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牟中珩

牟中珩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24 更新时间:2023/12/29 13:45:20

牟中珩(1898年—1981年),字荆璞,山东烟台黄县(今龙口市)大牟家村人。原国民党将领,陆军中将。历任51军军长、山东省政府主席、第10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第二绥靖区1945年10月建于武汉,1946年1月移驻济南。司令官王耀武)。解放后历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山东省政协驻会常委。

基本资料

中文名:牟中珩

别名:荆璞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

出生日期:1898年

逝世日期:1981年

职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

毕业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性别:男

军衔:陆军中将

人物生平

牟中珩,山东黄县人。父亲牟克全,字双亭,当过黄县公立第一育英学堂的校长,黄县的视学员,辛亥革命中,牟克全加入了同盟会。牟中珩深受其父影响,崇尚革命党人舍身救国,视死如归的精神,从小立志做一名军人。他中学毕业,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科第九期第四队学习军事。其间,因军阀混战而一度辍学,回黄县教授军事体操。他对己要求严格,为矫正自己口吃病,曾废寝忘食,唱念岳飞名篇《满江红》。1923年军校毕业,在吴佩孚所属的赵荣华部第18混成旅任少尉军事教官。牟中珩身材魁梧,操场动作十分出众,颇受吴佩孚赞赏。吴佩孚发现他有口吃病,让他当校阅指挥,并特许他用报告单代替口头报告。1925年刘文辉向部队官兵发鸦片,以代替军饷,一贯洁身自好的牟中珩对此十分不满,毅然辞职还乡。翌年,受军校同学赵亨宝推荐,到张宗昌部第65师任中校团副。不久升为团长,驻防安徽省萧县“清剿”土匪,荣获萧县“除暴安良”的锦旗一面。张宗昌帮助孙传芳进攻北伐军时被打败,牟中珩离开了这个部队。1927年11回乡,帮助父亲教书和种地,从此结束了他在直鲁联军的军事生活。1927年直系军阀败北后,张学良邀请于学忠任镇威军第20军军长。牟中珩早在吴佩孚第18混成旅时,就深受于学忠喜欢,后来牟中珩便投奔于学忠,先任司令部中校参谋,不久升为上校参谋处长。1928年6月,张宗昌被北伐军及上海工人驱逐出上海,企图出关北逃大连,投靠日本,牟中珩建议于学忠做好防御准备。于学忠根据张学良的指示,不准张宗昌出关,派牟中珩出动兵力,向张宗昌部的留守营昌黎一带进逼,并与长城守军相呼应,构成封闭式包围圈,将张宗昌活捉,押送给张学良处置,为民除害。1931年7月,盘踞河北邢台的石友三叛乱,企图进占天津,张学良命于学忠部迎击。于学忠采纳牟中珩的建议,在保定以南的望都境内,布成钳形的阵势。同时派小部队南下,与石友三部相遇,轻触即退,诱敌深入。于学忠一举歼灭石友三大部,牟中珩为这次胜利做出了贡献。1932年8月,于学忠调任河北省主席,牟中珩任23旅参谋长。

1935年,牟中珩由团长升为师长,8月中下旬,牟中珩被任命为114师少将师长。

1936年12月11日下午2时,师部无线电台忽然收到于学忠由西安发来的指明牟师长亲译的急电。牟中珩从中得知张学良决定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于学忠令牟中珩率114师星夜赶到兰州,协助驻兰州的113师解决朱绍良的甘肃绥署及各部。11日下午,牟中珩率领114师沿着黄河北岸的崎岖山路,以急行军的速度向兰州疾进,拂晓到达兰州,配合113师出其不意地占领兰州绥靖行署电台,扣留了全部飞机,把朱绍良部全部缴械。他还与中国共产党驻51军联络员解方取得联系,袭击了集中营,释放了全部的所谓的红军政治犯,保证了51军控制兰州的军事计划的实现。控制兰州是“西安事变”的重要组成部分,牟中珩为此做出了特殊贡献。

“七·七”事变后,51军在淮阴地区进行整编。为防止日军海上登陆,51军开赴青岛,担负保卫青岛的任务。1938年2月2日晨临淮关之敌千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强渡淮河。师长牟中珩令680团团长于学道沉着迎战,连续打退日军多次强渡。2月8日,牟师长率342旅,与敌人进行白刃战,使登陆200敌军无一生还。淮河阻击战,牟中珩不惜巨大牺牲,与日本侵略军激战,8战8捷,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指挥才干。

1938年11月,于学忠任苏鲁战区总司令,牟中珩任51军军长,撤至鲁南敌后抗战。1939年夏,八路军山东纵队在沂水县南桐峪与日军遭遇,战斗十分激烈,双方呈胶着状态。山东纵队司令员张经武向51军求援。牟军长立刻命令军部仅有的一个特务营和干训班全体学员火速支援。八路军山东纵队得以安全地撤下火线。在支援八路作战中,某营长李洪营擅自撤退,牟中珩立即将其处决。

1942年,牟中珩任山东省政府中学主席。1944年12月牟中珩任第10战区副司令长官,负责徐州对日接收工作。1946年任第2绥靖区副司令长官。1948年9月在济南即将解放的新形势下,牟中珩在高密县被华东野战军所接收,遂进入禹城解放军官训练团。1966年4月,牟中珩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多年来,为《文史通讯》撰写了七八万字的史料价值很高的文章。1978年牟中珩任山东省政协驻会常委。1980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81年3月12日因病与世长辞。

人物评价

牟中珩为官廉洁,不随流俗,不赴宴,也不收受贿赂,因而得到一个绰号“杠子头”。

标签: 牟中珩

更多文章

  • 黄竞武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黄竞武

    黄竞武(1903—1949),原名敬武,字敬和,爱国民主人士,革命烈士。1941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建成后,黄竞武任总部组织委员会委员和国外关系委员会委员,联络海内外人士开展抗日民主运动。中文名:黄竞武别名:原名敬武国籍:中国出生地:上海川沙县出生日期:1903年逝世日期:1949年职业:爱国民主人士

  • 王云阶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云阶

    王云阶(1911-1996),曾用名雪林,山东黄县人(今龙口市)。1911年生,中国著名作曲家。主要音乐作品:《新闺怨》1948/《万家灯火》1948/《丽人行》1959/《三毛流浪记》1949/《林则徐》1959/《阿Q正传》1981等二十余部影片配乐及创作交响乐、室内乐和歌曲。其中歌曲《小燕子》

  • 吕国铨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国铨

    吕国铨(1903—1983),广西容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历任第十八军第九十八师第二九二旅旅长、第九十三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任桂东师管区司令、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副总指挥兼第二十六军军长。1949年底去台湾。1983年8月在台北病逝。中文名:吕国铨国籍:中国

  • 克劳德·雷恩斯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克劳德·雷恩斯

    克劳德-瑞恩斯(ClaudeRains1889年11月1日—1967年5月30日),美国演员。是少数几个凭借出演希氏作品而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演员之一,这个从30年代崛起的性格明星,在众多重要电影中出演黄金配角。中文名:克劳德·雷恩斯外文名:WilliamClaudeRains国籍:英国出生地:英国,伦

  • 黄信介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黄信介

    黄信介(1928年8月20日-1999年11月30日),祖籍福建安溪,出生地是现在的台湾台北市大龙峒(今大同区),原名黄金龙,民主进步党第三届及第四届党主席,台湾民主先行者,对抗威权的反对运动领袖。曾辅佐吴三连、高玉树竞选,在角逐大同区区长落败后,便与国民党分道扬镳。中文名:黄信介国籍:中国民族:汉

  • 林伟俦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林伟俦

    林伟俦,1905年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市水步镇大岭乡兴隆村,是黄埔军校出身的著名将领之一。中文名:林伟俦别名:济泉国籍:中国出生地:广东省台山市水步镇大岭乡兴隆村出生日期:1905逝世日期:1998职业:军人毕业院校:黄埔军校第四期主要成就:抗日时期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军衔: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逝世地点:加拿

  • 王元直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元直

    王元直,字重刚,1909年8月13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文艺高等中学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第一总队步兵前三大队学习,1928年秋毕业。中文名:王元直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市出生日期:1909年8月13日逝世日期:1994年6月6日职业:军人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八军第一师第一团排长

  • 方鼎英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方鼎英

    方鼎英(1888—1976),号伯雄,湖南新化人,国民革命军中将,著名的抗日将领。曾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部长,进行诸多军事教育改革,替北伐军提供了无数精兵。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率部在东北坚决抵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热心于两岸统一,1976年在长沙去世。中文名:方鼎英国

  • 朱赤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赤

    朱赤(1903—1937),字新民,江西省修水县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学员,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作战勇敢,颇有建树。后参加抗日战争,屡立战功。淞沪战场屡挫强敌,后于南京保卫战中,与全体官兵牺牲于雨花台阵地。抗战烈士。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

  • 徐焕升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徐焕升

    徐焕升(1906年—1984年),上海崇明人。江苏医学院肄业,黄埔军校第四期、中央航空学校第一期毕业。曾赴德、意航空学校深造。著名的“纸片轰炸”的执行人。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世界著名的十二位飞行员,中国的徐焕升位列其中。照片上标明:“中国空军徐焕升是先于美军杜立特将军轰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中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