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苏小小

苏小小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99 更新时间:2023/12/14 4:11:31

相传苏小小是南北朝时期南齐的歌妓,生活在钱塘。但苏小小其人,史料均无记载,其身世亦不可考,她的形象是建立在文化记忆与文学想象中。苏小小的故事,最早出现于《玉台新咏》中的《钱塘苏小歌》,“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之后她的名字频繁出现在文人们的诗文、词曲、笔记中。就唐代诗歌来说,先后提及或吟咏苏小小的就有白居易刘禹锡李贺权德舆、张祜、李商隐、罗隐温庭筠等,明朝的张岱笔下也描写过苏小小,众多诗人从不同角度对她倾注了丰富的情感。

基本资料

本名:苏小小

所处时代:南北朝时期南齐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钱塘(今浙江杭州)

主要作品:《同心歌》

葬处:杭州西湖西泠桥畔

性别:女

身份考证

从现存文献来看,苏小小的名字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卷十的《钱唐苏小歌》:“妾乘油璧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此诗以“妾”的口吻讲述了自己与“郎”邂逅、幽会并定情的故事,体现了苏小小对爱情的主动追求。

南朝徐陵之后,苏小小的名字沉寂了约两百年,直到中唐大历前后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晚唐诗人主要是在《钱塘苏小歌》的基础之上通过文学想象来重构苏小小的形象,其中有两点非常引人注目。

一是热情奔放的苏小小被重构成为南朝歌妓。由于缺乏史料记载,无法确知苏小小其人,而文化意义上的苏小小则是以歌妓的形象出现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从本质上来说这是基于《钱塘苏小歌》和南朝历史的一种想象,柳淡《幽院早春》:“欲寻苏小小,何处觅钱塘”(《全唐诗》卷二五七),就隐有寻春找寻歌妓的意思。杜牧《自宣城赴官上京》有“苏小门前柳拂头”(《全唐诗》卷五二二)之句,写的则是自己在宣城与歌妓拂柳踏春的风流韵事。最早在诗歌中直接说明苏小小为歌妓的是白居易。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不仅疏浚六井,修筑白堤,也着力弘扬杭州的历史文明。他在《余杭形胜》一诗中叙写了杭州的自然形胜之后,接着写杭州的人文景观,其在“教妓楼新道姓苏”(《全唐诗》卷四四三)一句后自注云:“苏小小本钱塘妓人也”。

白居易是唐代乃至历代吟咏苏小小次数最多的诗人,在这些诗歌中,苏小小无一例外也都是“妓人”。《闻歌妓唱严郎中诗因以绝句寄之(严前为郡守)》:“已留旧政布中和,又付新词与艳歌。但是人家有遗爱,就中苏小感恩多”(《全唐诗》卷四四六),从题目即可知感恩严郎中的苏小为“歌妓”。《和春深二十首》第二十:“何处春深好......杭州苏小小,人道最夭斜”(《全唐诗》卷四四九),他的《杭州春望》,在图写杭州春色的过程中把此地的自然风物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其颔联为:“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全唐诗》卷四四三)。伍员即伍子胥,忠心耿耿,却被吴王杀害,怨怒之下驱水作涛,故钱塘江潮又称“子胥涛”,展现了杭州的壮阔之美。而苏小小则把杭州点染得春意盎然。上句气象雄浑,下句旖旎动人。杭州的柳色春光唤醒了白居易对苏小小的记忆,这从刘禹锡的酬作《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诗有“柳色春藏苏小家”之句,因而戏酬之寄浙东元相公》中的“女妓还闻名小小”(《全唐诗》卷三六〇)一句,可以得到补证。从诗题可知刘禹锡此诗是写给时在越州(浙江绍兴)做浙东观察史的元稹。显然,苏小小的歌妓形象已人所共知,构成了一种集体记忆。

《钱塘苏小歌》中热情主动的苏小小,在这一时期便以“多情”的形象复活了。白居易《杨柳枝》:“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全唐诗》卷二十八),风流多情的苏小小,令人神往。柳淡《幽院早春》:“无事含闲梦,多情识异香。欲寻苏小小,何处觅钱塘”(《全唐诗》卷二五七),虽然多情的主体是诗人,但是从诗歌互文的修辞来看,又与白居易的“若解多情寻小小”是何其的相似。据《南部新书》所记,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曾携歌妓还洛,后又遣回钱塘,故刘禹锡在《乐天寄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一诗中写道:“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点石榴裙”(《全唐诗》卷三五六),只有重感情的人才会如此深情地“忆君泪点”,这不正是多情的表现么?牛峤《杨柳枝》:“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全唐诗》卷二十八),表面上是咏柳实质上是咏人,“引郎”二字,分外点醒了苏小小“多情”的特质。这些诗中,苏小小的形象得以想象和再现。

之后文人寻访、祭拜苏小墓就成了一种“仪式”记忆。如刘禹锡、权德舆都寻访祭拜过苏小小墓并题诗。其中,李贺的《苏小小墓》最广为流传:

幽兰露,如啼痕。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全唐诗》卷三九〇)

李贺的《苏小小墓》在文学史上为苏小小重铸了艺术灵魂。他想象了苏小小与情郎幽会之后的情节,在苏小小浪漫旖旎的爱情传说中植入了“分离-守候”的悲剧因素;使苏小小在“多情”之外又增添了“坚贞”的一面;在题材内容上把对苏小小的关注从生前的风流拓展到死后的幽魂,与此同时,把苏小小的故事引上了感伤一路。李贺之后,张祜和温庭筠的《苏小小墓》诗,均从“离情”的敷衍中彰显出她的坚贞与痴情。

自宋至清,苏小小形象不断趋于完善。

原来《玉台新咏》中的记载并不能明确苏小小活跃的地方和苏小小墓具体的位置,后来各个诗人的诗作也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到了宋代苏小小的身份从泛称意义上的钱塘渐渐具体到到西湖,其墓也从嘉兴、苏州等地一并被定格到杭州及至西湖,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固定并延续了下来。

北宋张耒《柯山集》卷四十四载司马槱梦遇苏小之事,司马槱,是太师文正司马光之侄,槱中第赴任途中得梦,徙官杭州竟卒于官舍(即苏小墓)。北宋李献民据此敷衍成小说《钱塘异梦》。讲述了儒士司马槱梦遇苏小芳魂,相互悦慕,结为眷侣的爱情故事,首次以才子佳人的叙事模式把苏小小塑造成一个痴情女子的形象。

“钱塘异梦”故事,为宋张邦畿《侍儿小名录拾遗》、何薳《春渚纪闻》、曾慥《类说》,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说郛》,明王世贞《艳异编》、郎瑛《七修类稿》、张岱《西湖梦寻》等小说笔记反复抄载。

明姜南撰有《蓉塘诗话》,卷十七的《箕仙诗》把苏小小塑造成一个神通广大、诗才超凡的“箕仙”。苏小小这些形象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广泛的流传、变化,对苏小小的传播和形象的建构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不断引导人们凝聚共识、建构认同,使苏小小的形象逐渐丰满,深入人心。

清康熙年间,署名古吴墨浪子搜辑的白话小说《西泠韵迹》系统演叙了苏小小的生平事迹:苏小小生于妓家,父不知何人,母又早亡。其家住在西泠桥畔,到了十四五岁,不但“色貌绝伦”,而且“信口吐辞,皆成佳句”。苏小小性喜自由,酷爱西湖山水,叫人造了一辆油壁车,傍山沿湖自在游嬉。别人以青楼为业地,她偏以青楼为净土,她对歌妓身份的自觉认同某种意义上是对‘自由’的认同。一日,苏小小在湖堤游玩途中,遇见了骑着青骢马的少年阮郁,两人一见钟情,后在贾姨娘的帮助下,结为情侣。三个月后,阮郁被身居相位的父亲逼回金陵。从此两人缘尽,门第观念和封建伦理像一只无形的巨手左右了短暂的爱情。后苏小小游到石屋山中,在一冷寺前,遇见了落魄书生鲍仁,慧眼识才,慷慨资助他赴京求取功名。其后,苏小小又巧斗上江观察使孟浪,展现了“应变之才”。在她打定主意要“寻个桃源”归去之际,忽感风寒,染病而亡。此时,鲍仁果获功名,出任滑州刺史,飞马报恩,不料苏小小已被停柩在堂,于是便葬其于西泠坟墓之内。

事实上,苏小小与阮郁的爱情故事,实脱胎于北宋钱塘杨爱爱与金陵少年张逞的风流传说。被古吴墨浪子改头换面嫁接到了苏小小身上,也成为了苏小小最广为流传的身世传说。

至此,苏小小被塑造成一个才貌双全的佳人典型,成了古典文学中的一个经典形象。

1780年,乾隆皇帝南巡杭州曾询及苏小小墓。1784年,乾隆皇帝再次南巡,则亲谒苏小小墓,此时其墓已被筑成了八角形石坟。乾隆皇帝的圣恩垂顾,使得普通的拜谒活动上升为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仪式”。西湖苏小墓因此在集体记忆中变得更加稳固。

轶事典故

清代文人袁枚仰慕名妓苏小小,刻了一枚“钱塘苏小是乡亲”的印章。某日有位尚书大人慕名找到袁枚求诗,袁枚立马拿出自己诗集相赠,不小心把这枚印章印在了送给尚书的册子上。可是尚书一看,脸色大变,对袁枚大加指责,认为他自称是一个歌妓的老乡,并刻成印章盖在诗集上,简直是极不严肃,是对自己极不尊重。开始袁枚一再赔礼道歉,可尚书大人不依不饶。于是袁枚正色道:“大人以为这方私印不伦不类吗?在今天看来,自然您官高一品,苏小小的地位卑贱多了。只怕百年以后,人们只知道有苏小小,却不知道有你这位尚书大人。”听了此番言论,尚书气得脸色大变,满座的人却都大笑起来。

后世纪念

诗词纪念

《同心歌》

“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苏小小(这首诗当非苏小小所作。原题为《苏小小歌》,为南朝民歌,始载于《玉台新咏》,作者已无可考。)

李贺《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温庭筠《苏小小歌》

买莲莫破券,买酒莫解金。酒里春容抱离恨,

水中莲子怀芳心。吴宫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唐小江曲。

一自檀郎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绿。

权德舆《苏小小墓》

万古荒坟在,悠然我独寻。寂寥红粉尽,冥寞黄泉深。

蔓草映寒水,空郊暧夕阴。风流有佳句,吟眺一伤心。

沈原理《苏小小歌》

歌声引回波,舞衣散秋影。梦断别青楼,千秋香骨冷。青铜镜里双飞鸾,饥乌吊月啼勾栏。风吹野火火不灭,山妖笑入狐狸穴。西陵墓下钱塘潮,潮来潮去夕复朝。墓前杨柳不堪折,春风自绾同心结。

元遗山《题苏小像》

槐荫庭院宜清昼,帘卷香风透。美人图画阿谁留,都是宣和名笔内家收。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浅梨花瘦。只除苏小不风流,斜插一枝萱草凤钗头。

袁宏道《西陵桥》

西陵桥,水长生。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莺如衫,燕如钗,油壁车,斫为柴。青骢马,自西来。昨日树头花,今朝陌上土。恨血与啼魂,一半逐风雨。

徐渭《苏小小墓》

一抔苏小是耶非,绣口花腮烂舞衣。

自古佳人难再得,从今比翼罢双飞。

薤边露眼啼痕浅,松下同心结带稀。

恨不颠狂如大阮,欠将一曲恸兵闺。

朱彝尊《苏小小墓》

小溪澄,小桥横,小小坟前松柏声。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时,香车油壁轻。溪流飞遍红襟鸟,桥头生遍红心草。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骢不忍行.

可见苏小小在各位文人雅士中的影响很大.虽然她是一位歌妓,可她却流芳百世,并能记得了她的美,也许在人们心中,苏小小早就成为了善美的化身。

吾早年曾读苏小小事于今古奇观,几番泪下.比及那些阿谀邀宠之须眉,小小强万倍.常念:油壁车,夕相待,西泠下,风吹雨...

庄著《叹苏小小》

以卿之才,十倍于常人。然只谙风月,不谙当时者,亦非奇女子。西泠桥下水悠悠,却认浮名阮大舟!

误把青骢当宝骑,可怜不解识骅骝。

司马槱《黄金缕》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张振华《咏苏小小》

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慕才亭边慕才人,小小佳人小小情。

李贺《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萤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白居易《杂曲歌辞.杨柳枝》

白居易《杭州春望》

辛文房《苏小小歌》

相传南朝齐时,钱塘一代名歌妓苏小小死后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并建有苏小小墓,曾引来无数文人墨客作诗凭吊,惜一九六四年十二月被毁。二00四年十月,为保护历史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杭州市在原址上修复苏小小墓及墓亭,成为西湖边一道新风景。

苏小小墓的6副楹联,分别是“桃花流水杳然去,油壁香车不再逢”、“金粉六朝香车何处,才华一代青冢犹存”、“灯火疏帘尽有佳人居北里,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垄中”、“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着西泠”。该六副楹联拟由中国美院教授祝遂之,中央美院教授丘振中,江苏书协副主席孙晓芸,中国书协副主席林岫,浙江书协顾问马世晓,书法家金新撰写,字体采用篆体。

标签: 苏小小

更多文章

  • 花蕊夫人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五代十国人,生于青城(今成都都江堰),幼能文,擅宫词,得幸于后蜀后主孟昶,封慧妃,赐号花蕊夫人。本名:费氏别名:慧妃、贵妃出生地:青城主要作品:述国亡诗年代:五代十国民族:汉族前蜀亡后,后唐庄宗以孟知祥为两川节度使,孟知祥到蜀后,后唐内乱,庄宗被杀,孟知祥野心膨胀,训练甲兵,到唐明宗死后,

  • 羊献容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羊献容

    羊献容(?-322年),泰山郡南城县(今山东省新泰市)人,尚书右仆射羊瑾孙女,尚书右仆射羊玄之之女,先后为晋惠帝司马衷和刘曜的皇后。羊献容出身泰山羊氏,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八王之乱时期,几经废立,晋怀帝司马炽即位后,尊奉为惠帝皇后,居于弘训宫。永嘉之乱(311年),汉军攻陷洛阳,羊献容被俘,被刘曜强

  • 苻训英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苻训英

    苻训英(?~407年),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中山尹苻谟之女,昭文帝慕容熙的皇后。苻氏容貌美丽。元兴元年(402年),苻训英与姐姐苻娀娥同被慕容熙纳为妃,苻训英封贵嫔,苻娀娥封贵人。慕容熙对苻氏姐妹很是宠爱。元兴三年十二月二十日(404年1月18日),慕容熙立苻训英为皇后。苻氏

  • 碧玉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碧玉

    碧玉——中国古代美女,成语“小家碧玉”的主角,晋代汝南王司马亮的妾。中文名:碧玉来源:晋代汝南王司马义亮的妾出处:《采莲赋》解释:指美女孙绰应司马亮之请,作有《碧玉歌》两首(据王运熙《汉魏六朝乐府诗评注》)。其一: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其二: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感郎不羞

  • 盛姬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盛姬

    盛姬,西周人,嫁周穆王。《郡国志》启:五鹿,故沙鹿,有沙亭,周穆王丧盛姬,东征舍于五鹿,其女叔㛗届此思哭,是曰女㛗之丘,为沙鹿之异名也。甲戌年(公元前947年)嫁给周穆王为妃到戊寅年(公元前943年)去世,与穆王做了五年的夫妻。本名:盛姬所处时代:西周民族族群:华夏族逝世日期:公元前943年戊寅年夫

  • 杜陵阳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杜陵阳

    杜陵阳(321年-341年4月17日),一作杜陵,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镇南将军杜预曾孙女,尚书左丞杜锡孙女,丹阳丞杜乂之女,晋成帝司马衍皇后。杜陵阳美貌出众,知书达礼,咸康二年(336年),被晋成帝司马衍聘娶为皇后。咸康七年(341年),杜陵阳去世,时年二十一岁,谥号成恭皇后,葬于兴平

  • 李祖娥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祖娥

    齐昭信皇后李祖娥,生卒年不详,赵郡柏仁(今河北省隆尧县)人,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皇后,上党太守李希宗次女,母为博陵太姬崔幼妃。出身于赵郡李氏,北方世家大族。容德甚美,成为其父李希宗的掌上明珠。为丞相高欢所看中并为次子,当时还是太原郡公的高洋聘娶为妻,明媒正娶成为太原郡公夫人,以后地位更是步步高升。高洋建

  • 昭德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昭德皇后

    昭德皇后乌林答氏,金世宗完颜雍的皇后,金显宗完颜允恭的母亲。金章宗时,因避讳金太祖谥号中含有“昭德”二字而改谥为明德皇后。本名:乌林答氏别名:昭德皇后,明德皇后所处时代:金朝民族族群:女真族生于:女真贵族之家夫君:金世祖完颜雍儿子:金显宗完颜允恭天会五年(1127年),完颜雍与乌林答氏订婚,那时,他

  • 息夫人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息夫人

    息夫人(生卒年不详),妫(guī)姓,陈氏,春秋四大美女之一,为陈国君主陈庄公之女,生于陈国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区),因嫁给息国国君,故亦称息妫。息妫省亲时(一说出嫁时),借道蔡国,却被姐夫蔡侯纠缠戏弄。息侯闻知后与楚国设计报仇。楚文王借机俘获蔡侯,又知息夫人美貌,亲征息国欲霸息夫人。危难时刻,息夫人

  • 红拂女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红拂女

    红拂女,出自唐人小说《三十三剑侠传》中的《虬髯客传》,是杨素家中的歌妓,本姓张,江南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相传为隋唐时的女侠,“风尘三侠”之一。红拂女是李靖的红颜知己、结发之妻。在野史与民间传说中,却是一个奇女子。她慧眼识英雄的故事乃千古佳话。红拂女一直是中国古代“奇女子”的代表,清代《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