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谢申

谢申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953 更新时间:2024/1/8 4:49:38

谢申,生于1898年8月23日,籍广东电白。长期从事土壤的研究教育工作,系土壤学家。著有《厩肥概说》、《粮食增产与土壤调查》等。

基本资料

名:谢申

外文名:xieshen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广东省电白区

出生日期:1898年8月23日

逝世日期:1990年8月1日

职业:土壤专家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农学院

信仰:无

主要成就:土壤调查及研究、红壤利用改良

代表作品:厩肥概说》《粮食增产与土壤调查》《略谈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等

人物生平

谢申(1898—1990),土壤学家。长期从事土壤学研究和教育工作。曾参加土壤调查工作,足迹遍布广东、云南的平原山川。50年代初参加热带作物宜林地勘察,为我国发展橡胶事业作出贡献。积极指导广东省土壤普查工作,研究热带亚热带土壤,为红壤利用改良工作贡献了毕生精力。

1920年,谢申中学毕业后,考入当时广东唯一的农业学校——广东农业专门学校,选读农业化学系。由于他学习勤奋,深受系主任寅教授的赏识和提携。在校期间,曾先后在校刊《农声》上发表了《作物之轮栽》、《绿肥之研究》等十多篇学术论文。

在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就读期间(1920—1924),由于政局动荡,学校经费困难。谢申组织同学声援教师校方索取欠薪,并在校刊《农声》上发表了《对政府变卖学校实习农场感言》、《铲地皮》等讽刺文章。

1924年成立广东大学,广东农业专门学校改为广东大学农科学院(1926年改为中山大学农学院)。谢申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就读于该院农化系。1927年以优异成绩取得学士学位,成为中山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并为著名水稻专家丁颖当过助手,在丁颖指导下进行水稻土地力试验和肥料试验,从而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谢申曾先后在广西和广东省农务局和农业试验站任技士,并于1930年回到中山大学广东土壤调查所,在土壤学界老前辈邓植仪教授领导和指导下从事广东省土壤调查研究工作。

1935年夏天,谢申受中山大学派遣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土壤学硕士学位,1937年学成回国。先后担任中山大学土壤调查所技正、所长、教授、农化系主任、院学部主任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化系主任和华南农学院土壤农化系主任。

个人经历

1898年8月23日出生于广东省电白县。

192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

1927—1930年先后任广西和广东省农务局、农业试验站技士。

1930—1935年任中山大学广东土壤调查所技士。

1935—1937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深造,获硕士学位。

1937—1939年历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教授、农化系主任、土壤调查所技正。

1940—1946年任中山大学研究院土壤学部主任。

1946—1952年历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化系主任、土壤研究所主任、所长。

1952—1987年历任华南农学院教授、土化系主任(1952—1956)、土壤教研室主任(1956—1964)。

1987年9月退休。

1990年8月1日逝世于广东省广州市。

成就及荣誉

谢申是我国土壤调查事业的先驱之一。早在30年代初就参加了中山大学土壤调查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广东省东莞、高要、大埔、蕉岭、增城、宝安等县的土壤调查,撰写并发表了相应的土壤调查报告。其后虽在日本侵略军横行,国土沦亡,中山大学被迫先后迁移到云南、湖南、广东粤北山区的情况下,他仍坚持开展土壤调查工作,完成了云南澄江等地的土壤调查。

橡胶事业和湛江、海南宜林地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谢申已年过半百。1951年秋,他满腔热情地率领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化系高年级学生,参加由华南垦殖局主持并组织的热带作物宜林地勘察队,与青年学生一起跋山涉水,足迹遍及湛江地区和海南行政区,完成两地土壤性质、植被、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的调查,提出了《宜种橡胶与热带经济作物的实施意见》,为开发我国橡胶事业和湛江、海南宜林地建设作出了贡献。

推广了广东省群众性土壤普查工作的经验

1958年,广东开展群众性土壤普查工作,谢申热情支持并以华南农学院土壤农化系主任的身分参加广东省土壤普查工作协作委员会。先后派出土化系高年级学生和教师共百人参加该项工作,成为广东土壤普查工作的骨干力量。1958年11月在广东新兴县召开全国土壤普查鉴定工作现场会议,肯定并在会后推广了广东省群众性土壤普查工作的经验。这次全国性的土壤普查,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土壤特性和土壤资源调查,也是对农民群众耕作改土和施肥的丰富经验的总结。根据普查资料所制定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培育高产稳产土壤的规划,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并在农民群众中普及了土壤科学知识。由谢申主持和参加的广东省土壤普查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谢申还长期从事华南红壤肥力演变、土壤肥力的培育、低产土壤特性和改良利用的研究。他一方面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一方面又认真地调查了广东省兴修水利、开山造田,以及农田基本建设和红壤开垦利用的实际情况。从1958年开始,先后进行了“探索新垦红壤与水稻土在不同耕作条件下肥力演变规律研究”、“丘陵红壤在不同作物配置下肥力发展规律研究”、“新垦红壤施用磷肥效应研究”等多项课题。多年的艰苦努力,各项研究虽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后因故而被迫中止。“文化大革命”后,谢申已届耄耋之年,仍指导并参加有中年教师主持的“新垦红壤几种不同利用方式肥力演变规律的研究”和“新垦红壤栽培花生对氮磷钾肥、石灰、有机肥和钼素的效应研究”。同时,指导研究生对上述研究课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他最后招收的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课题为“新垦红壤稻田的供氮能力与水稻发黄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他对红壤研究的特殊兴趣。

谢申一生发表论著40余篇,涉及土壤肥力、作物栽培、作物生长障碍因素的土壤环境、农业生产布局等许多方面。

谢申从1937年开始执教,曾先后主讲过土壤学、肥料学、土壤管理学、土壤农化分析、土壤肥力专题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编写过多种教材。这些教材在教学上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他所培养的学生散布在中国大江南北。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教学、科研、生产、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或学术带头人。他早年培养的研究生有的已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谢申不遗余力地培养国家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直至84岁高龄时在他培养的最后一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登记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他感到无尚欣慰。

谢申十分热爱教育事业,对能为祖国培养大批建设人才而感到自豪。从他在86寿辰之际写下的“欣逢盛世晚年时,桃芬芳结满枝”的诗句中,可以充分感受到老人从50余年教育生涯中所获得的特殊喜悦之情。

谢申一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他所从事的土壤科学事业,数十年如一日,把炽热之心奉献给祖国的农业教育事业。因此,受到党和人民的信任,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广东省人大代表;第三届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广东省政协委;广东省科协第一届常委;中国土壤学会第一至四届理事、名誉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广州分会理事长等职。在这些工作岗位上,他都尽心尽职,先后荣获农业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高等教育局、广东省农业厅、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学会、广东省农学会、中国土壤学会、广东省土壤学会颁发的荣誉证书、表彰状或奖状。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主要论著

厩肥概说

广东农林季刊

1923年

绿肥之研究

农声

1923年

水稻需要氮磷钾三要素之研究

农声

1927年

植物之形成与化学作用

农声

1928年

农业上之石灰问题

农声

1929年

宝安.增城县土壤调查报告

国立中山大学土壤报告第九十号

1936年

云南澄江之土壤

国立中山大学土壤报告第二十八号

1941年

粮食增产与土壤调查

中山学报

土壤需肥之测定与广东土壤需肥问题

中山学报

1943年

土壤需肥之测定与广东土壤需肥问题

中山学报

1944年

广东红壤的利用问题

全国土壤肥料工作会议汇刊

1950年

对广东柑桔黄龙病调查总结意见

广东农业通讯

1957年

对农业土壤一些问题的商榷

土壤通报

1963年

略谈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

农史研究第一辑

1980年

标签: 谢申

更多文章

  • 陈昌曙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昌曙

    陈昌曙(1932年7月生,2011年3月20日于沈阳逝世),著名技术哲学家。中文名:陈昌曙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地:湖南常德出生日期:1932年7月逝世日期:2011年3月20职业:技术哲学家主要成就:我国技术哲学领域的开拓者代表作品:《技术哲学引论》陈昌曙(1932年7月生,2011年3月20日

  • 郭仲衡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郭仲衡

    郭仲衡,应用数学和力学家,对理性力学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是国际上公认的对弹性理论有卓越贡献的代表人之一。他在力学基础,张量分析,应用力学,现代数学与力学的结合方面有一系列创见性的研究成果。中文名:郭仲衡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州市出生日期:1933年3月2日逝世日期:1993年9月22日职

  • 李小缘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小缘

    李小缘(1897.2.9~1959.12.26)原名李国栋,江苏省南京市人,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毕生从事图书馆事业。6岁入私塾,12岁读金陵中学附属小学,既而又升入金陵中学。中文名:李小缘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省南京市出生日期:1897.2.9逝世日期:1959.12.26毕业院校:金陵大学辛亥革

  • 罗继祖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罗继祖

    罗继祖字奉高,后取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诗意改字甘孺,晚年号鲠庵、鲠翁。祖籍浙江上虞,1913年4月出生于日本京都。自幼与祖父、著名金石学家、文献学家罗振玉一起生活,接受严格的庭训,从塾师读古书、习书画。他从未进过学校,也没取得过任何学历,却熟读从《四书》、《五经》到《东华录》等典籍,学贯文史,博涉

  • 侯御之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侯御之

    侯御之(1912—1998.6.21),中国著名法学家,爱国民主人士,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法学博士,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杜重远的妻子,曾任教于北平燕京大学法学系及冯庸大学,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刑法学》、《杜重远文集》。中文名:侯御之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2逝世日期:1998.6.21侯御之

  • 刘后利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后利

    刘后利,农学家,油菜遗传育种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他提出我国油菜育种应以甘蓝型为重点,选育出“华油3号”、“华油8号”等优良品种在大面积上推广;率先开展黄籽油菜育种和“双低”品质育种,并育成第一个黄籽品种“华黄1号”投入生产应用。在教学中,他形成一套颇具特色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了油菜遗传育种研

  • 裘劭恒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裘劭恒

    裘劭恒,(劭:读音shào)男,1913年出生,江苏无锡人。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名誉院长、著名法学家。中文名:裘劭恒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无锡出生日期:1913年逝世日期:2009年9月22日裘劭恒,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名誉院长、著名法学家。1946年2月至12月,任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代表团秘书、检

  • 蔡无忌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蔡无忌

    蔡无忌,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30日生于北京。兽医学家,我国现代畜牧兽医事业的先驱和商品检验特别是畜产品检验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创办上海兽医专科学校,发起成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筹建中央畜牧实验所,为我国消灭牛瘟作过贡献。他领导过中国第一个商品检验机构,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商品检验条例,并

  • 黄绍武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黄绍武

    黄绍武(1763~1825)中国清代藏书家、版本学家、校勘学家。名丕烈,号荛圃,又号复翁、佞宋主人、书魔等。江苏吴县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中举人,官主事,不久即回乡从事校书、著述。生平好藏书,尤笃好宋本。藏有宋本百余种,因题其藏书之所为“百宋一廛”,又称“士礼居”或“求古居”。黄丕烈藏书除注意

  • 张石顽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石顽

    张璐(1617~约1699),清初医学家。名璐,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按察使张少峰之孙。少颖悟,习儒而兼攻医。明亡后弃儒业医,隐居洞庭山十余年,行医著书,至老不倦。离乡十六年,辑医书一帙携归故里,故名之曰《医归》。将其中《伤寒绪论》、《伤寒缵论》刻行。康熙中。取《医归》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