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胡雨人

胡雨人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495 更新时间:2024/1/19 12:36:21

胡雨人(1867-1928),近代教育家,原名尔霖,以字行,1867年生,无锡堰桥村前人。年少即怀有壮志,他提倡严禁烟赌,与兄壹修常在无锡北乡各街镇的茶馆里演讲,宣传烟赌的危害。他还反对清政府苛捐杂税,横征暴敛。有一次他曾支持农民冲击了黄埠墩关卡。由于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又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好打不平,敢作敢为,人称他“戆头二先生”。毕业于南洋公学,1902年留学日本弘学院师范科,加入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同盟会。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失败后,军阀纷争,他厌恶仕途,把毕业精力放在教育和水利事业上,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多所学校的校长。他是近代崇尚实践努力维新之先导。

基本资料

中文名:胡雨人

别名:尔霖(原名)

国籍:中国

籍贯:江苏无锡

出生日期:1867年

逝世日期:1928年

毕业院校:南洋公学

职业:校长,教师

主要成就:参与辛亥革命,教育和水利方面都有杰出贡献

出生地:无锡县北乡堰桥村

代表作品:《江淮水利调查笔记》

人物生平

同治六年(1867)生于无锡县北乡堰桥村前的一个知识份子家庭中。父胡和梅,曾任江苏省桃源县教谕。胡雨人与兄壹修,自小受父亲教诲,熟读儒家经典。

光绪十五年(1888)中秀才。他年少时就怀有壮志,反对当时流行于农村中的种种迷信活动,常常揭穿巫婆和算命先生的骗人伎俩,令其当众承认骗钱。他提倡严禁烟赌,与兄壹修常在无锡北乡各街镇的茶馆里演讲,宣传烟赌的危害。他还反对清政府苛捐杂税,横征暴敛。有一次他曾支持农民冲击了黄埠墩关卡。由于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又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好打不平,敢作敢为,人称他“戆头二先生”。

光绪二十四年(1898),胡雨人在维新思想影响下,考入南洋公学师范院,继又东渡日本进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这时,他积极参与留学生的革命活动,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

光绪二十八年(1902),胡雨人回国兴办新学,从事教育事业。在他父亲支持下,与兄壹修共同创办“胡氏公立蒙学堂”(后改为胡氏公学)。为了冲破封建束缚,并附设女学。同时又在尤家坦设立师范传习所,以培养师资。在胡氏父子的倡导下,北乡天上市纷纷办起了新学堂。他首创单级独教的复式教学方法,提倡每一个村都办一所单级学堂。学校设备及办公费由胡氏义塾及地方支援。学校缴纳的学费则用作教师薪金。辛亥革命前夕,锡北天上市,村村都有了新式学堂,为当时全县17市乡树立了榜样。他又捐出家藏的图书在村前设立天上图书馆。还动员亲戚朋友赠书,图书馆藏书全盛时代拥有书10万册之多,成为无锡首创的现代规模的图书馆。宣统元年(1909),胡雨人应聘赴北京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堂教务长。

1911年辛亥革命兴起,胡雨人返锡参与光复无锡的革命活动,被推举为无锡县议会第一任议长。副议长为侯鸿鉴。胡、侯两人都是当时名闻遐迩的教育家。

胡雨人关心农村水利事业,自己也从事水利的研究。1911年他受聘于江淮水利测量局。他花费两年时间,勘察江淮地区的灾情和水利,著有《江淮水利调查笔记》和《沂、泗实测蓝图》两种。

1912年,胡雨人受聘出任江阴南菁中学校长。在任一年中,对南菁中学作了精心的辟划。1913年,他又北上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

1913年,又南下第二次担任南菁中学校长。1918年,应荣德生的邀请,回锡创办公益工商中学,担任该校第一任校长。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于1920年,担任太湖水利局参议和江浙水利联合审查员及江苏省水利协会研究员。他经过反复实地查勘,为治理太湖流域洪、涝、旱灾害,提出了疏通白茆河,使其成为太湖下游排水干流,同时要开拓上游的入湖河道以达到南北两方蓄泄并济的治理方针。但遭到太湖水利局实权人物的反对,虽经长期论辩,他这一正确的意见始终未能得到实施。

1920中l1月24日,在胡雨人等人的倡导下,成立了无锡县水利研究会,致力于研究和治理无锡水旱灾害。1923年4月无锡县水利研究会推举胡雨人等人为调查员,调查全县水利状况。经过两个月的实地调查,同年8月写出了《无锡全县救治旱潦之计划书》,提出了治标和治本两种方案。治标方案是,先将运河与太湖相通的河港渐次开通,使内涝之水可急速流入太湖。治本方案,把运河与长江相通的河港(伯渎、兴塘、盛塘、羊尖、大河五条水系)渐次拓浚,使白茆河成为水流入江要道。

1924年1月,经过县水利研究会议决,水利工程分期进行。并成立无锡县水利局。首先疏浚闾江口及整理西门外护城河,改建西门桥和显应桥,使梁溪河水经西门外护城河,直通京杭运河。为此,胡雨人建议改建西门桥,将桥洞从2丈2尺拓宽到6丈5尺,与河身宽度相等,以便于洪水泄流,这样西北乡几十亩农田可免遭旱涝之灾。但这个建议遭到东南乡地方封建势力的反对,因为触及他们的利益。在县议会中引起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胡雨人为此先后发表了《致水利研究会城绅书》和《致全邑父老昆季的公开信》,信中痛斥了方封建势力只知剥削农民,对水旱灾害,和农民死活视若无睹。可是当时的无锡正值军阀混战,胡雨人孤掌难鸣,西门桥未能按他的建议改建。

胡雨人遭此挫折,并不气馁,依旧奔走农村,关怀水利事业,不论是在烈日炎炎的旱季,还是淫雨连绵的洪涝时,群众都见到他在察看水情,测量水位,并写出了《太湖水利手稿》一书。他设想从无锡太湖开运河直通江阴黄田港口,使长江通商大轮可以直通太湖,不但有利于物资交流,繁荣经济,更可使锡澄地区广大农田达到旱捞保收的目的。

1924中,他出任宜兴中学校长。这时,他已年近花甲,但精神矍铄,课时间还带领师生到城南帮助工人开荒建筑校舍。他不仅指挥学生劳动,自己也扛石、锄地,身体力行。他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要求极

为严格。还十分注重学生的体格锻炼,他主张一个人“有了好学问,还需好身体”。

1925中春季,他带领师生徒步旅行,踏遍宜兴县西南和东南地区的山山水水,借此锻炼师生的体魄与意志。他在宜兴工作三年,从不接受任报酬。为纪念这位学校创始人,后来宜兴中学在大操场西北角建造五开间有阳台的楼房,取名“雨人楼”。

1928年1月,胡雨人逝世,享年61岁。

成就贡献

胡雨人曾任无锡公益工商中学、宜兴中学、常州中学等校校长,受到好评。并在家乡创办胡氏公学(即今堰桥初级中学和堰桥高级中学前身),培育人才。堰桥村前一带,成为当时无锡北乡的“文化之区”。与此同时,他又在家乡创立“村前图书馆”,把自己家藏和动员其子侄家藏的16余万册图书全部捐献了出来,另各方征集。其藏书之多,规模之大,在当时无锡县乡村是首屈一指的。

胡雨人对水利、水文等素有研究。曾受聘江淮水利测量局,足迹遍及淮北、江南各地,勘察地形,测水位,看险情,艰苦奔波,成效卓著,著有《江淮水利调查记》、《淮沂泗实测蓝图》。后任太湖水利局参议,经五六年实测,提出太湖水利工程实施计划,著有《太湖水利计划》。在他的倡议推动下,成立无锡县水利工程局和水利研究会,对无锡农田水利事业贡献甚大。

胡雨人晚年,患了严重的肺病,在无力行动的情况下,还是念念不忘水利事业的发展,一遇暴雨,仍雇了一只小船外出,拿着测水仪,测量水位,早出晚归。到病情恶化时,他还是坐在藤椅上,请了两个人抬着他进行工作。逝世后,其门生故旧特在村前公园为他竖立铜像,1935年铜像揭幕时,由吴稚晖书写了“胡先生像石记”篆文,刻在石碑上,以志纪念。铜像不幸毁于“文革”浩劫。今吴文化公园名人厅有纪念胡雨人先生的塑像。

后世纪念

为纪念他为民造福的不朽业绩,家乡人民在村前公园内竖起一座全身纪念铜像。

胡雨人研究会为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团体会员,全称: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胡雨人研究会,简称“胡雨人研究会”,成立于2010年05月19日。编印内部会刊《胡雨人研究》。现有理事20余人,由无锡市蓝力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杰担任会长。先后举办了2010年年会、“走读村前”笔会暨研讨会、天上市图书馆复馆揭牌暨江苏名作家赠书等活动,接待雁、稼句、薛冰、郜科、丹青、梁长峨等数十位国内著名学者专家、教授、作家,以及新华日报、光明日报、扬子晚报等著名媒体记者前往村前村考察采风,受到众多学术界权威关注。一致认为村前村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独一无二,值得挖掘保护和利用。

标签: 胡雨人

更多文章

  • 糜文浩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糜文浩

    糜文浩,又名仲苏,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无锡县玉祁新桥村人。民国4年(1915年)在石塘湾县立第六高等小学毕业,考入苏州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应用化学科。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与同学们一起上街示威游行,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登台演讲,动员罢工、罢市,投入反帝反封建洪流。后因家贫中途缀学

  • 李伯敏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伯敏

    李伯敏(1909-1942)又名李祯祥,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无锡县玉祁李家巷人。中文名:李伯敏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09年逝世日期:1942年性别:男民国13年(1924年)夏毕业于无锡县第五高等小学,即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分校(今江苏省洛社师范)。后因家贫辍学,进上海立基洋行当

  • 艾米莉·勃朗特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艾米莉·勃朗特

    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1818年7月30日-1848年12月19日),19世纪英国作家与诗人,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世界文学名著《呼啸山庄》的作者。这部作品是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外,她还创作了193首诗,被认为是英国一

  • 李续宾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续宾

    李续宾(1818年-1858年11月16日),字如九,一字克惠,号迪庵,湖南湘乡(今湖南省涟源市)人,晚清湘军名将。嘉庆二十三年五月十八日卯正生于湖南湘乡,贡生出身。咸丰二年(1852年)在籍协助其师罗泽南办团练,对抗太平军。次年随罗泽南出省作战,增援被太平军围困的南昌。咸丰四年(1854年),在湘

  • 陆顺德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陆顺德

    陆顺德,1818年10月生于广西藤县,原名海平,父汝森,母姚氏,本县大黎里古制村人。早年参加三合会,洪秀全在大皇江策划劫清税饷时,随罗大纲起义。供魁梧好侠,善驾舟船,是太平军舟师创始人之一,天国后期的杰出将领。中文名:陆顺德别名:海平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18年10月逝世日期:1865年

  • 胡瑞澜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胡瑞澜

    胡瑞澜(1818-1886年),谱名原鄀,字观甫,号筱泉,湖北武昌(现武汉市黄陂区沙口镇)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国史馆纂修、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宗人府丞、翰林院侍讲、侍读学士、山西学政、湖南学政、浙江学政、广东学政、阅卷大臣、拟题大臣、太常寺卿

  • 方宗诚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方宗诚

    方宗诚(1818—1888)清代学者,桐城派后期名家之一。字存之,号柏堂,安徽桐城人。官枣强知县,论学宗程、朱,建正谊讲舍、敬义书院,集诸生会讲,从游甚众,有《柏堂全集》《志学录》等。此幅方宗诚像为清人所绘。本名:方宗诚字:存之号:柏堂所处时代:清末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安徽桐城出生日期:1818年

  • 吴嘉善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嘉善

    吴嘉善,字子登,南丰人。咸丰十一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与徐有壬同治算学。同治改元,避粤匪乱游长沙,识丁取忠。逾年,客广州,因邹伯奇又识钱塘夏鸾翔。三人志同道合,相得益彰。光绪五年,奉使法兰西,驻巴黎。后受代还,旋卒。本名:吴嘉善字:子登所处时代:清朝出生日期:1818年逝世日期:188

  • 张岳龄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岳龄

    张岳龄(1818—1885),字子衡,号南瞻,岳州府平江县富华乡人。廪生,由军功保举出身。初在家乡办团练,后随曾、左入江西、进新疆,剿匪平叛,战功赫赫。历任甘肃、福建按察使,赏戴花翎,赐号策勇巴图鲁。本名:张岳龄字:子衡号:南瞻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岳州府平江县出生日期:1818年逝世

  • 冯登庸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冯登庸

    冯登庸(1818—1914)字峰珍,是开县清末民初的名医,对中医内科造诣较高。在世96岁,世居开县新义乡天成村。中文名:冯登庸别名:峰珍国籍:中国民族:汉冯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少时习儒,奋志功名。25岁进京会试未第,遂罢仕途之念,旋归故里,农教并行,以为生计。冯为人正直端庄,纯朴和善,不重名利,甘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