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方鼎英

方鼎英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63 更新时间:2023/12/25 3:24:44

方鼎英(1888—1976),号伯雄,湖南新化人,国民革命军中将,著名的抗日将领。曾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部长,进行诸多军事教育改革,替北伐军提供了无数精兵。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率部在东北坚决抵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热心于两岸统一,1976年在长沙去世。

基本资料

中文名:方鼎英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湖南省新化县

出生日期:1888年4月7日

逝世日期:1976年6月1日

职业:军人

军衔:陆军中将

生平经历

方鼎英(1888—1976),号伯雄,湖南新化县时雍团(今圳上镇)人——传说中的中国古代战神蚩尤的故里。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赴日留学,初入东京弘文学院,三十一年考入振武学校,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12月,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炮兵科。宣统三年五月毕业。归国后,在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任炮兵教官。同年秋,武昌起义,约同士官同学30多人南下,参加汉阳作战。后在岳州镇守府司令部任参谋,兼教练科长。南北议和后,调陆军部当科员,从事炮兵典令及兵学书刊等编译。1917年,再次赴日留学,先后入陆军炮工学校、野战炮兵射击学校,毕业后在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从事研究。

他曾指挥部队参加过多次战斗,并以英勇善战而闻名。

1923年(民国12年),孙中山命湘军组织讨贼军讨伐湘督赵恒惕,方鼎英代理军长,在湘江西岸与敌军激战三十余日,终于挽回危局。旋又奉孙中山命,平陈炯明叛乱,解广州之危。

1925年(民国14年)起,先后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中将部长、教育长、代校长等职,危难时,掩护共产党人离校,保护了革命力量。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为打击北洋军阀发动北伐战争之时,38岁的方鼎英已是黄埔军校入伍生部中将部长、代理教育长、特别党部监察委员兵器研究处处长,负责新生的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和普通科学的补习等。

在北伐战争打响前夕,方鼎英主动请缨参与北伐的要求被身为黄埔军校校长兼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婉拒,蒋委之以黄埔军校代校长兼代教育长。

基于出众的军事素质和强烈的军人责任感,方鼎英向蒋介石进言:“第一军自周恩来先生退出政治部主任后,政治工作涣散,军心有所懈怠,大敌当前,敌军总兵力约七十万,恐难操胜券。”然而,统率第一军的何应钦却不以为然。结果不出方鼎英所料,第一军及蒋介石嫡系王柏龄率领的教导师在与孙传芳部作战中几乎全军覆没。

不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方鼎英找到了为北伐战争出力的途径。他大胆进行军事教育改革,为北伐军输送精兵强将。

他根据各部队的作战需要,增设了特种兵班,改变了黄埔军校单一培养步兵初级军官的格局,并逐步将军校仅有的步兵一科发展到步、骑、炮、工、辎及军事专科等科。另外,为培养优秀军事人才,他提高学生录取标准,提高兵源质量,同时大量延揽军事教育人才。

方鼎英在主政黄埔军校期间,为北伐前线输送了两批共5000多名训练有素的学生军。

1926年10月,方鼎英精心培养的黄埔第四期毕业生即将奔赴北伐前线时举行了一次野营演习,他亲自参加,3昼夜未休息。而在黄埔第四期学生毕业典礼当天,方鼎英因操劳过度而咯血不止,最终导致声音嘶哑两三年。

对于这段经历,方鼎英后来在其自传《我的一生》中写道:“这是我办黄埔军校第四期永远难忘的纪念。”

身在黄埔的方鼎英,时刻牵挂北伐前线的战事。他时常电呈前线,为将士们出谋划策。例如,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和长沙分校的开办,就是方鼎英的意见。此举旨在为北伐军的扩充和延揽人才创造条件。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四处捕杀共产党员,致使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战争中途夭折。同情共产党的方鼎英对此极为反感。同年9月,方鼎英离开黄埔军校。后来他参与了抗战救国事业。

1927年(民国16年)秋,历任暂编第十三军军长、四十六军军长、第一集团军第三军团总指挥,西征军第一路总指挥等军事要职后,深感内战频仍,民无宁日,乃离开军队幽居上海。抗日时期,力主抗日,曾出任第九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九·一八”事变后,方和徐谦、朱蕴山等联合组成抗日会,联系各界人士团结抗日,秘密发行《晨曦》、《怒潮》等刊物,从事救亡宣传。“七·七事变”之后,方出任第九战区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抗战胜利后,与李济深、章士钊联系,从事反内战活动,并在湖南从事和平自救迎接解放的工作,赞助程潜、陈明仁和平起义。

解放后,方历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参加室主任、司法厅厅长、湖南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湖南省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民革湖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76年,在长沙逝世,终年88岁。

大事年表

方鼎英生于1888年4月7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8期炮科、日本东京陆军炮工学校、日本千叶野战炮兵射击学校毕业。

1909年加入同盟会

1911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科教官,同年秋参加辛亥革命,后任岳阳镇守使府参谋处长兼教练科长,1914年任北京政府陆军部中校科员,1917年再赴日本学习军事,曾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从事研究工作.

1921年回国任湖南陆军第1师参谋长,7月任援鄂军总指挥部参谋长.

1923年8月任湖南讨贼军第1军参谋长、代军长.

1924年4月任湘军第1军军长兼1师师长,同年底任北伐军特遣军总指挥。

1925年8月任湘军整理处副监、湖南讲武堂驻粤帮办,10月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中将部长。

1926年4月兼代黄埔军校教育长,7月任黄埔军校代校长兼兵器研究处处长,并兼任黄埔要塞司令。

1927年9月辞职,10月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3军军长,12月任广州政治分会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8年3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并任第46军军长,5月兼任津浦路运输总指挥,参加二次北伐,不久任第1集团军第3军团总指挥,7月任第1集团军第10师师长兼28旅旅长。

1929年3月任讨逆军第1路右翼军副司令兼追击司令,参加蒋桂战争,10月任西征军第1路总指挥兼第44师师长,参加蒋冯战争,12月请假隐居上海.。

1930年4月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组织“革命同志会”力主抗日。

1933年冬在香港参与策划福建事变,反蒋失败后在香港居住,西安事变后回到南京。

1938年任第9战区战地党政分会副主任委员,抗战胜利后任湖南省参议会参议员,在湖南致力于和平民主活动.

1948年在湖南与中共取得联系,组织“迎解军”策动国民党军起义。

1949年8月参加湖南和平起义。

1976年6月1日在长沙病逝。

个人评价

方鼎英将军之子方定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父亲心系北伐,忧国忧民,痛恨北洋军阀割据和帝国主义殖民势力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方鼎英墓在新化县圳上镇方家村的虎形山,有一座特殊的墓庐,弯弯的半月形墓墙,中央耸立一座塔式墓碑,墓后青松挺拔,墓前花草铺地,这就是著名爱国将领方鼎英的墓葬。1981年,省政府协助其子女将其骨灰由长沙移送老家,归葬于新化县圳上镇方家村虎形山。

方鼎英在世时,关心家乡教育事业,早年在圳上创办大熊中学,着力培养人才,提高民众素质。1999年,由省、市外事办联系,日本滋贺县资助,其子女及家乡各界人士合力在原址修建“鼎英湘滋友好学校”。

标签: 方鼎英

更多文章

  • 朱赤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赤

    朱赤(1903—1937),字新民,江西省修水县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学员,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作战勇敢,颇有建树。后参加抗日战争,屡立战功。淞沪战场屡挫强敌,后于南京保卫战中,与全体官兵牺牲于雨花台阵地。抗战烈士。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

  • 徐焕升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徐焕升

    徐焕升(1906年—1984年),上海崇明人。江苏医学院肄业,黄埔军校第四期、中央航空学校第一期毕业。曾赴德、意航空学校深造。著名的“纸片轰炸”的执行人。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世界著名的十二位飞行员,中国的徐焕升位列其中。照片上标明:“中国空军徐焕升是先于美军杜立特将军轰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中文名

  • 任常伦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任常伦

    任常伦(1921—1944),男,汉族,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人,中共党员。1944年7月牺牲时任八路军胶东军区第5旅14团1营5连3排副排长。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萧长华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萧长华

    萧长华(1878-1967),祖籍江西新建,祖辈客籍江苏扬州,生于北京。是著名京剧丑行表演艺术家、卓越的戏曲教育家。从1904年起至1940年止,他在喜连成(富连成)科班任教三十六年,建国后又一直在中华戏曲学校教戏,一生的品德,有很多足以为后人学习之处。在六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前后有上千的生徒,培

  • 郑作民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郑作民

    郑作民(1902—1940),湖南省新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陆军第二军副军长兼第九师师长,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突围战和田家镇保卫战。1940年1月,奉命驰援南宁参加昆仑关战役。临行立下遗嘱,安顿家事,决心与日军决一死战。所部抵广西昆仑关军事要地后,即指挥官

  • 贾鲁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鲁

    贾鲁(1297—1353)字友恒,元代高平(今属山西晋城)人。少年时聪明好学,胸怀大志,长大后谋略过人。1343年诏修辽、金、宋三史,召贾鲁为宋史局官。历任东平路儒学教授、户部主事、中书省检校官、行都水监,其间,针对当时“黄河决溢,千里蒙害,浸城郭,飘室庐,坏禾稼,百姓已其毒”,沿河人民背井离乡,卖

  • 朱程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程

    朱程将军,八路军高级指挥员,革命烈士,浙江温州市平阳县(现属苍南县)矾山镇人。早年就读温州商业学校,1929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6期。1943年9月28日在山东曹县西南地区王厂反“扫荡”作战中,为掩护主力突围,时任的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的他和30多位战友与敌同归于尽。中文名:朱程国籍:中国民族:

  • 侯喜瑞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侯喜瑞

    侯喜瑞(1892年2月23日-1983年2月22日),京剧净角。幼入喜连成科班(后来改为富连成)喜字科,先学梆子老生,又从萧长华、韩乐卿学架子花脸。他出科后拜黄润甫为师,都得实授,颇能再现黄派的神韵。他曾与杨小楼、高庆奎、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孟小冬众多名家合作,曾经在富连成社担任武生净行

  • 黄曼梨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黄曼梨

    黄曼梨(MaryWong,1913年-1998年4月8日),原名黄文素,曾名黄曼丽,生于香港,广东中山人。香港著名粤语电影、电视演员,电影、电视作品无数,经常在电影里演恶家姑的角色。但在早期也演过不少贤妻良母、小家碧玉和大家闺秀的角色。其精湛演技及深厚的修养内涵,赢得“悲剧影后”美誉。中文名:黄曼梨

  • 彭雄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彭雄

    彭雄,曾用名彭文灿。江西永新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3军团第2师通信员、通信班班长、通信排排长、师司令部作战参谋、连长、营长,第6师第16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1师第13团团长,第4师参谋长。抗日战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