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徐镜心

徐镜心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70 更新时间:2024/1/3 21:55:45

徐镜心(1874—1914)字子鉴,山东黄县(今龙口市)黄山馆镇后徐家村人。中国同盟会山东主盟人,国民党山东支部理事长。他5岁入学,青少年时便萌发政治改革、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入烟台毓才学校读书。1902年肄业于济南高等学堂。1903年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律系,攻读法律。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他加入同盟会,并被孙中山委任为山东主盟人。1906年回国,与谢翊臣(谢鸿焘)等人创办了烟台东牟公学,招收爱国青年发展同盟会员,进行革命活动,成为同盟会在胶东的联络中心。他还授意分布全省的同盟会员,利用清廷提倡私人办学的机会,创办学堂,以开展革命活动。两三年内,仅黄县就办起学堂10余处。

基本资料

中文名:徐镜心

外文名:XuJingxin

国籍:中华民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黄县黄山馆馆后徐家村

出生日期:1874年

逝世日期:1914年

职业:政治家、革命家

毕业院校:日本早稻田大学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山东同盟会主盟人,

军衔:陆军上将

人物简介

徐镜心(1874—1914)字子鉴,山东黄县(今龙口市)黄山馆镇后徐家村人。中国同盟会山东主盟人,国民党山东支部理事长。中华民国国会参议院议员。时有"南宋(教仁)北徐(镜心)"之称。

人物生平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应友人之邀赴奉天(今属辽宁省)任《盛京时报》主笔。不久,奔赴吉林,在省城高等小学任教员。同年,与宋教仁一起创办木植公司,后任督办处垦务委员,并以此为掩护,招纳中国同盟会会员,结交有正义感的江湖英豪,为推翻关外总督府做准备。其行踪被官府侦悉,得人庇护幸免于难。

1910年秋回山东黄县,组织县农会,任会长。次年在济南与刘冠三等创立戏曲良社。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徐镜心与丁惟汾等在济南联络同盟会员积极响应,还草拟山东独立大纲7条。成立山东各界联合会,并于11月13日召开独立大会,迫使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布山东独立。由于孙宝琦暗中与清廷勾结,遂于11月24日宣布取消山东独立。徐镜心被迫出走上海,拜会了孙中山。孙中山安排他与上海军政府都督陈其美商议山东战略方案,责成上海军政府要给予实力援助,并授权其继续领导山东革命。同年11月12日,烟台的同盟会员武装举义,推举清海军管带(舞凤舰舰长)传炯为司令。徐镜心回烟台后,与刘艺舟组织“北方共和急进会”,王传炯随即加入该会。

后来,他得悉有数百名参加关东举义的散兵云集大连,便北上去大连搬兵。随去的同盟会员邱丕振慷慨解囊,购置了足够的武器,在连承基的协助下,很快将队伍招募齐备。1912年1月15日,他与连承基等率500余名士兵乘两艘日轮向登州(今蓬莱市)进发,乘夜登陆,一夜之间光复登州,于次日晚成立革命军政府。

攻克登州后,在徐镜心提议下,革命军立即西征,直捣济南。1月17日,革命军轻取黄城(今龙口市东莱办事处)。次日,分兵进取北马镇、龙口,清兵闻风而逃。莱州总兵率军扑向黄县,企图阻止革命军西征。他一面组织军民准备抵抗,一面电告孙中山要求援助。孙派沪军2000余人从海上乘军舰驰援黄县,黄城终为革命军占领,组织军政府,任总务部长。

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徐镜心被推选为国民党山东支部理事长。年底,当选为国会参议院议员。次年春,赴京就职,偕同刘冠三走访袁世凯。袁以甘肃都督一职诱其就范,他不为所动。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害,他撰文痛斥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力逼查办凶手,以谢国人。表示要在北京继续进行讨袁斗争,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二次革命时,反对袁世凯称帝。

1914年1月10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3月15日(农历2月19日),指示军法处密造伪证,将徐镜心逮捕下狱。徐镜心是在1914年3月15日被捕的。当时,徐镜心借住在北京西城兵部洼中街第二十九号前院附户,系《顺天时报》职员下平清次郎所租住宅,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报馆。3月14日晚上京师警察厅侦缉队接到总监吴炳湘抓捕徐镜心等人的命令,次日早晨侦缉队分队长高凤林率队到徐镜心住所抓捕。因徐镜心外出,遂将仓谷箕藏抓获。警察随即搜查了徐镜心的房间,只检出与案情无关的“实业证券”一张。上午九时许,徐镜心乘坐人力车由西向东路过住宅门口,被侦探毛伟雄发现,令车夫停车折回,警察遂将徐镜心抓获。

3月16日,京师警察厅即将徐镜心等人移交给京畿军政执法处。4月14日清晨徐镜心牺牲,被埋在万人坑(今北京宣武区菜园街北),4月23日周树标、丁佛言等人将徐镜心遗体转移至北京宝应寺(宣武区登莱胡同)更换棺木。装殓前仓谷箕藏为遗体拍照,2000年出版的《图说民国》一书曾刊载此照。

被捕原因

关于徐镜心被捕的直接原因,以往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丁惟汾认为的,即徐镜心因与“关东侠鲍君”密谋诛杀袁世凯,事情败露被捕牺牲;另外一种是说法是袁世凯伪造证据诬陷徐镜心。从目前公开的民国档案看,徐镜心被捕牺牲应系遭到北洋政府构陷,卷入林英钟、段世垣案。后来,1914年6月东京的《民国》杂志刊载《党案记》一文,转载了北洋政府公布的徐镜心两大罪状,罪状之一是新同盟会与白朗起义合纵通函。这恰恰是捕风捉影,毫无证据的事,因为徐镜心并不在“官方抄获”的“新同盟会”名单之内;官方所根据的“通函”更仅是凌钺一封公开信的抄件。公布的罪状之二徐镜心购买枪械接济白朗云云,则纯属北洋军阀警察和密探的故意陷害。

徐镜心牺牲一案,固然经过袁世凯授意,但是京师警察厅和京畿军政执法处具体执行中还是有所忌惮的,他们采取了蓄意陷害的手段,制造借口、诬以罪名,是典型的冤狱。尽管特务机构费尽心机制造重重迷雾,可是毕竟留下了蛛丝马迹。

徐镜心、段世垣、林英钟是同时被捕的同案。该案起因于所谓的一封“凌钺致京同人信”。凌钺(1882-1945),字子黄,河南固始人。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后组织北方共和会,编组敢死队,率队至滦州起义,组织都督府。1912年5月被推为议员。二次革命失败后,传说受孙中山委派到白朗起义军中担任军师,号称“小诸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侦探孙会云将这封信“抄录”下来,上报到袁世凯处,袁世凯批示“吴庭监密访办”。信的具体内容暂且不论,可笑的是,后来军政执法处致信京师警察厅索要该信,总监吴炳湘承认“原函迄今尚未查得”并且抄件“略有错误”。就这样一封抄件,居然成为杀害三名国会议员关键“确据”,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实际上买枪的是日本人仓谷箕藏。仓谷供词讲:“周姓托我购买此枪,系一云姓友人转托”。而1914年3月15日早晨抓捕仓谷,又正是那个抄录信件的孙会云作为“引导人”,带领警队进行的。孙见到仓谷后即“伪称系新同盟会会员”,骗得仓谷取出手枪弹药,还煞有其事的“复向之订买炸弹四枚,手枪数枝”。可见“云姓朋友”正是孙会云的化名。其实,就算凌钺信是真,且其中有委托徐镜心购买枪支的语言,徐镜心是否收到此信、是否愿意接受委托尚有疑问。从徐镜心后来的供词看,徐镜心对买枪一事是有警惕性的。他认为对周生了解不多,反对仓谷仅凭一面之词为其专程赴天津买枪。可惜仓谷没有听徐镜心的劝阻,以致为袁党所乘。

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周维屏(即周凌卓)。周维屏直接找到仓谷要求买枪,因而3月10日仓谷与周赴天津。周是河南商城人,日本明治大学法科毕业,曾任同盟会河南支部副支部长,辛亥开封起义因人告密失败后被捕,后保释独得不死。日本领事馆认为仓谷被捕后周“甘言诱之”,故系警方密探,陷害仓谷。京师警察厅则辩解说“周、云等皆犯罪之人”。以军政执法处惯常的残忍,断不会对对手有一点仁慈的,但是这两个“犯罪之人”却不见被捕或受刑的记录;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抓捕段世垣女密探刘汉超1924年在两份关于孙中山的情报中提及,所依据的乃是周维屏报告。那么这个周维屏究竟是自甘堕落还是为人利用成为密探?这个疑问只好留待后来了。

人物评价

徐镜心于4月14日(农历3月19日)凌晨英勇就义,时年41岁。1936年6月10日,国民党五届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南京国民政府追授徐镜心为陆军上将,进行国葬,葬在济南千佛山辛亥革命烈士陵园。

1902年肄业于济南高等学堂。次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法律系。1905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被孙中山委任为山东分会主盟人。回国后,与谢翊臣等创办烟台东牟公学,宣传革命。1907年赴奉天任《盛京时报》主笔。不久,赴吉林,在省城高等小学任教员。同年在省城创办木植公司,后任督办处垦务委员。

徐镜心牺牲,从大的背景讲,固然是因为袁世凯把枪口指向了国民党,从小的方面讲,也与徐镜心的性格和个人的政治见解有极大关系。徐镜心“英武好学,一身正气,是激进的血性革命勇士”;他对袁世凯及其领导下的北洋政府极端不信任;在制度设计上极力主张在中国建立以议会主导的共和政体;对袁采取各种形式坚决斗争不妥协。

1913年1月徐镜心当选参议院议员,赴京就职。4月宋教仁遇刺案发生,徐镜心在参议院首倡弹劾袁世凯,要求查办主持杀害宋教仁的国务总理赵秉均。5月为反对袁世凯向国外银行借款,发表《袁政府违法借款之铁证宣言》。10月在议会强烈反对袁世凯提出的增修《临时约法》以及派人出席宪法起草工作等做法,当选全院委员会军事股常任委员。11月5日在《顺天时报》发表《驳有贺长雄共和宪法持久策》痛斥袁世凯及其顾问有贺长雄。

徐镜心原为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候补委员,第17次会议(1913年9月13日)之后,递补进入宪法起草委员会。据统计,截止1913年10月31日起草会议闭会,徐镜心在制宪中发言55次,政治影响力位居第十五名。在立宪方面,徐镜心的主要见解包括:反对大总统有宪法修正案的提出权,主张效仿美国制度,由各省议会三分之二以上提议,方能提出修正案。他赞成由参议院选举审计官员,监督政府财政:众议院既然有预算决算之权,则审查之权当然归之参议院。”另外,对定孔教为国教的议案徐镜心也表示反对,理由是孔子的学说是一种哲学思想,不是宗教,中国也不是宗教国家。

徐镜心的其他反袁行动当然不会向给北洋军警全盘托出。徐镜心久随孙中山,政见相近,于军事反袁的必要性应有相当认识。通常认为,二次革命期间徐镜心曾与李烈钧等联络举事;丁惟汾《徐镜心传》中也提到1914年左右徐与东北革命党人联络反袁,虽然目前缺乏直接证据,未必就代表没有其事。有一种说法认为,袁世凯正是对自身安危的恐惧远远大于对国会限权的恐惧,才不惜大开杀戒。

徐镜心毅然投身于革命,与清军血战在前,与袁氏斗争在后,慷慨赴死,不愧烈士之名。百年一弹指,犹能使乡人后学思之,其英雄哉!

参考书目

丁惟汾《徐镜心传》

《现代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第88页。

《北洋军阀1912-1928第四卷》,第197页;《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军事(三)》第784页。

《北京档案史料》1996年合订本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

严泉《失败的遗产》

李学智《民国初年的法制思潮与法制建设》208页

王葆真《民国初年国会斗争的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28卷第82辑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1914年(两册)

标签: 徐镜心

更多文章

  • 孔庆桂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庆桂

    孔庆桂(1894—1969),字励丹,1894年1月(清光绪廿九年十二月)生于晚清江苏仪征的一个旧文人家庭。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炮科,进江苏陆军炮兵任职。1922年又毕业于北平南苑航空学校第四期,属中国最早的飞行员,有功于北伐战争。后重回炮兵,任过黄埔军校教官。抗日战争中历任炮兵指挥官

  • 黄新波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黄新波

    黄新波(1916年—1980年),原名黄裕祥,笔名一工,广东台山人。1933年赴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翼中国美术家联盟,并与刘岘组织未名木刻社,在鲁迅先生指导下从事新兴木刻运动。1936年发起成立上海木刻工作者协会,并参与举办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出版了第一本木刻作品集《路碑》。中文名:黄

  • 方本仁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方本仁

    方本仁(1880—1951),湖北黄冈人。幼时入私塾读书,1902年投武昌右旗马队营当兵,后被选送北京陆军军官学堂第二期学习。毕业后,留京任禁卫军骑兵排长。翌年,调新军第六镇任连、营长。1912年,被委为都督府参议厅厅长、陆军将校讲习所所长、督军署参谋长,授陆军少将衔。1916年调任赣西镇守使。19

  • 菡子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菡子

    菡子(1921-2003)原名罗涵之,又名方晓,中国著名女作家,散文大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新四军老战士,长期在部队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历任《前线报》编辑、《淮南大众》社长兼总编、华东局妇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作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收获》和《上海文艺》编委、上海市作家协会

  • 陈美藻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美藻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四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一师特务连班长,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七团排长,三十军政治部团委会委员,三十军八十八师政治部党委会书记,三十军政治部党委书记,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党委委员

  • 鲁易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鲁易

    鲁易(1897-1932,一说1900-1932)原名其昌,字蕙孙,号绳武。江西黎川中田人。1900年出生在沅水之滨一个“亦耕亦读”的家庭。他早年留学日本、法国、苏联,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1932年10月,在洪湖苏区反“围剿”的战斗中被俘牺牲。土地革命时期红三军的著名将领,烈

  • 韦素园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韦素园

    韦素园(1902-1932)又名漱园,安徽六安叶集人,未名社成员。韦素园一生勤于文学翻译,译著有俄国果戈理小说《外套》、俄国短篇小说集《最后的光芒》、北欧诗歌小品集《黄花集》、俄国梭罗古勃的《邂逅》等。同时还创作了大量散文、小品、诗歌等文学作品。逝世后,鲁迅先生手书"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文苑失

  • 辛国治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辛国治

    辛国治(1921——2013.07.22),男,河北黄骅人,海军南海舰队原副政治委员,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2013年7月22日,辛国治同志(正兵团职待遇)因病医治无效在中国山东青岛逝世,享年92岁。中文名:辛国治国籍:中

  • 曹天戈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天戈

    曹天戈(1901—1995),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号寒玉,字宣麾,浙江省镇海县人。黄埔军校第4期步科、陆军大学第13期毕业。抗日战争期间曾任第3战区干训团少将副教育长兼教育处长,1942年任第49军26师副师长,师长、参加浙赣会战,内战初期兵败苏中,改任浙东师管区司令,1948年1月任总统府中将参军

  • 徐元杰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徐元杰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煌固镇黄塘村人。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图片为徐元杰诗《湖上》)。中文名:徐元杰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上饶县出生日期:1196年逝世日期:1246年身份:进士姓名:徐元杰性别:男出生:1196年逝世:1246年国籍:中国时代: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