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董源

董源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03 更新时间:2023/12/31 0:43:08

董源(934-约962),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米芾谓其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平林霁色图卷》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董源

别名:董元、董北苑”

国籍:中国(五代)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

出生日期:约943年(癸卯年)

逝世日期:约962年(壬戌年)

职业:五代著名画家

信仰:道教

主要成就:水墨山水画对后世影响很大;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代表作品:《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龙宿郊民图》

作品收藏:明代董其昌、袁枢等

人物简介

董源(934-约962年)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南昌市进贤县)人,自称“江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934~960)时期。事南唐主李煜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善山水,兼工禽兽。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五代的《画鉴》里记载:"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皴文甚少,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山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画史上把董源、范宽、李成,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艺术成就

董源不仅以画山水见长,也能画牛、虎、龙及人物。作为山水画家,董源也是不专一体的。宋人称许其大设色山水景物富丽,宛有李思训风格。但其最有独创性而且成就最高的是水墨山水。他运用披麻皴和点苔法来表现江南一带的自然面貌,神妙地传写出峰峦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烟霏的江南景色。他用笔甚草草,近视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在技巧上富有创造性。他的名作《夏景山口待渡图》和《潇湘图》,将夏天江南的丘陵,江湖间草木畅茂、云气滃郁的特定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笔墨技法是与他所表现的特定景色充分适应的。

宋代沈括称他“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所画山形,多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丘陵,大都为坡陀起伏,土山戴石,很少作陡峭崭绝之状。这与较早于他的荆浩所表现的气势雄伟的北方山形正好成为鲜明的对比。董源很重视对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刻画,每每都带有风俗画的情节性,有时实为全画的题旨所系。虽形体细小,简而实精,人物皆设青、红、白等重色,与水墨皴点相衬托,别饶一种秾古之趣。其传世作品还有《龙宿郊民图》等。

董源所创造的水墨山水画新格法,当时得到巨然和尚的追随,后世遂以董巨并称。在宋代,除了米芾、沈括十分欣赏董巨画派之外,到了元代,取法董巨的风气渐开。汤垕认为:“唐画山水至宋始备,如(董)元又在诸公之上”,对董源有了新的认识。元末四家和明代的吴门派,更奉董源为典范,明末“南北宗”论者虽然在理论上尊王维为“南宗画祖”,但实际上却是在祖述董源。元代黄公望说:“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清代王鉴说“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锺王,舍此则为外道”。董源在后世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是罕见的。

据画史记载,董氏善山水人物、云龙、牛虎,无所不能,尤以山水画最为著名,开创南派山水。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五代的《画鉴》里记载:“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皴文甚少,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山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擅画水墨及淡着色山水,喜用状如麻皮的皴笔表现山峦,上多矾头(山顶石块)苔点,多画丛树繁密,丘陵起杖,云雾显晦和溪桥渔浦、汀渚掩映的江南景色,后人称其所作平淡天真,为唐代所无。也有设色浓重之作,山石皴纹甚少,景物富丽,近于李思训格调,而较放纵活泼。兼工龙、牛、虎和人物。

传说轶事

董源的山水画曾得到南唐中主李璟的垂青。据说李璟年轻时曾在庐山修建别墅,将山泉林园胜景融为一体。他为了能时时看到庐山景致,特地派董源画了一幅《庐山图》。董源将五老奇峰、云烟苍松、泉流怪石和庭院别墅巧妙地绘入一图。李璟观后,称赞不绝,爱不释手,命人挂在卧室里,朝夕对画观赏,犹如长居庐山中。由此可见董源构思的巧妙和写景艺术的高超。

还有一次,忽然下了一场大雪,铺天盖地,京都呈现出一片银白的世界。李璟见此雅兴大发,召集群臣登楼摆宴、赏雪赋诗;并召来当时的画坛高手董源、高太冲、周文矩、朱澄、徐崇嗣等人。他们各有所长,分工合作,由高太冲画中主像,周文矩画侍臣和及乐工侍从,朱澄画楼阁宫殿,董源画雪竹寒林,徐崇嗣画池塘鱼禽。不久一幅栩栩如生的《赏雪图》完成了。董源画的雪竹寒林是这幅画中直接描绘雪冬之景的。他胸有成竹,临阵不慌,放手对景勾画,将积雪压竹、丛林寒瑟的景象传神地描绘出来。这次活动和《赏雪图》被北宋的美术评论家郭若虚记述在他的《图画见闻志》里,遗憾的是该图已经无法见到了。

传世作品

《潇湘图》卷,明末经由河南人袁枢(袁可立子)至浒墅关寓所随身珍藏得以躲过兵燹,现藏故宫博物院;

《夏山图》卷,明末经袁枢等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

《溪岸图》明末经睢阳袁枢收藏,今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平林霁色图卷》美国今藏波士顿博物馆藏。

《龙宿郊民图》及《洞天山堂》二轴,均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

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国山水画的成熟阶段,形成了不同风格,后人概括为“北派”与“南派”两支。董源的《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董源现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潇湘》、《夏山》、《龙宿郊民》、《溪岸图》等图。《潇湘图》卷,五代,纵50厘米,横141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自董其昌后,睢阳袁枢(袁可立子)成为收藏董源、巨然作品的集大成者,董、巨藏品之富胜过董其昌,惜由于明亡袁枢抑郁绝食而死,藏品流散。王时敏《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环翁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李营丘为士大夫之宗,米南宫乃精鉴之祖,故使荆、关、董、巨真名迹归其家。”

作品欣赏

五代董源绢本设色纵50.2厘米横14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潇湘图》画的是江南景色。画中山峦连绵,云雾暗晦,山水树石都笼罩于空灵朦胧之中,显得平淡而幽深,苍茫而深厚。岸边船上有几组人物,远处坡下有张网的渔人和船只。此画以花青运以水墨,清淡湿润,山石用笔点染,而山坡底部用披麻皴,显得浑厚滋润,江南山水的草木繁盛,郁郁葱葱俱得以表现。董源的山水画对后世的文人画影响巨大,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称,董源画法“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对其评价很高。

五代董源绢本水墨淡设色纵49.2厘米横313.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五代宋初对董源的山水画成就并不重视,北宋米芾对他的画作了极高的评价,明代的董其昌对董源则是推崇备至,将董源作为山水画发展史上的正宗对待,又把董源同王维、李成、米芾、元四家前后贯穿,组成文人画系。《夏山图》构图从高远取景,整幅重岚叠冈,渊渚烟汀,树木华滋、牛群放牧,一派江南山乡气象。画中树木、山石,全用墨点簇皴而成,树木浓重厚实,有葱郁繁茂之感,山石用雨点皴法,干笔、湿笔、破笔、浓淡相参,极尽变幻莫测之奇。此画曾经明末袁枢收藏。

董源《溪岸图》笔墨与传世五代作品《高士图》和《江行初雪图卷》相似。单国霖告诉记者,“当时,功先生、傅熹年先生均将此作认定为北宋初期五代末期。大都会博物馆后来为这张画做了一个红外线检测,发现这张图画经过3次装裱,3次补的绢都不一样。而且,其上还有南宋贾似道、明末袁枢等人的印章。《溪岸图》曾经在上世纪40年代被徐悲鸿收得。张大千得知《溪岸图》现身,便托人转告徐,愿意用自己任何收藏与之交换《溪岸图》。不过,在张大千得到这幅令他爱不释手的古画之后的若干年,他又将之带出国去卖给了书画经营商、大收藏家王季迁。直至上世纪80年代,王季迁才将此画出手卖给了华人企业家唐氏。最后,由唐氏出面捐给大都会博物馆。

标签: 董源

更多文章

  • 郭和夫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郭和夫

    郭和夫,是中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石油化学家,四川乐山人。是郭沫若和郭安娜的儿子,也是郭沫若的长子。中文名:郭和夫别名:乐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日本冈山市出生日期:1917年12月12日逝世日期:1994年9月13日职业:科学家毕业院校: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籍贯:四川乐山父亲:郭沫若母亲:郭安娜性

  • 王维舟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维舟

    王维舟(1887~1970),原名王天桢,四川省宣汉县清溪人。川东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唯一见过列宁的老布尔什维克。青年时代参加辛亥革命和四川的护国、护法战争。1920年5月在上海加入朝鲜共产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被批准转入中共。因此,被称

  • 刘志荣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志荣

    刘志荣,(DavidLauChiWing,1952.11.9—2008.5.15.)较为知名的有香港已故著名演艺界人士、北京大学物理化学副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大连海事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教授,广西容县人。老牌影视明星及粤剧名伶刘克宣之子,亚视艺员杨羚的舅父。刘志荣子承父业,于70年代加入丽的电

  • 任颐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任颐

    任颐(1840年-1896年),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人。自幼随父卖画,后从任熊、任薰学画,后居上海卖画为生。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

  • 朱瑞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朱瑞

    朱瑞(1905-1948),学名朱敦仲,字剑侠,江苏宿迁县人,中共党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奠基人。1905年出生于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朱大兴居委会。历任中央特派员、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红军总司令部科长、红军学校教员、红三军政治委员等职。1946年10月起任东北民主联军和

  • 范宽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宽

    范宽(950—1032),宋代绘画大师,又名中正,字中立,汉族,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画山水,为山水画“北宋三大家”之一。初学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遂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画峰峦浑厚端庄,气势壮阔伟岸,令人有雄奇险峻之感。

  • 贺诚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贺诚

    贺诚(1901-1992),名宗霖字润之,又名李平。四川省射洪(遂宁市射洪)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8年补授予中将军衔。1962年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文名:贺

  • 吴克华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克华

    吴克华(1913—1987),江西省弋阳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解放后,任第15兵团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参谋长。1952年7月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兼第43军军长。1954年7月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5

  • 万毅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万毅

    万毅(1907.8.8~1997.10.31),男,满族将军中军衔最高者。原名万允和,字倾波,辽宁大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

  • 吴夲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吴夲

    吴夲又称大道公,吴真人,(公元979—1036年),字华基,出生于北宋福建路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今属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村),为古同安(含厦门岛)历史名人第一人,祖籍泉州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李光地《吴真人祠记》说:“吾邑清溪之山,其最高者曰石门。吴真人者,石门人也,乡里创庙立祀,子孙聚族山下,奉真人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