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严良堃

严良堃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43 更新时间:2024/1/18 10:50:27

严良堃(1923年12月28日—2017年6月18日),男,中国指挥家,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前为中央乐团合唱团)创办人之一,生于湖北武昌。曾从冼星海学指挥,自学乐理、和声。在1938年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开始了他的指挥生涯。严良堃是中国专业合唱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指挥细腻严谨,乐风含蓄抒情,动作潇洒洗炼,是中国杰出的合唱指挥艺术家。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乐团合唱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顾问、合唱指挥学会理事长。中国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2017年6月18日,严良堃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严良堃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北武昌

出生日期:1923年12月28日

逝世日期:2017年6月18日

职业:指挥家

毕业院校:国立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

主要成就:北京合唱节专业组一等奖

代表作品:指挥《黄河大合唱》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38年参加抗敌演剧九队,后调至孩子剧团。

1940年首次指挥“孩子剧团”公演了《黄河大合唱》。

1942年考入国立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师从江定仙教授,并随吴伯超先生学习指挥。

1947年毕业后到香港中华音乐学院从事理论作曲、指挥教学工作。

1949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并担任该校青年工作团合唱指挥。

1952年任中央歌舞团合唱指挥。

1954年赴苏联深造,为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指挥系研究生,主修交响乐及合唱指挥,师从阿诺索夫及索柯洛夫。

1958回国,任中央合唱团指挥。

1959年为国庆献礼指挥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乐》。

1961年指挥首次合唱音乐会。

1964年任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千人合唱首席指挥。

1979年率中央合唱团赴菲律宾参加第一届国际合唱节。

1982年指挥中央乐团合唱团演唱西欧歌剧合唱音乐会。

1983年,匈牙利柯达伊纪念委员授予严良堃证书和纪念章,表彰他在介绍柯达伊的作品和教学法中所作的贡献。

1985年他率领中央合唱团赴香港参加“黄河音乐节”,后再度应邀赴香港参加“亚洲艺术节”,指挥香港合唱团演出。

1986年在第二届“北京合唱节”中任委、指挥组组长。由他指挥的中央合唱团,在比赛中荣获第二届“北京合唱节”专业组表演艺术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1986年成立“合唱指挥学会”,被选为会长。

2015年6月18日,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顾问。

人物逝世

2017年6月18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交响乐团著名指挥家、我国合唱艺术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严良堃同志,因病于2017年6月18日上午7时1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根据严良堃同志生前愿望,丧事一切从简,敬请社会各界人士和亲朋好友予以谅解。

代表作品

1938年严良堃参加抗敌演剧九队,后来调至孩子剧团,曾师从冼星海学指挥,那时严良堃还不满15岁,但是看到冼星海指挥群众合唱时就非常激动。当时一般的指挥就是打拍子,起名叫做打“蝴蝶花”。而星海同志指挥的《黄河大合唱》却非常激动人心,他一只手不断地上舞动着,口中一边轻声地暗示着“起

来,起来”,同时双脚还不时地往前迈进一步。可以说,他的指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看了星海的指挥,才知道原来指挥不只是打拍子,还能够表现那么丰富的情感。

1938年4月,严良堃在武昌的“歌干班”里学指挥、作曲。那时,日本的飞机经常在头顶上盘旋,还经常往下扔炸弹。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把课堂设在了防空洞的隔壁,这样飞机一来,人们就可以立即往防空洞里钻了。在“歌干班”学习时,星海就教一些作曲方面的理论。他对各地的民歌都特别熟悉。关于指挥和作曲,他讲了很多,但是有一句话,严良堃却是印象非常深刻的“学指挥基本功一定要过硬,一定要勤学苦练,把所有的技巧都要学得准确而扎实,但是在指挥群众唱歌的时候,不要仅仅流于指挥的技巧,因为指挥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歌曲的内容,而不是表现指挥家自己个人的能耐。”这句话,成了严良堃这一辈子做学问的座右铭。

因为那时,还比较小,洪深就把几个小孩调到孩子剧团。孩子剧团的孩子最大的17岁,最小的七八岁,但都能歌善舞。那时,孩子剧团的成员有五六十人,经常到中小城镇去宣传抗战,在舞台上唱歌给老百姓听。那时演唱《黄河大合唱》,在野外随便搭个台,或者选择一个有土坡的地方,就可以唱了。伴奏也很简单,身边有什么乐器就拿来用。经常是二胡、笛子、风琴、口琴,再加一些锣、鼓。虽然配乐很简单,但是音乐从头至尾都很鼓舞人心。那时唱歌不经常做一些细致的艺术处理,只要把情绪唱出来就行了,只要能表现出战斗不息的精神就可以得到群众的认可。有一次,唱《黄河颂》的张惠群得了疟疾,严良堃就代他上台演唱。在舞台上,严良堃唱得非常卖力,尽管后来已经唱得上气不接下气,并且将曲调唱得越来越高,但是仍然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严良堃受到很大鼓励。

那时群众歌咏团很多。不管是1938年的武汉,还是1939年以后的大后方,到处都有演出。那时有好几个抗敌演剧队,都在郭沫若同志的领导下。演剧队除了演戏,还唱歌,也唱《黄河大合唱》。1940年的时候,严良堃曾指挥孩子剧团在重庆公演《黄河大合唱》。其实,那时无所谓谁是指挥,会指挥的人有很多。为了宣传抗日,孩子剧团的成员一起唱歌,一起演戏,只要有关抗战方面的事情都干,只要组织上有需要,就随时登台演出。严良堃演过戏,跳过舞,刷过标语,写过报道文章。春、夏、秋三季,到各个城镇去宣传抗日,冬天就回到政治部学习,由郭沫若负责安排进行组织学习、文化学习、时事学习和专业学习,同时还排练一些新的节目。

严良堃从小就热爱这部作品,整个音乐演出生涯是在《黄河大合唱》的歌声中成长起来的。《黄河大合唱》是歌颂英雄的中国人民的颂歌,是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诗篇,因此具有永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黄河大合唱》这部不朽的作品,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培育、滋养、鼓励着严良堃。

人物成就

严良堃在指挥艺术上深有造诣,他的指挥蕴藏着深刻的思想性与严谨性,刻意发掘作品的内涵来构织各种不同的音乐图景。他指挥过《黄河大合唱》、《长恨歌》、《海韵》、《娄山关》、《牧歌》等中国作品,L.van贝多芬的第3、第9交响曲,П.И.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A.德沃扎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J.海顿的《四季》,W·A·莫扎特的《安魂曲》,以及西欧歌剧合唱等百首古今中外合唱名曲。他还热情地扶持许多新作的首演,并使一些被遗忘的作品获得新生。

严良堃从事指挥40余年,为中国合唱艺术事业的发展及合唱队伍的建树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中央乐团合唱队的创建人之一,经他不懈努力与严格训练,使该队具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和演唱水平。此外他在培养合唱指挥,普及合唱艺术,辅导专业、业余合唱团,为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制唱片磁带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标签: 严良堃

更多文章

  • 马少波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少波

    马少波,原名马志远,笔名苏扬、红石等。中国艺术语言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会长、文化部振兴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戏曲学院名誉教授、《中国京剧史》及《中国京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主任、文化部振兴京剧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京剧院副院长。他是中国杰出的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中国戏曲改

  • 陈新民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新民

    陈新民(1912.11.18-1992.12.23)安徽望江人,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家。中国有色金属冶金教育的开拓者。1935年(中华民囯二十四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45年在美国从事钢中氢含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1952年赴长沙筹建中南矿冶学院(现

  • 郎毓秀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郎毓秀

    郎毓秀(1918.11.04~2012.07.07),女,1918年生于中国上海,祖籍中国杭州。中国女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1年,获得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最高荣誉——终身荣誉勋章获,被声乐界誉为“中国四大女高音”之一。其父是世界闻名的摄影大师郎静山。2012年7月7

  • 魏可镁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可镁

    魏可镁(1939.8.29-2014.10.23)生于日本人吉市,福建省福清市人,化肥催化剂工程技术专家。1965年毕业于福州大学,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可镁主要从事化肥催化剂、汽车尾气催化剂和净化器的研发。他先后研发成功并产业化4个系列12个化肥催化剂,在全国上百家合成氨厂推广应用并取

  • 黄祖洽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祖洽

    黄祖洽(1924.10.2—2014.9.7),男,生于湖南长沙。理论物理和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杰出贡献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副主任、北京第九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物理学报》主编。黄祖恰主要从事核理论

  • 孙瀛洲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瀛洲

    孙瀛洲(1893—1966),男,河北冀县人,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向故宫博物院捐赠大量珍贵文物,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奖励,被聘为故宫博物院的顾问。故宫任职期间,对故宫所藏的陶瓷进行了重新鉴定,并协助故宫为国家抢救性收购了大批的文物珍品。中文名:孙瀛洲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

  • 商承祚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承祚

    商承祚(1902年3月7日-1991年5月12日),字锡永,号驽刚、蠖公、契斋,广东番禺人,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出身书香仕宦之家,早年从罗振玉选研甲骨文字。曾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有《殷虚文字类编》、《商承祚篆隶册》行世。中文名:商承祚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

  • 潘菽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潘菽

    潘菽(1897.7.13-1988.3.26),早年称潘淑,原名有年,字水叔,江苏宜兴人,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920年(中华民国九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27年晋升为教授,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潘菽从事记忆

  • 贾植芳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贾植芳

    贾植芳(1915-2008)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七月派”重要作家,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之一。曾赴日本东京大学学习,早年主要从事文艺创作和翻译。曾任《时事新报》、文艺周刊《青光》主编。建国后,历任震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复旦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一届副会长,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第一届

  • 姚福生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姚福生

    姚福生(1932年4月26日-2008年7月11日),出生于上海,动力机械、汽轮机专家。195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62年毕业于波兰格旦斯克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姚福生领导的柴油机余热利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曾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就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上海市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