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诫

李诫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005 更新时间:2024/1/16 23:35:30

诫(1035年—1110年),字明仲,郑州管城县(今河南新郑)人,北宋著名建筑学家。曾主持修建了开封府廨、太庙及钦慈太后佛寺等大规模建筑,编写了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著作《营造法式》。除主要从事建筑工作外,还一度当过虢州知州,在地方甚有政绩。1110年(大观四年)二月,李诫逝世,终年76岁,葬于新郑梅山。

基本资料

名:李诫

别名:李明

国籍:中国(北宋)

民族:汉

出生地:河南新郑

出生日期:1035年

逝世日期:1110年

职业:建筑学家

主要成就:编写《营造法式》,是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著作

代表作品:《营造法式》、《续山海经》、《琵琶录》、《续同姓名录》

所处时代:北宋

人物介绍

李诫为官60年,“干局明锐”,其兄曾任至龙图阁直学士。李诫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从小就受家庭熏陶,好学多才。他工书法,善绘画,藏书数万卷,手抄本数十卷。曾官通直郎,任将作监。元符三年,李诫撰成《营造法式》,该书是建筑史上划时代著作。李诫还曾主持修建一系列著名建筑,如1099年修建五侯府、1102年修建辟雍宫,后又修龙德宫、棣华室、朱雀门、九成殿、开封府衙、明堂等等。大观四年在虢州知府任上病逝。

李诫自元七年(1092年)起从事宫廷营造工作,历任将作监主簿、丞、少监等,官至将作监。监掌宫室、城郭、桥梁、舟车营缮事宜。在任期间曾先后主持五邸、辟雍、尚书省、龙德宫、棣华宅、朱雀门、景龙门、九城殿、开封府廨、太庙、钦慈太后佛寺等十项重大工程。

其曾祖父李惟寅、祖父李惇裕、父亲李南公、兄弟李譓,都供奉于朝廷官位。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李诫任官郊社斋郎,后任曹州济阴(今山东省菏泽县)县尉。从哲宗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开始在将作监(主管土木建筑工程的机构)供职,前后共达十三年,历任将作监主簿、监丞、少监和将作监,主持营建较大建筑有龙德宫、棣华宅、朱雀门、景龙门、九成殿、开封府廨,及太庙。李诫一生除主要在将作监任职外,还一度当过虢州知州,并且很有政绩。李诫为人博学多闻,另著有《续山海经》、《琵琶录》、《续同姓名录》、《马经》、《六博》、《古篆说文》等著作多部。他的书画深受书画行家宋徽宗的好评。李诫是个被埋没的科学家,《宋史》没有为他立传,明清两代《郑州志》、《郑县志》亦无他的传记。《宋史》评价他的父亲为人是“反复诡随,无特操,识者非之”。对于其兄,当时“人以为刻薄”。

著作

李诫一生曾有多方面的著作,但均已散佚失传,只有他于绍圣四年(1097年)奉旨编修的《营造法式》一书得以留存。《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土木建筑工程著作之一。《营造法式》成书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受命重新编修《营造法式》(――原名《元祐法式》,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完成),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完成,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颁行。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重刊。全书共三十四卷,分释名、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等五部分。成为当时官方建筑的规范。除《营造法式》外,还著有续山海经十卷、续同姓名录二卷、琵琶录三卷、马经三卷、六博经三卷、古篆说文十卷。其中第一、二两卷是对土木建筑名词术语的考证及定额的计算方法;第三至第十五卷是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等十三个工种的制度,说明每一工种的选材、加工方法及各构件的相互关系和位置;第十六至第二十五卷规定了各工种的劳动定额;第二十六至第二十八卷规定了各工种的用料定额;第二十九至第三十四卷是图样。纵观全书,纲目清晰,条理井然。

《营造法式》的编修来源于古代匠师的实践,是历代工匠相传,经久通行的做法,所以该书反映了当时中国土木建筑工程技术所达到的水平。它的编修上承隋唐,下明清,对研究中国古代土木建筑工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营造法式》按内容可以分做名例(一卷、二卷)、制度(三卷到一五卷)、功限(一六卷到二五卷)、料例(二六卷到二八卷)、图样(二九卷到三四卷)五个部分。其中,《营造法式》用很大的篇幅(十三卷)列举了各种工程的制度,包括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共十三种一百七十六项工程的尺度标准以及基本操作要领,类似现代的建筑工程标准作法。这一部分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工人的卓越才能和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水平。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书中提出了一整套木构架建筑的模数制设计方法。《营造法式》规定,凡设计和建造房屋,都要以“材”作为依据。“材”有八个等级,可以按房屋的种类和规模来选用。中国古代的技术书籍,多重文字,很少图样。而《营造法式》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附有非常珍贵的建筑图样,开创了图文并茂的一代新风。附图共占六卷,凡是各种木制构件、屋架、雕刻、彩画、装修等都有详细图样。这些图样细腻逼真,丰富多彩。其中既有工程图,也有彩画画稿,既有分件图,也有总体图,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工程制图学和美术工艺的高度水平。这些图样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清楚地理解文字表达的内容,而且可以使人们从中看出当时建筑艺术风格。

总之,《营造法式》具有高度的科学价值,它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的建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元朝水利工程技术中关于筑城部分的规定,几乎和《营造法式》的规定完全相同。明朝的《营造法式》和清朝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也吸取了其中很多内容。《营造法式》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其中许多经验和知识到现在还有重要参考价值。正因为这样,它受到了国内外建筑学界的高度重视。李诫作为《营造法式》的编著者也受到人们的广泛赞扬。李诫是个博学多能的人。他精书法,善绘画,喜著书。除《营造法式》外,还著有《续山海经》十卷,《续同姓名录》二卷,《琵琶录》三录,《马经》三卷,《六博经》三卷,《古篆说文》十卷。在书法上,篆、籀(音咒,zhòu)、草、隶,无所不能。据说他家藏的几万卷书中有几千卷是他亲手抄成的。他的绘画颇得古代名画家笔法,曾绘《五马图》进呈给宋徽宗。可惜这些都已佚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营造法式》一种。

文化影响

李诫既是一个建筑大师,又是一位艺术家和学者。他编修的《营造法式》是一部建筑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对后世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学具有深远影响。同时,他在地理、历史、文字、音乐等方面都有广泛研究。李诫著有《续山海经》10卷、《续同姓名录》2卷、《马经》3卷、《古篆说文》10卷、《琵琶经》3卷、《六博经》3卷,还善于画马。大观四年(1110年),李诫在虢州知府任上病逝,葬在郑州管城(今龙湖镇于寨村)。李诫墓原高2米,周长40米,1960年平整土地时被夷为平地。2003年是李诫《营造法式》颁行900周年,国家文物局、中国古建筑学会、中国文物学会于8月9日在新郑市召开《营造法式》颁行900周年座谈会暨李诫原墓整修奠基仪式。此后,对李诫墓进行封冢、树碑,建了碑亭。

墓地现状

李诫墓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的梅山脚下的于寨村西。据《郑县志》记载,李诫郑州管城人,北宋大观四年二月(公元1110年)卒,葬于新郑梅山。宋代时李诫墓地上土冢高大,其后李诫家族分别葬入墓区形成了李诫墓群。后代逐渐荒废,土冢不断遭到人们和自然损坏,1961年进行文物调查时,李诫墓冢仅存3米高,其它已夷为平地,周围是农田。李诫,字明仲,北宋时出身于官吏家庭,曾任曹州县尉,虢州、知州元祐七年在将作监供职达13年之久,历任将作监主薄,监丞,少监和将作监,亲自主持营建了许多规模巨大的建筑工程,如宫殿、王邸、太庙,辟雍,尚书省、城门、寺庙以及皇帝举行大典的明堂等,在工程的规划、组织、管理等方面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是北宋官修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专用书,而且也对后世建筑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不愧是中国流传下来的古代建筑最详尽最全面的一部建筑宏典。李诫博学多才,工大篆,善绘画。著有《续山海经》十三卷、《古篆说文》十卷、《琵琶录》三卷、《续同姓名录》二卷。李诫于1110年去世,葬在新郑市龙湖镇于寨村西。李诫编写了《营造法式》建筑巨著,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划时代创举,是营造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方面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后世建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诫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伟大的建筑科学家,李诫也成为中国古建筑界所供奉的祖师爷。2001年,李诫墓公布为新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6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 李诫

更多文章

  • 米友仁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米友仁

    米友仁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的长子,深得宋高宗的赏识,他承继并发展米芾的山水技法,奠定“米氏云山”的特殊表现方式,就是以表现雨后山水的烟雨蒙蒙、变幻空灵而见称。其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称。早年以书画知名,北宋宣和四年(1122)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备受高宗优遇,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高宗赵构曾命他鉴定

  • 傅献彩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傅献彩

    傅献彩(1920-2013),男,河南兰考人,中国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傅献彩1943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化学系,1949年至1991年任教于南京大学化学系,长期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编译出版著作10余部,为南京大学化学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化学化工学科的发展

  • 俞国华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俞国华

    俞国华(1914年1月10日-2000年10月4日),浙江奉化人,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同乡,台湾地区政治家。因与蒋介石为同乡,进入其侍从室工作,后留学英美深造。1955年返台从政。日后在财经方面大展长才,与前”行政院长“孙运璇、前”财政部长“李国鼎、前主计长周宏涛等,并称台湾经济奇迹最关键的推手。

  • 于省吾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于省吾

    于省吾(1896~1984),古文字学家,字思泊,号双剑誃主人、泽螺居士、夙兴叟,汉族,辽宁省海城县人。1919年,毕业于沈阳国立高等师范。历任奉天萃升书院院监,辅仁大学讲师、教授,北京大学教授,燕京大学名誉教授,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古文字研究室主任兼校学术委员

  • 熊雄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熊雄

    熊雄,1892年出生,江西宜丰芳溪人镇下屋村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加入中华革命党。后留法勤工俭学,加入少共旅欧支部和中国共产党,并在德国和苏联留学,回国后在黄埔军校任教,是周恩来之后实际负责军校政治部的负责人。1927年被捕后牺牲。1984年8月,聂荣臻元帅亲自写下“熊雄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条幅

  • 包龙图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包龙图

    包龙图是小说和戏剧中对包拯的称谓。龙图阁是北宋初年开封宫城中所建的一座馆阁,存放皇帝御书御画、皇家重要文献及宝瑞等物,配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龙图)阁等人员。前三种名义上为皇帝出入侍从,并备作顾问,后一种不具此资格,只是单纯的“贴职”。只增加荣显,厚重身份,表示皇帝给予恩宠。宋代此类“阁”共有1

  • 朱德熙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德熙

    朱德熙(1920~1992),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语法学家、教育家。他由物理专业转入语言研究,曾与吕叔湘等一起为国家语言文字作出卓越的贡献。中文名:朱德熙国籍:中国出生地:吉林长春出生日期:1920年10月24日逝世日期:1992年7月19日职业:教育家籍贯:苏州性别:男好

  • 李国鼎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国鼎

    李国鼎(1910—2001),中国近代政治家兼经济学家,“中华民国”科技教父、总统府资政、被誉为“台湾经济成长奇迹见证人”。出生于南京,祖籍徽州婺源李坑村。1930年李国鼎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现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南京大学校董会名誉董事长。1934年参加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留英考试,获他所在考场数学第

  • 钱思亮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钱思亮

    钱思亮(1908年1月9日——1983年9月15日),男,字惠畴,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出生于河南新野县。中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美国伊利诺大学化学系理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曾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台湾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论著有《立体化学研究》、《有机质在无体分析之应用》等。钱思亮长期

  • 崔白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崔白

    崔白(1004-1088),中国北宋画家,字子西,活跃于宋神宗前后,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崔白是开始发挥写生精神的画家,其无前人的画稿可临摹或参考,但其依靠超越前人的观察研究及描绘能力,探索花木鸟兽的生意,摆脱花鸟属装饰图案的遗影,开创新的发展方向。其擅花竹、翎毛,亦长于佛道壁画,画佛道鬼神、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