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高恩洪

高恩洪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48 更新时间:2023/12/24 4:44:32

高恩洪(1875年—1943年),字定安,亦作定庵。蓬莱县(今烟台蓬莱市)上口高家村人。民国交通总长、教育总长。1922年6月12日出任北京政府交通总长(短期兼教育总长),1923年1月4日离任,总长生涯仅有半载,却经历了颜惠庆、唐绍仪(未入京就职)、王宠惠、汪大燮四届内阁,可见当时政局变化之快,以及派系斗争的复杂。高恩洪出身农民,先后就读于上海电气测量学校、英国剑桥大学,曾任清廷驻英使馆翻译。回国后,历任参赞、西藏通商交涉事宜督办、东三省军政事宜督办、交通部秘书等职。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高恩洪先后任汉口及成都电报局局长、湖北军政监督、川藏电政监督、驻上海全国电料管理局监督、交通部顾问等职。1922年,任北京政府交通总长,后任教育总长。1924年,任胶澳商埠督办,他倡办青岛大学,并出任私立青岛大学首任校长。二次直奉战争后,高恩洪退出政界,于烟台经营“烟潍路自动车公司”,任总经理。1926年,迁居上海继续兴办实业,为汽车公路公司负责人。1943年病逝于北平。

基本资料

中文名:高恩洪

别名:高定庵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蓬莱县

出生日期:1875年

逝世日期:1943年

职业:政治家

毕业院校:英国剑桥大学

人物贡献

高恩洪在交通总长任内,时间虽短,却很有一些作为。彼时,“好政府主义”由蔡元培胡适、李大钊、梁漱溟、王宠惠等一批知识界精英提出,他们联名在1922年《努力周报》第二号发表了一篇《我们的政治主张》,认为民国政治混乱,军人割据,国无宁日,皆因好人自命清高,不愿参与政治,以致使坏人当道,因而提出由知识分子中的“好人”组成“好人政府”,来澄清政治,改造社会,开出时代的新局。

高恩洪进入政府内阁,属于占据多数的“英美派”(曾赴英国留学深造),又有吴佩孚的奥援,甫一上任,便做了两件让人称道的事情。一件是废止各铁路货捐,一件是取消各报馆的津贴。胡适对此举评价甚高,专门发表新闻评论,予以称赞,又郑重其事地将此事记入日记。他在6月22日的日记中记有:“高氏是一个很肯做事的人,此次任劳任怨,大刀阔斧地干去,很有可佩服的地方。他这一次裁去北京报馆的津贴,每月十二万五千元———可以办两个北京大学了!故各报攻击他甚力。今天阁议通过废除铁路的货捐,也是一件很难得的快事。但此人似无学问。”这段日记写于夜宴之后,最后一句也写得饶有趣味。

高恩洪敢于任事是其优点,他的性格强悍直率,以他的工科学历背景,与学贯中西又温文尔雅的胡博士对谈,肯定是难入门径,也多少透露出高氏的禀赋性情。包惠僧在个人回忆录中曾记载李大钊亲口对他讲的一番话:“高定庵(高恩洪)这个人是学科学的,还有书生本色,没有时下的政客气息。他痛恨交通系的贪赃枉法,想把交通部所属的各个部门严格地整顿一下。因为没有适当的助手,他要我在北大找几个有为青年给他帮忙。”可见在中共建党领袖李大钊眼里,高恩洪是可以合作的对象。

高所办的两件事,可以说是去除了积弊已久的两大痼疾。在主流知识分子看来,报馆领津贴与被“收买”毫无二致,被“收买”的报馆新闻立场有失公正。甚至更有极端看法:拿了津贴又做歪曲报道的报人与娼妓行为无异,是舆论界的最大污点。取消报馆津贴,以保证言论的自由与公信力,这让崇尚自由主义的胡适欢欣鼓舞,是不难理解的。

至于各铁路货捐所造成的与商民争利,更为国人所诟病。高恩洪能在政府财政困窘情况下,提议废止能带来可观收入的陋规,让利于民众,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与共产党

高氏做的还远不止这些,他还与共产党人建立了“协作关系”,尽管双方合作是在秘密中进行的。

高恩洪借交通部设立密查员的名义,把几名共产党人安插在各个铁路路局。双方合作直到高恩洪去职后,京汉路发生“二七”大罢工并酿成血案而终止。后来,当事者对这一合作有着不同的回忆与解释,正说明了这段历史具有的多维面相。

曾参加过中共一大的包惠僧回忆说:“党通过李大钊与孙丹林、高恩洪、白坚武的私交关系,介绍张昆弟、安体诚、陈为人、何孟雄和包一宇(包惠僧)到交通部工作……高恩洪对他们的要求是调查交通系在各铁路上的小组织和骨干人物,以便进行清洗交通系在各铁路上的势力。党的计划则是,要在每条铁路上有一个公职人员身份的人作掩护,来秘密进行工人的组织工作。”各有所需显然是双方合作的主要动因。

高恩洪的去职,是直系内部斗争的结果。直系取得第一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围绕曹锟、吴佩孚两大巨头,形成了保定派和洛阳派。尽管吴佩孚对曹锟忠心不改,但曹吴身边的政客幕僚为利益分配不均而拨弄是非,争斗不息。

1922年11月,内阁发生“罗文干案”,高恩洪与财政总长罗文干均有留学英国背景,在这场政争中,高是罗文干的坚定支持者。当月23日,曹锟发难,通电全国,电文中称“历数罗文干私签承认奥债合同罪状,为国会声援,务请将罗彻底查办治罪,以为卖国者戒严”。原本支持罗文干的吴佩孚,唯恐造成直系分裂,只好退让,并于曹锟通电次日,发表声明:“拥护黎总统,服从曹使,对罗案不再置喙。”

受此牵连,昙花一现的“好人政府”随之倒台。延至次年1月初,高恩洪离任。

督办生涯

高恩洪第二次登上仕途高峰,是在1924年3月出任胶澳商埠督办。胶澳是青岛的旧称,城市工商业发达,属“自辟商埠”,因而地位特殊。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了胶澳的主权,并成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京政府,督办之职,形如一方疆吏。高恩洪能得到这个令人垂涎的要职,完全靠吴佩孚的保荐。当时流传着一个“八卦”,说吴佩孚向已当上大总统的曹锟推举高出任此职,而高则为曹锟所痛恨之人,心中便大为不悦,叨念着吴的名字悻悻地说,你吴子玉保举别人都可以,保举这个人却办不到。吴随即发来电报说:“我之信任高恩洪,犹如总统之信任我。”于是曹无话可说,只好发布任命书。与任职交通总长一样,高恩洪的督办生涯亦很短暂,以悲剧收场。

尽管给高恩洪施展政治抱负的时间不多,但其所做的奋发有为之事,也为高恩洪赢得了身后之名。后世有人评论,说他在青岛城市行政史上,是“开国人自我管理大门”的人物,且不说这种评价是否有溢美的成分,但看看他的种种作为,就可以判定他是一个能吏。按今天的话说,属于“干实事”的官员。

高恩洪上任后即减免了郊区农民的地税,对中外企业纳税标准进行规范统一;着手清理官产、筹办地方银行、健全完善社会救济机构;兴建了城市公共与基础设施,还与美国长老会合作,建立青岛市图书馆、女子中学等。最为人称道的是创办了私立青岛大学。很难想像这一系列利民之举,竟然是在他半年有余的督办任内做成的。

高恩洪赴任之时,适逢青岛从日本手中收回一年有余,日本人仍然享有种种特权。他除了加以限制之外,还敢对日本领事馆的一些无理要求予以回绝。《胶澳志》记载:“驻青日领事馆索取没收枪弹,督办高恩洪拒绝之。日人屡犯私贩军械之禁,我国查获日犯,均交日领事馆自为处分,其赃物则由本埠官厅予以没收,日领事馆要求索还我方以违禁物品没收充公,乃枪弹进口章程所规定,亦各国所公认,我国官厅自有处分之权,即予驳覆。”

高氏的强悍作风,不仅让日人吃了苦头,也让拥有武力的地方军队对他退避三舍。青岛大学的创办,首先要解决校舍问题。高恩洪选定的校址是德国人占领青岛时所建的俾斯麦兵营,此时兵营驻有胶防司令部,高恩洪让其移防它处,胶防司令王翰章不允。官司打到时任直鲁豫巡阅使吴佩孚那里,吴遂下令驻军移驻潍县,兵营专作创办大学之用。高恩洪还带头捐款1万元,地方士绅也纷纷解囊,筹措到了创办大学所需的资金。同年9月,私立青岛大学正式开学,校长由高恩洪兼任,青岛终于有了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

1924年11月初,随着北京直系政权倒台,高恩洪在青岛终结了他的督办生涯。高恩洪的晚年是在北平度过的,远离政治,醉心于丹道,广征博览道家之书,修心养性。托身红尘,寄情世外,这种人生况味,是无奈的解脱,还是自由的超然?非亲历者不得体悟。

标签: 高恩洪

更多文章

  • 张寿镛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寿镛

    张寿镛(1875—1945年),字伯颂,号泳霓,别号约园,浙江省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著名爱国教育家、藏书家、文献学家。为明末著名抗清民族英雄张煌言的后裔。光绪癸卯(1903)举人,清末曾任淞沪捐厘总局提调、宁波政法学堂监督、杭州关监督、苏州知府等职;辛亥革命后历任浙江、江苏、湖北、山东财政厅长

  • 戴民权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戴民权

    戴民权(1891年-1940年),名正,字端甫。河南汝州市蟒川镇戴湾村人,中华民国军人,官至中将。他为中日战争期间阵亡的中国军方高级将领之一。中文名:戴民权别名:字端甫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河南汝州市蟒川镇戴湾村出生日期:1891年逝世日期:1940年职业:军人信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曾参加过讨

  • 江国庆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江国庆

    江国庆(1975年10月10日-1997年8月13日)台北县永和市(现新北市永和区)人,为江支安与王彩莲之么子,因出生于10月10日双十国庆日,故取名为“国庆”。。江国庆是二房王彩莲的小儿子,爱打电动(Playstation),高中毕业后于1995年接受兵役召集,进入中华民国空军服役,为中华民国空军

  • 张载阳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载阳

    张载阳(1873—1945),字春曦,号暄初,新昌诚爱乡张家店村人。出身农家,幼年随父业农。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考入浙江武备学堂。宣统二年(1910)毕业,历任浙江常备军步队哨官、旗官、队官,浙江新军第三营管带,八十四标标统等职,辛亥革命光复杭州时,驻守镇海,率军响应,不久被提升为四十二协协统

  • 林建章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林建章

    林建章(1874—1940),字增荣,福建闽县(今福建长乐县泮野村)人。中华民国时期海军将领。中文名:林建章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建闽县出生日期:1874年逝世日期:1940年职业:军人毕业院校:江南水师学堂林建章,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考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第一期习驾驶。毕业后在舰队当练

  • 谭云山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谭云山

    谭云山(1898~1983),湖南省茶陵县下东长乐人,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称之为“伟大学者”。青年时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参加了毛泽东创办的“新民学会”和“新文化书社”。民国13年(1924)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任教。1928年接受印度诗圣泰戈尔的邀请去印度国际大学任教。1937年首任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

  • 陈润生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润生

    陈润生,民国9年(1920年)生,浙江吴兴人。民国30年就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民国35年后在上海台安轮船公司、上海审美窑业厂工作。1956年9月开始从事教育事业,历任上海第二轻工业技术学校教师、教研组长,上海市轻工业学校、上海市轻工业专科学校硅酸盐专业主任、化工系副主任、主任、副教授。中文名:陈润

  • 陶广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陶广

    陶广(1887—1951),湖南醴陵人,18岁入湖南瓷业学堂,毕业后为湖南瓷业公司彩绘工人。后入北京宪兵学校及南京江南讲武堂。学成后在蔡锷部下任参谋。继回湖南,在程潜、唐生智部任职。民国15年(1926),任北伐军第八军二十六团团长,参加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有功,升任旅长。10月,在攻克武昌战役中,

  • 张兴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兴

    张兴(?—756年),河北束鹿县人。唐朝将领。玄宗天宝末为饶阳裨将。安史之乱起,守城弥年,城陷,为史思明所俘,劝降不从,被锯杀。(概述内图片来源:《古圣贤像传略》)中文名:张兴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北束鹿县逝世日期:756职业:唐代将领张兴于唐玄宗天宝末为饶阳裨将。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平卢、

  • 庞镜塘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庞镜塘

    庞镜塘(1900—1977),山东省菏泽市人,清代两广水师提督庞玉璞之孙。1927年春起历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右翼军代理政治部主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国民政府参政会参政员,1946年任国民政府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被选为"国大"代表。1946年(民国35年),国民党山东绥靖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