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徐国钧

徐国钧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951 更新时间:2023/12/8 18:19:05

国钧(1922.11.17-2005.6.17),江苏熟人,中国著名生药学家,药学教育家、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药显微鉴定尤其是粉末生药学和中成药显微分析的奠基人。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毕业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徐国钧致力于生药鉴定、品质评价、资源开发及学科建设。“灵应痧药”显微分析打破了“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神秘观,开创了国内外中成药鉴定的先例。首编大型《药材学》,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起到重要作用。《中药材粉末鉴定》专著,使中国粉末生药学跃居国际领先地位。“七五”与“八五”期间,任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片组组长,对111类多来源中药进行本草考证、生药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10项系统研究,对澄清混乱品种,提高鉴定技术水平,保证药材质量,保障用药安全有效,修订、制定药品标准,开发利用新药源均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基本资料

名:徐国钧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常熟

出生日期:1922年11月17日

逝世日期:2005年6月17日

职业:生药学家

毕业院校:国立药学专科学校

主要成就:中国粉末生药学和中成药显微分析奠基人

人物生平

1922年(中华民国十一年)11月17日,徐国钧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白茆口横塘镇的一个贫农家庭,徐国钧还有一个大他3岁的姐姐。当他未满3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因病去世,母亲一直守寡抚养两个孩子。姐弟俩从小懂事,帮助母亲干农活、纺黄纱。徐国钧非常羡慕有钱人家子弟上学,多次闹着母亲提出要进学堂念书,后来在亲友的资助下,进了横塘初小就读。

1935年(中华民囯二十四年),他又插班到离家3里的东张小学读书。由于他聪明好学,记忆力又强,成绩在同班同学中总是名列前茅,受到校长、教师器重。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3月,徐国钧经同乡周太炎介绍,进入从南京迁到重庆的国立药学专科学校生药室当一名技术助理员。同年暑假期间,徐国钧随周太炎到峨眉山采集药用植物标本,还与周太炎一起写出了《峨眉山采集药物记》。他的主要工作是生物学、药用植物学、生药组织学实验课的准备,采集、制作、管理药用植物标本,制作生药组织切片,还做些药用植物栽培和温床管理等。通过这些工作锻炼,以及努力学习,他很快就掌握了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实验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刻苦自学中学课程和英语。

1941年(中华民国三十年),徐国钧考入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本科。经过4年的刻苦学习,1945年8月,他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生药学助教,担任本科生药学、生药组织学实验指导和高职科生药学讲课。

1946年(中华民国二十一年)8月,学校迁回南京,他继续教授生药学、生药组织学,并开设生药成分晶体微量检查课程,兼带天然药品化学实验。

1951年,徐国钧升任讲师,1952年兼生药系代系主任。1953年,徐国钧升为副教授,担任生药学教研室主任。

1954年起,兼任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这段时间,除了教学、科研外,他为改变中国生药学教学依赖外国教材的状况,全身心投入教材的编著,出版了中级教材《药用植物及生药学》、《植物学》、《生药学》,并编有本科《生药学》、《生药组织学》讲义多册。

1951年,首次发表了101种“粉末生药检索表”,经过20多年坚持不懈的研究,完成了380种《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

1951-1953年,任华东药学专科学校(后改名华东药学院)讲师,1952年兼生药学系代主任。

1953—1984年任华东药学院(后改名南京药学院)副教授,生药学、药材学、中草药学教研室主任。

1954—1966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6年,率先应用显微分析技术,将麝香等10味药材一一检出,打破了“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神秘观,之后继续研究《石斛夜光丸、再造丸等近百种中成药显微鉴定标准,填补了国家药典的空白。

1957年,他与教研室编写出高校教材《生药学》,为全国高等药学院校所采用,并于195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同年底,他患了未分化筛窦癌症。

1958年,患筛窦癌症摘除了左眼,留下严重创伤和放疗后遗症,忍受着常人所无法忍受的病痛折磨,忘我工作,顽强拼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60年,他与广大师生编著并负责审阅的《药材学》,是以《生药学》为基础,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编著成的220万字的大型参考书。

1964年陆续发表了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十全大补丸、礞石滚痰丸、如意金黄散等18种商品中成药的鉴定;

1972年负责对长沙马堆一号汉墓出土药物进行研究,鉴定出茅香、高良姜等9味药材。主持了“六五”期间的“中药材同名异物品的系统研究”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87)。

1973—1975年间,他配合中国药典工作,观察复核制定了大黄虫丸、石斛夜光丸、八味檀香散、紫金锭、桔贝半夏颗粒剂等66种药的显微鉴别。

1975年6月,《粉末药材显微鉴定》一书出版,受到国内药检工作者的欢迎,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

1979年,他在《中药贝母类显微鉴定》一文中,报道了13种贝母都有“多脐点单粒淀粉”,具脐点2-10个不等,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注意和兴趣。

1980年11月,他作为观察员出席了在天津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药用植物标准化和应用区域间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5个国家的代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会上,他做了《显微分析对植物药和中成药标准化的重要性》的学术报告,大会副主席、埃及开罗大学马伦教授给予了很高评价。

1981年,他应邀参加在名古屋举行的日中生药和天然物化学讨论会,作了“中草药和中成药显微分析研究”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重视,东京药科大学下村裕子、富山医科药科大学难波恒雄教授等对此深表钦佩。

1982年完成了日方委托的海马补肾丸的显微分析,将海马等20种组成药物逐一检出,成为中国第一个具备完整科学鉴定标准的出口中成药,赢得了国际信誉。

1983年9-12月,日本岐阜药科大学田中俊弘博士专程来华求教于徐国钧,进修汉方药显微鉴定。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田中俊弘较好地掌握了鉴定技术,完成了《中成药牛黄上清丸显微鉴定》研究论文。田中博士回国后受到岐阜药科大学的重视,日本4家报纸在显要版面报道了他的留学消息和研究成绩。

1984年,他应邀出席在香港举行的“国际中药研究会议”,并作了“中药和中成药的粉末鉴定法”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特别是美国学者的极大兴趣。

1995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

2005年6月17日18时1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2岁。

主要成就

徐国钧长期致力于生药鉴定、品质评价、资源开发及学科建设。在生药粉末显微鉴定领域开拓创新,“灵应痧药”显微分析打破了“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神秘观,开创了国内外中成药鉴定的先例,填补了中国中药鉴定的空白。首编大型《药材学》,作为生药学界权威性著作,行销世界各国,曾数次原版翻印,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起到重要作用。主持完成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药物的研究,开创了药材考古的先河。

主持“七五”、“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课题,任南方协作组组长,共组织完成了110个大类药材的研究。该课题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对多来源中药进行本草考证、药源调查、分类学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商品鉴定、理化分析、化学成分、采收加工、药理作用等项系统研究,多方面有创新和发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中药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于澄清混乱品种,提高中药材鉴定和质量标准水平,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以及新药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技术依据,为中药科学化、标准化、国际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推动了生药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

徐国钧共出版专著、教材、教学参考书49部,发表学术论文330多篇。

著作

论文

徐国钧从事教育工作50多年,严于治学,形成他独特的治学方法。他教授课程,特别强调传授和发学生的思维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教给学生自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主观能动性。他编写了大量教材和参考书,而且大部分是在他筛窦癌手术后编写的。自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已为国家精心培养硕士生40名、博士生28名。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他的指导思想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上。如学生王峥涛教授、萍教授、屠鹏飞教授、陈道峰教授。为了弘扬祖国医学,徐国钧多次出访东西方国家,30次作学术讲演,与日本、香港6所大学共同培养博士生或互派博士进修,共培养博士24名,硕士60多名。

社会任职

徐国钧历任华东药学院生药学系代主任.南京药学院生药学、药材学、中草药学教研室主任,药用生物园主任,中国药科大学中药系主任、中药研究所所长,江苏省生药学、中药学联建重点学科首席带头人。

徐国钧曾任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科委发明评审委员会特邀审查员,国家科委进步奖医药评审委员,国际中草药学会(日本)常务理事,《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中草药》、《中成药》、《国外医学-药学分册》等期刊主编或编委,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分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名誉委员等职。是第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科学家。

人物评价

徐国钧先生坚韧、执著、求真的治学精神和大爱、严格、求实的育人理念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希望这种宝贵精神财富在药大这片沃土代代相传,也希望在徐先生等众多先贤的榜样示范和精神鼓舞下。(中国药科大学校党委书记徐慧评)

徐先生艰苦朴素、严于律己、勇于探索、孜孜不倦的一生,要以徐先生为楷模,传承和弘扬他坚定顽强、严谨治学和勤奋执着的精神。(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党委书记杜文清评)

徐国钧院士在生药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生药学学科和药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徐先生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求真务实的学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奋刻苦的精神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中国药科大学评)

后世纪念

2015年11月22日上午,徐国钧教授铜像揭幕仪式及其学术思想传承研讨会在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举行。揭幕仪式由中药学院院长伯阳主持。座谈会由徐先生的学生-李萍教授、屠鹏飞教授、陈道峰教授共同主持。在研讨会上追忆徐国钧的求学和工作经历,缅怀其在为人、学术方面的种种感人事迹,从人生经历、学术造诣、学术思想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徐国钧艰辛探索、开创伟业的一生。

标签: 徐国钧

更多文章

  • 刘承钊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承钊

    刘承钊(1900年9月30日-1976年4月9日),原名承诏,字令擎,动物学家,教育家。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繁殖生物学与性行为的研究中,发现“雄性线”。长期从事两栖类自然史的研究并发现大量新种属,对横断山区两栖动物的分类区系与角蟾亚科的分类系统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创的见解。多年担任教育

  • 蒲东生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蒲东生

    蒲东生,男,藏族,四川省炉霍县人,中共党员。生前系炉霍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二级警司。2012年2月9日凌晨,蒲东生同志参加犯罪嫌疑人抓捕行动。在执行任务中,蒲东生听从指挥,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英勇顽强,在同犯罪分子的斗争中英勇牺牲,献出了年仅29岁的宝贵生命。2012年2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

  • 张洪沅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洪沅

    张洪沅,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字佛宁,1902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今成都市)。他对接触法制硫酸的反应速率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参与或主持创办了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的3个应用化学研究所,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他是我国化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重庆大学第四任校长,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化工原理

  • 柴小女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柴小女

    柴小女,河南南阳市内乡县赵店乡红堰村69岁农村老太太。2011年8月12日下午,柴小女同志在河边洗衣服时,看到本村4个孩子不慎落水,便不顾安危,跳入湍急的河水中救人。在救出3个孩子后又跳入水中去救第4个孩子时,终因体力不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柴小女,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用自

  • 高粮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粮

    高粮(1921年-2006年),生于河北易县。生前曾任《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老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老摄影记者联谊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政府津贴。199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有特殊贡献荣誉奖杯”。1944年始投身新闻摄影事业,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与锻炼,冒着生命危险拍摄

  • 郭慕孙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郭慕孙

    郭慕孙(1920.5.9-2012.11.20),出生于湖北汉阳,原籍广东潮阳,中国化学工程学家,中国流态化学科研究开拓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瑞士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43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46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工系获硕士学位。1997年设立了“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

  • 杜雨苍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雨苍

    杜雨苍1932年1月生,于2006年3月26日去世,享年74岁。江苏江阴人,曾任中国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多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多肽学会国际联络委员会委员、国际神经肽学会中国负责人。中文名:杜雨苍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32年1月逝世日期:2006年3月26日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代表作品:《神经肽与脑

  • 陈桢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陈桢

    陈桢,江西铅山人,动物学家、遗传学家,教育家。中国动物遗传学的创始人和动物行为学、生物学史研究的开拓者。在金鱼遗传、蚂蚁行为和生物学史研究上获重要成果,30年代所编著的高级中学《生物学》教科书,影响数代人,对我国生物学人才培养和中学的生物学教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文名:陈桢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邗江出

  • 蔡希陶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蔡希陶

    蔡希陶(1911年—1981年),出生于浙江东阳,上海华东大学毕业。历任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任云南省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蔡希陶在西双版纳的葫芦岛筹建了中国第一个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热带植物研究基地。1930年进入北京静生生物调查所。1

  • 郑捷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郑捷

    郑捷,1993年出生,新北市板桥区庄敬路(海山地区)人,少年时成绩不错,为板桥高级中学毕业,曾经推甄考上国立中正大学,但最后选择国防大学理工学院动力及系统工程系,2013年6月因二分之一学分不及格被退学。2013年9月,经由转学考转至东海大学环境工程系二年级就读。2014年5月21日郑捷从捷运板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