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种放

种放

种放的介绍

北宋隐士。字明逸,号云溪醉侯。洛阳(今属河南)人。他沉默好学,七岁能写文章,不事举业,隐居终南山,豹林谷,东明峰,结草为庐,以讲习为业,从学者众,他以所得薪金赡养老母。他常常带着自酿的酒,背着琴,溯流而上,坐于盘石,采山药来助酒兴,纵情于山水间,自得其乐。始屡召不仕,称疾不起,宋太宗嘉其节,不夺其志,并派官吏每年去存问,还不断赠其钱帛。老母去世后,他守孝三年。张齐贤上奏真宗,认为种放“孝行纯至,可励风俗。

有关“种放”的历史故事

  • 梦溪笔谈指南针翻译及原文注释(梦溪笔谈指南针的四种放置方法)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许多经典作品,沈括的《孟茜笔谈》就是其中之一。这本书被视为古代文化的瑰宝,被读者誉为智慧的结晶。其中,指南针翻译从翻译的角度揭示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和重要地理信息,受到了读者的关注。一,翻译的意义指南针翻译是指指南针的翻译,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项非常重大的科技进步。原文中提到,指南针是

  • 北宋打架赢来得状元,断了钟南山隐士种放的没梦,毕生自豪

    能高中状元,除了需要学识渊博,有时还需要一些运气。今天,就讲述一个古人因为打架,而高中状元的故事。北宋政坛上,有个闻名遐迩的“手搏状元”——王嗣宗。王嗣宗,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字希阮。生于后晋出帝天福九年(944),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王嗣宗病逝于家,享年七十八岁。谥景庄。不畏权贵,严肃官

  • 北宋文人种放简介 如何评价种放

    种放是北宋文人,著有《蒙书》、《嗣禹说》、《表孟子上下篇》等作品。他年少时随母亲隐居终南山,出仕后辞官归隐,于公元1015年逝世,时年60岁。种放简介种放(955年-1015年),字明逸,号云溪醉侯,河南洛阳人,父种诩,宋吏部令史,后调补长安主簿。七岁能写文章,精于易学。不应科举,父亡随母亲隐居终

  • 北宋工部尚书种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种放(955年-1015年),字明逸,号云溪醉侯,河南洛阳人,父种诩,宋吏部令史,后调补长安主簿。七岁能写文章,精于易学。不应科举,父亡随母亲隐居终南山,讲学为生,撰写的《蒙书》十卷以及《嗣禹说》《表孟子上下篇》《太一祠录》等,人们很是称许。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陕西转运使宋惟干向朝廷推荐种

  • 北宋工部尚书种放简介:皇帝为其感叹哀悼,亲手写祭文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种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种放(955年-1015年),字明逸,号云溪醉侯,河南洛阳人,父种诩,宋吏部令史,后调补长安主簿。七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