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山甫

李山甫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649 更新时间:2023/12/26 6:36:27

李山甫,字明叟,一字公晦,号龙溪钓叟,建昌军南城县龙溪保,今资溪县高田乡龙荫村。北宋大臣、诗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宋神宗元祐二年(1087年),终年69岁。李山甫是李觏五服内堂侄,是南唐李氏在资溪的第二号人物,受到神宗皇帝的赏识,官居二品,官至西京作坊使、澧州(今湖南澧县)知州。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山甫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

逝世日期:宋神宗元祐二年(1087年)

代表作品:《菊》

朝代:宋朝

简介

李山甫,字明叟,一字公晦,号龙溪钓叟,军事家,诗人,北宋建昌军南城县龙溪保人(今江西省资溪县高田乡龙荫村)。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宋神宗元祐二年(1087年),终年69岁。

李山甫是李觏五服内堂侄,是南唐李氏在资溪的第二号人物,受到神宗皇帝的赏识,官居二品,官至西京作坊使、澧州(今湖南澧县)知州。

任职

李山甫是皇祐元年进士,历官抚州临川县尉、鼎州武陵(今常德)县令、山南东道节推、知邵武军建宁县、著作郎、知潭州(今长沙市)牧、知洪州分宁(今修水)县、秘书丞、熙河(熙州,今甘肃临洮县;河州,今甘肃临夏县)路经略安抚、太常博士、河州通判、监郢州京山县(今湖北钟祥市京山县)税、员外郎、南安军(今江西大余县)通判、监都进奏院、都官员外郎、西京作坊使、澧州(今湖南澧县)知州。

事迹

李山甫的事迹主要有:

两次打仗,即熙宁七年2月守香子城和其后守河州,守香子城以四百之众抵散四五万人,创造以少胜多的战例;守河州,在“城中兵疲,士气沮”的情况下,固守27天,终至解围。

两次受冤,一次为任武陵县令时,因体恤百姓困苦,从水路运送租米,但违反上司从陆路运送的指令而受到弹劾;一次为任澧州知府时,因“坐伐廨(xie办公地方)舍木夺一官”之事牵连,受到狱官弹劾。

一次息讼,任分宁县令时,为老百姓解决数年不决的山田地界纠纷。

年谱

天禧三年(1019),1岁,李山甫出生于龙溪;

皇祐元年(1049),31岁,三月,进士及第;

嘉佑三年(1058),40岁,十一月,临川县尉;

嘉佑七年(1062),44岁,六月,鼎州武陵县令;

之后,调山南东道节推,知邵武军建宁县;

治平三年(1066),48岁,十一月,丞事郎守秘书省著作佐郎;

熙宁三年(1070),52岁,父奉议郎惟觉去世;

熙宁六年(1073)55岁,三月二十三日,迁秘书丞,充熙河路经略安抚;

熙宁七年(1074),56岁,功迁太常博士,通判河州,迁员外郎,通判南安军,改监都进奏院,赐骑都尉,赐绯鱼袋。

元丰元年(1078),60岁,三月十二日,知潭州(今长沙市)牧,十月一日,迁西京作坊使,权澧州军事,兼充州界溪洞沿边都巡检使,赐盘球(毬)云雁细锦绵旋襕一领;

元丰三年(1080),62岁,筑草堂于龙溪,以诗酒自娱,号龙溪钓翁;

元祐二年(1087),69岁,六月五日卒于家,享年六十有九;

元祐四年(1089)正月十一壬午日,三子彦回等葬山甫于居侧龙溪之源。

影响

他的同学、官至二品的邓润甫为他写墓志铭,郡守黄师道写了李君祠堂记,诗人写了《送李山甫赴熙州》,王安石与他交厚,亲自到他家乡走访,写了《访山甫龙溪新居题壁》(又山甫和诗)、《访山甫入长山不遇》、《题长山山甫故居》等,南城邑宰李宣义、通判饶子尚、县令吕灌园都赞有诗文。后裔称赞李觏、李山甫有牌匾:“文谟武烈”。

评价

李山甫既办事果断,又体恤民情;打仗足智多谋,英勇顽强。时人评价:长于听决,而原于人情(见邓润甫《墓志铭》)。后人评价:临事敏捷,所至有声(见《江西通志》)。

作品

收复熙河报捷家书--李山甫

自正月十一离京,二月三日到熙河。次日礼上官员皆来,有廨宇各自占三舍,逐日议度收河州。十三日领兵过洮河(在今甘肃山东碌曲、岷县地区)、入河州。中军王侍制韶,李洛苑,走马景宣事,管勾军头王崇班王极,著作机宜、黄推官察马长官域其余先锋、后殿奔助右功,但是将官、使臣、效用、总军一万八千零八骑,马驱深入。当夜宿兰氊城,行六十里,次日又行六十里,收香子城。香贼窜避,即无斗敌。其城里外约二千余簇帐,当夜宿泊于此处。最是要切地分,若有疏,大军即无归路。遂留军器辎重,选羌得力将军文思使奚起、李著作同提举香子城。一行军马分臂,只留五百余人,更留王崇班、黄察马。大兵二十二日进取河州。香河相去五十里,巳时到河州,木征(木征,熙河地区羌族首领)已走于西城外。占一合,斩斫千余级,收木征妻,瞎三男并弟。当日,收下河州。

其日我在香子城抄扎,所获斛斗三万余石。至晚得河州捷音,回来方酌酒相贺。至二更以来,忽闻城外四边火明,喊声入城,莫知人数。当时催兵上城,内外相持。至天晓且见三千余人围闭,遂开南门放出本城兵马御敌。寅时合战至巳时,杀斫番贼三百余级。贼上东城,四散蚁聚。旋交纳所获首级,贼人依前围闭数重。缘在城人马已自困乏,更不欲出,但上排布防托相攻。贼人放火烧荡城外簇帐,意望火势入城。赖有随军氊不少,一面湿氊搭屋。贼势非常,只就在城上炮石,打死番贼三百余人。至晚攻城不透。贼退,连夜编排准备。才至鸡鸣,番贼依前围集。况城军伤中者不少,只有四百余人可以上城。无计奈何,遂作死战,以报君父。其日贼专攻西城,矢发如雨。我亦中两矢,隔甲不伤。意势浩荡,彼处尽是板壁屋。旋拆取板,就城上御箭,斗贼至日午。幸得河州大军回到,遂开城门,内外赶杀,获贼二百余级。从此贼退,散向北去。番贼行十里,地名积庆堡西城上。西城上扎寨,不散。至二十五日,发景宣事带泾原人马四千余人直去攻破。自辰时战至申时,一日杀千余级。贼在坡上,三面俱险,贼无走路,尽杀之。夺到牛羊驴马三千余,自前用兵无盛于此。惟我在香子城只管四五百人马,两日两夜抵散四五万人,闻之者莫不关心。至二十八日,全师回熙河。其余未能一一。廿四日至相杀时,番贼使细作入城,称是洛番子入城,意欲放火为内应。我自警觉,当时放入收下,拨手下人散领在街,一起尽斩之。斩后军人脱下衣服,方见腰腿上缚有刀匕火药,可骇。

河州山川,微似南州(豫章?),但差寒耳。李景仁天觉可以来此,大丈夫雄图远略,惟此可以施设。去家万里,饮食不及在家时。傅亨父亦从军,又可一重恩泽,仍以小康即大康也。惟孤旅为不易耳。或闻积同陈汝秀才亦此旦夕必到也。大郎九郎在家中能处约内外事,定而不至于忧虞,则取次着一人擘书优游而至此,亦好然却在审细相度。此中最是要人书写,今日夜只是自己书写,非常之劳又更安暇处,岂无细碎事务要人照管?今后凡百事信天而已,谁可托者?路远不能一一。

熙宁七年甲寅三月二十八日信行

译文:

我们自正月十一离京,二月三日就到了熙河地区。第二天拜见上级,官员们都来了。这里有三幢相对独立的官舍。大家每天讨论收复河州事宜。决定十三日领兵过洮河、入河州。中军侍制王韶、李洛苑,走马使景宣事,管勾军头、崇班王极,著作机推官黄察马统辖所部,其余先锋、后殿奔走策应左右,加上将官、使臣,有效利用全部兵力一万八千零八人的骑兵,长驱直入。

当夜驻宿兰氊城,行军六十里。次日(14日)又行军六十里,收复香子城。香子城的守军鼠窜逃避,一接触即无有效抵抗。当夜我军就在香子城宿营驻扎,里里外外设有大约二千余簇帐篷。考虑到地势险要之处,如有疏忽大意,大军就无退路,因此留下军中器物辎重,并选熟悉情况的羌族得力将军文思使奚起、李著作一同协助守卫香子城。

此时我军分兵两路,只留下五百余人守城,留守将领换为王崇班、黄察马。其余大军二十二日进攻河州。香子城离河州距离五十里,巳时抵达河州,贼军羌族首领木征已逃到西城外,只战一回合,就斩杀千余首级,抓获木征妻子、瞎三男和他弟弟。当日,收复河州。

其日(22日),我在香子城搜查,缴获了粮食三万余石,到晚上又得到河州大捷的消息,回营正好喝酒相庆。喝到二更以后,忽然听到城外四处火光,喊声震天,搞不清羌军来了多少人。我当时赶紧派兵登上城墙,形成内外相持局面。

到第二天亮(23日)就见羌敌三千余人围城,于是开南门出城御敌。寅时战至巳时,杀敌三百余人。不想羌敌攻入东城,四面的敌人像蚂蚁一样聚集。我方将所砍敌首级交出,敌仍像以前一样围城数重。虽然城内守军人困马乏,无力出战,仍然城头布防,依托城池,攻击对方。羌敌放火烧尽城外的帐篷,意想将火引入城中,好在随军备用氊料不少,我们拿出一面湿的氊搭成屋子,抵挡火势。这时,羌敌攻城气焰更加激烈,我们只好就在城上用炮抛石,打死羌敌三百余人,敌人至晚都没能拿下城池,只好退却,我们连夜休整准备。

第三天(24日),才到鸡鸣时分,羌敌又像以前一样围聚,何况城里军士受伤中箭的不少,中有四百余人可以上城应战,无计可施,只好死战,以报君恩。这一天,羌敌改变战术,专攻西城,箭矢发射像雨一样密集,我也中了两箭,好在隔着铠甲,未伤身体。战斗场面异常激烈。那个地方尽是板壁屋,我们很快拆下板壁,搬到城上挡箭。战斗到中午时分,幸好河州取胜大军回师,我们就打开城门,内外夹攻,砍获羌敌二百余首级,羌敌开始退散北去。羌敌跑了十里,在一个叫积庆堡的西城上扎寨不走。

至二十五日,我军派景宣事带泾源人马四千余人直接去西城攻敌,从辰时战至申时,一天杀敌千余级。羌敌龟缩在坡上,三面受敌,走无退路,全部被杀,缴获牛羊驴马三千余只,以前几次战斗没有超过这次。

只是我在香子城,只领四五百人马,两日两夜打散四五万人的进攻,听到的人,没有不关心过问,为我捏一把汗。到二十八日,全军班师回到熙河地区。

其余的话我就不说了,只是二十四日,到互相攻杀的时候,羌敌派奸细入城,说是我军羌族部队洛番子入城,本意是想放火烧城作为内应。我及时发觉,也不点破,一面及时放他们进来,接纳下来,一面安排手下人分散领去,安顿在街,将他们全部斩杀。斩后,脱下他们的军服,能见到腰腿上缚有刀匕和火药,真可怕。

河州山水,有点像我们江南,只是气温冷了许多。李景仁天气转暖时可以来这里走走,大丈夫谋划的是雄图远略,但是这些事也可以做些安排。然离家遥远万里,吃住不如在家里的好。傅亨父也参军了,也可以一起从军杀敌、感恩报国,应当把小康当做大康,(把个人命运放到国家命运里考虑)。只是行军打仗很苦,孤旅相当不易。听说积同的陈汝秀才也在这几天会到这里,好在大郎、九郎在家中能够处理里里外外的事,一定不至于会有什么担忧。如果这样,那么起码可以从家乡派一人拿着你们的信到这里玩玩,也好了却我的一片思念。本来这封报捷信最是需要别人代笔,今天夜里只好自己亲自书写,不是一般的事不要麻烦人家,今后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要人关照,这些事只有听天由命,谁能托付?

路途遥远,写信不便,恕不能一一道来,见谅!

熙宁七年甲寅三月二十八日发寄

标签: 李山甫

更多文章

  • 施汝为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施汝为

    施汝为(190111.19-198301.18)施汝为,物理学家,中国近代磁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南京大学物理学科杰出校友。在铁磁合金和磁铁矿的磁晶各向异性、磁畴观察研究和铝镍钴系永磁合金磁性改进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中央研究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磁学研究实验室,培养了大量磁学专门人才。长期担任中

  • 经福谦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经福谦

    经福谦,江苏省南京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兼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四川联合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历任西南流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冲击波物与爆轰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在内爆动力学、材料动态性质、高温高压物态方程、高温高压下的材料物性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 冯宗炜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冯宗炜

    冯宗炜,男,汉族,1932年9月13日出生,浙江省嘉兴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4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1957~1958年在原苏联科学院森林研究所、植物研究所进修,森林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中科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所长,

  • 陈凤桐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陈凤桐

    陈凤桐(1897.2.25—1980.10.4),河南省内乡县人,著名农学家,农业科技管理专家,新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导者。1921年(民国十年)毕业于河北省保定甲种农校。1929~1931年(民国十八年~民国二十年)赴日本留学,入日本东京农业大学专门部研究农业经济。1936年(民国

  • 顾景星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顾景星

    顾景星(1621年~1687年)清代文学家。字赤方。号黄公。蕲州(今属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明末贡生,南明弘光朝时考授推官。入清后屡征不仕。康熙己未(1679年)荐举博学鸿词,称病不就。中文名:顾景星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北蕲春县蕲州镇出生日期:1621年逝世日期:1687年职业:清代文学家代表作品:

  • 林山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林山

    林山(1910-1984年),男,民间文学家,广东澄海人。别名林仰可、林可。中共党员。1933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1934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名:林山别名:林仰可国籍:中国出生地:广东澄海出生日期:1910年逝世日期:1984年职业:民间文学家毕业院校: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信仰:中共党

  • 阎振俗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阎振俗

    阎振俗(1918年-1990年),秦腔演员。工丑行。代表剧目为《杨三小》、《教学》、《看病》、《打城隍》等。他曾荣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演员二等奖。1960年与人合作编写的《送猪》获剧本、导演一等奖。由于成绩卓著,曾任陕西省秦腔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民盟会

  • 屠善澄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屠善澄

    屠善澄(1923年8月12日-2017年5月6日),自动控制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长期从事导弹、卫星、载人飞船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工作。为《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研制与发射试验做了突出的贡献。为促进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和国际间的

  • 周凤九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凤九

    周凤九(1891年11月18日~1960年1月9日),原名周祺,字凤九,湖南省宁乡人,杰出的公路工程专家。毕生从事中国公路建设及教学工作。曾筹划、主持建设中国中南、西南地区的多条干线公路,主持设计、施工多种结构形式的永久式公路桥,对中国公路初期的发展和技术提高作出了贡献。在教学工作中,理论结合实际,

  • 樊粹庭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樊粹庭

    樊粹庭(1905~1966),原名樊郁。河南遂平人。著名豫剧作家、改革家和教育家,被称为“现代豫剧之父”。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西安市委员会常委、西安市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等职务。192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文科硕士学位。因酷爱京剧,在校期间组建国剧(京剧)队,自任队长,并粉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