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曹素功

曹素功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806 更新时间:2024/1/21 13:17:06

曹素功(1615—1689年),原名圣臣,号素功,安徽歙县人,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之一。他早年潜心科举仕宦之途,因不遂心愿,便返乡以制墨为业。最初借用名家吴叔大的墨模和墨名,并开店营业,以后墨质和工艺造型日渐精良,名声亦渐远扬,其墨业更加兴旺。后移店至苏州、上海等地,常为权贵和名流定版制墨,在社会上层影响很大,被誉为“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

基本资料

中文名:曹素功

别名:素功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歙县

出生日期:1615

逝世日期:1689

职业:制墨

主要成就: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

简介

曹素功子孙世守其业,绵延300余年。曹素功著有《墨林》2卷,主要辑录珍品墨和墨客题咏。康熙南巡金陵,曹素功以墨进,帝赐“紫玉光”三字,声明雀起。此后还自创“天琛”、“千秋光”、“天瑞”及“豹囊丛赏”等名墨。墨庄先迁至苏州,后又定居上海,子孙相传,历经十几代,绵延300多年,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的美誉,称“艺粟斋”。

历史

在1914年世博会上,曹素功十一世孙曹麟伯细选的墨庄各类精品,荣获金质奖章。12年后的美国费城博览会,曹素功墨庄又选送“大好山水”等11种名品,再次获奖。

曹素功第14代后裔曹家琨与第14代传人鲁建庆,曹素功十四世孙曹家琨;曹素功第14代传人、“中国制墨大师”鲁建庆,前者是金陵东路上“曹素功墨苑”的经理,后者为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的副总。他们,或因血脉相承或因技艺相传,都难能可贵地仍与这个享誉世界的文房瑰宝,关联密不可分。

曹素功墨的300多年历史分为三个高峰。其一,墨庄创始。曹素功在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了秀才,康熙六年(1667年)被授布政司却一时无实职,故在家乡安徽歙县开设墨庄,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的美誉。其二,六世孙曹千,有“尧千氏为曹氏之冠”之说。其三即十一世孙曹麟伯接掌时期。1864年九世孙曹端友带了世代积累的1万余副墨模迁至万商云集的上海,制墨配方愈加完善。自幼喜爱绘画的曹麟伯又经著名墨模雕刻艺人王绥之授艺,曾亲自执刀刻模创制“若耶风韵”等书画墨精品。参加东京博览会那个时期墨庄名声很盛,日本著名书画家富冈铁斋向墨庄定制产品,此墨至今还是书画墨市场的首选产品。不过曹麟伯早逝,其弟接掌,做得也不错,冯玉祥曾亲笔题赠“艺林至宝”。1949年,曹麟伯的弟弟过世,直接由十三世孙,即我的父亲接管。在1978年进了墨厂当学徒。那时跟着师傅程加臣的5名学徒,如今仅余我一人。别看曹尧千在宫廷表演锤敲墨坯时馨香四溢、众口赞叹,实际上打锤子是件很累的活,学徒时起码得先打半年,8磅(约3.6公斤)的锤,每天要锤数千下,第二天手都举不起。但我庆幸坚持到今,不仅纯手工的制墨工艺得以传承,这座城市的珍贵文化记忆也得以承载。

在打造世博纪念墨“百花齐放”,一套四锭,一锭分量62克,图案清雅秀丽,幽趣盎然。复杂的雕模就耗时两个月,墨锭干透还需半年到8个月。好墨难求,这是一个艺术的创作过程。当代书法家高式雄、张森、王冬龄、许思豪,每人各题两个字,分别以篆书、隶书、狂草及行草,在墨的正面题写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这是我们对上海世博会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期待曹素功这个中华老字号能再借世博契机发扬光大。

相关景点

曹素功是清代在上海繁华的金陵路上,有一座飞檐翘角、紫金溢光、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店堂。它是上海墨厂门市部——曹素功墨苑。店里琳琅满目的文房四宝和字画,吸引着中外顾客。

曹素功是清代著名的制墨“四大家”之一。安徽歙县岩寺镇人,顺治年间秀才。他自幼喜爱墨道,注意收藏研究古墨。康熙六年,虽授布政司但一时没有实职。他结识不少文人新贵,掌握徽墨悠久的制墨技艺。又了解当时上层人物的爱好与墨趣,崇尚自己题绘制墨的社会心理,便凭借明末著名墨工吴叔大的基础,着手为达官权贵和社会名流定版制墨。他的得意杰作“紫玉光”颇为时人所重。相传康熙南巡时,曹素功进墨,得到赏识,亲题“紫玉光”三字。乾隆也很赞赏他的墨,相传亦有“古来作者难屈指,前朝潘生今曹氏”之名。志书上也有“海内巨卿贡墨皆取制于曹氏”的记载。

子孙发展

曹素功死后,他的子孙代代相沿,继承祖业,有的并有所创新。为了开拓市场,咸丰年间其九世孙便携带墨具,先迁到苏州,再迁到上海,在老城区南京小东门附近,开了一爿墨店,以店带工,继续制墨。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万商云集,工商业和文化都很发达。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曹氏子孙秉承祖上的制墨配方和经营特点,从职工中选拔谙熟经营之道的经理人才,努力开拓,墨肆逐渐扩大,跻身于上海文房四宝名店之列,并迁到文化用品商店比较集中的河南中路。“徽歙曹素功墨庄”的店号招牌,为谭延闿手笔。

艺术风格

社会名流和书画家们,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书画艺术特点,很讲究文房四宝的选择。曹素功墨庄重视制墨质量,常根据客户要求,为名家定制墨锭,不少书画家和喜爱书画的名流,都和曹素功墨庄有交往。已故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向曹家定制“鸳鸯七志斋”墨。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及洋务派首领李鸿章等,都曾向曹家定版制墨。据老职工回忆,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每次到上海,大都要到曹氏墨庄选购一些文房四宝,并亲笔题赠“艺林至宝”赞语。

品牌文化

当时,曹家墨肆碰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他们有一个信念:保住祖业,不“砍”招牌。解放前夕,上海物价一日数涨,市场不景气,墨庄生意清淡,老板与职工苦力支撑,直至解放。

新中国的成立,为百业振兴开拓了美好的前景,墨庄在恢复生产的当年,产量就达13500多公斤,突破了20年制墨业的最高记录。1957年,曹素功墨庄恢复高级墨生产,几百年来一直受人们欢迎的“紫玉光”“苍龙珠”等名墨,又在市场上出现。1958年与上海胡开文厂合并为上海墨厂后,技术力量集中,生产设备较前完备,为发展生产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上海墨厂—现存有墨模数千副,刻绘大都出自名家之手,题材典雅多姿,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山川名胜、花卉仕女,不—而足,对墨观景,方寸之间,岚光山色,幽趣盎然。清代著名画家任伯年,在光绪年间为曹氏墨肆画了一套“名花十二客”,每锭赋图一幅,清秀雅丽,别具一格。“西湖风景图”一套则多达45锭。

曹素功墨,在1914年参加日本东京博览会,曾获得金质奖章,1926年参加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亦获得奖状。上海墨厂的产品,亦多次获得优质奖。

漱金紫玉光墨清代著名制墨家曹素功所制集锦墨佳品

曹素功趁康熙帝南巡之机,携带得意之作进献,受到称赞,御赐“紫玉光”之名。后又用该名制成漱金紫玉光墨。该墨一式10锭,长方条形。每锭长5.8厘米,宽2厘米,厚0.6厘米,重13克。这套墨每锭面上镌刻白岳一景,计有10景。分别是天柱峰、五老峰、罗汉峰、香炉峰、万寿山、紫玉屏、玉屏峰,剑峰、狮子峰、沉香洞。墨背面有阳刻楷书“紫玉光”钤印和落款。文有“古歙曹素功珍藏”、“艺斋主人仿古清墨”、“天都曹素功制”、“新安曹素功鉴定”等字样。通体漱金,墨色如漆,乌黑发亮,质地细腻,坚硬致密。墨面绘画、雕刻生动,重峰叠岩,古意盎然。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标签: 曹素功

更多文章

  • 秦孝仪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孝仪

    秦孝仪(1921-2007),台湾著名学者、政治家。曾担任国民党副秘书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主持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长达18年。中文名:秦孝仪外文名:ChinHsiao-yi别名:字心波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衡山(今衡东)出生日期:1921年2月11日逝世日期:2007年1月5日毕业院

  • 莫德惠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莫德惠

    莫德惠(1883—1968),字柳忱,中华民国时期政治家,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906年考入天津北洋高等巡警学堂,毕业后分配吉林省警察厅任西局局员,旋即升任西局局长。1910年调任哈尔滨警务局滨江巡警局局长。1914年莫德惠受奉天都督张锡銮之邀出任双山县知事并兼理司法,成绩裴然。1921年与张学良相

  • 高其佩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高其佩

    高其佩(1660—1734)清代官员、画家,指画开山祖。字韦之,号且园、南村、书且道人。别号颇多,另有山海关外人、创匠等。奉天辽阳(今属辽宁)人,隶籍汉军。康熙时以荫由宿州知州迁四川按察使,雍正间擢都统,后罢去。工诗善画,所绘人物山水,均苍浑沉厚,尤善指画,晚年遂不再用笔。中文名:高其佩国籍:中国出

  • 申泮文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申泮文

    申泮文(1916年9月7日——2017年7月4日),男,汉族,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人,无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他执教无机化学基础课逾40年,编写和翻译化学专著多种。他长期从事无机合成和金属氢化物化学研究,为创建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南开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奠定了基础。2017年7月4日,因

  • 吴宪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宪

    吴宪(1893-1959)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医学教育家。在临床生物化学方面多有贡献。他与OttoFolin一同提出的血液分析系统方法是当时临床生物化学方面最重要的贡献。他首创用钨酸除去血液样品中所有的蛋白质。最先提出一个言之有理的蛋白质变性理论。提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改变国民营养的膳食方案,并使

  • 吴三连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三连

    吴三连(1899—1988),台湾台南人,台湾政治家。留日期间曾经参与改革台湾的运动团体新民会、东京台湾青年会等组织,并且积极参与过林献堂的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大学毕业后出任大阪每日新闻记者,后在1932年返回台湾出任台湾新民报编辑。之后又转任台湾新民报论说委员、整理部长兼政治部长,一直到1941

  • 邹一桂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邹一桂

    邹一桂(1686年-1772年)清代官员,画家。字原褒,号小山,晚号二知老人,江苏无锡人。雍正五年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云南道监察御史、贵州学政、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卿、礼部侍郎,官至内阁学士。擅画花卉,学恽寿平画法,风格清秀。曾作《百花卷》,每种赋诗,一经进呈,皇上亦赐题绝句百篇,一桂复

  • 吴郁生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郁生

    吴郁生(1854~1940),字蔚若,又号纯斋,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居苏州白塔西路。为嘉庆戊辰科状元吴延琛之孙。清代进士,光绪三年(1877)授翰林,曾为内阁学士,兼礼部尚书、四川督学,主考广东,康有为出其门下。戊戌政变,六君子被戮,西太后因康有为出其门而不用钝斋。及至西太后死,乃任邮传部尚书,

  • 嵇汝运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嵇汝运

    嵇汝运,我国著名的药物化学家,毕生致力新药研究,在抗血吸虫病新药、金属解毒药物、抗疟疾新药、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感染新药等方面成果卓著。他倡导药物化学与药理学相结合,注重药物的构效关系研究,为我国“化学药理学”的创立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嵇院士一生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20多部学术著作;获得多

  • 李诫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诫

    李诫(1035年—1110年),字明仲,郑州管城县(今河南新郑)人,北宋著名建筑学家。曾主持修建了开封府廨、太庙及钦慈太后佛寺等大规模建筑,编写了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著作《营造法式》。除主要从事建筑工作外,还一度当过虢州知州,在地方甚有政绩。1110年(大观四年)二月,李诫逝世,终年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