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简大狮

简大狮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20 更新时间:2024/1/17 19:31:36

简大狮(1870—1900),出生于台湾淡水。甲午战争后,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掀起反割台的斗争。简大狮多次谋划进京暗杀鸿章,都被亲友劝阻。1895年日本侵略者铁蹄踏进台湾,在台湾烧杀淫掠,简大狮在淡水揭竿起义,率领义军攻袭台北,首次攻打江头,断开引北电话线;转而攻泸屋街,与日军巷战于天后宫,致日军死伤三百多人,日军援兵至,退入山中。抗日义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武装斗争整整三年。日军进山围剿,简大狮在台湾无法立足,潜回漳州。日寇获知,胁迫满清政府围剿。简大狮未被日军所捕,却被清军抓获。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把简大狮“引渡”给日人。1900年3月22日简大狮在台湾受尽酷刑后,被日寇杀害。

基本资料

名:简大狮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台湾淡水

出生日期:1870年

逝世日期:1900年

职业:抗日义军领袖

主要成就:反抗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

人物生平

简大狮(1870年—1900年3月29日),本名简忠浩,生于台湾省淡水县(现新北市淡水区)。年轻时随族亲回南靖县梅林乡长教材祭祖省亲,时值长教简德润大宗祠开设武术馆,延请武林高手,教授族中子弟练武强身。简大狮身高体壮,对武术素有兴趣,便留下来习武。他力气根大,宗祠门口两只石狮子,一般人都挪不动,他能举起绕行宗祠一周。众人称他力大过狮,于是易名“简大狮”。

出师后,简大狮刀枪棍棒样样精通,开始在漳州、石码、厦门一带,献艺于街头,名声大噪,不久渡台回到淡水。在淡水,招徒授艺,广交朋友,声望很高。

反抗日军入侵

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澎湖被迫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奋起反抗。简大狮义愤填膺,多次谋划进京刺杀李鸿章,都被亲友劝住而未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侵略者铁蹄踏进台湾,一路烧杀抢淫,简大狮一家深受其害,“我妻死之,我妹死之,我母与嫂死之。一家十余口,仅存子侄数人,又被杀死。”简大狮发誓与日本侵略者不共戴天,拼命到底。《台湾省通志》载:光绪乙未(1895年),日人据台……(简大狮)散家财,募义民得千余人,揭竿而起……同年十二月,简大狮变卖家产,招募义民1000多人,在淡水揭竿起义。他率领义民攻袭台北城,与日军激烈交火,血战于台北天后宫,打死打伤敌人三百多人,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简大狮的抗日义举,得到了台湾人民的热烈响应。民众把简大狮和其他义军首领林少猫、柯铁称为“抗日三猛”。此后,简大狮联合其他义军多次与日军交战,屡给日军以重创,简大狮成了日军的“心腹大患”。

当时有首闽南语歌传遍了台北,号召大家来投奔简大狮一起抗日,歌词是这样的:“过来北山做兄弟,食酒结拜来讲起。大狮管兵作头兄,出来北山真出名。日本齐号掠大狮,天光点兵观看觅。大狮铳药扛上山,两旁枪子暴暴弹。台湾不是土匪的,日本相抬阵阵输。讲实不是打嘴鼓,台湾复返有功劳。”

简大狮的抗日义军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坚持与日寇武装斗争整整三年。1898年12月17日,简大狮与詹番、陈浩源等人分路夜袭日警察树林派出所。相持多日,日军大恐,以军宪警混编为军,分十四路进犯。简大狮等人粮饷、武器两空。不得己,1899年1月,简大狮偷渡到厦门。数日后,又潜回漳州,化名简青,住在杨老巷(今漳州新华西路220号)的简氏侨馆里。

他准备返回祖地长教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简福养会长感叹道,“大狮刚回来就被清政府给抓走,他蒙难处就在漳州。”原来,简大狮尽管败退,但日军仍然心有余悸:简大狮一日不除,他们就一日不得安宁。于是通过侦察得知简大狮的下落,便以交换被捕清将刘德杓为条件,隔海逼迫清廷官吏逮捕简大狮,并派人来厦门、漳州收买威胁提督杨歧珍、道台荣坤等。于是,漳州府道台荣坤带亲兵百余人包围简氏侨馆,简大狮等人不幸落入清兵手里,并在厦门厅受审。

简大狮在清兵面前大义凛然,慷慨陈词:“倭淫虐妻妹皆死焉,与之苦战不胜,故至此。我反倭,非反大清也。今为大清狗吏所杀,不恨;若以我予倭,虽死目不瞑!”简大狮多次含泪央求:“吾宁见杀于本国,不愿被赦于他邦。”然而,腐败卖国的清政府还是把简大狮“引渡”给了日本侵略者。简大狮被押解回台湾,面对日本侵略者面无惧色,怒声痛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二十九日,简大狮受尽酷刑后,于台北监狱被日本人杀害。

历史评价

简大狮遇害后,举国震惊,万民愤怒。清末武进士钱振鍠悲愤赋诗:"痛绝英雄沥血时,海潮山拥泣蛟螭﹔他年国史传忠义,莫忘台湾简大狮。"上海《申报》评论:"台湾义民简大狮为中国争气,为全台争气,此中国最有志气之人。"

后人称赞

《简大狮》

痛绝英雄洒泪时,海潮山涌泣蛟螭①。

他年国史传忠义,莫忘台湾简大狮!

这首诗原来有序文说:“光绪乙未,我割台湾予倭,台民简大狮与日本战年余,至厦门,为当事所获。简大狮供:‘倭淫虐妻妹,皆死焉,予之战不敌,故至此……’。当事竟缚大狮献于倭,置极刑……”。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这位抗战英雄被无耻媚敌的满清政府送给敌人去处死是怀着何等深刻的悲痛和巨大的愤慨。

①蛟螭——螭(念chi),蛟螭都是龙一类的神物。

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真使人悲痛欲绝!

大海中波涛汹涌,连蛟龙也悲愤哭泣。

他年写国史,传忠义,表彰先烈的事迹,

千万别忘记台湾人简大狮英勇殉节!

钱振鍠,清朝同光年间人,生平不详。著有《名山续集》。

标签: 简大狮

更多文章

  • 李复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李复

    李复,男,号陇西子,光绪十年(1885年)出生于江苏无锡江阴市一户中医世家。本名李寿甲,成年后又改名李建初。学过中国历史上百余种字体。之后将它们整理起来,编成一部经典。著有《江阴李复—四体书篆刻大观》传于后世。生平私立过学堂,教过无数学生,这些人很多都成为了国家骨干。中文名:李复别名:李寿甲、李建初

  • 李洪林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李洪林

    李洪林(1925~2016)辽宁人。194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1956年,在中共中央从事理论工作;1977年,历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2016年6月1日19时20分,李洪林同志因肺癌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中文名:李洪林国籍:中国民族

  • 廖尚果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廖尚果

    廖尚果中国音乐理论家,广东惠阳县府城人(今惠城区桥西),曾用笔名黎青主。弟弟廖辅叔也是音乐理论家。中文名:廖尚果别名:黎青主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出生日期:1893年6月10日逝世日期:1959年职业:音乐理论家毕业院校:柏林大学法学系主要成就:大江东去代表作品:大江东去清歌集廖尚果(18

  • 李承仙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承仙

    李承仙(1924年10月27日-2003年8月28日)出生于上海霞飞路宝康里,祖籍江西省临川。中国画家,敦煌艺术研究者。常书鸿先生的夫人。一生主要致力于敦煌艺术的研究和保护等工作。代表作品有《献给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们》、《姑娘追》、《枣寺玄中寺组画》、《来自丝绸之路的飞天》、《敦煌舞乐飞天》等。曾

  • 李六如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六如

    李六如(1887-1973),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党组书记。湖南省平江县人,1908年到湖北参加新军,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回平江,变卖家产,创办救贫工厂,进行实业救国尝试。在遭受挫折后,又试图走教育救国之路,在平江兴办平民学校,吸取工农平民子弟入学

  • 廖文海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廖文海

    廖文海(1934-2009),女,上海市人,祖籍四川省成都市,少将。1950年12月成都华英中学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重庆总站战士。1951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1953年3月入党。中文名:廖文海国籍:中国出生地:四川成都出生日期:1934年5月6日逝世日期:2009年1月19日职业:医

  • 李国超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国超

    李国超烈士,福建省晋江县人,1976年3月入伍,共青团员,53562部队战士,1979年3月牺牲,终年24岁,追记一等功。广西凭祥市匠止烈士陵园。墓号:匠止5区8排5号中文名:李国超国籍:中国出生地:福建省晋江县永宁乡出生日期:1954年逝世日期:1979年职业:军人主要成就:革命烈士李国超(195

  • 李承干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承干

    李承干(1888年-1959年),国家计量局局长,全国人大预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长沙县人,1888年生。早年就读于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光绪三十一(1905)年四月官费赴日本留学,宣统元年(1909)八月入日本第六高等工科,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毅然辍学回国,在武昌从军于黄兴部。后再次东渡

  • 李士珍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士珍

    李士珍(1896—1997),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浙江台州宁海人。中文名:李士珍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96逝世日期:1997毕业院校:黄埔军校第二期李士珍,上海公学、杭州之江大学、日本警官学校毕业,1924年秋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参加军校孙文主义学会并为候补干事。1925年9月毕业后入国民革命军

  • 侯玉兰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侯玉兰

    京剧演员侯玉兰:出生于1919年,1976年去世,本名侯景兰,籍贯北京。自幼在家学戏,带艺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改名侯玉兰,师从何喜春、律佩芳学青衣,后专工程派戏,她经常向程砚秋请教,把她学过的一些传统戏,请程砚秋加以规整,使她在学习程派方面有很大进步,人们呼之为“女程砚秋”。与李玉茹、白玉薇、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