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衍

陈衍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33 更新时间:2023/12/14 10:21:33

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衍

别名:石遗老人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侯官(今福州市)

出生日期:1856年

逝世日期:1937年

职业:民国时期诗人

代表作品:《石遗室丛书》

人物成就

陈衍通经史训诂之学,特长于诗,与郑孝胥同为闽派诗的首领人物。光绪十二年(1886)在京时,与郑孝胥标榜“同光体”。他提倡“三元”之说,即“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他认为这是古近体诗的三个演变阶段,第一个高峰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第二个高峰在唐宪宗元和年间,第三个高峰在宋哲宗元祐年间。而继承“三元”的就是清代同治、光绪间的“同光体”,也即他所倡导的诗风。他自己作诗,着重在学习王安石杨万里的曲折用笔,骨力清健,与陈三立、郑孝胥、沈曾植、陈宝琛等,风格都不同。他一生宣扬“同光体”成就,对近代旧诗坛,发生过广泛影响。

主要作品

民国4年(1915年),李厚基聘沈瑜庆、陈衍为《福建通志》正、副总纂,陈衍与沈家为姻亲,其姐陈仲容为沈瑜庆长兄沈玮庆的继室。受聘之后,沈瑜庆仍留居上海。一切皆由副总纂陈衍负责,

著有《石遗室丛书》,收书18种,116卷,其中除辑录校补者8种外,自著10种,包括《石遗室文集》12卷,《石遗室诗集》6卷,《石遗室诗集补遗》1卷,《说文举列》7卷,《朱丝词》2卷等。有家刻本。《丛书》外,又有《石遗室诗话》32卷、《续编》6卷,《辽诗纪事》12卷、《金诗纪事》16卷、《元诗纪事》24卷,都有商务印书馆排印本。《石遗室论文》5卷、《史汉文学研究法》1册,都有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排印本。又选有《近代诗钞》24册,《宋诗精华录》4卷,皆为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个人经历

陈衍自幼随祖父读书写字诵诗,10岁时已读完《书》、《诗》、《礼》、《易》等国学经典,能将“六朝人文长篇若两都若哀江南诸赋皆背诵如流”,且“终年为诗,日课一首”,还对唐、元、明人笔记、小说广有涉猎。但他在考场上并不如意,屡试屡败,好不容易在光绪八年(1882年)才中举,当时二十七岁,同榜者中还有后来的外国名著翻译家林纾。

1886年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府,随军招抚当地土著。1886年在北京时,与郑孝胥共同标榜“同光体”,并成为“同光体”闽派的代表人物,其评论著作有《石遗室诗话》。1895年三、四月间,陈衍到京会试,时值甲午中日战争后期,清政府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赴日求和签署《马关条约》,举国哗然。陈衍起草、并与林纾等人联名上书都察院,反对割让辽东半岛、台湾等领土。1897年夏,陈衍被公推为《求是报》主笔,在其主事期间,《求是报》的内容包括社论、谕旨恭录、中外新闻、中外法律法规、译文和逸闻、理论科学的译介和小说连载等等,而且每期都有针对中国现状的论说,因此读者日多,风行一时。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正是由《求是报》看出陈衍的卓越的才干,于1898年邀请他到武昌,为其写作,并任《官报》局总编纂。1898年春,京城会试之际,变法呼声正高,陈衍作《戊戌变法榷议》,分议相、议兵等十条,提出自己的变法主张。同年,应经济特科试,不中。戊戌变法失败后,《官报》停办,陈衍筹办《商务报》,以研究实业为主,除了连载他同其下属河濑仪太郎翻译的《银行论》、《货币制度论》、《商业经济学》、《商业地理》、《商业开化史》、《商业博物志》、《日本商律》、《破产律》等外,还连载了《欧美商业实势》,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情况做了大量翔实报道。1907年陈衍到北京任学部主事、并兼京师大学堂文科教习。1911年清朝灭亡后,到南北各大学讲学。1912年12月起,在梁超主办的《庸言》半月刊上连载,数十万言的长文,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甚获好评。后来《石遗室诗话》结集出版,风靡一时。“煌煌巨帙,声教远暨海内外,一时豪俊,奔趋其旗之下。”他要续辑诗话的消息传出后,各地诗人竟“争欲得其一言为荣,于是投诗乞品题者无虚日”。他得意地告诉朋友:“海内诗人寄到之集,已阅过者殆满间一屋,而架上案头,有已选佳句不及收入者,尚不可胜计。”陈衍的诗歌理论对“同光体”诗人的上述主张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发展,具有集大成的意义。他的诗作则瓣香白居易、杨万里,多抒发闲适情趣,涵泳山水妙旨,遣词造句,颇具新意,于“同光体”中自成一家。

1916年起编修《福建通志》,5年后《通志》全稿完成,凡600余卷约1000万字,除盐政、水利等数志外,皆由陈衍一人经营编纂。该《通志》于1938年出版,迄今仍是省志中最为完备的一部。

1933年除夕,钱钟书拜会他,当时已年过七旬,钱其时尚在清华读书。可谓忘年之交。钱在英国留学时陈衍还寄给他自己的诗作,其中有“青眼高歌久,于君慰已奢”诗句。钱钟书早年“好义山、仲则风华绮丽之体,为才子诗,全恃才华为之”,陈衍则批评他:“汤卿谋不可为,黄仲则尤不可为”,因而改弦易辙,奉衍若神明。三十年代初,陈衍仍对钱钟书到国外念文学大惑不解:“文学又何必向国外去学呢!我们中国文学不就很好吗?”

陈衍晚年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并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1937年8月,陈衍在福州病逝,葬于西门外文笔山。

标签: 陈衍

更多文章

  • 丁声树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丁声树

    丁声树(1909-1989),号梧梓,河南邓州人,中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词典编纂专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他以博古通今而著称,他在音韵、训诂、语法、方言、词典编纂等各个学科都有很深的造诣,并且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曾主持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昌黎方言志》,

  • 孙大雨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大雨

    孙大雨(1905-1997),原名孙铭传,民盟成员。祖籍浙江省诸暨市,出生地上海。1925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1926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达德穆斯学院,1928年获高级荣誉毕业。1928-1930年在耶鲁大学研究生院专攻英文文学。1930年回国后,所任武汉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

  • 李实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实

    李实(1597-1674),字如石,别号镜庵,四川遂宁人,晚年占籍长洲。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理学家、语言学家,为长洲著名明遗民。生于明季万历丁酉年十月十五日寅时,没于清朝康熙甲寅年十月初九日酉时,终年七十八岁,门人私谥“贞文先生”。李实早年在家课馆从教,崇祯十六年(1643)中癸未科进士,授长洲(今

  • 安娥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娥

    安娥(1905.10.11~1976.8.18),原名张式沅,曾用名何平、张菊生,地下工作化名张瑛。河北省获鹿县范谈村(今石家庄市长安区)人。中国著名剧作家、作词家、诗人、记者、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其丈夫为《义勇军进行曲——国歌》词作者——田汉。在百代唱片公司(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工作期间和著名

  • 胡秋原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胡秋原

    胡秋原(1910年~2004年5月24日),原名胡业崇,又名曾佑,笔名未明、石明、冰禅。湖北省黄陂人(今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下大胡家湾村人,著名史学家、政论家和文学家。中国国民党党员,台湾资深立法委员,《中华杂志》发行人,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曾任上海东亚书局编辑,同济大学教授,《文化批判》、《思索

  • 资华筠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资华筠

    资华筠,女,1936年3月出生,汉族,原籍湖南。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五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12年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舞蹈艺术终身成就奖。2014年12月9日在北京去世。中文名:资华筠国籍:中华人

  • 陈占祥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占祥

    陈占祥,中国城市规划专家。毕生致力于提高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水平,在勤奋读书和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经验,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规划内容及方法,使我国在城市规划“走向世界”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在英、美等国享有重大声誉。1950年他和梁思成提出的“梁陈方案”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

  • 林一山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林一山

    林一山(1911.06~2007.12),男,山东省文登市泽头镇林村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水利部原顾问(部长级待遇)。1931年在济南上中学期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9月进入北平师范大学读书,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代

  • 张藜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藜

    张藜,辽宁大连人。中共党员。1945年就读于大连一中,1948年进东北鲁艺戏剧系攻读文学,1950年毕业于东北鲁艺文学研究室。毕业留校从事文学创作,1955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从教,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美学进修生,东北沈阳音乐学院教师,吉林省歌舞剧院(1957年调入)、吉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北

  • 吴蕴初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蕴初

    吴蕴初(1891—1953),中国近代化工专家,著名的化工实业家,中国氯碱工业的创始人。在中国创办了第一个味精厂、氯碱厂、耐酸陶器厂和生产合成氨与硝酸的工厂。他大力支持学会活动,资助清寒优秀学生上大学培养成高级科技人才。他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文名:吴蕴初别名:吴葆元国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