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昌绍

张昌绍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058 更新时间:2024/1/12 23:59:15

张昌绍,药理学家。他一生从事药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编的药理学教材和参考书被誉为中国药理学的经典著作。致力于培养药理学师资与科研人才,在化学治疗学和传出神经药理学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中国药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开拓和奠基作用。

基本资料

名:张昌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嘉定县望仙桥镇

出生日期:1906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1967年12月20日

职业:医生药理学家

毕业院校:上海医学院

代表作品:现代药理学(中卷)

人物简历

1906年9月25日生于江苏省嘉定县望仙桥镇。

1920—1924年在苏州树德医院当学徒。

1924—1928年多次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并成为苏州共青团领导人之一。

1928—1934年在上海医学院学习。

1934—1937年任上海医学院药理学助教。

1937—1940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药理系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0—194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进修。

1941—1946年任上海医学院药理学副教授兼中央卫生实验院药理研究室主任。

1946—1949年任上海医学院药理学教授兼科主任。

1949—1967年任上海医学院(后改为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名上海医科大学)教授兼教研室主任;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

1967年12月20日逝世于上海。

生平概况

张昌绍,1906年9月25日出生于江苏省嘉定县望仙桥镇的一个贫寒家庭。父亲是乡村小学教师。张昌绍在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14岁便进入苏州一家私人办的树德医院当学徒。他白天工作,晚上刻苦自学,用4年的时间修完全部中学课程。

1928年,他进入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后来该医学院迁入上海,成为独立的上海医学院。1934年毕业后,留校任药理学助教。1937年,考取公费留英。在伦敦大学医学院著名神经药理学大师盖达教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从事肾上腺素能神经药理的研究,1940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进修。1941年抗日战争期间,他谢绝美方的挽留,毅然回国。当时上海医学院内迁重庆,他返母校后即被任命为药理学副教授,并兼任中央卫生实验院药理研究室主任。

在重庆期间,他眼见西南地区细菌性传染病、疟疾猖獗流行和人民缺医少药的情景,不惜中断了他在英国专心致志的肾上腺素能神经传递的理论研究,夜以继日地利用新到的微型胶卷文献资料,写成《磺胺类化学治疗学》和《青霉素化学治疗学》及时地介绍了当时世界医学中磺胺类和抗生素两大发现的研究和应用,对当时国内医药界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他还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简陋设备,身体力行地进行磺胺类的临床药理研究和中草药抗疟作用的动物实验与临床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张昌绍的学术贡献和才华,使他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他除担任药理学教授兼教研室主任外,历任上海市人民代表与政协委员,还担任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兼新药组组长、全国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药物组组长,主持制定卫生部颁布的药理学教学大纲,主编了药理学统编教材。他还于1953年,作为全国科联代表团团员访问捷克斯洛伐克,1957年,作为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访问苏联。他举办了多次药理学师资班,招收了许多研究生和进修生。张昌绍的科研成就以植物神经系统药理和化学治疗最为突出,共发表百篇论文。张昌绍曾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中华医学杂志》、《生理学报》、《药学学报》的编委。他为新中国的药理学发展做了许多开拓和奠基工作。

划时代著作

张昌绍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药理学家,而且在文学上亦有一定的修养。他所撰写的专著和文章,行文简练,用词恰当,文笔流畅,能寓文学于医学科学之中。鉴于中国长久未见适用的药理学教材,1941年,戈德曼等主编的《治疗学的药理基础》第一版问世(此书50年来已出7版,被西方同行誉为药理学的圣经)后,张昌绍及时发现并吸收此书的优点,深入浅出地写出《现代药理学》,极受学生们的欢迎。《现代药理学》以及他编写的《磺胺类化学治疗学》、《青霉素化学治疗学》等曾通过重庆的八路军办事处运往延安赠给解放区医学界,其中《现代药理学》一书并在延安印刷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材编写工作成为国家交给他的任务。为此,他组成编写组,自任主编,完成了高等医药院校药理学教材——《药理学》,于1958年出版,至1965年共出3版,发行30余万册。这本书不仅发挥了教材作用,而且也成为医药卫生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此外,在50年代,他著有《中药的现代研究》,对用现代科学整理中药及中西医结合作了初步探索。他所主编的药理学教材和参考书被誉为中国药理学的经典著作。他还计划出版一部大型药理学参考书(5卷),可惜只出了第一卷《药理学总论》,他便去世了。

人才培养

培养药理学师资和科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张昌绍受卫生部的委派,相继主办了4届高级师资班,先后培养了19名研究生和数十名进修生。经他培养的各种师资总数不下120人,其中大多数已成为全国各省、市医药院校和科研机构中药理学方面的领导和骨干力量。这是他对中国药理学事业的一项重大贡献。

张昌绍在培养人才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他对师资班都是定期亲自主持答疑,对于进修生和研究生的科研也都亲自指导。在培养方法上,他主张“扶着走”,反对“抱着走”。他教育学生从不作长篇大论,而是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地影响后辈。因此,凡曾受教于他的学生,一致认为张老师治学严谨,既严于律己,又严格要求学生,从实验室的清洁卫生与技术细节开始直至论文修改,无不精益求精。因此,他指导过的学生,无论在文献的阅读、实验的设计、还是在结果的分析上都得到过他许多教益,大家无不为他辛勤的工作、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虚怀若谷的作风所感动。

神经系统药理

张昌绍在英国留学期间即已开始植物神经系统药理研究。他最早发现钙离子是肾上腺素能神经传递的重要因素,但钙离子的重要性到60年代末期才被重新提出来。他还发现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具有加强肾上腺素能神经传递作用,这实际上是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自身受体调节递质释放的先躯工作,其重要性到80年代才被充分认识。他还对当时传统(包括他的导师)认为麻黄碱增敏作用是由于它抑制了单胺氧化酶,从而保护了肾上腺素及递质免遭破坏的说法提出疑问。60年代,他在实验室证明麻黄碱对单胺氧化酶并无抑制作用,从而澄清了这一问题。

50年代末,国际上对于儿茶酚胺类既作为一类药物,又作为激素肾上腺素和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对其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他及时发现这一初露端倪的成果在药理、生理、生化和病理生理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于是,他在对其进行综述介绍的同时,从60年代起,积极地组织人员进行研究。1962年,他在中国生理科学会药理专业和生理专业联合会议上作了《儿茶酚胺体内代谢的一些药理——肾上腺素能神经药理的进展》报告。此后他又与他人合作发表了《儿茶酚胺抑制剂》、《麻黄碱快速耐受性形成机制的探讨》、《利血平改变正大鼠血压和组织中儿茶酚胺含量的平行观察》、《酒石酸锑钾对兔心室神经介质含量的影响》等10余篇论文,兴起了一个研究儿茶酚胺和传出神经药理的高潮。他曾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呼吁:“可以认为,化学传递学说现在似乎又到达一个新阶段的前夜,传出神经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更为明确,但面前还存在很多矛盾,等待解决,才能破晓,让我们从事生理科学工作的同志们共同努力吧!”时至今日,恰如他所期待的,国内外对传出神经突触传递的研究,经久不息,确已达到更为深广的新阶段。此外,张昌绍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方面也有所贡献。在他指导下,他的学生邹冈从事有关吗啡镇痛机制的研究,发表了《有关吗啡镇痛中枢部位》的论文,被誉为吗啡作用机理研究的“里程碑”,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与赞扬。

化学治疗研究

张昌绍从事化学治疗的研究始自抗日战争期间。他针对当时人民的需要,选择细菌感染和疟疾的化学治疗作为课题。其间,对中药的抗疟作用研究较多。他在《中药的现代研究》一书中写道:“抗战发生后,沿海人士西迁瘴疟之区,疟疾不断流行,而抗疟药品甚感缺乏,吾国学者纷起研究药材,以谋抗疟药之自给。”他以中药常山作为重点,首先在临床上证明粗制常山浸膏对治疗疟疾有效,又与进英等合作在鸡疟模型上证实常山水浸膏对其有显著疗效。1950年,他又发现鸦胆子的抗疟作用,并曾在佛子岭治淮工地试用,取得良好结果。他在为卫生部号召组织鸦胆子抗疟的临床实验工作而写的《怎样做鸦胆子和其他抗疟药的临床实验》一文中总结鸦胆子的优点,大致为:(1)良好疗效;(2)安全;(3)应用方便;(4)费用极省;(5)完全国产。这不仅是指鸦胆子一药而言,实际上可以说是他对寻找理想新药的要求。

50年代初,他接受抗血吸虫药物研究的重点科研项目,因此其化疗研究方由细菌感染和疟疾转向抗血吸虫药物。当时治疗血吸虫病药物主要是静脉注射的酒石酸锑钾。他组织了几乎全体工作人员和进修人员对这一锑剂进行了10余年持续不断的研究,包括酒石酸锑钾的毒性和耐受性产生的规律;影响锑剂疗效的因素;口服锑剂的疗效与疗程的关系;酒石酸锑钾对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影响,提出锑剂引起心室颤动的交感神经机制,用实验证明口服锑剂致呕部位不在胃而在小肠。他们共发表10余篇论文,这些成就无论是在国内或是在国外都是领先的。

张昌绍的一生,感人之事很多,特别是几十年如一日,起早贪黑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善于把世界学术前沿的新苗头结合到中国实际中的敏捷深邃的见识和善于团结广大药理学工作者的作风,都为后辈作出了典范。

主要论著

8张昌绍.磺胺类化学治疗学.第3版.上海:现代医学社,1947(第一版约于1943年在重庆出版).

9张昌绍.青霉素治疗学.第2版.上海:现代医学社,1947(第1版约于1944年在重庆出版).

10张昌绍.现代药理学(上卷).第3版.上海:现代医学社,1948(第1版名《实用药理学》约于1943年在重庆出版).

11张昌绍.现代药理学(中卷).上海:现代医学社,1948;下卷.1949.

12张昌绍.青霉素链霉素及其他抗生素.上海:现代医学社,1948.

14藻宸,张昌绍.结核病之化学治疗.使他肺安定(Stepharanthine).中华医学杂志,1949,35(6):239250.

15王进英,雨亭,张昌绍等.鸦胆子的抗疟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50,36(11):469—474.

16张昌绍.中药的现代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3.

17张昌绍,金钰珠,杨藻宸等.锑剂对于循环系统的管理1—6.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57(1):1—15.

18张昌绍,郑明棋,竺心影等.血吸虫病的实验治疗研究1—7.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57(1)16—30.

19张昌绍,郑明祺,张家铨等.血吸虫病的实验治疗研究8—10.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57(3):183—190.

20杨藻宸,张昌绍.白果、大蒜、黄连碱等22种药物的抗结核作用.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57(2):117—126.

21江文德,杨藻宸,张昌绍.酒石酸锑钾催吐机制的研究.生理学报,1958,22(2):175—181.

22张昌绍主编.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1958;第2版.1962;第3版.1965.

23邹冈,张昌绍.脑室内或脑组织内微量注射吗啡的镇痛效应.生理学报,1962,25(2):119—128.

24张昌绍.影响儿茶酚胺体内代谢的一些药物.见:药理学进展.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1—23,

25江文德,张安中,张昌绍等.酒石酸钾对麻醉兔电致心室颤动的影响.生理学报,1963,26(2):172—179.

26杨藻宸,张昌绍.麻黄碱快速耐受性形成机制的探讨.生理学报,1963,26(4):306—319.

27吴葆杰,吴白云,张昌绍等.利血平改变正常大白鼠血压和组织中儿茶酚胺含量的平行观察.生理学报,1964,27(3):265—272.

28张昌绍,褚云鸿,束怀德等.酒石酸锑钾对兔心室神经介质的影响.生理学报,1964,27(3):273—280.

29赵更生,周尔凤,张昌绍等.利血平对肾性高血压大白鼠的降压作用和组织中儿茶酚胺耗竭的平行观察.生理学报,1965,28(4)416—419.

30张昌绍,张毅主编.药理学(第1卷总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1965.

31JANGCS,FUFY,etal.Ch'angShan,aChineseantimalarialdrug.Science.1946Jan11;103:59.

32JANGCS,FUFY,etal.Pharmacologyofch'angshan(Dichroafebrifuga)aChineseantimalarialherb.Nature.1948Mar13;161(4089):400.

标签: 张昌绍

更多文章

  • 唐有壬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有壬

    唐有壬(1893-1935),湖南浏阳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早年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1927年10月,任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1928年11月免职。1931年1月,任立法院立法委员;12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并推为中央宣传委员会委员。1932年,日寇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 曹廷炳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廷炳

    曹廷炳(1973年7月20日—2012年3月16日),男,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及驻极体材料等方面的研究。2012年3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坠楼身亡,终年39岁。中文名:曹廷炳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73年7月20日逝世日期:2

  • 杜凤瑞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杜凤瑞

    杜凤瑞(1933~1958年),方城县杨楼乡人。自幼贫苦,随全家乞讨,饱受欺凌,养成疾恶如仇、顽强不屈的性格,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著名战斗英雄。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担任通讯员和司号员。1952年3月,杜凤瑞响应毛主席“创建强大的人民空军”的号召,被选调为飞行学员。幼年过着乞讨流浪的生活,

  • 余虹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余虹

    余虹(1957.02——2007.12.05),暨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比较文艺学方向博士。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文艺学专业博士后。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文艺学与美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全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

  • 江亢虎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江亢虎

    江亢虎(1883—1954),出生于江西弋阳一个仕宦之家,祖籍安徽省旌德县江村。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文化学者和政治人物,中国社会党创始人,无政府主义者,他是中国无政府主义的鼻祖,但却是中国社会主义研究的第一人,是毛泽东提及过的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者。他曾蒙孙中山先生赏识,却又卖身投靠日本侵略者,以文化大汉

  • 许烺光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许烺光

    许烺光(FrancisL.K.Hsu,1909-1999),行为科学家,心理人类学创始人之一,第62届(1977-1978)美国人类学会主席。继韦伯、汤恩比之后,少数能够在大规模文明社会研究比较中,立下一家之言的大师。心理人类学主要创始人,对文化与人格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更新与换代,将大规模文明社会研

  • 李青山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青山

    李青山,人名。同名人物有:抗日英雄、民国人物、二人转演员、药物化学教授、艺术家、生物学教授、白求恩医大技师、香港艺人、电视剧人物、四野十八师二十四团团长。中文名:李青山别名:李海青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96年逝世日期:1937年信仰:共产主义籍贯:山东夏津1896-1937,原名李青山,

  • 屈伯川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屈伯川

    屈伯川,男,著名教育家,中共党员,1909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泸县,1934年赴德国留学,1937年获得德国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屈伯川(1909年11月16日—1997年2月18日)著名学者、教育家。大连理工大学主要创始人,延安自然科学院创始人之一。原名屈伯传。四川省泸县人。中文名:屈伯川国籍:中国出

  • 朱剑凡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剑凡

    朱剑凡(1883—1932),中国近代著名革命教育家,曾名周家纯,长沙府宁乡人,王稼祥岳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于1905年毁家兴学,以私家园林“蜕园”改办周南女子学堂,即现在的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1919年投入五四运动,创立健学会,参加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资助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1920年选为

  • 胡秀英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胡秀英

    胡秀英(1910年2月12日—2012年5月22日),原籍江苏徐州,国际著名植物学家。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荣誉讲座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崇基学院资深导师,美国哈佛大学安诺树木园(ArnoldArboretum)荣休高级研究员。1933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1937年于岭南大学完成硕士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