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周林

周林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94 更新时间:2024/1/24 19:35:16

周林(1912.05.17~1997.06.10),男,贵州省仁怀县(今仁怀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顾问,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兼校长,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原书记,原中共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长,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基本资料

名:周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贵州省仁怀县(今仁怀市)

出生日期:1912年5月17日

逝世日期:1997年6月10日

职业:原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毕业院校:北平宏达学院

信仰:共产主义

人物简介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秋北平宏达学院学习。入反帝大同盟。先后担任共青团北平市东区委书记,共青团天津市委书记,共青团上海沪西区委书记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8月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苏中区军政党委会委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军法处处长,新四军一师军政委员会委员、政治部锄奸部部长,苏中行署保安处处长,苏中区党委社会部部长,区党校党委书记,[span]中共苏浙区三地委书记,苏南区党委城工部部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中共山东渤海区三地委书记。1948年12月任[span]中共徐州市委书记兼市长。1949年5月,参加接管上海工作,任上海政务接管委员会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1950年6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1951年11月兼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2年11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二副书记,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12月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5年2月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长。1956年7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长。1960年9月兼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

1975年恢复工作后,历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中共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顾问,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副组长等职,领导制定一系列教育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周林是第一、二、三、五、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7年6月10日20时36分在北京逝世。

周林去世后,遵照他的遗嘱,捐献了眼角膜,遗体供医学研究。

经历与成就

贵州仁怀,南门外炮台上,坐落着一栋普通民居。1912年5月17日,周林在这里出生。周林弟兄4人,他排行第三。当年的仁怀县城不大,年幼的周林帮助父母耕种劳作,亲历了人生的磨难。

仁怀高等小学堂,1925年,13岁的周林在这里读书。时任校长陈佛中、教师罗剑僧等人思想开明,选用《兴中会宣言》、《民报发刊词》等加在课文中讲授,传播科学、民主思想,周林因此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

1928年春,周林兄弟三人考入遵义贵州省立第三中学。执掌贵州军政大权的军阀周西成,禁锢青年学子思想,逼走了传播科学、民主思想的教育家黄齐生。学生们受黄齐生影响,纷纷外出求学。

1930年,周林在遵义三中尚未毕业,便与同学走出封闭的乡土,由茅台乘木船去成都,考入私立大同中学。然而,四川军阀刘湘对学生的进步活动镇压更加残酷,周林意识到,在成都也学不了新文化、新思想。

1931年7月,周林沿长江而下到上海,随后前往北平。其间正值“九·—八”事变,国破家亡之际,周林与先期到北平读书的贵州老乡陈曾固、陈沂及胞兄周国荣等人,积极参加反帝救国宣传,加入了“反帝反日大同盟”。1932年10月,周林在海淀区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坎坷崎岖却九死无悔的革命之路。

1933年,周林任共青团天津市委书记。因为周林的南方口音,在北方工作容易暴露身份。1934年秋,周林只身一人到达上海。在此之前,党中央在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因为叛徒出卖,遭到严重破坏。到上海后,他担任共青团沪西区委书记,在青年学生中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

1935年,周林任上海市赤色总工会日本纱厂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纱厂委员会书记。此时,上海的工人运动转入地下斗争,革命处于低潮。在严酷的对敌斗争中,周林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学生、工人中间,进行抗日救亡的思想发动和组织工作,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

1936年,周林与另几位同志一起,领导发动了几万人参加的,震惊中外的上海反日大罢工运动,创造性地贯彻了党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使罢工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中,高度评价了上海反日大罢工。

1936年,周林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8月,他带领上海反日罢工中的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700多人,历尽艰险,辗转千里,到达新四军驻地——皖南云岭,参加了新四军。

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一、二支队合并后,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周林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军法处处长,保卫指挥部安全,铲除汉奸。在著名的黄桥战役第一次战斗中,周林挺身而出,率领保卫队冲锋,击退了敌人。

日伪军实施“清乡”。华东局决定,由周林等7人组成苏中区军政党委会,任苏中区党委社会部部长、苏浙区三地委书记等职。周林组织武工队深入敌人封锁的“清乡”区,与游击队、民兵配合,专门捕杀汉奸和汪伪特工人员,老百姓称为短枪队。

短枪队是一只灵活机动、神出鬼没、战斗力很强的队伍。他们下江南、打“洋行”、搞物资、抓“舌头”、弄情报,几乎无所不能,给日军、汉奸以沉重打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周林英勇作战,有胆有识,为抗日报据地的开辟、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945年8月,“双十会谈”后,周林担任华东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等职。1948年,济南战役开始后,周林参与指挥战斗,经过10多天的艰苦攻艰战,攻克济南。

1948年11月6日,我军举行了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12月1日,徐州解放,周林奉命接管徐州。徐州是国共双方盯得很紧的淮海重镇。党中央任命他为徐州市委书记兼市长,他采取—系列紧急措施,组织大批物资,老百姓用小推车推上前线,为淮海战役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5月,周林参加接管上海,担任政务接管委员会主任。按照“先进行接管,再进行改造”的方针,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地完成政府接管工作。上海,是当时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和经济之都,有人说“管好了上海,就管好了中国”。上海的成功接管,为接管其它大城市、加强政权建设,提供了范例。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周林任上海市政府秘书长,在陈毅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召开了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为后来上海市的人民民主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大西南解放后,贵州敌情社情极为复杂。1951年,周林调回故乡贵州工作。1954年11月至1964年任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兼贵州省省长。贵州地处西南,自古以蛮荒落后闻名全国。周林回乡任职后,以振兴贵州、发展贵州为己任,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投入到火热的建设当中。经过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贵州修建了铁路、机场;结束和改变了贵州不通火车、飞机的历史。

周林还领导建设了6个水力、火力发电站;兴建了一批大型轻、重工业和矿产企业;大抓农田水利建设,扩大灌溉面积,采取宽松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1965年,带着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带着对父老乡亲的不舍之情,周林离开贵州,调任西南局书记处书记。

“文革”期间,周林受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迫害,长期关押在贵阳市郊大山洞贵阳耕读师专内,身心受到严重摧残。

1975年,邓小平主持工作后,周林恢复工作,担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当时正值全国开展“反右”之际,周林坚决斗争,保护了一大批干部师生免遭迫害。

1977年10月,周林调任教育部副部长兼北京大学党委书记。这时,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邓小平重新出山。在邓小平直接指示下,周林为恢复教育工作秩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殚精竭虑,忘我工作。他坚决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实现政治上的安定团结,使学校的各项改革目标得以实现。

随后,周林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教育部顾问等职。他强调注重文科教育,倡导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他的主持下,恢复建立了我国高校社会学专业。他重视高校文科教材的建设,领导恢复建立了高校的出版机构。

1981年起,周林兼任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副组长等职。他虽年事已高,仍勤勤恳恳,不懈工作,为推动高校图书馆建设和情报服务自动化进程,为高校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林十分重视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他领导建立了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注重继承优秀文化遗产,总结经验,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出版了《全宋文》《全宋诗》等七部断代诗文总集及《清文海》,简称为“七全一海”的大型著作工程。

1982年、1987年,周林先后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

在贵州当政期间,周林一直没有回过仁怀老家。但是,他始终关心家乡建设,情系茅台发展。1954年,根据朱德指示,周林要求地方党委加强对茅台酒厂的领导,恢复传统工艺,改进包装,使得茅台酒产量逐年增加,质量日趋稳定。

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当面指示周林,茅台酒“你何不搞个一万吨?人民需要嘛,国家需要嘛,还可以出口换钢材汽车,但是要保证质量啊!”毛泽东的这一嘱托,成了周林心中的牵挂,以后长期关心支持茅台酒的生产、发展。

1960年代,周林将时任贵州省轻工厅副厅长的他的夫人宗瑛,派到茅台酒厂直接参与工作。无论在大小场合的讲话、插话,还是私下闲谈,周林都少不了要提醒大家:“你们要注意哩,可不要粗心大意,挂歪了茅台酒这块外国人都晓得的金牌子呢!”

周林为宣传家乡,振兴仁怀,他不遗余力,奔走呼吁。在他的关心下,兴建了盐津河大桥,创办了育人中学;他还向老部下推介仁怀的酒,为故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周林工于书法,笔力深厚,古朴典雅,他每次回家乡,都为家乡人民留下了不少墨宝。

社会评价

周林同志在长达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具有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周林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心耿耿、呕心沥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的一生,是不为名不为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一生。

人物经历

周林在“大跃进”年代,高举“三面红旗”,在全省掀起了共产风、虚报浮夸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和生产瞎指挥风。“五风”肆虐,又以共产风为主,摧残了广大农民,破坏了农村生产力,这是造成大饥荒的直接原因,也是大饥荒年间的灾难之一。据杨继绳先生的专著记载:周林“创造了两项影响全国的经验。一个是关于粮食方面的经验。”当时贵州一些地方出现大量浮肿病人和饿死人的情况,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时候,“中共贵州省委在1959年8月27日,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了一份粉饰太平的简报。简报主要内容是:1.粮食问题,说粮食紧张情况,已经彻底得到解决”(炎黄春秋2012年第5期,晏乐斌文)

其他信息

周林育才学校

仁怀市周林育才学校是经仁怀市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高标准寄宿制民办学校,是为纪念出生于仁怀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原中顾委委员、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周林同志而创建。

《打开尘封的记忆——忆我的父亲周林》出版发行

为纪念周林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由其女儿周芳芳撰写、陈毅元帅长子陈昊苏作序的传记性著作《打开尘封的记忆——忆我的父亲周林》,正式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标签: 周林

更多文章

  • 童诗白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童诗白

    童诗白(1920~2005),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中国电子学学科和课程建设的主要奠基人。1956年创建了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主编和参加编写的电子技术方面的教材12套;在国内率先开出了“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电路故障诊断理论基础”、“现代电子学及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课

  • 屈武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屈武

    屈武(1898—1992),字经文,陕西渭南人。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政协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五、六届中央副主席,第六届代理主席、主席,第七届名誉主席。中文名:屈武别名:屈经文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陕西渭南出生日期:1898年(戊戌年)7月16日逝

  • 董作宾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董作宾

    董作宾(1895-1963),原名作仁,字彦堂,又作雁堂,号平庐。祖籍河南温县董杨门,出生于河南南阳。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1923年-1924年,董作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1925年-1927年,先后在福建协和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2

  • 杨联升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联升

    杨联升(1914年—1990年),原名莲生,后以莲生为字。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河北保定。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1940年赴美就读于哈佛大学,1942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46年完成《晋书食货志译注》获博士学位。四十年代初,在哈佛习文史哲的中国留学生中,任华(西方哲学)、周一良(魏晋南北朝

  • 林克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林克

    林克(1923~2011),男,又名袁溥。江苏如皋人。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复旦大学党委书记。中文名:林克别名:袁溥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如皋出生日期:1923年(癸亥年)逝世日期:2011年12月27日职业:大学党委书记毕业院校:抗日军政大学盐城五分校信仰:共产主义林克(1923

  • 何东昌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何东昌

    何东昌,男,浙江诸暨人,教育部原党组书记、部长,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当选中纪委委员。1944年10月参加革命,194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

  • 唐国安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唐国安

    唐国安(1858年10月27日(戊午年)~1913年8月22日),英文名字“TongKwoOn”,字国禄,号介臣。广东省香山县人(今珠海市唐家镇鸡山村人)。1912年4月至1913年8月出任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第一任校长(1912年5月以前称监督)。中文名:唐国安外文名:TongKwoOn别名:

  • 何炳棣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何炳棣

    何炳棣(1917~2012.06.07),浙江金华人。1938年清华大学毕业,1944年考取了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生,1945年底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史,195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史博士学位。之后,何炳棣先生逐渐转入国史研究,成绩斐然。1966年,何炳棣先生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9

  • 钱伯初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钱伯初

    钱伯初,男,汉族,1933年出生于江苏无锡,教授。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随全国院系调整进入北大,1953年攻读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杨立铭先生,1956年研究生毕业。从1957年起支援西北建设在兰州大学工作。中文名:钱伯初别名:钱先生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无锡出生日期

  • 冯仲云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冯仲云

    冯仲云(1908-1968),江苏武进人,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著名将领。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曾任中共东北反日总会党团书记,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秘书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兼珠河中心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政治部主任、第三路军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