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萧毅肃

萧毅肃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645 更新时间:2023/12/4 23:56:49

萧毅肃(1899—1975),四川蓬州人,中华民国国防部次长,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日军投降时,受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应钦命令处理日军投降事宜。日军投降后,主持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史称“芷江受降”。1949年赴台湾。1975年7月31日在台湾去世。

基本资料

名:萧毅肃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蓬州

出生日期:1899年

逝世日期:1975年7月31日

职业: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

信仰:三民主义

人物简介

萧毅肃(1898—1975),四川蓬州万和乡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20年毕业于云南讲武学校,即任职川军,先后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1934年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次年任陆军第四十三军参谋长。1936年被国民政府授陆军少将衔。1938年升任第四十三军副军长。后调任参谋总长办公室高级参谋。1940年兼任中央党政军联合秘书处秘书长。1941年任军事委员会驻滇参谋团参谋。1943年任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参谋长。1944年底任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1945年2月晋升陆军中将。8月日军投降,襄助何应钦处理日军受降事宜。1946年起先后任重庆行营参谋长、重庆行辕副主任兼参谋长、重庆警备司令、国防部次长、参谋次长、重庆绥靖公署参谋长、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参谋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1951年任台湾政权“国防部”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此外还担任台湾当局“国防动员计划局”局长、“国家总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建设计划委员会”委员等职。1975年7月31日病逝于台北。

人物生平

幼时就读于金溪小学堂(今金溪小学)

1916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堂,

1920年毕业后,分发滇军第2军独立团(团长森)任参谋。随团回川任川军第1混成旅部参谋。

1921年8月,任川军第9师18旅36团连长,9月任第2军独立第2旅连长。

1922年7月,任川东边防军第1混成旅旅长之职。萧毅肃亦随行动,并参加驱逐第2军出川的历次战斗。1923年6月,任四川讨贼联军第2师连长。10月,第2师改称讨贼联军第1师,萧升任营长。

1924年10月,任建国川军第2军第2旅第1团团长。

1925年任建国川军第2军第1师第2旅旅长。建国川军瓦解后回乡,不久任川军第2师吴行光部参谋长。1926年11月任第20军11师参谋长兼梁山县市政公所所长。

1929年4月,任酉(阳)秀(山)先遣司令。

1930年5月,任第20军郭汝栋部第3混成旅旅长,不久改任参谋长,后离队寓居上海。

1934年10月,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深造。

1936年3月18日,叙任陆军少将。

1937年8月,任第43军参谋长。

1938年任参谋总长办公室高级参谋,翊赞参谋总长何应钦上将,提出[避免决战,以空间换取时间,并建立第二线兵力,培养国军之可持续战力]等重要概念性策略,对全国抗日作战战略指导多所献议].

1940年晋升中将,同年12月任第1补充兵训练总处副总处长。

1943年2月,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同年7月,获三等云麾勋章。

1944年12月,任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1945年1月1日,以将军在[滇西怒江战役,运筹决策,独具卓见,使作战指导毫无遗憾,致达成重大之胜利.]获青天白日勋章。此外,还获美国总统杜鲁门颁赠的嘉猷勋章,在赠勋颂词中有[彻夜辛劳,极备忠勤,其忠其诚,其献身于国家之精神,感召其同僚及部下实深,赖其不断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卒将有限资源,尽最大之利用,奋进歼灭敌人,对同盟国贡献殊伟,其协同奋战之精神,尤堪为盟军联合作战之表率]等语.同年2月20日,晋升为陆军中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将军主持芷江洽降,9月9日,参加中国战区受降仪式。10月获三等宝鼎勋章.

1946年4月30日获颁美国金橡叶自由勋章,其赠勋词为[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杜鲁门,为中国陆军中将萧毅肃,于1945年元月至9月期间,由于其非凡的敏锐观察和精锐的推断,在整个中国战场的军事行动控制上,作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由于萧毅肃将军的远见和无懈可击的判断力,实质上导致了中国军事方面的成功.萧毅肃将军在其职务上的表现,已为他自己和中国军队赢得了极大的荣誉.]

1946年5月调任重庆行营参谋长。同年10月,行营改称行辕后改任行辕参谋长。

1947年5月升任重庆行营副主任兼参谋长。

1948年1月兼任重庆警备司令,并获颁二等云麾勋章。同年6月12日,调任国防部次长。12月30日,调任参谋次长。

1949年2月兼任重庆绥靖公署参谋长。7月绥靖公署改组为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兼任公署参谋长。

1949年12月赴台。

1951年2月调任副参谋总长.

1953年元月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

1954年9月调任“国防动员计划局”局长。

1967年2月调任“国家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72年调任“国家建设计划委员会”委员。

1975年7月31日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享年77岁。其妻毕文卿女士,现健在于台北,今年高龄101岁,育有子女九人。其中五人移居美国,三人在台湾,一人(三女)随夫落叶归根--定居河南洛阳..

标签: 萧毅肃

更多文章

  • 都锦生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都锦生

    都锦生(1897—1943年),号鲁滨,浙江杭州人。民国8年(1919年)毕业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机织专业,留校任教。在教学实践中,亲手织出我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1922年5月15日,在杭州茅家埠家中办起都锦生丝织厂。1943年5月在上海病逝。中文名:都锦生别名:鲁滨国籍:中国出生地:

  • 刘珍年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珍年

    刘珍年(1897—1935),字儒席,是直隶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市)刘家庄人。民国时期的地方军阀,后被蒋介石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一军第21师任师长,有胶东王之称。中文名:刘珍年别名:刘儒席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直隶南宫刘家庄出生日期:1897年逝世日期:1935年职业:陆军上将毕业院校:保定陆

  • 滕杰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滕杰

    滕杰(1905—2004),字俊夫,1905年1月5日出生,江苏省滨海县八巨镇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政治人物,国民党籍。上海大学社会系、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日本明治大学经济系,国防研究院第一期毕业。曾任中华复兴社书记,中央军校政训处少将处长,湖南省政府高级参议兼省军管区参谋长,军委会战时干训1团干

  • 周凤岐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凤岐

    周凤岐(1879—1938),字恭先,浙江长兴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早年经秋瑾介绍曾加入光复会。辛亥革命后,任浙江都督府参谋长,加入国民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率部收缴工人纠察队武器,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抗战爆发后,投靠日本,沦为汉奸,图谋出任伪浙江省长。1938年3月7日被军统特工暗

  • 刘揆一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揆一

    刘揆一(1878年-1950年),字霖生,湖南衡山县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杨柳冲。幼年入私塾,光绪二十九年春,自费留学日本与黄兴结识,民国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刘揆一一度担任国会议员,直到国会解散。五四运动,赋闲家中,民国22年,刘揆一被蒋介石聘为行政院顾问。因刘揆一所呈的联共的言论遭到蒋

  • 王缵绪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缵绪

    王缵绪(1886——1960),号治易,人称王老乱,秀才出身,民国四川速成系将领,所部将佐士兵清一色是西充人,先跟杨森,后在四川统一之役的关键时刻倒戈投靠刘湘,官至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抗战时先后自费动员24个团组成29集团军出川抗战,转战两湖战场,到1943年底只剩下一半部队,他也解散集团军司令部

  • 尹俊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尹俊

    尹俊(1909年9月3日——1987年2月23日),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湖南省邵阳县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七期毕业,从小熟读经书,高中未毕业即弃文从戎,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后入陆军指挥参谋学校将官班及国防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期间,历任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参谋、第十八军第五十二团副团长、第五十三团

  • 孟恩远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孟恩远

    孟恩远(1856—1933),天津西泥沽村人。行伍出身。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入伍,累迁马队队官,直隶巡防队统领,南阳镇总兵。1908年任吉林巡防督办。1912年民国成立后,任陆军第二十三师师长,吉林护军使。1914年6月至1916年7月,任镇安右将军。1916年7月至1919年7月,任吉林督军,此间支持

  • 缪斌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缪斌

    缪斌(1902年-1946年5月21日),字弼丞,号丕成,江苏无锡人,绰号“小道士”,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1921年,缪斌考入南洋公学(现上海交大)电气科,之后加入国民党。1926年1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二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时期,被任命为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1931年,因渎职事件而被弾劾,

  • 马福祥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福祥

    马福祥(1876年2月4日——1932年8月19日),甘肃省兰州府河州城人,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军事委员会委员,绥远都统,安徽省主席,青岛特别市市长。北洋将军府祥武将军。中华民国时期西北马家军领袖,与马福禄、马福寿合成西北三马。中文名:马福祥别名:马云亭国籍:中国民族:回族出生地: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