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何澄

何澄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51 更新时间:2023/12/16 16:00:00

近代实业家、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基本资料

名:何澄

外文名:HeCheng

别名:何亚农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

出生日期:1880年

逝世日期:1946年5月11日

职业:近代实业家、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毕业院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主要成就:保护网师园

人物简介

号亚农,别号真山,以号名。1880年出生在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一个官宦世家。

在他出生第三年,生母便溘然去世。7年后,其生父又去世。幼失双亲的何澄投奔远在奉天辽阳为官的二伯父。在那里,刚刚10岁的何澄按照二伯父的安排,进入当地一家私塾读书。

1901年,21岁的何澄作为山西首批赴日留学生东渡日本,开始了“强国梦”的征程。在东京,他们先入振武学堂,继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四期学习。1905年,经留日学生谷思慎介绍,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同时加入了该会的核心组织"铁血丈夫团",成为山西留日学生中最早加入同盟会的成员之一。翌年,被选为同盟会"铁血丈夫团"的军事骨干,受孙中山派遣,回山西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

宣统元年(1907年),何澄毕业回国,被清廷陆军部通国速成武备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聘为兵学教官。1909年,何澄入清廷军咨府第二厅任职。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何澄自京城南下,协助陈其美谋划光复上海,任沪军都督府参谋长、沪军第二师师参谋长。

1912年8月,何澄退出军界,回到苏州定居,在五龙堂之北购地筑"灵石何寓",铭其首先完工的楼宅为"二渡书屋",从此寓居苏州办实业,兴教育。

1915年,开办了益亚织布厂,生产一种上等的丝光爱国布。

北伐结束之后,何澄后又再次出仕,任沧石铁路筹备局局长、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何澄在沧石铁路工程局任局长时,因对时任铁道部部长的孙科出尔反尔大为不满,曾公开在报纸上抨击过孙科。不久退隐,寓居苏州。

1937年8月何澄被宋希濂部以"特嫌"名义抓进监狱受冤一事,可能就是孙科所为。后经苏州乡绅根源呼吁营救,吴忠信、阎锡山等党政要人亦怒斥宋行为荒唐、胡闹,要求立即放人,何澄才得保释。

1940年,从张锡銮手中购买网师园,收藏丰富。

抗战胜利后,何澄离开苏州抵北平,1946年5月11日突患脑血栓病逝。

家庭情况

两渡何家是累世五代的“科举旺族”。在科举取仕的清代,两渡何家在黄卷青灯之下,把读书、应考和做官发挥到了极致。到清代末期科考废止,灵石两渡何家中进士者15人:在清廷中枢机关——内阁、各部院衙门、内府以及地方文武官衙门供职者六十余人。直到今天,两渡何家仍是研究明清时期文化家族何以繁盛的一个典型例案。

1909年,何澄经明代大学士鏊第十四世孙、晚清著名的物理学翻译家、曲学家王季烈介绍,与其妹王季山结婚。

何澄之子何泽涌为著名细胞学家。

何澄的三个女儿后来也成为中国科学界的三位杰出的女性。

长女何怡贞1910年出生于北京。1930年就读于美国蒙特霍育克学院物理化学系,2年后取得化学硕士学位,1937年又获得博士学位。1949年11月冲破美国当局的阻挠,与物理学家的丈夫葛庭燧回到新中国,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次女,何泽慧,1914年出生在姑苏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学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入学不久,何泽慧即发现并提出了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新方法。1945年在法国法兰西学院发现了铀原子的三分裂、四分列现象,轰动世界科坛。1948年,何泽慧和丈夫钱三强一起返回祖国,为发展中国的国防科学运筹帷幄。

三女何泽瑛,194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一直从事种子学、植物形态学方面的研究,成为中国植物学领域中卓有成就的学者。

保护名园

何澄在苏州期间以其极高的艺术鉴赏力与张善子、张大千、叶恭绰等艺术家成为至交。特别是对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瑰宝苏州网师园(当时称逸园,俗称张家花园)特别的喜欢和珍爱。

民国29年国难深重,何澄实在不忍心看着这座名园的建筑和假山濒临坍塌,便倾其大部财力,从张锡銮之子张师黄手中购得苏州网师园。接着,又对园内的假山、树木、楼台亭阁加以精心修葺,还亲自指导了室内明清家具的布置,并将自己所收藏的古玩字画布置其中,且复原名为网师园。

抗战胜利后,何澄离开苏州抵北平,一九四六年五月十一日突患脑血栓病逝,生前就不断地交代夫人子女说:“网师园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我之所以购买网师园,只是为了避免流失毁坏,将来必还之于民。”所以在何澄逝世后三年,其夫人王季山为实现丈夫生前的遗愿,维护网师园竭尽了全部心力和生命。何澄夫妇去世以后,他的子女一致遵照父母的愿望,于一九五O年把它捐献给全中国人民。

如今苏州的网师园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任凭人民寻古探幽,尽情游畅,让全世界人民领略中华民族光辉古老,叹而观止的园林文化。后来网师园作为“以少胜多”的典范,被移植到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大大地增强中华民族园林文化在全球的影响。

何澄高瞻远瞩为保留和宏扬中华民族文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标签: 何澄

更多文章

  • 阎立德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阎立德

    阎立德(约596年—656年),名让,字立德,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建筑家、工艺美术家、画家,北周武帝宇文邕外孙。出身于工程世家,唐武德至贞观年间任尚衣奉御、将作少匠、将作大匠、工部尚书等。曾受命营造唐高祖山陵,督造翠微、玉华两宫,营建昭陵,主持修筑唐长安城外郭和城楼等。对工艺、绘画

  • 苏葆桢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葆桢

    苏葆桢(1916.5—1990.6),著名国画家,师从徐悲鸿、张书旂、傅抱石等大家,江苏省宿迁市埠子镇苏圩村人。西南大学教授(原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原重庆国画院副院长。其父系清末秀才,开办私塾教书,喜书画。苏葆桢自幼受其父熏陶,以善画闻名于乡里。1936年毕业于江苏省立宿迁玻璃科职业学校。中

  • 南国农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国农

    南国农,男,1920年生于江西清江县(今江西省樟树市)。南国农作为新中国电化教育的奠基人,被千千万万教育技术工作者亲切的称为南先生。南先生是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家,其电化教育“七论”奠定了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对我国教育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

  • 任恩恩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任恩恩

    任恩恩(1955.03—2013.06),男,陕西周至人,中共党员,兰州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活动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99年07月至2013年06月任兰州交通大学校长,任职长达十四年,在此期间,任恩恩校长的治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得到了

  • 潘龄皋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潘龄皋

    潘龄皋(1867-1954),字锡九,是河北安新人。1881年,15岁的潘龄皋考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后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先后在甘肃任知县.知州.知府。辛亥革命成功后,潘龄皋担任甘肃省省长,后因痛恨官场腐败,于1922年辞职回乡,之后移居天津、北平,以赋诗、写字为乐,成

  • 赵熙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熙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他“工诗,善书,间亦作画。诗篇援笔立就,风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蜀传有“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之谚。光绪十八年(25岁)高中进士,殿试列二等,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

  • 林兆明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林兆明

    林兆明,广东著名的“讲古大师”。1928年出生在澳门,1946年毕业于广州大学法律系,但他没有顺理成章成为大律师。因为热爱文艺,他选择了清贫艰辛的艺术人生。演了400多场的话剧《72家房客》,与张悦楷成为最佳搭档,演“未语泪先流”的话剧《丹心谱》,又令林兆明如愿以偿“在舞台上感受着激烈的感情冲击”,

  • 胡国瑞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胡国瑞

    胡国瑞,字芝湘,教授,湖北当阳人,1908年12月出生。193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后任教于武汉大学。曾任武汉大学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副所长,兼下属文学研究室主任,湖北省文学学会会长,九三学社武汉分社委员。中文名:胡国瑞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北当阳出生日期:1908年12月出生逝世日期:19

  • 谢韬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谢韬

    谢韬,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194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社会学系,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重庆《新华日报》记者、延安新华总社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社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副院长;撰有《论墨子哲学

  • 徐琦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徐琦

    徐琦(1385—1453),字良玉,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出生在宁夏卫(今宁夏银川市)。祖籍是钱塘(今浙江杭州市)。因为他的祖父犯了王法,被朝廷发配到宁夏戍守边疆,全家跟随来到宁夏,就以宁夏为籍贯,成了宁夏人。徐琦自幼聪明过人,读起书来过目不忘,被人们称赞为“塞上神童”。永乐六年(公元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