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廖世承

廖世承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59 更新时间:2024/1/8 22:45:11

廖世承(1892-1970),字茂如,教育家。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1919年从美国布郎大学学成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东大附中、上海光华大学、光华附中、国立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学院,并曾任主任、副校长、副院长、院长等职。

基本资料

名:廖世承

别名:茂如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市嘉定区

出生日期:1892年

逝世日期:1970年

职业:心理学家

毕业院校:南洋公学,布朗大学

代表作品:《智力测验法》,《教育心理大意》

人物简介

廖世承1915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1919年获布朗大学哲学博士和教育心理学博士。

1909年入南洋公学,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15年毕业后赴美入布朗大学,专攻教育学、心理学,获硕士、博士学位。留美时曾得曼宁优奖生(JamesManningScholarship)荣誉,被举为全国科学会名誉委员,并得SigmaXiKeg荣誉。

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科教授,是当时著名的中等教育专家,致力于教育科学实验,参与创建中国最早的心理实验室之一,即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心理实验室,并与陈鹤琴一起进行心理实验的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编著了《智力测验法》一书,列有实验方法35种。

廖世承、孟宪承、陈鹤琴、俞子夷、徐养秋、程其保皆系郭秉文、陶行知在南京师范倡导教育学要科学化的改革中延聘的名师。

南高师附中1917年筹备,1919年建成一院,1921年建成二院,属教育科领导,至东南大学附中时投入巨资,由廖世承任主任,增一流设备,聘一流教师,为同类学校中少见,曾在东大附中执教者有罗家伦、张其昀、胡焕庸、雷宗海、舒新城、邹秉文等,培养了大批人才,如刘晓、巴金(李棠)、胡风(张光人)、屈伯川、周鸿经、徐克勤、周同庆、李国鼎、余传韬等。

主要著作

《智力测验法》

《教育心理学》

《东南大学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

《测验概要》(合编)

1924年廖世承编撰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为中国这门学科最早的教科书。同年,在实验的基础上,写出《东南大学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比较了道尔顿制与班级教学制的优劣,并得出根据中国具体条件很难实行道尔顿制的结论。

1925年廖世承与陈鹤琴合编了《测验概要》,该书对推广教育测验和心理测验起了一定的作用,是一本测验的最简便的用书,廖世承把当时只用于个人的中小学测验发展为用于团体,并丰富了测验内容,被称为“廖氏之团体测验”。

重要经历

廖世承在民国8年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民国9年改为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兼附中部主任,与陈鹤琴合编出版《智力测验法》一书,是中国最早的智力测验专著。之后又编写《教育心理学》、《中学教育》,成为中国最早的两本高等师范及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

在此期间,廖世承积极参与以改革学制和课程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改革运动,力主在全国实行中小学“六三三制”。民国11年,廖世承起草这项新学制,由政府批准施行。从此,中小学“七四”制改为“六三三”制,一直沿用至今。

民国16年廖世承来沪担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原址位于今延安西路)副校长兼附中主任。在光华10年,廖立足于附中,面向整个中等教育,对中等教育的历史、现状,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

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后(1938年),廖世承来到湖南省安化县蓝田镇创办国立师范学院。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先后任光华大学副校长兼附中主任、校长。1951年,光华大学、大夏大学等高校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廖世承出任副校长。

1956—1970年,廖世承先后就任上海第一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学院院长。被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第三、四届市政协常委,任民盟市委第一副主任委员、上海教育学会会长。

教育实践

廖世承在国立师范学院任院长期间,对中国师范教育悉心研究,撰写了《师范教育与抗战建国》、《师范学院的使命》、《抗战十年来中国的师范教育》等长篇文章。

在长达50余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廖世承对中国师范教育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作了系统的考察,提出了如何办好师范教育的较系统的主张。

廖世承明确指出:“教育方面最重要的,当然是师范教育。没有良好的师资,各级教育都不会上轨道。”

创办学院

20世纪30年代,日寇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危机,战场上的失利更加暴露了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的低下,政府和教育界在发展高等师范教育问题上取得了共识。

廖世承以其深厚的学养、显著的业绩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忱被任命为筹备国立师范学院的主任委员,后又被任命为院长,在艰苦的条件下创办起国立师范学院。

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廖世承在担任国立师范学院院长时,带领学院师生开办社会教育,对学院所在地的文化、卫生、生产等事业的发展和民众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教工作是国师智力、人力和财力的全方位付出,凸显了国师推广地方文化教育的中心地位,而廖世承的社会教育思想是国师社教工作发展的原动力。

办学原则

第一,师范应以独立设置为原则,附设于大学利少弊多,取消高等师范教育更是无当。

第二,应明确师范学院的使命。廖世承说,师范学院的使命,一是树立普遍的共同的教育信念,二是培养同情与纯爱,三是进行专门职业训练,四是学术方面专科训练,五是倡导实验,六是对社会教育的指导。

第三,师范训练应当严格。培养学生应要求、严格训练,使他们“不单是要知识好、方法好,而且要有专业道德——有责任心、忍耐心、仁爱心、真诚、坦白、乐观、谦虚、公正诸美德。”

第四,要有好的师资。他认为“师范学院之理想教授,须学识宏通,而且富有教学经验,具有教育热情。

此种理想难以达到,但对现有教师可量才使用,即学术渊博殚心研究者可教高年级的课;有相当专门学问、富有教学经验而熟悉中等学校各科情形者,可任实习导师;教学能胜任而能谨慎负责者,可教工具学科或低年级之课。”这样,“学生工具教育得有基,而专门学问亦有师承,再加以优良之实习指导,出而为人师,自不致有覆餗之矣。”

第五,教育理论与实际教育打成一片。师范学院应既是实验的中心,也应为教育指导的中心。只有这样,师范学院在教育的地位,自然增高,教育的专业训练,也无人敢忽视了,学术也能得到普及。

自1951年起,廖世承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上海第一师范学院院长(后与上海第二师范学院合并为上海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学院(现上海师范大学)院长等职,为发展新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标签: 廖世承

更多文章

  • 李彩云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彩云

    李彩云(1908—1937),甘肃临洮人;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第五军任团长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9月,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独一师师长兼抗日救国军第二路司令。后随西路军西征,任第五军司令部训练科长、骑兵师参谋长;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后,骑兵师与第九军余部编

  • 李静忠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静忠

    李辅国(公元704年-公元762年),本名静忠,唐肃宗时当权宦官。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唐肃宗即位后,被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并改名为辅国。之后又因拥立代宗即位,被册封为司空兼中书令。大权在握后李辅国更加为所欲为,最后被人刺杀身亡。本名:李辅国别称:静

  • 李青云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青云

    李青云,字梯青,1903年生,河北成安县贾庄村人。1920年考入武汉军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汉,他拥护北伐,成为一名活跃分子。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他作为一名竭诚拥护北伐革命的活跃分子也在被捕之列,只好化妆逃出武汉,回到家乡。1928年,冯

  • 魏光焘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光焘

    魏光焘(1837(丁酉年)—1916),湖南隆回人。晚清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与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同为十九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清政府的重臣。曾任新疆省布政使,新疆巡抚、云贵总督、陕甘总督,后任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总理各国事物大臣。署理两江总督期间,继刘坤一、张之洞之后,实施筹建三江师

  • 易安词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易安词

    指李清照的词和李清照的词风。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诗词前期颇带幽房家室之文,后期由于宋朝(北宋)灭亡和丈夫赵明诚去世后颇带幽怨伤感之风。中文名:李清照别名:易安居士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出生日期:1084逝世日期:约1151职业:词人主要成就:易安词代表作品:如梦令丈夫:赵

  • 左舜生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左舜生

    左舜生(1893年—1969年),谱名学训,别号仲平,湖南长沙人。他与曾琦、李璜并称“曾、左、李”,是中国青年党的党魁,在变幻莫测的民国政坛上叱咤风云、显赫一时;他与李剑农、蒋廷黻齐名,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著作丰硕,卓然成家;他是“书生略带名士派”,在访问延安的繁忙日程中还提出要去看望江

  • 高克恭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高克恭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色目人,占籍大同(今属山西),其父徙居燕京(今北京),祖籍西域(今新疆)。由京师贡补工部令史,选充行台掾,擢山东西道按察司经历,历河南道按察司判官,大中时,官至刑部尚书。画山水初学二米,后学董源、李成笔法,专取写意气韵,亦擅长墨竹,与文湖州并驰,造诣精绝。

  • 彭康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彭康

    彭康(1901年8月-1968年3月),字子劼,江西省上栗县人,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革命家。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鹿儿岛第七高等专科学校和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系。1927年回国投身革命,1928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彭康是20、30年代沪上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先后翻译恩格

  • 李铁夫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铁夫

    李铁夫,男,1869年生于广东鹤山。艺术大师,革命家。中国近现代油画艺术与民主革命先驱。与当时欧美大画家并驾齐驱,被誉为中国油画之父、里程碑式人物。被孙中山誉为“东亚画坛第一巨擘”。就读阿灵顿美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威廉·切斯画室,纽约艺术大学等多所教育机构。同盟会纽约分会书记,纽约艺术大学副教

  • 李谨伯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谨伯

    李谨伯,银行世家出身,西南联大毕业,年轻时参加革命,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屡屡出生入死。新中国成立后,曾于中共天津市委统战部、天津市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一机械工业部等部门任职。因早年忘我工作,李老于27岁时身患重病,幸获民间奇人用传统医术“导引布气法”救治得愈,从此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后四处参访明师,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