次打败外族,并且和大国保持

  • 考古队意外挖出纪信墓,出土大量陪葬品,揭开了刘邦真实的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知道刘邦的心腹纪信吗?纪信这个人和刘邦长得很相似,可以说达到了神似的地步,而且纪信此人非常的忠诚于刘邦,他认为刘邦日后必定能成大业,为此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帮助刘邦。 当时的刘邦和项羽相比那简直是不堪一击,为此项羽将刘邦封为了汉王,封地在极其恶劣的巴蜀之地,这明显就是制裁刘邦,巴蜀这地非常

  • 昭君本来面目恢复之后,方知汉元帝为什么没有留她并把她嫁给匈奴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昭君去哪和亲匈奴在哪,元帝见昭君全文,王昭君在哪个皇帝时期嫁给匈奴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却不归。”此诗中“明妃”是指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王昭君据说相貌十分出众,就连天上飞来飞去的大雁看到她的颜值也忘了展翅翱翔,最后从天而降。说起这句话难免使人心潮起伏,古代皇帝都是高高在上的人,那有着这样绝色美貌的王昭君为什么不在宫中受汉元帝封妃,而是远嫁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