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靳以

靳以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376 更新时间:2024/1/10 10:37:38

靳以(1909~1959),现代著名作家,原名章方叙,天津人。少年时代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国际贸易系。20世纪30年代写了许多反映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生活,描写青年男女生活和爱情的小说。40年代目睹国民党破坏抗战,思想感情发生变化,作品中出现革命的倾。新中国成立后热情参加化建设工作和各项政治活动,曾任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1959年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享年50岁。一生共有各种著作30部。

基本资料

中文名:章方叙

别名:笔名靳以,字正侯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天津市

出生日期:1909年

逝世日期:1959年11月7日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主要成就:复旦大学教授

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代表作品:《血与火花》,《热情的赞歌》,《洪流》等

个人经历

靳以(1909-1959),作家。天津人。本姓章,名方叙,又名章依(见1931《小说月报》),字正侯,笔名有靳以(三十年代起用)、方序(见1942永安《现代文艺》)、陈涓(见《小说月报》)、苏麟(1943年南平国民出版社出版的散文《人世百图》署名。1948年文化生活版署靳以)等。193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贸易系。抗战期间任重庆复旦大学教授,兼任《国民公报》副刊《文群》编辑。1940年在永安与黎烈文编《现代文艺》。又任教于福建师专。1944年回重庆复旦大学,胜利后随校迁回上海,任国文系主任,与叶圣陶等合编《中国作家》。1933年起,先后与郑振铎合编《文学季刊》,与巴金合编《文季月刊》。1959年7月,一直“跟着党跑”的靳以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沪江大学教务长、教授,复旦大学教授,《收获》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和上海分会副主席。是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逝世

1959年11月7日凌晨,靳以因心脏病第三次复发而在上海离开人世,终年50岁,离开了他一生热爱而倾心的文学事业。

主要作品

出版有《猫与短简》、《雾及其他》、《血与火花》、《圣型》、《珠落集》、《洪流》、《前夕》、《江山万里》,散文集《幸福的日子》、《热情的赞歌》等。

名人随想

《靳以逝世二十周年》(摘自巴金“随想录”2006年5月第一次印刷)

时间好像在飞跑,靳以逝世一转眼就二十年了。但我总觉得他还活着。

一九三一年我第一次在上海看见他,他还在复旦大学念书,在同一期的《小说月报》上发表了我们两人的短篇小说。一九三三年年底在北平文学季刊社我们开始在一起工作(他在编辑《文学季刊》,我只是在旁边帮忙看稿,出点主意)。这以后我们或者在一个城市里,或者隔了千山万水,从来没有中断联系,而且我仍然有在一起工作的感觉。他写文章,编刊物:我也写文章,编丛书。他寄稿子给我,我也给他的刊物投稿。我们彼此鼓励,互相关心。一九三八年下半年他到重庆,开始在复旦大学授课。他进了教育界,却不曾放弃文艺工作。二十几年中间,他连续编辑了十种以上的大型期刊和文艺附刊,写了长篇小说《前夕》和三十几本短篇小说和散文集,并为新中国培养了不少优秀的语文教师和青年文学工作者。不少有成就的中年作家大都在他那些有独特风格的刊物上发表过最初的作品,或多或少地得到他的帮助。那些年我一直注视着他在生活上、在创作上走过的道路,我看见那些深的脚印,他真是跨着大步在前进啊。从个人爱情上的悲欢开始,他在人民的欢乐和祖国的解放中找到自己的幸福,《青的花》的作者终于找到了共产党,他的精神越来越饱满,情绪越来越热烈,到处都听见他那响亮的、充满生命和信心的声音:“你跑吧,你跑得再快再远,我也要跟着你转,我们谁也不能落在谁的后边。”

二十年过去了。他的声音还是那样响亮,那样充满生命和信心。我闭上眼,他那愉快的笑脸就在我的面前。“怎么样?”好像他又在发问。“写吧。”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就是说,他的声音、他的笑容、他的语言还在给我以鼓励。

靳以逝世的时候刚刚年过五十,有人说:“他死得太早了。”我想,要是他再活三十年那有多好。我们常感到惋惜。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和其他几位老作家在“牛棚”里也常常谈起他,我们却是这样说:“靳以幸亏早死,否则他一定受不了。”我每次挨斗受辱之后回到“牛棚”里,必然想到靳以。“他即使在五九年不病死,也会给折磨死的”我有时这样想。然而他还是“在劫难逃”,他的坟给挖掉了。幸而骨灰给保存了下来,存放在龙华革命公墓里…...

标签: 靳以

更多文章

  • 张光正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张光正

    张光正,采煤专家。为恢复受战乱破坏的煤矿生产和改革落后的生产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把落垛式采煤方法改革为长壁采煤方法;在中厚煤层推广分层采煤法,保证了矿井稳产高产。针对煤层地质特点发展物理探矿,为建设新矿区奠定了基础;成立冻结施工队,解决了含水层厚的井筒建设难题,为加快新矿区建设立了功。中文名:张光正

  • 罗沛霖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罗沛霖

    罗沛霖(1913.12.30-2011.4.17),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创始人。自1956年以来,是我国主持制定多次电子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指引推动新技术发展的主力,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建成我国首座大型电子元件工厂。指导过我国第一部超远程雷达

  • 尹达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尹达

    尹达,考古学家。曾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参加殷墟、浚县辛村和日照两城镇的发掘。在考古发掘、史学研究和学术组织工作中,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文名:尹达别名:刘燿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河南滑县出生日期:1906逝世日期:1983职业:考古学家毕业院校:河南大学主要成就:殷

  • 张秀亚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秀亚

    (1919.11.8-2001.6.29)女,作家。河北沧县人,祖籍河南,笔名陈蓝、张亚蓝。幼年时全家迁居天津。1932年入省立第一女师。1935年开始在《益世报文学周刊》、《国闻周报》发表作品。第一首诗作《夜归》现收入诗集《秋池畔》。1937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大龙河畔》。中文名:张秀亚国籍:中国

  • 吴与弼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吴与弼

    吴与弼(1391~1469年)初名梦祥、长弼,字子傅(一作子传),号康斋,明崇仁县莲塘小陂(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东来乡)人。崇仁学派创立者,明代学者、诗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在清代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一书中,《崇仁学案》位列第一,吴与弼为《崇仁学案》的第一人,显示了吴与弼在明代学术思想界的重要地位

  • 高鸿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鸿

    高鸿(1918年-2013年)陕西泾阳人,我国近代仪器分析学科奠基人之一,分析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1945年2月赴美国伊利诺大学专攻分析化学,1947年9月获化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48年2月回国。历任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

  • 温朋久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温朋久

    温朋久(-),人民外交家。原名温瀛举,字鹏久。1935年参加革命,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朝阳大学毕业,先后留学日本和德国。1949年后任外交部西欧非洲司副司长、中国驻瑞士公使馆政务参赞和中国驻日内瓦总领事。“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入狱7年。1984年4月13日离休。中文名:温朋久国籍:中国

  • 金善宝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金善宝

    金善宝(1895.7.2-1997.6.26),字笑衍,浙江诸暨任人,小麦育种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农学系,1932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硕士学位,1934年编著了中国第一部小麦专著《实用小麦论》,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

  • 沈珠江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沈珠江

    沈珠江(1933.1.25-2006.10.2),浙江慈溪人,岩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3年业于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1960年获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沈珠江主要从事土石坝研究和地基基础工程研究,沈珠江建立了土体极限分析理论,提出了软土地基稳定

  • 张钟俊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钟俊

    张钟俊(1915.9.23-1995.12.29),出生于浙江嘉善,自动控制学家,电力系统和自动化专家,中国自动控制、系统工程教育和研究的开拓者之一。193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3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1948年,张钟俊写成世界上第一本阐述网络综合原理的专着《网络综合》,