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存厚

刘存厚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993 更新时间:2023/12/11 18:13:55

刘存厚(1885-1960),字积之,四川简州(今简阳市)人,民国陆军上将,川军领导人之一。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回国后任职于云南武备学堂,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光复云南。1915年参加护国战争,任四川护国军总司令、肇庆军务院抚军。1917年后任四川督军。1923年后任川陕边防督办兼四川陆军检阅使。1927年后任国民党政府第二十三军军长。1933年在四川参加“围剿”中国工农红军。后长期在原籍寓居。1949年到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著有《云南光复记》、《护国川军战纪》、《蜀军志》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存厚

别名:积之(表字)、刘厚脸(外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简州(今简阳市)

出生日期:1885年1月24日

逝世日期:1960年6月

职业:军事将领

毕业院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六期

主要成就:参与光复云南

参加护国战争

代表作品:《云南光复记》、《蜀军志》、《护国川军战纪》

生平经历

刘存厚生于一个盐商家庭。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四川武备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刘存厚留学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同期的同学有孙传芳、阎锡山、唐继王陵基等。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刘存厚毕业归国,获陆军科举人。此后,在云贵总督李经羲手下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期间,经李根源、罗佩金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为呼应武昌起义,刘存厚参加了蔡锷发动的昆明重九起义。云南军政府成立后,刘存厚任参谋部第一部部长。蔡锷为支援四川的革命派而组织了援川滇军,刘存厚被任命为该军总参谋,随军入川。此后,刘存厚离开滇军,转投四川都督尹昌衡。

1912年4月,刘存厚任川军第四镇统制(后改为第四师师长)。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刘存厚支持袁世凯,击败革命派的熊克武。9月,任重庆镇守使,第四师的番号改为第二师。1915年,任川南清乡总司令,驻泸州。

同年12月,护国战争爆发,刘存厚支持护国军。1916年1月31日,自称护国川军总司令,发布讨袁宣言。刘存厚支援了进攻四川的蔡锷护国军第一军,最终使四川将军陈宧宣布独立。

同年6月,袁世凯病死,刘存厚再度就任川军第二师师长。8月,经四川督军蔡锷推荐,刘存厚任川军第一军军长。9月,蔡锷因病离职,滇军的罗佩金任四川督军,黔军的戴戡任四川省长。此后,刘存厚为夺取四川省的统治权而同这两人了三方斗争。

1917年4月20日,刘存厚获封将军府崇威将军。不久,刘存厚在三方斗争中取胜,同年12月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四川督军。

后来,在护法运动中,刘存厚受到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熊克武的攻击。6月,刘存厚撤退到陕西省宁羌(今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当时,刘存厚被北京政府任命为第二十一师师长,在宁羌设临时的四川督军行署,统治陕西省南部。刘存厚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当时的陕西督军陈树藩的愤怒。

1920年5月,刘存厚与熊克武捐弃前嫌,联手驱逐四川省内唐継尧手下的滇军。8月,刘存厚任靖川军总司令回到四川,熊克武攻略成都驱逐滇军。同年12月,北京政府任命刘存厚为四川督军,熊克武为四川省长。

但是,刘存厚对川军军人的统治强化,遭到川军军人反感。1921年2月,川军军人联名致电北京政府弾劾刘存厚。同年3月,在四川省内丧失支持的刘存厚表示下野,撤往宁羌。此后,刘存厚避处宁羌,企图重任四川督军。1924年,北京政府任命刘存厚为川陕边防督办,督办公署设在绥定(今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支配周边三个县。

1928年10月,刘存厚转投国民政府,任川康裁缩军队委员会副委员长。当时,刘存厚依然确保了绥定周边实质自治,并独立组织“兴国军”。他庇护了在北伐中败北的吴佩孚,并就恩赦吴佩孚一事同国民政府进行了斡旋。

1933年5月,刘存厚被任命为第二十三军军长。10月,任四川剿共军第六路总指挥,迎击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他遭到红军徐向前部大败,丧失绥定,被蒋介石追究轻弃据点之责,罢免了本兼各职。此后,刘存厚的军事及政治生涯结束,隐居成都。

1949年,大陆解放前夕,刘存厚在老同学阎锡山(时任国民党行政院长)的帮助下,逃往台湾,被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60年,刘存厚在台北病亡。终年76岁(满75岁)。

人物逸事

辛亥革命前后,四川军阀刘存厚一贯反复无常,先归附蔡锷,后投降张勋段祺瑞等,人们送外号“刘厚脸”。后来,孙中山派革命党人樊孔周到成都进行革命活动,被反动派暗杀于家中,全身中弹数十处。

当时,有人推断系刘存厚所为。革命党人义愤填膺,编了一副对联,既是对革命烈士的悼念,又是对反动军阀的鞭挞。联云:樊孔周周身是孔;刘存厚厚脸犹存。

标签: 刘存厚

更多文章

  • 张叔平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叔平

    张叔平,又名张秉铨,山西离石县大武镇(今属方山县)人,出生于1897年,革命英烈。民国12年10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民国1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太原团地委组织主任、中共太原小组负责人、中共太原支部书记、上海杨树浦部委书记、浙江省委组织部长。1928年在杭州牺牲。中文名:张叔平别名:张秉铨国籍

  • 李国辉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国辉

    李国辉(1910—1980),河南兰考人,中国国民党陆军第八军七零九团长,1950年中国国民党在大陆溃败后,李国辉带领两千人逃亡泰国北部金三角地区,成立中华民国复兴部队,李国辉任总指挥。这只孤军打败了泰国军队,蒋介石知道后任命第八兵团李弥为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李弥责令李国辉交出指挥权,交出军权

  • 魏辅唐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辅唐

    魏辅唐(1902年~1952年4月),原名魏元贵,陕西省宁强县青木川魏家坝人。1952年4月27日,宁强县人民法院以恶霸杀人反革命罪判处其死刑,解回青木川处决。1982年平反,定性为开明绅士,于青木川立碑。1986年4月,陕西省委将原国民党宁西人民自卫总队定为投诚部队。宁强县委对魏辅唐一案进行复查。

  • 靳云鹏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靳云鹏

    靳云鹏(1877—1951年1月3日),字翼青,1877年生于山东省邹县。北洋军阀、陆军上将、政客、商人。历任北洋军第五师师长、中华民国参战督办事务处参谋处处长、国务总理等。是段祺瑞手下“四大金刚”之一(其余三人为徐树铮、吴光新、傅良佐)。他也拥有丰富的实业和资产,是民国年间政界、商界的一名风云人物

  • 吴焕先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吴焕先

    吴焕先(1907.8-1935.8.21),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民国十四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六年(1927年)11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随后坚持斗争并参与创建鄂豫皖苏区和红二十五军。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四

  • 马立安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马立安

    马立安(1868年2月12日—1927年),马鹤凌之父,前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之祖父,于清朝同治年间(1868年2月12日)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马家堰白石乡寺门前,民国十六年(1927年)卒于衡阳衡山县罗家大屋,享年60岁。遗体安葬于湘潭县茶恩寺双阳坪村的一片农田之中。马立安生前乐善好施,为本村做了不少

  • 齐燮元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齐燮元

    齐燮元(1879—1946),字抚万,河北宁河人。民国时期政客,直系军阀。北洋陆军学堂炮科毕业。曾任江苏军务督办、苏皖赣巡阅副使。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北平投靠日本,沦为汉奸,10月与王克敏、王揖唐等组织伪政府筹备处,策划成立伪华北临时政府。组建并指挥伪治安军充当日本侵略中国的帮凶。194

  • 刘汝明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汝明

    刘汝明(1895-1975),字子亮,直隶省献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西北军“十三太保”之一。早年入冯玉祥领导的第16混成旅。国民军成立后,刘汝明就任警备第1旅旅长。后来升任西北军暂编陆军第10师师长。1929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指挥兼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1930年中原大战之后,被任命

  • 孙治平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治平

    孙治平(1913年11月15日-2005年4月6日)为前中华民国行政院长孙科之子,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之孙,其子为孙国雄,孙为孙伟仁。曾任台湾地区“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等职,2005年4月6日在中国香港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病逝,享寿93岁。中文名:孙治平国籍:中国民族:汉出

  • 蒋翊武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蒋翊武

    蒋翊武(1884—1913),汉族,湖南澧州(今澧县)人。原名保襄,亦作保湘,字伯夔。辛亥革命前夕曾任武汉文学社社长,主办《大江报》等报刊。1913年,蒋翊武在广西进行反对袁世凯的活动时,被亲袁的广西军阀逮捕并杀害。蒋翊武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活动家、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被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