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曾一智

曾一智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035 更新时间:2024/1/18 11:39:02

曾一智(1954年——2017年2月19日),出生于北京,原黑龙江日报社资深记者,高级编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著名物保护志愿者、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第一名个人会员。1998年4月在《黑龙江日报》创办专事呼吁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刊《城与人》。为保护黑龙江、北京、东三省中东铁路沿线等地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多方奔走,被称为“笔战推土机”的民间文保人士。在呼吁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多次遭到殴打和威胁,包括2011年8月实名举报北京刘老根会馆破坏文物。2017年2月19日,曾一智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逝世,享年62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曾一智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54年

逝世日期:2017年2月19日

职业:高级编辑、文保志愿者

主要成就:黑龙江日报集团“终身成就奖”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年度贡献奖

代表作品:《城与人》

籍贯:重庆

人物生平

曾一智,1954年出生于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时光。后随时任《光明日报》副刊主任编辑的父亲下放来到黑龙江,至此,与哈尔滨结下了不解之缘。

曾一智是黑龙江日报社的著名记者、编辑,在1998年开始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之前,曾一智在副刊部做了17年文学编辑。她的工作非常认真,编辑版常常让校对挑不出错。作为媒体人曾一智从业从未发过有偿报道。

1998年3月开始创办了以呼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宗旨的《黑龙江日报·城与人》专刊,自此便投身文保事业。她以职能部门举报、公开报道、内参、上书领导、在省人大旁听会议上发言等多种方式,为北京、黑龙江两地濒危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大声疾呼,保护了多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她的执着不仅表现在为文保自费进行活动吗,她还曾经历了这条道路的种种曲折和艰辛,包括开发商的威逼利诱,接到匿名恐吓信,被拆迁现场的种种威胁、驱车跟踪,照相机两次被抢劫,以致于2007年7月在被强拆文物建筑的院内被打伤住院。

2004年后,尽管她的身体增添许多病痛,但她仍然坚守她的文保的信念。她的报道、报告、信件多次得到国家文物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领导的批示,甚至影响了政府决策,更改已定的规划方案。在她持续十年的文保宣传工作中,已经将文保理念渗透到媒体记者以至于一般百姓。

2010年,由于哈齐客运专线改扩建,哈尔滨市百年滨洲铁路桥曾被设计拆除。曾一智会同中东铁路史专家郑琦等人立即起草《关于修改哈齐城际高速铁路设计方案、整体保护铁路历史建筑群的紧急建议》,分别提交省、市政府。她在《建议》中提出,“老江桥”不仅具有不可复制的文物身份,还是哈市地标性建筑,具有非常珍贵的价值,是国内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铁路工业遗产。建议政府综合考虑“老江桥”的文物价值,修改方案予以保留。在职能部门的主导下,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确定在滨洲铁路桥下游50米处新建宽22.5米的新铁路桥,原样保护滨洲铁路桥。

曾一智最具有代表性的文保行动是2011年8月向北京东城区文委实名举报“刘老根会馆涉嫌破坏文物原状”引起广泛关注。在刘老根会馆所使用的晋翼会馆在建设中,文物本体遭到破坏,建设方在会馆建设中添加了院内本无的建筑,破坏了文物的原有风貌。2004年,晋翼会馆就列入了原崇文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单位,并对社会公布,这意味着它成为“不可移动文物”。曾一智向东城区文委举报的第二天,却接到了本山传媒集团工作人员的一个电话,对方希望与曾一智见面沟通沟通,当面谈一谈。但被曾一智拒绝。

退休的曾一智依旧为文保而奔波着,她自费考察中东铁路沿线建筑群、北京具有历史价值建筑、哈尔滨的俄侨历史,并将研究结果报告给职能部门,为老建筑的保护而殚精竭虑,同时,积极向职能部门发出建议,为历史建筑的永生,为文保理念的普及而忙碌着。

2017年2月19日12时53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著名文物保护志愿者、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原黑龙江日报社资深记者曾一智女士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逝世,享年62岁。

个人生活

父亲:巴波(1916-1996),历任《民众时报》《健康日报》《华西日报》编辑,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员,川康通讯社记者,《自由画报》主编,《胜利报》副刊主编,《光明日报》副刊主编,《民众时报》编辑,《益报》副刊主编,《光明日报》副刊主编、文化组长、国内政治部主任,《北方文学》主编,黑龙江省文联专业作家、名誉委员、副主席及省作家协会理事、副主席、名誉主席,哈尔滨文学院院长。黑龙江省第四届人大代表、省第四届政协委员及第五、六届政协常委,黑龙江省民主同盟常委、顾问,民主同盟中央文化委员。

姑姥爷:章伯钧(文化大革命遭批斗成全中国最大右派,至今未平反)。

人物成就

曾一智撰写的报道多次获中国新闻奖、黑龙江新闻奖和黑龙江报纸奖,她的著作《城与人——哈尔滨故事》被列入九部委和团体联合主办的“知识工程推荐书目”,被评为第十一届黑龙江省优秀图书一等奖,第十九届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和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

曾一智是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第一位个人会员。著名的城市历史建筑保护者,哈尔滨外侨史学者和中东铁路史专家,获得首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年度贡献奖”。为保护黑龙江、北京、中东铁路沿线等地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作出了贡献。

保护成果

2008年以来,曾一智所做文保工作和主要文保成果有:

一、2007年1月,曾一智两次去齐齐哈尔为保护吕留良后裔故居奔走后,促成齐齐哈尔市确定了保护五教道德院、天齐庙、东北讲武堂、义和团女子坛址、于驷兴故居、小庆主事故居、果考亭故居、马识途烈士遇难地、吕氏故居、关帝庙、清末藏书楼等一批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历史建筑的保护方案。

二、2007年4月,曾一智最终促成哈尔滨南岗区政府将已经列入哈西新区改造建设拆迁计划的哈尔滨机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哈尔滨机联机械厂)的三座厂房和烟囱、水塔、百余件机械设备作为工业遗产保留下来,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实现保护历史建筑与开发新区的双赢。2008年2月,哈西“红房子”老工业遗迹保护项目已经动。

三、2007年10月,曾一智与黑龙江省文化厅文物保护处、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名城保护处沟通。将哈尔滨广播电台(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原址)和创办人刘瀚住宅、吉黑榷运局、哈尔滨特别市市长文郁住宅、三江闽粤会馆及哈尔滨口琴社重要成员任白鸥住宅等一批重要历史建筑列入保护建筑。

四、设立文保志愿者保护监督网络,对每个志愿者经常活动区域内的保护建筑进行监督,对破坏事件进行不懈的举报活动,成功地制止和改正了多起对保护建筑的破坏行为。如在一类保护建筑红军街38号、二类保护建筑原英国领事馆、原秋林洋行道里分行、原苏联远东银行、哈尔滨第二工具厂办公楼等老建筑被违法进行破坏性修缮、装修时,都进行举报,并得到职能部门的受理。

五、坚持进行在老城区内的抢救性的拍摄记录,带领志愿者在南岗、道里、道外、香坊、动力等老城区进行的各具特色的主题性拍摄记录活动(部分做了历史调查)。她把自己多年挖掘积累的老城区所有历史文化遗存全部介绍给志愿者,一些志愿者也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大家,并与文物、规划部门保持着密切联系,提供大量信息。

六、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中东铁路沿线历史遗存和文保单位进行考察、记录,为这些不受重视的建筑和文物留下资料,对破坏的行为进行举报。这些建筑许多已经列入第三批文物普查的范围,并申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多次向文物部门报告在拆迁现场发现的文物,曾一智除了关注老建筑以外,还关注那些散落在拆迁现场的各种具有文物价值的构件,并及时向文物部门报告,引领文物部门工作人员来现场征收,避免文物流失。多年来,经她发现并由文物部门定为文物的就有原东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张焕相、原中东铁路警备司令张焕相(后为伪满洲国)为其女所做墓志铭的“滨江姊妹墓石”;原日本驻哈总领事馆监狱给抗日志士上吊刑的刑具滑轮,在建筑拆除中被曾一智收回,并立即捐献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成为该馆少数的珍贵藏品之一;原中东铁路总工厂(哈尔滨车辆厂)从1904年至1959年不同时期的八台机床,在工厂拆迁时,曾一智多方设法,从拍卖会上抢回这批机床。最后撰写直发内参,经黑龙江省省长、副省长以及哈尔滨市委书记、副市长等批示,落实收购资金,并由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为文物。

人物评价

在文保工作的未来发展,曾一智坦言没有希望,因此什么都不在乎,一定会拼尽所有。这样一个对未来感到绝望却执着坚持的人,正是我们民族保护传承文化的最大希望!(《文汇报》)

常与曾一智打交道的城市规划、文物保护部门了解她,尊重她,甚至有的开发商也敬她三分。一位派人跟踪过曾一智的开发商曾对她的同事说,她上哪儿去我们都知道,只不过我们没下手,我们挺佩服她的,因为这些事跟她的个人利益没关系。(《中国青年报》)

哈尔滨市公布的第四批保护建筑里,经曾一智建议被纳入保护范围的有20多处。她的文物保护团队共递交了17份“文物认定申请书”,涉及全哈尔滨170余处建筑,市文物部门已经全部受理并认定保护。(《人民日报》)

《城记》的作者军,曾被学者杨东平在一篇文章中称为“北京的恩人”,同样的,哈尔滨也有恩人,就是同为记者的曾一智老师。(《大话哈尔滨》)

标签: 曾一智

更多文章

  • 韩起祥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起祥

    韩起祥(1915~1989),中国陕北说书演员。男,汉族,陕西横山人。3岁失明,13岁学艺,30岁能说唱几十部书,会弹50多种民歌小调,是陕甘宁边区的盲演员。他自编自演了500多个新段子,热情讴歌新人新事新风尚。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作有《刘巧团圆》、《翻身记》、《

  • 孙玉奎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玉奎

    孙玉奎,北京人。1939年拜师于俊波学说相声。与白全福、郭全宝同窗学艺,先后与全常保、谭伯如、侯宝林、刘宝瑞合作。1945——1948年在西单启明茶社说相声,孙玉奎个性沉静多思,擅长文哏。他台风稳重、谐而不俗。2003年6月30日下午1:30分在北京去世,享年82岁。夫人回婉华亦是杰出的女相声演员。

  • 刘玉林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玉林

    革命烈士刘玉林,怀柔县桃山村人。1926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牛栏山中学党支部宣传委员。并化名刘平,与北平各高等院校的党组织,进步团体取得联系,传递各种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进行革命活动。1932年7月6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所捕。9月7日,反动当局诱降失败,便将刘玉林等4人押到保定南关杀害,刘玉林

  • 刘鸿声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鸿声

    刘鸿声(1876—1921)一作刘鸿升。近代京剧演员。字子余,号泽滨,顺义(今属北京市)人。中文名:刘鸿声别名:刘鸿升国籍:中国出生地:顺义(今属北京市)人出生日期:1876年逝世日期:1921年3月9日职业:演艺近代京剧演员刘鸿声(1879~1921)北京顺义县人。早期京剧老生名家,其艺术世称刘派

  • 刘凤鸣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凤鸣

    著名的民间艺术家,其所创作的《百鸟朝凤》、《欢乐曲》,被录制成唱片,在国内乐坛上名声大噪。只要研究唢呐,就难以绕开刘凤鸣,刘凤鸣的名字注定要刻在传世的金唢呐之上。中文名:刘凤鸣别名:刘东山国籍:中国出生地:安徽凤阳出生日期:1912逝世日期:1983职业:著名唢呐艺术大师代表作品:百鸟朝凤刘凤鸣,(

  • 艾世菊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艾世菊

    艾世菊(1916年-2012年6月2日),京剧表演艺术家。原名艾云章,又名艾世环。1916年生于北京。少时曾从相声艺人张寿臣、刘德智学过相声。12岁入富连成科班世字科习艺,工文丑、武丑,文得萧长华、萧盛萱父子亲传,武得叶盛章教授。在严师教诲下,艾世菊身段干净利落,念白口齿清楚,做戏诙谐幽默,文戏儒雅

  • 刘述先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述先

    刘述先,原籍江西吉安,笔名音衍,1934年生于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硕士,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哲学博士。当代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曾先后在台湾东海大学、台湾东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南伊利诺大学执教。著有《中国哲学与现代化》、《大陆与海外----传统的反省与转化》、《儒家思想与现代

  • 刘仲华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仲华

    刘仲华(1899—1970),1899年生于山西崞县。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刘仲华在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担任参议,做统战工作,为促使李宗仁接受共产党的抗日政治纲领作出了贡献。当时,许多文化青年从敌占区来到五战区,刘仲华就向李宗仁建议把这些流落到五战区的青年组织起来开展抗日活

  • 朱凡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凡

    朱凡(1909--1987),原名朱宗仁,又名朱一苇、朱石清、笔名阿累,江苏涟水县河网乡潘刘村人,为朱际云长子。他精通文学、哲学、历史,熟练掌握英、日两门外语。是作家、文艺评论家,又是人民教育家,曾先后三次担任湖南大学校长。中文名:原名朱宗仁,又名朱凡榕、朱一苇、朱凡别名:阿累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

  • 刘建立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建立

    刘建立,1956年出生,中国篮球运动员,是中国篮球以及北京篮球昔日辉煌的建设者,曾代表中国男篮征战奥运会,并率领北京队5夺全国冠军。2015年2月18日,刘建立因病逝世,享年58岁。中文名:刘建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56年逝世日期:2015年2月18日职业:篮球运动员主要成就:中国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