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孙冶方

孙冶方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738 更新时间:2023/12/29 19:58:01

孙冶方(1908-1983)原名薛萼果,化名宋亮、孙宝山、叶非木、勉之等,无锡玉祁镇人,模范共产党员,著名经济学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于1985年开始设立和评选,每两年评选、颁发一次,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

基本资料

名:孙冶方

外文名:SunYefang

别名:薛萼果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无锡

出生日期:1908年

逝世日期:1983年

职业:经济学家

毕业院校:无锡竢实学堂

信仰:马克思主义

主要成就:著名经济学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代表作品:《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

人物生平

孙冶方(1908—1983年)

原名薛萼果,又名宋亮、一洲、宝山、勉之等。

江苏无锡市玉祁镇人。经济学家。

1921年入高小读书。

1923年在无锡竢实学堂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底转为中共党员,任无锡党支部第一任书记,同时也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5年从事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同年11月受党组织派遣,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7年夏毕业后,在该校和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任政治经济学讲课翻译。

1928年回莫斯科中山大学继续任翻译。

1930年9月回国后,任上海人力车夫罢工委员会主席,未几又改任人力车夫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主席。同年底,调任沪东区工人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主席。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积极参加组织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并编辑《中国农村》杂志,以孙冶方笔名发表了许多具有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中国农村经济论文,在理论战线上对托派及明的“左”倾错误进行了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在史沫特莱主编的《中国论坛报》担任撰稿人。

1935年又开设新知书店、中国经济资料室,发行《中国农村》月刊,并任月刊编辑,还任英文《中国论坛》通讯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9月调任中共江苏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后来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经济部门的领导工作。

1941年6月,去苏北根据地,在华中局宣传部任宣传教育科科长。后调华中局党校教学,并兼任教育科科长。1941年在华中党校工作期间,提倡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加强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其后还担任中共淮南津浦路西地委宣传部部长、苏皖地区货物管理总局副局长。在山东工作时任华东财办秘书长。

1949年随军到上海。任上海市军管会工业处处长。

新中国建立后,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院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1977年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顾问、名誉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

1982年9月,他抱病出席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同年12月16日,为表彰与学习孙冶方,中共社会科学院机关党委通过决定,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

1983年2月22日,孙冶方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骨灰撒入故乡太湖。

孙冶方一生经历过种种磨难,青壮年时期冒着生命危险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被捕入狱;在抗日救国中被“口诛笔伐”,蒙受不白之怨;进入老年时期又遭受“无情”打击。他光辉的一生深受党支中央的重视、学术界的赞赏、广大群众的爱戴!下面叙述的是孙冶方在革命征途上的两个故事。

抗日救亡

1937年7月7日,日寇进攻卢沟桥,中国军民奋起反抗,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该月,孙冶方在《中国农村》等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如何“维护民族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中国当前的民族问题》三篇文章,紧紧围绕抗日这个中心来分析人力、物力、财力,唤起民众。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遭到中国守军的抗击,开始有组织的全面抗战。不久,中共江苏省委指定孙冶方(党内名字宋亮)负责新成立的省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的工作,并任文委书记。参加文委工作的还有夏衍、田汉、曹荻秋、于伶、顾准等人。

文委的活动中心是在周围被日军包围的上海租界里,那进被称为“孤岛”,文委的文化活动被称为“孤岛”文化活动。党直接领导干部出版社有复社、北社和新知书店,公开出版的报刊有《译报》、《上海周报》、《求知丛刊》等,秘密出版的有《时论丛刊》《内地通讯》等。在文艺方面,由文委委员于伶组织13个救亡演剧队,几乎动员了上海戏剧界的全部主力,其中包括著名演员袁牧之、金山、王莹,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著名戏剧家洪深、周信芳等人。声势之大,前所未有。孙冶方后来在提供的党史资料中说:“当时职业界、学生界、妇女界等群众团队都开展了业余演出抗日救亡话剧的活动。业余话剧团先在新光大戏院、璇宫剧场演出,后来在新世界商场下面绿宝剧场演出。这在上海戏剧界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周恩来知道后称赞说:“星期小剧场的工作搞得非常好!”

接着,孙冶方在9、10月间,又连续发表文章《最后胜利的把握在哪里》、《“非常时期乡村工作大纲”的修正》、《战时的农民运动》、《十月革命的教训》等,激励人们抗日救亡。

参加新四军

1940年8月,孙冶方接到党中央调他到延安工作的通知,便与夫人洪克平绕道香港、桂林、贵阳等,于次年初到达重庆。

1941年2月初的一个晚上,孙冶方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1928年莫斯科见过面的周恩来。周恩来开门见山的对孙冶方说,去延安的飞机已经没有了,并介绍孙冶方到新四军去工作。他说:“皖南事变中牺牲了许多好同志,现在胡服(刘少奇)正在重振新四军,那里很需要像你这样的骨干。”孙冶方夫妇听从了周恩来的安排,再经香港、到上海,由新四军交通员接应,于1941年7月1日到达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

当天,孙冶方就受到了时任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的热情接见。刘少奇对孙冶方说:“党校很重要,大多是县团级以上的干部……如果讲课时对某些疑难的理论问题自己没有把握,可随时向华中局请示。”孙冶方被华中局先后任命为华中局宣传教育科长,华中局党教育科长兼马列主义科教员。

1941年7月13日,孙冶方在编写《马列主义原理》教课书过程度中,写到《方法与理论》一章时,碰到了一个自己感到没有把握的问题,既对有些同志存在的经验主义和轻视理论学习的倾向怎么办,便给刘少奇写了一封请示信,刘少奇肯定了孙冶方的看法,并论述了革命理论对指导革命的重要意义,即《答宋亮周志》。

1942年春,华中局党校成立校长委会,孙冶方为校委会委员仍兼职教育科长。3月中旬,刘少奇离开新四军之前,为孙冶方平反了“最后严重警告”的处分。

建国后曾经担任上海财经学院院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顾问、名誉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顾问。是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著作理论

《关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资本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法权”》《关于改革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几点意见》《社会主义经济论》《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的若干理论问题》《孙冶方选集》《中国社会性质的若干理论问题》。

孙冶方不仅在经济理论上造诣深,而且有胆识、有创见。许多经济学家曾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规律将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消灭而失去作用,而孙冶方却认为,价值规律不但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发生作主要著作

相关奖项

创办时间:1985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奖项介绍: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为纪念我国卓越的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对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表彰和奖励对经济科学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推动中国经济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而设立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于1985年开始设立和评选,每两年评选、颁发一次,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为纪念孙冶方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经济学家薛暮桥、于光远、许涤新等发起于1983年6月19日成立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励基金委员会",1985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开始设立并评选。

标签: 孙冶方

更多文章

  • 梁必业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梁必业

    梁必业(1916.03~2002.10),男,江西省吉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科学院原政治委员,原中央军委列席常委,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政治工作、军事教育和军事理论研究领导者,为人民军队的建设,为繁荣和发

  • 葛健豪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葛健豪

    葛健豪(1865.8.17-1943.3.16),原名葛兰英,是中国早期女权活动先驱,女子教育先驱,女革命家。她五旬求学长沙并伴子女(蔡和森、蔡畅)赴法勤工俭学,被传为佳话。当时舆论界称誉她是二十世纪“惊人的妇人”。她热衷于女学教育,两度主办女子职业学校;善于教育子女,并积极支持子女从事革命,自己亦

  • 张振武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振武

    张振武(1877—1912),汉族,湖北罗田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初年军事将领,“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早年毕业于竹山县高等学堂,后入湖北省师范学校,受到老师的影响,萌发反清革命思想。甲午战争后,变卖家产自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政治,并加入了体育会,学习战阵攻守诸法。19

  • 陈铭枢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铭枢

    陈铭枢(1889~1965),字真如,广东合浦曲樟(今属广西)客家人,民主革命家、北伐将领。从军而信佛。任民国政府军事委员、广东省政府主席、代理行政院院长,建国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系民国时代国民党上将,铁四军的元老。民革的创始人之一。中文名:陈铭枢别名:陈真如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合浦

  • 阮维周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阮维周

    阮维周(1912—1998),安徽滁县(今滁州)人。地质学家。1998年7月10日卒于台湾。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4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师,美国地质调查所地质师,北洋大学、北京大学教授。1950年后,历任台湾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台湾“中央研究

  • 董源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董源

    董源(934-约962),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

  • 郭和夫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郭和夫

    郭和夫,是中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石油化学家,四川乐山人。是郭沫若和郭安娜的儿子,也是郭沫若的长子。中文名:郭和夫别名:乐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日本冈山市出生日期:1917年12月12日逝世日期:1994年9月13日职业:科学家毕业院校: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籍贯:四川乐山父亲:郭沫若母亲:郭安娜性

  • 王维舟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维舟

    王维舟(1887~1970),原名王天桢,四川省宣汉县清溪人。川东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唯一见过列宁的老布尔什维克。青年时代参加辛亥革命和四川的护国、护法战争。1920年5月在上海加入朝鲜共产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被批准转入中共。因此,被称

  • 刘志荣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志荣

    刘志荣,(DavidLauChiWing,1952.11.9—2008.5.15.)较为知名的有香港已故著名演艺界人士、北京大学物理化学副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大连海事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教授,广西容县人。老牌影视明星及粤剧名伶刘克宣之子,亚视艺员杨羚的舅父。刘志荣子承父业,于70年代加入丽的电

  • 任颐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任颐

    任颐(1840年-1896年),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人。自幼随父卖画,后从任熊、任薰学画,后居上海卖画为生。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