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黄伯荣

黄伯荣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404 更新时间:2023/12/13 2:05:30

黄伯荣,当代语言学家。笔名苗木、莫木。广东省阳江县(今阳江市)人,1922年7月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县(今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那洋村。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语言学系。黄伯荣从事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三十年,主要致力于现代汉语和汉语方言的研究,在现代汉语的语音、字、词汇、语法及汉语方言等方面都作过许多探讨。2013年5月12日凌晨2时40分,黄伯荣先生因病在阳江逝世,享年91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黄伯荣

别名:苗木、莫木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省阳江市

出生日期:1922年7月

逝世日期:2013年5月12日

职业:大学教授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

代表作品:《句子的分析与辨认》《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个人生平

黄伯荣1922年7月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县(今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那洋村。1951年于中山大学语言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因高等院校专业合并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任讲师。1958年至1987年,响应支援西北号召,先后任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兰州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是西北地区现代汉语学科建设的奠基人。1987年后任青岛大学中文系教授。生前为中山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曾任中国语言学学会理事、中国修辞学会顾问、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顾问、全国高师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顾问。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13年5月12日凌晨2时40分,中大本《现代汉语》第一主编、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黄伯荣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1岁。黄伯荣先生的逝世是我国语言学界的巨大损失。对黄伯荣先生的逝世,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

个人研究

黄伯荣从事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三十年,主要致力于现代汉语和汉语方言的研究,在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及汉语方言等方面,到2001年,他已有著作21部,论文40多篇。

在现代汉语语法方面,黄伯荣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1957年)、《句子的分析与辨认》(1963年)、《语法修辞》(与谢晓安、赵浚等合作,1978年)等几部著作和《关于划分词类问题的考察》(1957年)、《汉语语法的研究》(1960年)等许多论文。

他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书中,对四种句子的结构和特点都作了扼要的分析,对各种类型的疑问句分析得尤其详细。对有疑问代词的陈述句,陈述句中包含疑问句,表示祈使的疑问句,疑问句中的特指问、是否问、选择问、正反问等的辨认都作了详细的探讨。

《句子的分析与辨认》一书,着重谈相邻的和容易混淆的句子成分和句型的分析与辨认方法,并选有几段短文作为句法示范分析。

在《关于划分词类问题的考察》这篇重要论文中,黄伯荣不同意汉语的实词不可以分类的说法。认为划分一个词的类属,应以语法特点为依据,其中应以句法特点为重点。

他在1979年与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统编教材,获得教育部颁发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999年被推为重点文科教材。

个人作品

黄伯荣教授的论著中,有不少是有关方言研究的。专著有《汉语方言语法类编》(1996)和《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合著)(2001)、《广州人怎样学习普通话》(1957);论文包括有《广州话和普通话的语音比较》(方言与普通话集刊,1集,1958)、《阳江话"入声非声"实验报告》(甘肃师大学报,1960:1)、《阳江音系》(亚非语言数理研究,26,1986,东京)、《广州话补语宾语的词序》(中国语文,1959:6)、《谈谈阳江语法的两个特点》(语文知识,1955:3;又方言与普通话集刊,1集,1958)、《广东阳江话物量词的语法特点》(中国语文,1959:3)、《广东阳江的形容词》(语言文字学术论文集──庆祝力先生学术活动五十周年,1989)、《阳江话动词的动态》(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1990)等。

黄伯荣教授对汉语语法的历史也作过探讨。他在《汉语语法的研究》一文中,认为汉语语法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自发阶段、摹仿西洋语法教科书阶段、搬用西洋语法理论阶段、从汉语实际出发的汉语语法学初步建立的阶段。

在汉字教学与研究方面,黄伯荣著有《祖国的文字》(1954年)及语文识小丛书《汉字常识》(1959年)、《几种念法的字》(1961年)等。

在普通话语音方面,他著有《北京语音学习》(1956年)一书。

在汉语方言方面,黄伯荣对粤方言尤其是阳江话作了近三十年的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对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语法方面的比较都作了深入的研究。

在汉语方言研究中,方言语法的研究是薄弱的一环。黄伯荣重视并长期从事方言语法的研究,特别注意方言与普通话的句法比较,是很值得提倡的。这样做不论从汉语方言的深入研究,还是从推广普通话看都是很有意义的。

在方言语音研究方面,黄伯荣著有《广州话和普通话的语音比较》(1955年)的长篇论文,用两千常用汉字在两种话的声韵调方面进行了比较,其中以声母比较为重点,把两千汉字按广州话韵母的次序排列,每个汉字都注有两种话的声韵调。

黄伯荣还为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方言词汇》《汉语方音字汇》写了阳江方言部分。

他不仅对自己家乡阳江的方言作了许多研究,对兰州方言也有研究。对兰州话的语音、词汇、语法作了概括的介绍,写有《兰州方言概说》《兰州方言》(均与赵浚合作)。

在文字改革方面,黄伯荣也发表了一些文章,参加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讨论,主取消j、w两个字母。汉字简化方案公布之后,为宣传这个方案,他在《简体字的结构》(1955年)一文中分析了789个简化字的结构,把这些简化字按形体结构分为三类,它可以帮助读者记忆简体字。

1978到1979年,黄伯荣参加了高等院校协作教材《现代汉语》的编写工作,并与廖序东一起任主编。

个人贡献

黄伯荣先生带领青岛大学中文系撰写了180万言的《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集汉语方言语法事实研究之大成,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今学术界广泛引用,是汉语语法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文献。

他和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自1978年出版以来,再版8次,总发行600多万册,创造了教材界奇迹。其中,第八版由黄伯荣师徒三代共同编纂,被传为佳话。《现代汉语》(增订四版)

生前轶事

晚年的黄伯荣先生,一直关注着《现代汉语》教材教学的新动,他不满足于现有教材的质量,希望打破30多年旧框架的限制,在教材编写方面做出改变。据了解,我国高校推行课程改革以来,学时普遍减少,当时流行的现代汉语教材,几乎没有一本可以在规定课时内讲完,有的又因内容陈旧而不便使用。

2008年5月,已86岁高龄的黄伯荣先生带领中山大学及相关院校的20位教师,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耗时三年编写出了《现代汉语》(中大本)。新版本的《现代汉语》很好地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新版本的篇幅较小,但必要的内容和分量并不因此而削弱,黄先生管这叫“瘦身不瘦脑”。编写人员中除了黄伯荣先生的弟子,还有他的徒孙,可谓师徒三代人共同完成的著作。

退休后,黄伯荣先生长居家乡广东阳江,为了配合教材的编写工作,86岁的他又学习了很多新技术,他用相机拍下自己的手稿,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身在广州的其他编写成员。现编写团队仍保留着上百封与黄伯荣的两地信件。在编写期间,虽然已近90岁高龄,但仍然每天12点睡觉,4点就起床工作。

“他不是挂名主编,是真的参与教材的编写”,中山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炜说,他认真到极致,甚至会对教材例句是用“秋天来了”还是“春天来了”都再三斟酌。

黄伯荣临终前,李炜与同事来到阳江看望老师,并带去了新出版的中大本《现代汉语》的课后习题答案,这也是这套教材首个出版周期的收尾工程。黄伯荣看到教材,情绪很是激动,尽管已无法准确发声,仍不断地叫着李炜的名字。

李炜感慨地说:“他是一位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甘坐板凳。主编了几十年,精益求精不断进取,是真正的君子。他的研究以现代汉语开始,以现代汉语结束,从没跑过题。”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傅雨贤回忆起《现代汉语》出版时的一个小故事,在《现代汉语》的编写大会上,黄伯荣先生被选为主编,廖序东先生被选为副主编。黄伯荣先生一直尊重年长自己7岁的廖先生,又是编纂组中唯一一位教授,所以1979年春交稿给出版社时,他悄悄地去掉了廖先生副主编的“副”字,最终教材变为二人共同主编。

社会追忆

语言学大师,望重德高,北国俊贤知泰斗;康乐园校友,情深义厚,南天桃李失春阳。——中山大学中文系黄天骥教授撰

标签: 黄伯荣

更多文章

  • 李友邦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友邦

    李友邦(1906—1952),1906年出生于台湾台北。1918年考入台北师范学校,期间加入蒋渭水领导的台湾文化协会,积极参加反日活动。1924年3月,李友邦与林木顺、林添进等人袭击台北新起警察派出所,遭到日本殖民当局通缉,李友邦连夜逃离台湾来到大陆,同年9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1937年抗日战争爆

  • 刘大年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大年

    刘大年,1915年8月出生,湖南华容县人。1936年肄业于长沙湖南国学专修学校。1938年8月间到陕北抗日军政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毕业。抗大毕业后他被分配在冀西和冀南抗日根据地工作。以后长期生活、斗争在河北平原和太行山上。1939年起,先后任冀西专区行政干部学校教导主任、

  • 周诒春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周诒春

    周诒春,男,汉族,安徽休宁人,生于湖北汉口。190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秘书,10月任清华学校副校长,1913年8月任校长,1918年1月去职。1958年8月在上海病逝。周诒春任清华学校校长4年多,他着眼于民族教育独立,最先提出把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改办成完全大学的计

  • 马文波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马文波

    马文波,新中国开国少将、原外交部副部长。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红军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斗争,并随军长征。他积极组织技侦工作,为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和技侦工作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贡献,是红四方面军技侦工作的创始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共第九次全

  • 唐棣华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棣华

    唐棣华(1918—2000)女,湖北省武汉市人,黄克诚大将之妻。曾经就读于青岛大学,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与黄克诚结婚,育有二男二女。中文名:唐棣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北省武汉市出生日期:1918年逝世日期:2000年3月22日毕业院校:青岛大学

  • 胡壮麒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胡壮麒

    胡壮麒,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长期从事高温合金的研制及亚稳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究。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一级空心涡轮叶片材料及民航机长寿命叶片材料;研制成功抗热腐蚀定向结晶叶片、定向结晶钴基合金叶片及特种微晶粉末;研制成功我国直升机用第一个增压器;提

  • 陈星聚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星聚

    陈星聚(1817~1885年),字耀堂,河南临颍县台陈镇陈村人,清朝光绪年间率领台湾人民抵御法国侵略者,取得了台北保卫战的胜利。同治十年(1871)年曾任台湾淡水同知,五年后又调任漉港同知,光绪四年(1878)升任台北知府。史料记载他性情刚毅,急公好义,体恤民情,励志图强,热爱祖国,在中法战争中,英

  • 刘文金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文金

    刘文金(1937~2013),河北唐山人,祖籍安阳。作曲家,196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历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以及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等职;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指导。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2001年被聘为韩国中央大学

  • 张歆海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歆海

    张歆海(1898-1972)字叔明,浙江海盐人。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堂,两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赴美留学,入哈佛大学,1921年任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随员,1922年获英国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1月,任外交部欧美司司长。1933年5月,任驻葡萄牙公使。1934年6月又改任驻波兰公使,同时兼任驻

  • 熊复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熊复

    熊复(1915-1995),男,四川邻水坛同镇陡水坡村人。笔名清水、庭钧、曼丝、茹纯、傅容等。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活动家早年求学于邻水二中,四川大学肄业。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第四届政协委员、第五届政协常委,全国第五届人大代表及第六、七届人大常委,北京新闻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