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子写诗求饶,武则天还是不放过他,他的诗却成为千古名作

太子写诗求饶,武则天还是不放过他,他的诗却成为千古名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903 更新时间:2024/1/1 11:08:11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黄瓜台辞》

历朝后宫有无数美貌佳人,三千佳丽中不乏有文武双全,睿智过人的女才子、女政治家;可是,只有武则天能够从她们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封建王朝几千年中惟一的女皇帝,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倘若了解历史,会知道在武则天之前,出过一位擅权的吕后,可是还没来得及有什么作为,便被皇权连根扫除;还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赵飞燕,在她之后,接踵而至的有杨玉环,不过她们最终都未能摆脱任皇权宰割的厄运。唯有武则天,不仅能从既有皇权李治的手中夺权,称制于新皇帝,甚至还亲自称帝,成为正史唯一承认的一位女帝。

在她的统治下,当时的中国继续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第一帝国的强劲势力,功盖半个世纪之久。令数千万子民佩服得五体投地,由衷地拍手叫好。武则天的所做所为,彻底打破了中国社会长期以来一以贯之的“夫为妻纲”的伦理传统,完全颠覆了中国男权社会长期以来男性专有的皇帝宝座。常言道“虎毒不食子”,而想要坐上皇帝宝座的武则天却要亲手除掉自己的骨肉。毕竟她所坐的位置,本该自己的亲生骨肉所继承,就连太子写诗求饶,武则天还是不放过他,最终的悲惨结局让他的诗成为千古名作。

一、大儿子的悲惨结局

武则天的亲生孩子有四个,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李旦。熟悉历史的人知道,她曾经称制于老三和老四,也就是李显和李旦,后来野心渐渐瞒不住了便废了皇帝亲自登基。那么她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去了哪里呢?其实二人的悲剧命运和武则天都有很大关系。在公元656年,武则天给李治皇帝吹枕边风,劝他立自己的大儿子李弘为太子。最终如她所愿,现有的太子被废,李弘成为太子,事实上这才是她大儿子噩梦的开始。

李弘可圈可点的表现让皇帝和在朝百官都赞不绝口,只有武则天产生了危机感。眼看着老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马上就要让有能力的李弘即位了,这让她开始担忧:假如李弘真的称帝了,一定不利于自己在背后操控权势。于是在她的极力反对下,太子被百般压制,最终年仅24岁的太子李弘中毒而死。即使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李弘是死于武则天的手下,不过从李弘死后的既得利益者是哪位来看,那武则天有很大的嫌疑。

原因在于李弘死后,老皇帝的积极性一落千丈,更加不愿意治理朝政,这让武则天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不过一朝不能没有太子,她的二儿子李贤被立为太子了。让武则天想不到的是,李贤各方面的能力都超过了李弘,更加出色的他显然成了武则天的第二个心腹大患。于是渐渐地宫中就有了这样的传言:李贤不是根正苗红的太子,他是武则天的姐姐所生。这个看似荒诞的传闻深思之后和武则天一定离不了干系,难道她会不知道李贤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吗?

二、二儿子李贤的求和之诗

武则天并不站出来澄清这一谣言,反而坐视不理任之渐渐发酵,这一切愈演愈烈,李贤看着渐渐和自己站在对立面的母后感到脊背发凉,朝不保夕之间写下了引言中的《黄瓜台辞》。其中以瓜藤和瓜来比喻武则天和他的孩子们,包括身处险境的自己。其意为瓜藤和瓜本为一体,一棵瓜藤上被摘掉一个瓜那剩下的瓜会汲取到更多的营养,本是好事,可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摘瓜”,那就只剩下瓜藤了呀!

北宋诗集《乐府诗集》中记载,李贤做完这首诗就命乐工在宫中常常吟唱这首诗,企图能够让武则天听到之后有所感悟。遗憾的是他的聪明脑袋没有意识到武则天觊觎大位的疯狂计划,因此,武则天并没有任何触动,最终李贤被贬为庶人,放逐出长安城,后又被逼迫自尽了。这很难说不是刚登上皇位心有忌惮的武则天的旨意。

结语

《黄瓜台辞》与流传千古的曹植曹丕所逼迫做的《七步诗》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堪称古代乞求和睦诗词的双子星。不过武则天并不是曹丕,她没有放过自己的亲生骨肉,亲人之间做到这一步也是十分让人唏嘘了。古训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也就是家和才能万事兴的意思,希望面对权力的人都能保持清醒,避免骨肉相残的惨剧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黄瓜台辞》

《乐府诗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明明有16个皇帝,可为什么只有明十三陵?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十三陵起止分别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成祖永乐朱棣和最后一个皇帝思宗崇祯朱由检的陵墓。可是明朝一共有16个皇帝,其他的三个呢?十三陵其实全称应该叫“明北京十三陵”,因为除了北京,在南京也有个明陵,就是大明鼎鼎的南京明孝陵,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其次,第二个皇帝惠帝,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被他的叔

  • 吞并半个中国的吐蕃帝国,被李泌用连环计剿杀,挽救了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李泌年轻时,在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一段轶事。虽然故事纯属虚构,但真实历史中的李泌,对唐朝的贡献之巨大,可以说是无与伦比。李泌策划了平定安史之乱的“平乱诀”,更提出了绞杀吐蕃帝国的“平蕃策”,直接为大唐王朝延命百年,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战略大师之一,唐朝宰相、邺县侯:李泌(字长源)堪与管仲【尊王攘夷策】

  • 宋徽宗与李师师成佳话?考古专家:他们约会的地道,至今仍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宋徽宗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他执政25年,政治腐败,社会动乱,当金军攻入京城的时候,他和他的儿子宋钦宗被金兵抓了起来,关了九年,最后客死金国。徽宗才华横溢,在诗琴书画方面造诣很深,他的字体被称为“瘦金体”,后世评价“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李师师,生得极美,声音也极好听,汴京有名的花魁。她自幼

  • 吐蕃国师鸠摩智动辄以吐蕃威胁他人,难道他以为还在唐朝|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吐蕃护国大法师鸠摩智,鸠摩智vs王语嫣完整版,鸠摩智gif

    《天龙八部》中,鸠摩智一方面自身武功高强,一方面也仗着吐蕃的威势,雄强霸道,狂妄自大。但是,不得不说金庸对吐蕃的印象还停留在唐朝,不知道到了宋朝,吐蕃已经相当衰落,甚至一度还被北宋消灭过的史实。鸠摩智真要是吐蕃国师,不应该到处乱浪,而应该像历史上的吐蕃僧人那样致力于复国。鸠摩智道:“我吐蕃国主久慕大

  • 历史上最牛的女奴隶,她是成吉思汗的养母,她死后五大帝王为其抬棺送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奴隶,几千年的历史上最悲催的存在,在夏商周时期都是祭祀和殉葬的牺牲品,可谓惨绝人寰,但历史上有逆袭的奴隶,史上唯一从奴隶逆袭成为皇帝的传奇人物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石勒,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一个特殊的女奴隶,她虽然一生为奴,但是死后却有五大牛人为其抬棺送葬,可谓风光无限,历史仅此一例,这位传奇的女奴隶就

  • 土木堡之变,明朝二十万精锐全军覆没,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明代中后期,明朝边患问题突出,有“南倭北虏”之说,“南倭”指骚扰明朝东南沿海的倭寇,“北虏”指骚扰朝北方边境的蒙古族,蒙古瓦剌部于正统十四年大举南侵,掳走明英宗,重创了明朝政府。后来俺答汗收服蒙古各部,于嘉靖二十九年兵犯大同,以武力胁迫明朝开市通贡,后又多次滋扰蓟辽地区,可以说此时的明王朝面临着空前

  • 他是南明的崇祯,实际上比崇祯还要辛苦悲惨,最后绝食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于是在这个尊贵的位置上,上演了无数人性的丑恶,历史上的许多君王,暴虐,好色,穷奢极欲。挥霍这天下财富。但也有几个命苦的,享福没享成,辛苦一世,还把自己的命搭了进去。其中明朝的崇祯算一个,他生于末世,强自挣扎,希望挽狂澜于即倒。然国运如山,回天乏力,终是身挂歪树,雄心落空。崇祯当皇帝,没有享乐,他就像

  • 她是李世民一生最爱的女人,两人12岁就相识,死后李世民为她破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最爱的一个女人,李世民一生最宠的妃子,李世民真正最爱的人是谁

    极其特殊的身份地位,也让每个皇后都有了母仪天下的姿态和无上的权力,许多雄心壮志皇后还利用这些条件壮大自己的实力,最后甚至达到干预朝政的地步。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却不是这样皇后,而是另大唐帝王,唐太宗无比喜爱的皇后,长孙皇后。说起这个女子和李世民的故事,那还真是一段佳话。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姻缘早在长孙十

  • 为朱元璋陪葬的女人的死法有多惨?数量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陪葬与殉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殉葬制度,是使用“活人殉葬”,在我国封建社会由来已久,在我们看来是一种抹灭人性的制度,应该废除。陪葬制度,实际上是到了汉唐时期,因为人口减少和地位提高,改殉葬制度为“陪葬制度”,也就是功勋大臣死后陪葬于皇陵,这也成为了一种忠臣独有的荣耀。可惜到了明朝,在朱元璋的统治下

  • 满江红过后,让我们看看岳飞不为人知的神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岳飞的十大感人事迹,满江红岳飞原文101字,岳飞的满江红是什么意思

    岳飞(1103-1142)生于北宋襄州汤阴县永和乡小坂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财源镇程刚村)。中国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和民族英雄。岳飞的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杰出的武将,也是宋代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连河连项计划的创始人。在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浚、刘光世)中排名第一。 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