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帆,1957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本名张帆。1975年下乡插队,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84年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1984年至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为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南帆
别名:原名张帆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57年
毕业院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
职业:文学作家
代表作品:论文集《文学的维度》;散文集《星空与植物》、《叩访感觉》等
性别:男
籍贯:福建福州
人物简介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文联主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闽江学者”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紫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个人介绍
南帆1984年至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副所长,所长,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现任院院长。"闽江学者"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福建省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2年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入选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第二批)。主要从事现当代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主要的考察范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同时涉猎一系列重要的文学理论问题。文本生产与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符号学与精神分析学之间的交叉地带是兴趣的焦点。已经出版《文学的冲突》《文学的维度》《隐蔽的成规》《敞开与囚禁》《双重视域》《问题的挑战》《文学理论新读本》《理论的紧张》《后革命的转移》《五种形象》等学术专著、论文集多种,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六部散文集。先后三次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鲁迅文学奖"、福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全国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奖等各种奖项五十多种。2021年12月,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理论研究
主要从事现当代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已经出版《冲突的文学》《文学的维度》《隐蔽的成规》《敞开与囚禁》《双重视域》《文学理论》《后革命的转移》《五种形象》《关系与结构》等学术专著、论文集多种,发表论文200多篇。多次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获奖情况
曾经获得各种奖项五十多种,另有多部散文随笔集出版。
《辛亥年的枪声》获鲁迅文学奖。
《关于我父母的一切》获华语传媒文学奖。
《五种形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2007—2009)
2022年11月,荣获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文学评论类成就奖)。
文化研究主要论文目录
《全球化与想象的可能》《文学评论》2000、2
《声音社会的诞生》《天涯》2000、3
《没有重量的空间》《电影艺术》2000、4
《游荡网络的文学》《福建论坛》2000、4
《网络的话语》《文艺研究》2000、5
《影像时代》《南方文坛》2000、6
《身体的叙事》《天涯》2000、6
《启蒙与操纵》《文学评论》2001、1
《真实的神话》《视界》第2辑
《机械和技术制造的抒情形式》《文艺评论》2001、1
《广告与欲望修辞学》《天津社会科学》2001、3
《消费历史》《当代作家评论》2001、3
《双重视域与文化研究》《读书》2001、4
《普遍主义的限度》《跨文化对话》2001、6
《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镇江师专学报》2001、4
《文化研究:开启新的视域》《南方文坛》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