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宏达

张宏达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108 更新时间:2023/12/15 17:40:14

宏达,教授。1914年出生,广东揭西人。193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曾任中山大学讲师。建国后,历任中山大学副教授、教授、生物系主任,中国植物学会第八、九届务理事,广东省植物学会、广东省生态学会第二届理事长,国家教委生物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专于植物分类学,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编《植物学》,合编《中国植物志》,原广东省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2016年1月20日,张宏达先生在广州逝世,享年102岁。

基本资料

名:张宏达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广东揭西

出生日期:1914年

逝世日期:2016年1月20日

职业:教授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

主要成就:国家教委生物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

代表作品:《生态科学》

人物经历

193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曾任中山大学讲师。

任职情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实验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际山茶学会及美国山茶学会会员、广东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广东生态学会理事长、《生态科学》主编。曾任国家教育部及国家教委教材编审委员会生物科副主任、植物组组长,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

主讲课程

从教65年来,张老非常重视教书育人,以身作则,陆续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植物分类学》、《植物拉丁文》等10多门课程。

研究方

从事植物系统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形态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群落学、植物地理学、植物区系学等教研工作。

主要贡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院基金等主要项目共10多项。1986年~1989年组织“中—德海南热带雨林生态考察”项目(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CERP)。在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学植物群落学等3个主要方面都进行了奠基性的基础研究。他发现植物新属7个、植物新种300多种。其中“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和发展”(1980)、“种子植物系统提纲”,是我国50年代开展植物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以来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出版专著9部,编写教材讲义12本,发表论文160篇。培养博士30多名。张宏达对广东省生态学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发表论文300多篇,撰写和编写专著、教材10多部。

张老于1974年首次宣读了具有原创性的“华夏植物区系理论”,并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堪称气势磅礴的科学论著,如《大陆漂移与有花植物区系的发展》、《喜马拉雅的崛起及其植物区系的起源》、《再论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等,并进而建立了一门“植物区系学”学科,对中国植物科学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986年,张老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依据植物系统进化发育的原理,提出了一个单元多系的“种子植物分类系统大纲”,2000年又在第16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上发表了“种子植物新系统”,他的一系列全新的见解引起同行的高度关注。1999-2003年,年近九旬的张老仍然主持编著出版了《种子植物系统学》。这也是我国植物学家根据自己的分类系统编著完成的第一部系统学专著。

1979-1992年,任国家教委教材编审委员会生物科副主任、植物学科组组长,并主持编写本科普通高校《植物学》教材。

科学研究工作:

植物区系学

研究地球及各大陆有花植物的起源、发展及相互联系的创新学科,论证了地球有花植物起源于三叠-侏罗纪,起源地点及时间是在联合古陆分裂之前的三叠纪已经存在。不是传统上说的晚白垩纪,来自北极或古热带,进而论证华夏有花植物区系是在二叠-三叠纪,从大羽羊齿类演化出来的。

植物系统学

从种子蕨开始,把种子蕨类划分为狭义的种子蕨肉籽类及松柏类三大发展方向,从狭义种子蕨分化出前有花植物-大羽羊齿类,再发展出原始有花植物及现存的次生有花植物,这一系统由于在美国大羽羊齿找到常见于有花植物体中的齐墩果烷,而获得初步的证实。近年来开展了有花植物分子系统进化的研究。

植物生态学

开展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类型、群落结构的分类、群落及个体的生产力及生物量的研究,并开始分子生态学的动态研究,同时开展海岸红树林的生产力及生物量研究,以及矿山废弃地和工树植物抗污染的研究。

获奖记录

多次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主持撰写的四部《中国植物志》及参与的“中国植物区系研究”等获中国科学院一等奖和特别奖。

1985年张老获得广东省政府颁发的立功证书。

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2年,他主持的教学组获广东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及广东省教书育人先进集体称号。

1997年获“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

2000年国家教育部、人事部授他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标签: 张宏达

更多文章

  • 徐国钧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徐国钧

    徐国钧(1922.11.17-2005.6.17),江苏常熟人,中国著名生药学家,药学教育家、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药显微鉴定尤其是粉末生药学和中成药显微分析的奠基人。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毕业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

  • 刘承钊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承钊

    刘承钊(1900年9月30日-1976年4月9日),原名承诏,字令擎,动物学家,教育家。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繁殖生物学与性行为的研究中,发现“雄性线”。长期从事两栖类自然史的研究并发现大量新种属,对横断山区两栖动物的分类区系与角蟾亚科的分类系统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创的见解。多年担任教育

  • 蒲东生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蒲东生

    蒲东生,男,藏族,四川省炉霍县人,中共党员。生前系炉霍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二级警司。2012年2月9日凌晨,蒲东生同志参加犯罪嫌疑人抓捕行动。在执行任务中,蒲东生听从指挥,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英勇顽强,在同犯罪分子的斗争中英勇牺牲,献出了年仅29岁的宝贵生命。2012年2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

  • 张洪沅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洪沅

    张洪沅,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字佛宁,1902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今成都市)。他对接触法制硫酸的反应速率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参与或主持创办了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的3个应用化学研究所,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他是我国化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重庆大学第四任校长,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化工原理

  • 柴小女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柴小女

    柴小女,河南南阳市内乡县赵店乡红堰村69岁农村老太太。2011年8月12日下午,柴小女同志在河边洗衣服时,看到本村4个孩子不慎落水,便不顾安危,跳入湍急的河水中救人。在救出3个孩子后又跳入水中去救第4个孩子时,终因体力不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柴小女,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用自

  • 高粮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粮

    高粮(1921年-2006年),生于河北易县。生前曾任《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老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老摄影记者联谊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政府津贴。199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有特殊贡献荣誉奖杯”。1944年始投身新闻摄影事业,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与锻炼,冒着生命危险拍摄

  • 郭慕孙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郭慕孙

    郭慕孙(1920.5.9-2012.11.20),出生于湖北汉阳,原籍广东潮阳,中国化学工程学家,中国流态化学科研究开拓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瑞士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43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46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工系获硕士学位。1997年设立了“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

  • 杜雨苍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雨苍

    杜雨苍1932年1月生,于2006年3月26日去世,享年74岁。江苏江阴人,曾任中国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多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多肽学会国际联络委员会委员、国际神经肽学会中国负责人。中文名:杜雨苍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32年1月逝世日期:2006年3月26日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代表作品:《神经肽与脑

  • 陈桢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陈桢

    陈桢,江西铅山人,动物学家、遗传学家,教育家。中国动物遗传学的创始人和动物行为学、生物学史研究的开拓者。在金鱼遗传、蚂蚁行为和生物学史研究上获重要成果,30年代所编著的高级中学《生物学》教科书,影响数代人,对我国生物学人才培养和中学的生物学教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文名:陈桢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邗江出

  • 蔡希陶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蔡希陶

    蔡希陶(1911年—1981年),出生于浙江东阳,上海华东大学毕业。历任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任云南省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蔡希陶在西双版纳的葫芦岛筹建了中国第一个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热带植物研究基地。1930年进入北京静生生物调查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