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胡秀英

胡秀英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65 更新时间:2024/1/18 4:21:13

胡秀英(1910年2月12日—2012年5月22日),原籍江苏徐州,国际著名植物学家。香港中大学中医学荣誉讲座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崇基学院资深导师,美国哈佛大学安诺树木园(ArnoldArboretum)荣休高级研究员。1933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1937年于岭南大学完成硕士课程,并于1946年到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是首位到哈佛在植物学获取博士学位的中国女学生。取得博士学位后,胡秀英受聘于哈佛大学进行植物学研究。1968年,返港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生物系高级讲师,继续其对香港植物的研究工作。历任南京中山植物园顾问、广州华南农业大学荣誉教授、深圳仙湖植物园顾问。1999年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荣誉讲座教授。胡秀英是冬青、萱草、泡桐、菊、兰等植物的世界权威学者,毕生致力于研究植物分类学,采集植物标本超过三万份,发表超过一百六十篇专题论文,并获“植物学活百科全书”之美誉。2001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胡秀英教授颁授铜紫荆星章,以表扬其毕生对植物学及中医药研究的卓越贡献。2002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第一届院士。2012年5月22日,胡秀英教授病逝于香港沙田威尔斯亲医院,享年102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胡秀英

外文名:HuShiu-ying

别名:HollyHu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徐州

出生日期:1910年2月12日

逝世日期:2012年5月22日

职业:植物学家

毕业院校:南京金陵女子大学

主要成就:铜紫荆星章

代表作品:《中华食用植物》

人物生平

1910二月二十二日生于江苏省北部徐州农村袁家洼。

1926-1933取得徐州正心女校奖学金入读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并于一九三三年毕业。期间曾回正心女校任体育教师两年。

1934-1937广州岭南大学任植物学助教,同时兼读生物系硕士学位。在论文导师莫古礼教授(F.A.McClure)指导下完成首项研究及毕业论文《中国之补品》。一九三七年六月获颁广州岭南大学生物系硕士学位。

1938-1946于四川成都华西协和大学生物系教授植物学达八年之久。期间走遍四川及巴蜀群山,并多次不辞劳苦往川西雪山采药。其中一次于四川重庆九峰山采集得一小红果,疑是冬青,带回重庆中国科学院标本馆研究,及后写下多篇有关冬青的论文。并于此期间,按卢斯洛(L.E.T.Loesener)之冬青专著,为南京农学院标本馆冬青标本鉴定及命名。此项研究受到哈佛大学梅乐尔教授(E.D.Merrill)大为赞赏,乃据此发出奖学金。

1946获美国哈佛大学之女子书院RadcliffeCollege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

1949完成中华冬青科博士论文,取得博士学位,为首位在哈佛取得有关学历的女性。在国际植物学界得“HollyHu”之美誉(Holly正是冬青的英文名字)。

1949-1968任哈佛大学安诺树木园(ArnoldArboretum,HarvardUniversity)植物学家,开始长达五十多年的中国植物标本分类鉴定、植物地理及植物资源的利用的研究。

1952以《使用现存美国的文献与数据编着中国植物志》一文获纽约中华基金会(ChinaFoundation)所发起“暂居美国的留学生可作什么以建设祖国”之征文比赛第一名。

1953获哈佛大学基金资助筹组FloraofChina(中国植物志)之研究计划。

1955获纽约中华基金会(ChinaFoundation)资助出版FloraofChina,Malvaceae(锦葵科)。

1957进行编著中国植物研究工作,将文献资料,详记于十五万八千张卡片上(即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HarvardUniversityHerbaria)网上的HuCardIndex(胡氏卡片)的原稿)。获太平洋科学研究会的邀请,开始撰写FloraofChina《中华食用植物》(于二零零五年由中文大学出版社印行),同年并获颁美国科学成就奖。

1961莎草科一种广西植物被命名为秀英藨草(ScirpushuaeT.Koyama),以表扬胡教授对中国植物研究的贡献。

1962Paclt在玄参科发表Shiuyinghua秀英花属,以表扬胡教授对泡桐属研究的贡献。

1968-1975应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容东院长之邀,赴崇基学院任高级讲师,教授普通植物学、植物分类学,并作野外采集考察。期间编写香港植物志。课余踏遍香港山头,至今采得标本二万多份,所采标本每套五份,一份为香港中大,一份送去哈佛鉴定,其余寄英国邱植物园标本室、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史密森尼研究所等标本室。期间往返哈佛六次,鉴定收录了九千种香港植物标本。

1970与香港中大生化系江润祥教授经常到农村考查药用植物,并在科学馆附近,建立第一个中大药园,命名为“药园”。为中大生化系江润祥教授与化学系张雄谋主任讨论组织中药研究中心事宜上担任书记一职,并负责文献收集、整理分类,促成“中药研究中心”的建立。

1971创办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在中大开设“本地植物”课程,并开始进行人参研究。

1975荣休。留任香港中大生物系植物标本室工作。并经常获邀到国内讲学,又任南京师范大学荣誉教授、香港爱护树木协会顾问、香港园艺学会顾问、纽约优秀中华学人协会会员。

1976任美国哈佛大学安诺树木园(ArnoldArboretum,HarvardUniversity)荣休高级研究员。

1979获颁全美冬青学会荣誉奖。

1980获邀到国内九所大学巡回讲学。同年获颁美国草药学会突出成就奖。

1981一种属香港独有并仅见于尖山及中大校园的竹树品种首次被发现,并被以胡教授之名字命名为“秀英竹”(ArundinariashiuyingianaL.C.Chia&But),以表扬胡教授对香港植物研究的贡献。

1984利用哈佛大学植物数据和哈佛燕京图书馆的中文书籍,为陈存仁医生著作《中国药学大典》中的七百余种中药鉴定名称。同年,任广东华南农业大学荣誉教授。

1992全美冬青学会以“胡秀英”命名成立一个卓越贡献奖,并将首个奖项颁与胡教授。发现新品种蛇菰,命名为“香港蛇菰”(BalanophorahongkongensisK.M.Lau,N.H.Li&S.Y.Hu),并在哈佛大学植物学报发表。

1995鳞蕨科一种由胡秀英教授采于四川的植物被命名为秀英耳蕨(PolystichumhuaeH.S.Kung&L.B.Zhang),以表扬胡教授对中国植物研究的贡献。

1997卫矛科一种由胡秀英教授采于四川的植物被命名为秀英卫矛(EuonymushuiJ.S.Ma),以表扬胡教授对中国植物研究的贡献。

1999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荣誉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高级导师。参与香港中大中医学院教研人员进行的“三冬茶”研究计划,并发展成产品出售。同年获“星域轩城市之光”科学及发明奖。

2001美国哈佛大学将胡教授多年来搜集的中国植物数据卡片数码化后,发放在互联网上,命名为HuCardIndex(胡氏卡片)。获颁香港特别行政区铜紫荆星章。获选入香港电台“杰出华人”系列。

2002获颁香港中文大学第一届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名誉生物系高级研究员。同年获颁香港女工商及专业人员联会举办“2002年杰出专业女性及女企业家选举”的杰出专业女性大奖。

2004获颁星岛报业“2003年杰出领袖选举”的教育及学术组别奖。

2005集四十八年研究精要的FoodPlantsofChina《中华食用植物》,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茜草科一种香港植物被命名为秀英耳草(HedyotisshiuyingiaeT.Chen),以表扬胡教授对香港植物研究的贡献。

2008获颁美国草药评议会“终身成就奖”。

2009兰科一种海南岛植物被命名为秀英翻唇兰(HetaeriashiuyingianaL.Li&F.W.Xing),以表扬胡教授对中国兰科植物研究的贡献。

2010在亚洲电视举办的《2010年度第一届感动香港十大人物颁奖礼》中,荣获“感动香港十大人物”。兰科一种缅甸植物被命名为秀英萍兰(PinaliashiuyingianaOrmerod&E.W.Wood),以表扬胡教授对中国兰科植物研究的贡献。

2012五月二十二日于香港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因病辞世,享年一百零二岁。

社会贡献

胡秀英教授有很多称谓:“百草婆婆”、“冬青之母”、“会走路的植物学百科全书”……她1949年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由此开始长达一甲子的中国植物研究。她是冬青、萱草、泡桐、菊、兰等植物的世界权威,在400多种冬青中,四分之三由她命名。她自1968年起到香港中文大学执教及做研究,此后40余年大多在港渡过。

位于红磡世界殡仪馆的胡秀英灵堂,以白色为主调、按基督教礼仪布置。她的遗像下摆放着其生前最爱的新鲜白兰花、白菊花和冬青标本,还有数百支蜡烛,点点烛光伴她上路。

胡教授是2012年5月22日在香港过世的。随后几天,电视台重播了香港电台2003年为她制作的“杰出华人”纪录片,该系列片中还有高锟、杨振宁、王世襄等人。

香港中大校长沈祖吊唁胡教授说:“每一位中国人都应为她的成就感到骄傲。”香港特区候任行政长官梁振英也献上花篮并寄来悼辞:“她那专心致志、坚韧不屈、永不言休、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为学和为人之道,给我们立下永恒典范。”

“我对得起香港,对得起中华民族。”胡教授生前接受采访时说。她的学子们决定,将在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和深圳仙湖植物园各选植一棵冬青,把她的骨灰洒在树下,纪念她在跨越一世纪的人生中对三地的贡献。

自1968年来港后,胡秀英便致力研究香港各种植物,成为“会走路的香港植物指南”。“每一个地方都有其不同的自然环境,香港的自然环境是中国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但与广州、北京等地完全不同,所以香港有其独特之处。”她指出,研究一个地方的植物,并非单找特别的,而应当研究所有的现象。“对一个研究植物的人,当他钻到自然的心里面,每一样东西都变得有趣。”她补充。正是这种广泛的兴趣,使她对香港植物了如指掌,谈起各种植物,从名称到特征、经济价值或药用效能,都那么细致、生动。

为了研究香港植物,胡秀英把香港所有山头、所有的岛、所有的海边都踏遍了。35年来,她每去一个地方看到的植物,都采五份做成五个标本,编上号数。她采集来的标本,一个存在香港中文大学,其它则会送到各国植物研究所。而在她的足迹遍及香港四十个郊野公园后,香港人终于知道:香港共有2500种植物。

在美国哈佛教书二十多年,普通人不会明白她为何放弃哈佛的高薪厚职,任教香港中文大学,一教便是35年。这样的缘份结于1967年,那时崇基书院教生物的老师移民,胡教授的朋友得知崇基没有人教生物系,立刻写信给她,希望她能到中大教生物系。“我听到了,立时便来。”这样的效率正正表现胡教授直率的性格。她回忆当年的学生都非常勤奋,她又指出,科学是有历史性的,如今大部分学生都研究基因,和从前不同,但有些老师教有关植物的课程时,时常向她请教,她也常常带老师们出去走走。

香港中大生物系的标本室更成为了胡秀英的实验室,实验室内所有的东西,都是她亲手采集而来,并成为其研究著书的资料。她有关植物的专题论文及著作超过150份。

说起香港植物,胡教授如数家珍,但鲜为人知的却是,她研究植物有个“特别取向”——从植物与香港人的关系出发,并成为香港的“凉茶”专家。她笑指,研究植物就是研究香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香港人用凉茶,是因为这里一年365天,有3/4的时间处在湿热的环境中,让人不舒服,香港市民渐渐发明用凉茶祛毒解热。“他们不止用一种植物,普通凉茶都是十几种到二十四种,放在一起,各有不同的效果。凉茶中什么都有,喝下去,需要哪一种便吸收哪一种。”她以此总结香港人喝凉茶的艺术。

胡秀英教授最为巿民大众所认识的,要算是由她与香港中文大学研发的“三冬茶”。“三冬茶”是由三味冬青科植物的入药部分,即岗梅根、救必应和苦丁茶,再佐以其他药材研制造而成,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见咽痛,头痛,发热等。

岗梅根是梅叶冬青(Ilexasprella)的根,味苦、甘,性凉,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常用于感冒,咽喉肿痛,风火牙痛,肺痈等。

救必应是铁冬青(Ilexrotunda)的干燥树皮,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利湿止痛,常用于暑湿发热,咽喉肿痛,湿热泻痢,脘腹胀痛等。

苦丁茶是大叶冬青(Ilexlatifolia)的叶。味苦、甘,性寒,能清热解毒,清头目,除烦渴,止泻,可用于头痛,牙痛,目赤,热病烦渴等。

冬青属的植物形态为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常绿或脱落,全缘或具齿,托叶小,花小,色白、粉红或紫红,结浆果状核果,通常球形。“三冬茶”中的成分,原植物形态的区别,在于梅叶冬青的花单生,果成熟时黑色;铁冬青的花为聚伞花序,果成熟时红色或黑色,叶背面腺点;至于大叶冬青,花簇生,果成熟时红色。

标签: 胡秀英

更多文章

  • 李玉书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玉书

    李玉书(1955年9月—2003年10月14日),原是四川省乐山市副市长。出生在四川省资阳市一个贫苦农家。1958年,刚满3岁,一场疾病夺去了母亲的生命。父亲在镇里工作,从小与哥哥相依为命。2002年1月16日,李玉书因犯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成都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死刑,于2003年10月1

  • 陶孟和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陶孟和

    陶孟和(1887年11月5日——1960年4月17日),原名履恭。社会学家。祖籍浙江绍兴,1887年11月5日生于天津。他从1949年10月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60年4月,赴上海参加中国科学院第三次学部会议,未及会议召开,因病于17日去世。陶孟和是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创始人。他曾直接领导中国科

  • 冯德培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冯德培

    冯德培(1907年2月20日-1995年4月10日),浙江临海人,神经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委员(院士)、原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神经肌肉接头研究领域国际公认的先驱者之一,中国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的主要推动者

  • 李光华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光华

    李光华(1896年—1930年9月21日),出生于四川省梁山县太平乡(今重庆市梁平县荫平镇)一个偏僻农村,1925年投笔从戎,历任川军排、连、营、团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叛变革命,他看清了反动派的嘴脸,在目睹了反动统治阶级欺压人民的黑暗和腐败后,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李光华毅然回

  • 杨承宗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承宗

    杨承宗(1911.09.05~2011.05.27),男,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八坼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中国科技大学建校元勋、原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首任系主任,原合肥联合大学首任校长,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学院名誉校长。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34~1946年,在北

  • 田思嘉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田思嘉

    田思嘉,生前任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绍兴支队诸暨大队城东中队代理副政治指导员。2012年3月,田思嘉在一场火灾扑救中不幸牺牲。一个鲜活的生命,面对生死抉择,为了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毅然选择勇敢面对,用生命践行自己对人民的承诺,这种精神让人震撼。中文名:田思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绍兴出

  • 杨宽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宽

    杨宽(1914—2005年),字宽正,上海青浦人,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先秦史方面的研究。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师范科,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60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又回复旦大学历史系任教授。杨宽一生著述颇丰,但主要

  • 马飞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马飞

    马飞,潮剧导演、作曲家。中文名:马飞别名:马余辉国籍:中国出生地: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出生日期:1923逝世日期:1989职业:潮剧名教戏(作曲兼编剧)。主要成就:潮剧名教戏(作曲兼编剧)。代表作品:《珠宫血泪》、《西施》、《文素臣》等马飞(1923-1989),又名马余辉。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人。潮剧名

  • 印质明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印质明

    印质明(1928年-2008年10月8日),中国电影、话剧演员。河北香河人。1950年天津津沽大学工厂管理系肄业。1953年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结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1964年任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编导。2008年10月8日逝世。现安息于天津元宝山庄生命纪念公园。中文名:印

  • 钱之光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钱之光

    钱之光(1900.11—1994.2),浙江诸暨牌头王家宅人。新中国纺织工业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参与建立了新中国的纺织机械制造业体系,适时满足了大规模建设的需要,使我国棉、毛、麻、丝等纺织业得到全面发展。为了克服粮、棉争地的矛盾,解决人口的穿衣问题。他提出了发展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并举的方针,引进国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