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汪德熙

汪德熙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383 更新时间:2024/1/19 8:39:37

德熙,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家、核化学化工事业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基本资料

名:汪德熙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13年09月27日

逝世日期:2006年08月08日

职业:核化学化工专家,院士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主要成就:1946年获科学博士学位

用邻苯三酚糠醛合成不饱和聚酯

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代表作品:《核化学工程》,《同位素分离与核科学技术》

祖籍:江苏省灌云县

背景

祖籍江苏省灌云县。1929年夏,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在北京师大附中学习。1931年,考上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1935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学习。1935—1937年在该系读研究生,在著名化学家大煜指导下,曾发表“关于农业纤维素原料用两步法制高韧性纸浆”和“有机物电解还原”等论文。1938年,任中国大学化学系讲师、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任助教,在八路军冀中军区供给部从事化工技术工作。1941年,考上清华赴美公费留学,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学习,1938—1941年先后在北京中国大学、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1年赴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读研究生,还进行用连续电解法将葡萄糖还原为甘油代用品辛六醇的研究,1946年,获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在美国Parker塑料工厂实习。1947—1952年,汪德熙在南开大学任教授,1952年至1960年任天津大学化工系系主任。作为一名优秀的高分子化学家,他研制成功用邻苯三酚和糠醛合成热固性塑料和不饱和聚酯,并用来制成玻璃钢小汽车壳体,属国际首创。他在不饱和聚酯塑料方面完成了多篇论文。

主要经历

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6年获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化工专业博士学位。1947年回国。任南开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天津大学教授兼化工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员会主任,核工业部研究生部主任,中科院化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务理事。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三四十年代在纤维素利秀、有机物电解还原、磷苯三酚-糠醛塑料、聚脂树脂复合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六十年代起领导了钋-210及其各种放射源的研制和氚的提取及其生产工艺的研究,是我国独立完成的核燃料后处理萃取法流程和轻同位素分离流程研究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著有《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轻水堆核燃烧循环中的若干化学问题》、《同位素分离与核科学技术》。

放射化工学家。祖籍江苏省灌云县。1947—1960年,汪德熙曾先后在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任教授。

1960年汪德熙调到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后,历任副所长和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副院长。他领导和组织了一系列国防科研项目,如核燃料后处理萃取工艺、原子弹引爆装置的制备、核试验用钋-210及其各种放射源的研制、氚的提取生产工艺、核试验当量的燃耗测定、核工业产品中的铀和钚及杂质的分析鉴定方法的研究等。他曾力排众议,主张废弃原沉淀法生产军用钚-239的工艺路线,改用萃取法,使后处理厂节省投资3.6亿元,而且可连续操作。

1980年11月汪德熙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教育家

汪德熙还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除在科研单位核燃循环及有关分离技术方面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外,还在高校研究生部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如今已桃满天下。

60年代以来,在中国核电建设、核燃料生产、动力堆辐照核燃料后处理以及放射性废物管理等重大事件的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他领导的“辐照核燃料后处理的萃取工艺”科研项目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11月汪德熙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1985年,任核工业研究生部主任。1990年,任中国核学会理事长。同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1年,任核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核工业部研究生部名誉主任。1999年获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

2006年8月8日21时15分,汪德熙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主要成就

汪德熙是一位德高望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为中国化工事业和原子能事业发展呕心沥血,数十年如一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他曾在八路军冀中军分区从事炸药研制工作。一九五六年,他被邀请参加全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工作,主持《稀有金属》、《钛冶金》两个专题规划的编写,由于预见性强、水平高,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他用邻苯三酚和糠醛聚酯制备塑料,取得了国际首创性科技成果。

在中国原子能事业发展初期,汪德熙领导和组织了核武器引爆装置点火中子源的研制任务以及多次核试验爆炸当量的测定任务,按时提供了测量数据,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上述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及国家发明奖。由于他在核化工领域成就卓著,一九八零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院士,一九九九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

研究领域

高分子化学家和核化工专家。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方面做出了优秀成果。在核武器研制过程中的放射化学研究工作,核化工领域的发展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主要作品

主要著作有《核化学工程》、《汪德熙文集》等。

标签: 汪德熙

更多文章

  • 米元章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米元章

    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吴人,祖籍太原。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本名:米芾别称:米襄阳、米南宫、米颠字号:元章所处时代:

  • 戈革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戈革

    戈革(1922-2007),号红莩,一号拜鞠。1922年1月22日出生于河北省献县之前南宫村。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后即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直至退休。原习理论物理学,中年以后治量子物理学史,专研伟大学者尼耳斯·玻尔的生平、工作和思想。2001年被丹麦女王赐

  • 汪德耀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汪德耀

    汪德耀(1903.02.08-2000.10.12),男,1903年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五四运动时期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任学生会副主席(赵世炎任学生会主席),1931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1941年1943年首创福建省研究院,任院长兼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43年至2000年在厦门大学任

  • 陈耀祖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耀祖

    陈耀祖,常见人名,著名的有中科院院士、分析化学家陈耀祖、中央政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耀祖、南宁市统计局局长陈耀祖等。中文名:陈耀祖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长沙人。出生日期:192703.02逝世日期:200011.24毕业院校:浙江大学陈耀祖(192703.02-200011.24)化学家。湖南长沙人。

  • 张默君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默君

    张默君(1883-1965)女,原名昭汉,字漱芳,英文名莎非亚,湖南省湘乡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妇女运动先驱,中华民国教育家,记者。中文名:张默君外文名:莎非亚别名:昭汉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省湘乡县出生日期:1883逝世日期:1965职业:中国民主革命家,妇女运动先驱毕业院校:上海务本女校代表作品

  • 杨毓麟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毓麟

    杨毓麟(1872—1911),字笃生,湖南长沙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少年时代聪慧异常,好学深思。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接连战败,杨毓麟痛诋满清政府贪生误国,深知非改革不足以图存。1902年4月,杨毓麟东渡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1903年,杨毓麟与黄兴等人组织横滨暗杀团,研制炸弹,声称

  • 吴征铠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吴征铠

    吴征铠(1913.8.8—2007.6.27),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物理化学家、放射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我国铀扩散浓缩事业、放射化学、分子光谱学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核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光谱专业委员会第一至二届理事长、原核工业部扩散浓缩总工程

  • 涂光炽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涂光炽

    涂光炽院士,生于1920年,卒于2007年,享年87岁。湖北黄陂人,1937年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4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博士学位,1966年起一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

  • 孙昌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昌

    孙昌(1881—1917),字建谋,孙中山兄长孙眉之子,出生于美国檀香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民主革命。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在香港、澳门设立秘密机关讨伐龙济光。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任海陆军大元帅府别动队司令。1917年11月20日,奉孙中山之命乘

  • 李章达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章达

    李章达(1890—1953),广东东莞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后又参加讨袁运动,历任孙中山警卫团团长、大元帅府参军等。1924年中国国民党改组后,随廖仲恺办理党务。1933年参加福建事变,卢沟桥事变前参加民族革命大同盟,组织全国各界救国会华南区总部,从事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